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胥夷  刘苏 《热带地理》2021,41(3):472-484
现象学着重关注人的经验问题。在绅士化失所研究领域里,当研究视角从关注物质空间转变为空间经验时,“生活世界”成为了基本的出发点,这体现为从“直接性失所”往“间接性失所”的转变。以列斐伏尔的“表征的空间”为基础,围绕象征要素对失所经验展开定性分析则成为主要的研究路径。以此方法论,对重庆市下浩历史文化社区经历绅士化凸显出的失所经验进行分析,发现:1)失所经验在社区原住民、移民与游客群体中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原住民的失所经验体现为其世代传承地方要素的丧失,导致“存在内部性”的丧失;移民的失所经验表现为移情载体的消失,导致其自由生活方式的丧失;游客的失所经验体现为彻底商业化导致其寻根体验地的消亡。2)移民在社区中开展的文化商业活动起到了嫁接内部本真社会空间与外部消费空间的作用,导致本真“社会空间”被中产阶级消费空间所置换。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议题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0,他引:3  
朱竑  张博  马凌 《地理科学》2019,39(1):1-11
研究通过4个议题(户籍与人口流动,循环流动、定居意愿及家庭策略,社会网络和移民社区,迁移、流动性和移民的日常生活),回顾了近年来乡城人口迁移的研究。指出:户籍政策对移民在城市中的生计带来的影响将减弱,移民的住房及在城市的居住模式和居住空间、社会交往、生活方式、移民身份建构及生活空间的重构等将会成为新的关注点。新文化地理学中关于移民“微观化”“生活化”的研究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换言之,如何理解移民在个体层面的诉求和移民的日常生活,将会是未来流动性研究的重点。如何立足于国内移民地理研究的基础与发展机遇,批判性地与西方移民研究搭建对话空间和平台,结合当前中国崛起过程中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全球化与城镇化契机,为世界移民研究积累和贡献“中国知识”,将成为未来这一领域学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广州为案例地,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观察法和追踪法,借助日常生活的微观视角探究从全球北方流动到全球南方的跨国精英移民扎根的日常策略和家的营造过程。研究发现:(1)“扎根的家”是一个过程性和综合性的概念,扎根的实现需要通过具体和细小的日常实践来完成,而家庭要素、外部环境要素、情感要素以及日常便利性等综合要素成为跨国精英移民决策扎根的主要因素;(2)扎根类型的跨国精英移民通常使用在地化的日常实践策略来实现地方融入,包括住房策略、食物策略、语言策略和身份策略,实现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扎根的转变;(3)流动性改变了扎根类型的精英移民对于过去的家、现在的家和未来的家的意义感知和理解,重构了“与家人同在”的认知。研究发展了“扎根的家”的概念,并将日常生活嵌入家的地理学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智能手机在山区乡村的快速普及,使用短视频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村民重要的休闲方式,这促使乡村闲暇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论文以秦巴山区的蒲陈村为例,采用统计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短视频社交媒体迅速发展背景下山区乡村闲暇生活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从时间维度来看,首先,使用短视频社交媒体造成乡村闲暇生活群体化的沉溺,村民绝大部分闲暇时间都被使用短视频占据;其次,由于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可选择性与可逆性,乡村的闲暇生活呈现舞台化的时间展演,真实的生活被在线重置;再次,由于内容制作与播放技术的变革,闲暇生活的时间被压缩,乡村生活的焦虑感增加。从空间维度来看,这种影响使得闲暇生活出现从“在场”到“缺场”,闲暇空间虚拟化;从“熟人圈”到“生人圈”,闲暇交际扩大化;从“群体”到“个体”,闲暇生活个体化等一系列空间转向。这种闲暇生活在时空上的变化,带来村庄发展凝聚力下降、责任伦理弱化、空间规划重整等一系列改变。研究对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提高群众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亚作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国际流动人口塑造了俄语语言景观,吸引了俄语区国家移民流动至三亚。论文通过定性研究方法,在流动性框架下分析三亚俄语区移民与城市空间的联结。在新型流动性范式下,借助流动/停泊辩证观分析移民空间实践与身份建构,以理解俄语区移民的流动性特征,从日常流动实践中揭示移民空间集聚形成的停泊点结构与意义。研究发现,群体身份可通过社会网络和组织来营造与认同。俄语区移民居所与社会身份具有流动性及不稳定特征,但空间性建构的基础设施作为其日常流动的停泊点赋予特殊地方性意义。停泊点以空间地方性建构引导群体的日常生活流动,开启社会网络的重建。在此过程中,群体对地方性的塑造与体验,通过语言文化产生了群体身份的营造与认同,以及他者对群体的社会建构,形成俄语国家的社交网络。