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君 《地质通报》2009,28(203):343-347
国际减灾战略已从场地尺度工程性“硬”措施转向区域土地规划限制等“软”措施,即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来限制土地开发行为,这是防范地质灾害最有效的手段。从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审批的法律地位、地质灾害填图与区划的公益性基础工作和实施地质灾害风险带土地开发限制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国际经验,并提出中国开展土地利用规划预防地质灾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枣庄市市中区是山东省地质灾害重点地区,主要地质灾害有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和崩塌,其形成主要受资源开发等人类经济活动影响。本文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利用袭扰系数法,划分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不发育区;对地质灾害点进行了分级,最终确定了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并对全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了具体规划和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同时也是受地质灾害威胁较为严重的省份。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越来越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信息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式,提升地质灾害管理工作效率势在必行。本文在借鉴国家和兄弟省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本省实际工作需求为依据,按照"统分结合、统一管理,集中服务"的模式,设计了包括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支撑和业务应用四层的总体框架,开发建设了由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应急会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APP系统、地质灾害管理APP系统和地质灾害应急快速制图系统等五大系统组成的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开发建设,提升了我省自然资源部门地质灾害防治的履职效能,推动了浙江地质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对其他兄弟省份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是提升主动应对地质灾害能力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地质灾害正随着工程建设和资源开发而日益加剧.但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能实施工程治理的只是少数,更多的是需要利用合理的监测技术进行科学预防.本文从构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入手,通过总结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分别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等技术解决监测数据采集、远程无线传输、结构优化与集成,以及关键信息快速挖掘的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并选取了贵州省开阳县龙井湾滑坡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可行,系统具备一定的可靠性,能为减灾防灾决策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油气田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在特定的地质背景下因勘探、开发和利用油气资源的工程活动而诱发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油气田地质灾害具有诱发性、突发性、成因多样性、可预防性和日趋显著性等特征。对油气田地质灾害分类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可按灾害的载体和外在表现、空间分布状况、分布范围及动力作用等多种因素进行分类。油气田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构造动力形成机制及非构造动力形成机制两大类。油气田地质灾害受地应力、油气地质环境及工程活动等多方面因素的控制和制约。对其防治应遵循油气田勘探开发与灾害防治并重等原则,深化地质研究,采取适当监测手段,并制定合理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案,将油气田地质灾害防患于未然。同时还应对油气田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预测预报以及恰当评估。  相似文献   

6.
申健  郭英  刘晓晓 《城市地质》2015,(Z1):205-209
四川省华蓥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发展迅速,由采矿导致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日趋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华蓥市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之一,各类地质灾害隐患总计92处。对华蓥市矿业开发存在的一系列矿山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对它们的成因进行了研究。针对华蓥市矿山地质灾害的特点,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确定治理对象,分别从滑坡与不稳定斜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4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地损毁及水土流失.笔者选取地质灾害频发区(四川绵竹)在汶川地震期间及震后恢复有代表性的时间段,进行土地利用响应机制研究.结合GIS、RS技术与地理统计方法探究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从宏观和微观2个尺度探索地质灾害引发的土地利用结构、幅度、速度、程度、地震烈度、水土流失及土地敏感性的时空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系统调查与分析,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选取不同评价因子,利用MAPGIS空间分析功能,计算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指数,并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全区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和不易发四个级别;最后针对不同易发程度和不同地质灾害类型,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针对性和操作性更强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前言 为切实履行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的各项职责,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协会业务发展,依据《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章程》及有关政策法规,协会秘书处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指导下,研究制定《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业务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在初步阐述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治工程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规划期内协会业务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保障措施,是今后一段时期协会业务发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钱丽萍 《吉林地质》2014,(1):131-133
桦甸市是吉林省重要的矿业、水利、交通发达地区与枢纽之一,长期的人类活动,诱发了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本文在调查编制《桦甸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基础上,针对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防治措施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