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伽玛能谱测量在鲁西地区金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西地区伽玛能谱测量应用实践表明,伽玛能谱测量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间接找金方法,不同类型的金矿其伽玛能谱特征不相同,具有不同的伽玛能谱参数.与中浅成中酸性侵入杂岩体有关的金矿个有K/U参数正异常;与浅成和越浅成偏碱性-碱性杂岩体有关的稳爆角砾岩型金矿则具有一致的U、Th、K有F参数正异常。  相似文献   

2.
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可利用γ能谱测量仪在现场测定各类侵入岩的U、Th、K含量,U/Th、K/Th、U/K比值和γ照射量率等参数。通过对地面γ能谱测量资料与区域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将攀枝花地区侵入体划分为19个单元、6个超单元及一个超单元组合。还确认了色腰和矮郎河花岗岩为印支期,花滩花岗岩和同德闪长岩均为太古代古陆核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伽马能谱测量在侵入体岩石谱系单位填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元德  周蓉生 《中国区域地质》1998,17(3):317-321,333
在1:5万区域地质填图中,可利用γ能谱测量仪在现场测定各类侵入岩的U,Th,K含量,U/Th,K/Th,U/K比值和γ照射量率等参数。通过对地面γ能谱测量资料与区域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将攀枝花地区侵入体划分为19个单元,6个超单元及一个超单元及一个超单元组合,还确认了色腰和矮郎河花岗岩为印支期,花滩花岗岩和同德闪长岩均为太古代古陆核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碱质类金矿床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发现的几处大型金矿床都产于碱性火成杂岩体内部或与碱性岩脉群有关。本以山东平邑铜石地区金矿为例讨论这类矿床的地面伽玛能谱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成矿受岩性、构造及蚀变控制,蚀变使含矿构造破碎带与围岩出现放射性差异,因此可应用伽玛能谱测量进行金矿勘查.为了提高黑龙江乌拉嘎金矿外围柳树河区的金矿勘查效果,利用伽玛能谱对该异常区进行了扫面测量.通过该项研究表明了含矿构造破碎带的存在及成矿流体中低温矿化的特点;在矿化带上方钾及总道显示高值异常,而铀道显示低值异常:证明应用该方法找金的有效性.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矿床伽玛能谱的特征参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在西范坪铜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在文中主要介绍了利用CD-3型微机化地面伽玛能谱测量仪在四川盐源县西范坪斑岩型铜矿中寻找有利含矿部位、区分岩性界限的应用效果。阐述了利用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给出的U、Th、K含量及其比值等参数信息来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方法及手段,也为全面评价西范坪铜矿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秦巴地区中——酸性浅成小岩体与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秦岭大巴山地区中——酸性浅成——超浅成侵入——爆破“杂”岩体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叙述了与岩体有成生联系的斑(玢)岩型、矽卡岩型、爆破(隐爆——坍塌)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热液脉型等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总结了岩体的成矿模式,同时指出了矿床类型和共(伴)生元素的成矿系列;指出分布在秦巴地区的5个印支期——燕山期岩体带中的21个小岩体群,其中数百个小岩体及其附近有找到多种类型金矿的可能,预测其找矿前景乐观,金矿资源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8.
核技术在东坪金矿勘查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良全  门春茂 《铀矿地质》1995,11(6):357-361
核技术用于金矿勘查的方法主要有X射线荧光法、γ能谱法、氡(射气)法、中子活化分析法等。本文论述了核技术勘查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依据、物理基础和方法技术。实践表明:以γ能谱方法(K,K/Th为参数)可圈定与金矿化有关的钾化蚀变带;以X射线荧光法可确定含金矿脉的位置,原位划分金矿体边界;中子活化分析法(REE)可揭示深部盲矿体。  相似文献   

9.
张连昌  姬金生 《岩石学报》2000,16(4):535-541
东天山古尔塔格金矿带位于塔里木地块东北部晚古生代阿齐山-雅满苏岛孤带的北缘。金矿庆主要类型有与脆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岩浆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和浅成热液石英脉型金矿,从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类型,均一温度、流体盐度、压力及气液相成分等资料,可将该金矿流体类型划归为浅成热液和中深成热液两类。浅成热液类表现为流体包裹体类型简单,低盐度,低压力,低CO2/H2O和Na^+/K^+比值,中深成热液类表现为包  相似文献   