移民在停泊空间的日常流动空间实践与社会交往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移民的空间实践与身份认同构成人地互动下新的社会网络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丰富了移民流动性的研究案例,拓展了在华跨国移民群体研究对象与其在旅游城市日常生活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移民成为研究热点问题,而当前欧美学界针对移民社会融合的研究具有三方面特征:首先,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维度呈现多样化;其次,移民社会融合的主动性及其对社区空间的塑造作用成为研究热点;最后,研究视角存在“方法论上的民族主义”和“政治正确的价值倾向”。与之相对,国内学界对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研究能够准确地把握国家背景、政治制度、移民政策对移民社会融合的影响作用;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移民在世界城市快速流动的旅居者特性,且充分注意到移民的多元性和融合的开放性。而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对于社会融合多尺度、多维度的探讨;缺乏对于不同族裔、不同类型的移民群体间社会融合路径、模式、机制的比较。新形势下,国内研究有必要超越西方学者的思考,探讨国际移民社会融合的中国路径,为我国城市解决全球化带来的国际移民融合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汪丽  张拓  胡玲玲 《热带地理》2021,41(5):1034-1045
村委会改为居委会或社区委员会(即“村改居”)给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带来诸多变化,特别是迁入移民与本地居民的混合居住对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两类居民在不断互动与融合中重新形成地方认同并成为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以灵宝市Y社区为例,运用统计检验、因子分析法、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本地居民和迁入移民在地方认同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本地居民的地方认同水平高于移民居民,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的社区参与、情感性的社区意义以及决策性的去留意向方面;2)本地居民更加重视社区参与,移民居民虽然关心社区生活环境,但社区参与行为明显缺乏;本地居民和移民居民的情感认同分异显著,前者形成自我建构联结型情感认同,而后者产生他者凝视依附型的情感认同;去留意向表现出户籍-年龄异质性,本地居民比移民居民的去留意向更为明确,年轻居民搬离社区的意愿更强烈;3)地方认同差异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中,社区管理制度、地方自然、文化环境以及居民身份差异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张媛钰  贾涛 《地理学报》2023,(2):490-502
相比于其余部分空间实体,动态社区本质上是彼此之间通过群体移动紧密连接的一系列地理实体的集合,具有生命周期特征。然而目前对于动态社区的时空变化分析仍缺少系统的研究方法。对此,本文首先基于群体出行,对时空交互复杂系统进行网络建模;第二,提取网络中的动态社区,其本质上是由于城市功能活动场所和社会资源分布不均匀、群体出行行为的规律性和多样性导致的动态人地交互而产生的动态城市空间组织;第三,融合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动态社区时空变化模型,分析社区时空变化聚类模式,形成社区提取—动态变化—聚类分析方法框架;最后,以武汉市三环内区域为例应用该方法框架。结果表明:(1)基于群体出行活动提取的社区与武汉市现有行政区划具有相似性与差异性,其更能反映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动态空间组织;(2)社区表现出明显的“形成—扩张—稳定—收缩—消亡”的生命周期规律;(3)不同社区时空变化规律具有差异性,通过聚类,其可以被分为短时社区、中时社区与长时社区,且每类社区具有稳定、鞍形、波动等一种或多种形态模式特征,对于城市动态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突破了传统静态社区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有助于推动网络动态特征的探索,加深对动态人地交...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更好地解读国家政策与移民流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门槛分析方法,我们建立了关于边界、流动性和移民的基础理论,并重点探讨了具有移民倾向的个体心理过程。人们往往根据以下3个地理门槛作出移民抉择:一是关注迁移、离开熟悉的地方、跨越国界的想法;二是关注目的地区位及其边界和“接壤”(Bordering);三是关注迁移路径或途径。本文的案例主要来自欧盟和东南亚国家,分别包括荷兰和德国之间的跨界现象,2008年经济危机后欧盟的人口流动,2015-2016年期间欧盟和土耳其间的难民流动,菲律宾劳工移民,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迁徙通道等。最后,本文讨论了流动性和边界政策及治理。  相似文献   

10.
