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北京600型单缸油压钻机,自从1969年诞生以来,已分配到冶金地质系统的许多单位,在钻探生产上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一大缺点是严重漏油.为此,使用单位曾在密封方面想了许多办法.而未能彻底解决.去年我们在中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党委的支持下,由机修厂组织专人到604队进行改进试验,历时三月,终于攻下了这一关,解决了漏油的问题.一、漏油的部位及原因这种钻机漏油的部位有三处.一是主油  相似文献   

2.
吴幸之 《探矿工程》1993,(2):51-51,54
钻机液压系统漏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产生系统漏油的原因很多,除设计方面的原因外,我认为主要是制造装配、使用和钻机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原因。只要我们对液压钻机的制造装配、使用、维护保养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漏油问题是可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3.
我队每年开动钻机较多,全部是北京800型转盘钻机.这种钻机的转盘经常发生故障,其中9069244大轴承的损坏是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转盘在运转时,轴承受力复杂,工作环境恶劣.转盘上部大盖密封不严,润滑油飞溅外泄,水与泥浆渗入壳内导致润滑条件破坏.因此,轴承保持器滚子兜孔很快磨损,滚子不能保持正常位置而歪斜、偏倒甚至横位,最后将内外圈卡住不能继续回转而损坏.这种情况在缓倾斜中深  相似文献   

4.
北京型钻机转盘的大盖与罩盖之间由于密封不严,提钻时,钻杆从井内带上来的泥浆漫在转黜大盖上,并常从两盖的间隙进入转盘,从而加剧了轴承和齿轮的磨损.尤其是心管上头的大轴承,由于润滑条件差,泥沙进入更易使其磨损.一副大轴承一般只能用一个月左右,往往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5.
下管是大口径水井成井的一道重要工序.由于井管口径大,整个井管的重量往往大于钻机的提吊能力,因而下管困难,甚至造成事故. 我们在通辽施工的一口供水井,井径550mm,井深180~220m.使用QZ-200泵吸反循环钻机.钻机最大提升能力12t,下管φ377×12无缝钢管,全套管重近20t.采用浮力下管法,即在下管80m处装一木质锥形浮力塞将管密封,孔内冲洗液的浮力抵消部分管重,从而减轻了钻机升降机的负荷,顺利地将井管下到井底.井管下到井底后,将锥形浮力塞钻碎,碎木块即浮上井口.采用电焊连接井管的方法,下187m管只需一天时间.  相似文献   

6.
北京型转盘钻机,经几年的使用,我们认为性能很好,但也感到这种钻机的转盘密封不严,工作时泥浆容易流进转盘体内,使机油变质、轴承磨损严重.几年来,我队机修车间经反复试验,找到了一种较理想的密封方法,如图所示.主要是将转盘大盖(7)作了改制,即把易进泥浆的进口处加工成60°的斜坡(6),在斜坡(6)的上部又加工成15°的挡檐(2),紧接挡檐(2)的顶部则加工成封闭圆环(3)将背帽盖住.罩盖(4)原为套装,易进泥浆;  相似文献   

7.
我队使用的钻机全是北京型转盘钻机,在使用泥浆洗井时,泥浆常漏入转盘,致使大、小伞齿轮、心管轴承和横轴轴承很快损坏.常因此停钻待修,耽误生产.为了解决转盘进泥浆问题,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修理组工人对转盘进行了改制.通过现场实际观察,我们看到泥浆主要是从大盖与罩盖之间,罩盖与心管之问漏入转盘的.针对这一情况,将大盖与罩盖密封区加  相似文献   

8.
油压钻机的胶皮钢丝油封是经常容易损坏的一种零件,损坏后就使机械发生漏油现象,经我队修配厂全体职工想办法,制成了一种油封,在我队使用了将近三个月,未发生任何不良情况,机械运转正常,特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钻探行业中,尤其是水井钻探,大多数钻机采用直径89毫米钻杆(见钻杆零件图),钻杆两头联接螺纹为管壁加厚后车加工。为加工钻杆,我厂仿制了一台(?)89毫米钻杆镦粗机。因原机刚性不足,操作困难,产品质量不能保证,且采用手动液压阀管式结构,管路联接复杂,漏油严重。我们在制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1976,(3):10-12
钻机现场加油用工具,一般使用油抽子(白铁皮制),效率低、漏油多、易损坏。我队修配间生产了一批手压油泵(图1 )代替了油抽子。手压油泵安装在塔架上靠近柴油机  相似文献   