10.
用伽玛能谱测量找金,主要是通过研究铀、钍和钾3种元素在土壤和岩石中的分配、分布与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金矿近矿围岩蚀变的关系,总结出作为间接找金的伽玛能谱标志,用来进行同类地质条件地区的找金预测.通过对伽玛能谱测量的物理学和地质学阐述,解释了能谱比值参数的地质意义、总结了在团山子地区预测隐伏金矿体的复合参数特征,并通过矿点外围的钻探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安徽黄梅尖地区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南缘,区内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类型是与碱性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铀矿,铀矿化受地层、断裂、岩浆岩及热液活动控制。通过开展地面伽玛能谱、伽玛总量、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物探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黄梅尖地区典型铀矿床(点)的地球物理特征,认为该区铀矿床(点)一般位于伽玛偏高、能谱铀异常场—高场梯度带上,含矿断裂的电性特征表现为低阻高极化。通过总结该类铀矿床(点)的地质特征,圈定了黄梅尖岩体成矿远景区和8413矿床东侧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寻找同类型铀矿有利地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东准噶尔与中酸性浅成岩有关的金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中酸性浅成岩有关的金矿是新疆东准噶尔地区新发现的一个重要金矿类型,通过解剖有关中酸性小岩体及其典型矿床,初步探讨了此类金矿的基本成矿特征,认为该矿化类型总体上受控于一套华力西中晚期的中酸性浅成小杂体,并指出了其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后沟—水泉沟碱性正长岩体的成因及其与金矿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河北省赤城后沟一祟礼水泉沟一带以其众多的金矿床引人注目。但目前对该地区与金矿成矿有关的岩石类型认识颇不一致。本文认为与其有关的岩石类型为碱性正长岩,属印支期至燕山早期侵入的中浅成复式岩体。岩体侵入活动是导致工业矿体就位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这些认识对该地区的金矿勘查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铜石金矿化集中区金矿形成与铜石次火山杂岩体有关,受铜石破火山口构造控制,五种矿化类型产于不同的构造部位,受不同的断裂系统控制。其中似层状浸染状灰岩中金矿化受杂岩体外侧的北西向断裂控制;隐爆角砾岩带型金矿受杂岩体边部放射状断裂控制,隐爆角砾岩筒型金矿受杂岩体边部放射状断裂与东西向断裂交汇联合控制;古溶洞型金矿受与断裂有关的古溶洞构造控制;斑岩中的金矿化则与杂岩体中心部位的放射状断裂活动有关。提出了次火山杂岩体边部受断裂控制的隐爆角砾岩筒以及外缘张性断裂发育区是今后在该区重要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普红  宋耕海 《地质找矿论丛》2001,16(3):197-200,209
平邑铜石地区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早期铜石次火山杂岩体密切相关,受环状-放射状断裂体系控制,矿床均产于杂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今后应注意在隐爆角砾岩中、斑岩中、岩体接触带附近和岩体外接触带白云岩和灰岩中寻找不同类型的金矿床(体)。  相似文献   

16.
沽源盆地是张家口北部铀钼重要成矿区,近年来在该区发现了较多地面伽玛能谱异常显示,但异常的控制因素各有差异。这里通过对沽源盆地西湾地区地面伽玛能谱测量资料进行数理统计,运用3珡X、珡X+3Sd、珡X+2Sd、珡X+Sd值划分了伽玛能谱异常等级,并详细阐述了异常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异常的控制因素,指出研究区内异常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潜火山岩体的复合控制,同时与深部含铀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临沂西部地区次火山杂岩与金矿成矿系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沂西部地区潜火山杂岩体广泛发育,其分布及产出主要受两组断裂构造控制,潜火山杂岩体岩石类型复杂,主要有:闪长玢岩系列,花岗闪长岩系列,正长岩系列,二长斑岩系列。据潜火山杂岩体与金矿成矿的密切时空关系,建立了区内金矿床成矿系列:闪长玢岩铜、铁、金成矿系列;花岗闪长岩金、铜、铁成矿系列;正长岩金、钼、铅成矿系列;二长斑岩金、银、碲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18.
一个与碱性杂岩体有关的金矿床——冀北东坪金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坪金矿是我国首次发现的赋存于碱性杂岩体中的新类型金矿.金矿化与肉红色钾微斜长石化和硅化有关.矿物组合以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金碲化物—氧化物为主.矿床成因为碱性杂岩体重熔、交代,钾长石化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9.
γ能谱法和X-荧光法在新疆阔尔真阔腊金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伽玛能谱法和X—荧光法组合在残积土发育的新疆阔尔真阔腊金矿床找矿预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这两种方法组合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间接找金方法。不同类型的蚀变带,具有不同的伽玛能谱和X—荧光特征。二者的结合使用能有效地区分不同类型的热液蚀变带,同时为在阉尔真阔腊金矿区及外围进行金矿体的定位预测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20.
通常,放射性热产量由K、U、Th的含量和岩石密度来确定。在井孔中,K、U、Th的含量可用自然γ能谱仪测量得到,岩石密度由岩性密度仪测量得到。介绍了一种从常规γ测井确定热产量的简单方法,其中测井数据可以从大量的钻孔中获得。这种方法以伽玛射线(GR)与热产量A之间的线性关系为基础。从片麻岩、碳酸盐岩、角闪岩、花岗岩到玄武岩,在这样宽的岩性变化范围内,显示出这种线性关系在0~350API和0.03~7μW/m3范围是有效的,其误差均小于10%。因此,利用标准的自然伽玛测井,可以为温度模拟提供放射性热产量的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