村委会改为居委会或社区委员会(即"村改居")给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带来诸多变化,特别是迁入移民与本地居民的混合居住对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两类居民在不断互动与融合中重新形成地方认同并成为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以灵宝市Y社区为例,运用统计检验、因子分析法、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本地居民和迁入移民在地方认同方面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本地居民的地方认同水平高于移民居民,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功能性的社区参与、情感性的社区意义以及决策性的去留意向方面;2)本地居民更加重视社区参与,移民居民虽然关心社区生活环境,但社区参与行为明显缺乏;本地居民和移民居民的情感认同分异显著,前者形成自我建构联结型情感认同,而后者产生他者凝视依附型的情感认同;去留意向表现出户籍-年龄异质性,本地居民比移民居民的去留意向更为明确,年轻居民搬离社区的意愿更强烈;3)地方认同差异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中,社区管理制度、地方自然、文化环境以及居民身份差异形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视角下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陶伟  蔡少燕  余晓晨 《地理学报》2019,74(6):1252-1266
流动性的增强使迁移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强度,“家”的流动日渐成为重要的流动形式,“家”的流动亦成为流动性研究的重要关注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家庭式迁移的发展浪潮,流动家庭的空间实践和情感重构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在流动过程中,移民的流动性实践往往赋予了“家”不断转换和流动的意义和内涵。基于流动性理论视角,延循“家”的地理学脉络,选取两个典型的流动家庭案例,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对比其在流动过程中的空间实践及其对“家”的情感建构与重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时间性、空间性和地方性是研究“家的流动性”的重要变量和维度。作为刻画流动性的基础尺标,流动轨迹的多位移空间性和流动过程的多阶段时间性使得“家”的地方性处于一个动态关联的状态。“家”的情感归属、“家”的观念和意义通过“家”的流动和营造实践在解构中被延续与重建。  相似文献   

12.
安宁  张博 《世界地理研究》2022,31(6):1119-1129
在全球-地方频繁互动的今天,跨国/跨地方逐渐成为超高速流动的社会现实,移民与流入流出地的多元互动模糊了国与国、地方与地方之间的边界,在目的地不断重塑社会结构和空间,在物质和符号维度赋予了地方不同的意义。族裔社区不仅仅反映了不同的移民群体复杂的日常生活实践及其在空间上的互动,也将对多元化族裔空间的关注转移到社区、空间、领土政治甚至流动地缘想象,同时也将族裔社区空间纳入一个关系性的视角下。而传统上地缘政治视角对移民和族裔空间的关注相对有限。因此,本专栏主要讨论地缘政治视角下的跨境移民和族裔社区。具体而言,专栏首先回顾了地缘政治研究及其对流动性的关注和移民研究中的地缘政治面向,其次通过8篇文章讨论了不同尺度下多元的跨境移民及族裔社区营造与建构的相关研究,希冀从理论、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方面对现有知识进行补充,也尝试通过探索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为社会和国家治理的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文明变革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议题。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文明变革和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载体,而祠堂是其中传统而典型的类型。论文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质性方法,探究当代祠堂空间的再生产及其映射的乡村文化治理方式。研究发现:(1)当代祠堂的再生产是嵌入在乡村文化治理的情境之中,乡村文化治理的视角为理解当代乡村祠堂的再生产提供了一种共时性的解释力;(2)当代祠堂主要通过空间、主体、实践与价值四位一体的方式实现空间再生产,四者之间相互支持,缺一不可;(3)当代中国乡村文化治理践行“以实化虚”,包括紧紧依托具体的乡村文化公共空间治理载体、合理划分多元治理主体职责、使用经验性治理技术、强调乡村治理目标,以激发乡村文化治理内在活力与效力,实现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进而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研究结果对中国乡村文明变革具有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安曲江新区移民群体的地方意义建构与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宪洋  白凯  花菲菲  王利尖 《地理学报》2020,75(8):1773-1789
处于变革时代的移民群体正经历着“回不去的乡村,融不进的城市”的挑战,构建地方意义以促进移民群体更好地适应迁入地,成为流动性视角下地方研究的基础性与迫切性课题。本文引介地方意义的概念,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择西安曲江新区为案例地,借由理论建构和实证检验的逻辑思路,对曲江新区移民群体的地方意义展开实证探讨。研究发现:移民群体地方意义的探索性理论模型包括自我认同、人地互动、人际互动和综合互动4个维度,互动过程发生在由自然、社会关系与价值构成的关系性地理架构之上;本文开发的移民群体地方意义测量量表,包含4个维度共计20个问项,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所建构模型的稳定性和适切性。此外,本文还对地方意义的实质、识别与形成的特点展开了讨论。本研究充实并完善了“地方”及“地方意义”的概念体系结构,部分回应了移民与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延伸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郑敏雅 《福建地理》2003,18(4):56-58
本文简要介绍香港“LIVING GEOGRAPHY”(《生活地理》)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列举一些章节内容,体现地理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各种现象的紧密联系,打破以往地理学的逻辑系统,摆脱从理论到理论传统的束缚,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为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提供了一套素质教育的范本。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情感动机在旅游动机中是否存在、其主要类型及有无群体差异,以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的情感动机理论为支撑,以971份国内外游客的情感动机测量调查表为依据,通过对样本的国籍、人口特征、地区及洲际变量下的情感动机对比分析发现:情感动机存在于旅游动机中且是其主要动机。情感动机由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情感动机构成,前者为主要动机并存在于各类旅游活动中;亲情感与生产关系中的群体感、成就感、事物感怀是利己主义情感动机的主要动力;利他主义情感动机主要体现于黑色旅游中。情感动机在国籍、人口特征、地区及洲际变量下存在显著差异。融入情感动机的旅游动机理论可使"追求身心愉悦"、"身心自由体验"、旅游规划与开发"人本原理"等学说的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利于行业实践。  相似文献   

17.