11.
红旗—100型钻机是一种螺旋差动式坑内水平钻机,由于天然金刚石钻头供应问题,这种钻机在我矿一直没能发挥作用。1973年,我们利用该型钻机进行人造金刚石坑内水平钻探,经两年多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在9~11级坚硬岩层中钻进,赶上了进口高速钻机  相似文献   

12.
在金刚石钻探工作中,由于设备机动性差,耗费着大量资金和时间.据美国全球性金刚石钻探调查资料认为,钻探施工中一个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钻探设备更为轻便.一在加拿大,大部分勘探工作是在难于到达的地带进行的,很需要能够迅速搬迁而花费少的岩心钻机.据最近外刊报道,一种重量轻的、可自动移行的金刚石钻机,已在加拿大能源矿山和资源部等机构的参加下设计  相似文献   

13.
HN-3型手輪給进器是湖南省地质局試驗钻机根据辽宁式改制的,构造简单,容易制造。这种手輪給进器是由装在密封箱內的四个齿輪(主动齿輪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与地勘钻机施工浅层气井配套的轻便防喷器,采用了可调式顶密封,组合式铁心艰及链轮轴承传动方式,具有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密封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概述全液压钻机最大工作油压在160~210公斤/厘米~2之间,适合这一等级压力测量的仪表有:传统的弹簧管式压力计、弹簧柱塞式压力计、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和压电效应传感器。弹簧柱塞式压力计,由于柱塞与缸体必需采用间隙密封,油的漏泄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少这种漏泄并使之在允许范围内,柱塞和孔的配合间隙应小于1μ。考虑到弹簧尺  相似文献   

16.
在钻机升降系统中,2K—H行星传动绞车用的最广.由于应用已久,似乎在设计上已是很成熟的部件了.但细加推敲,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商讨.譬如用内齿轮来带动卷筒好还是用转臂来带动好?至今没有定论.而我国设计的绝大部分钻机绞车是由内齿轮带动卷筒的.这是否合理?再如刹车支点的反力与提升重物的作用力是在绞车轴的一侧好还是在两侧好?这一问题至今未见评论.由于对这些问题很少细加考虑,因而设计上就必然会出现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7.
6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在普查找矿中广泛采用了高效低耗的车装多功能钻机及空气钻进、岩屑录样等工艺技术,使矿业发展获得了显著的成就.车装多功能钻机的钻进原理为冲击回转式,钻机是根据露天采矿中打眼放炮的冲击钻改进后设计制造的.钻机的动力、空压机、  相似文献   

18.
升降钻具扭卸钻桿是外钻探工作中,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目前虽然已有电动扭卸器,但由于钻机多用柴油机作原动力,所以还不能广泛采用.因之有必要设计制造一种直接由钻机回转带动的自动扭卸器.为此,笔者拟介绍不用电动机直接带动的自动扭卸器,作为这方面工作讨论,希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一、利用500米钻机废横、立轴齿轮及300米钻机废立轴齿轮制造直径为50毫米及直径为42毫米钻杆矢锥:过去我们曾用合金钢制作矢锥,由于没有掌握材料性能,虽曾加工过30多个,分别进行了油淬与水淬,加热炉也分别采用了烘炉与电炉,但在淬火的一批矢锥中,或由于硬度不够,或因产生裂纹,没有一个取得成功,后来利用钻机废横、立轴齿轮料代替,效果很好.因钻机废横、立轴齿轮为40号铬钢,淬火性稳定,淬火后的硬度也合格,所以制出来的矢锥硬度、强度均达到技术要求,并且节约了大批合金钢.经初步鉴定,其质量并不低于外购矢锥.  相似文献   

20.
一般岩心钻机均由回转、给进和升降三大主要机构组成.这三大机构实现了液压传动即为全液压式岩心钻机.目前,地质岩心钻机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即所谓全液压式岩心钻机.第一代钻机是手把给进式的;第二代钻机是油压给进式的.纵观地质岩心钻机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地质岩心钻机是随着钻井工艺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钻井工艺的中心问题就是在保证钻孔符合地质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钻进效率.因此,首先要求钻机的回转机构和给进机构能满足一定钻进方法和适应不同岩层钻进的需要,其次还要求这些机构特别是升降机构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辅助作业时间.近百年来,岩心钻机的结构基本上是围绕着如何完善回转、给进、升降这三大问题在演进着的.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