居民生活垃圾排放是高寒生态功能区内自然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威胁,但现行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的收转运体系薄弱且难以适应城乡聚落分散性及当地居民产污特性,亟待基于时空路径优化与弹性调适形成高寒生态功能区零胁迫、均等化、低成本收转运体系。论文以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内米林县为例,在居民逐日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调查及收转运规模估算基础上,采用改进蚁群算法仿真模拟收转运体系的最优时空路径与弹性管理模式。结果表明:(1)米林县城镇居民、农民和牧民的生活垃圾日产量依次为1.60、0.48、0.25 kg/(人·d),现行“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体系在高寒生态功能区呈现低治理效率、高经济成本与高环境风险特点;(2)改进蚁群算法可有效优化生活垃圾收转运路径,结合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进行收转运周期的动态调整,将显著提升高寒生态功能区收转运体系的运输效率并降低综合成本,时空优化后米林县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的总运输里程较优化前进一步减少28.53%、经济成本降低10.45%;(3)在最优时空路径下以就地分类、峰值响应、周期调节、风险管控为重点,强化高寒生态功能区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的弹性调适及风险应对。研究结果明晰了...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6年农户访谈和调查数据,依托脆弱度整合评价模型(VSD)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个层次共选取了29个指标,构建了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综合指数法及函数模型评价法评价和分析其脆弱程度、特征和空间分异,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对脆弱性障碍因子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1)宁夏生态移民脆弱性呈现明显的“级差化”分异特征,平均脆弱性指数为0.151 1,总体处于较强脆弱状态。(2)宁夏生态移民人地耦合系统整体较为脆弱,表现为:中部干旱带>北部引黄灌区>南部山区,在空间上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地域分布特征。暴露度表现为: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北部引黄灌区;敏感性表现为:中部干旱带>北部引黄灌区>南部山区;适应能力表现为:南部山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3)成年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年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是否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能否获得贷款机会、对土地质量满意度(温棚)和家庭借贷金额等是影响宁夏生态移民安置区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流动看世界——基于彼得·阿迪《流动性》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梅  卜美玲  李军 《热带地理》2020,40(3):455-465
“流动”正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方式。流动性经历了从学科间独立的分散研究,到以地理学和社会学为主导的多学科研究,再转向新流动性范式下的跨学科研究。其中,彼得·阿迪(Peter Adey)的《流动性》(Mobility)(第二版)是一部梳理流动性演变脉络、解读理论并联系案例和方法的力作。因此,文章从流动性研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运用3个方面凝练该书观点,指出未来研究要跳出以二元对立看问题的思维方式,用一种网络化、关系式和辩证的思维洞察世界,在深度理解流动的意义、政治、实践和媒介基础上进行流动性研究。最后,文章基于国内研究现状,提出未来可以从流动性政治、流动性时空维度、旅游与流动性、流动主体的多元化、流动性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周榕  石磊  庄汝龙 《地理学报》2023,(6):1553-1572
旅居养老是养老需求升级的产物,有效契合了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在把握旅居养老内涵的基础上,借助推拉理论构建发展分析框架,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乡村旅居养老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形成机制,并进一步揭示和剖析了典型发展模式。研究发现:(1)旅居养老是老年群体出于深度体验与生活居住的双重目的,前往旅居地持续性居住的养老方式,对其内涵的把握需厘清行动主体、行为动机、时间界限、移动距离等关键性问题。(2)在时间维度上,中国乡村旅居养老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3个阶段,表现为类型结构优化、社会资本参与度提升、市场发展细分化的趋势。(3)在空间维度上,旅居养老的发展与“胡焕庸线”呈强关联性。2005—2020年间高密度核心区由长三角“单级核心”向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足鼎立”格局演化。(4)在“推力—拉力—中间障碍”的分析框架下,现阶段中国旅居养老的发展以拉力为主导性驱动力,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旅游度假区数量等影响因素。(5)基于对地域发展因素的综合研判,将乡村旅居养老归纳为自然依托型、文旅依托型、康养依托型与多元混合型4种典型发展模式,并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发展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