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6年1月1日,广西首个县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浦北县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自2014年11月试用以来,预警预报效果显著,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3起,避免人员伤亡94人,避免经济损失262.8万元。浦北县地灾预警系统成功推出是广西国土资源系统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广西地质灾害易发区、中高易发区分别占广西陆地面积的96%、42.3%。"十二五"期间,广西国土资  相似文献   

2.
《南方国土资源》2021,(全区汛)
正2021年4月9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在南宁召开2021年全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总结2020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析研判全区地质灾害形势,研究部署2021年及"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作。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建军,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修旦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0年,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克服疫情和汛期等多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广西地质灾害频发的一年.由于2005年广西部分地区连遭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的袭击,共发生地质灾害1239起,比2004年增多了近一倍,但是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伤人数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往年大体相当.取得这样的成效,主要归功于广西各级政府、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防治工作的重视,以及近年来他们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了五个"加强"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2012年,广西国土资源厅以"着力维护群众权益,在服务民生能力上实现新的突破"为着力点,从加强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和监测力度入手,强化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共指导32个县(市、区)完成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的建设。目前广西"十有县"数量达到63个,占全区地质灾害多发县的90%,基本建成广西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网络,防治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地质灾害防治这项事关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进入汛期以来,地质灾害频频告急。广西境内,今年头6个月就有40多个县发生泥石流、滑坡、岩崩、塌陷等地质灾害。某县在一个月内就遭遇两起重灾,先是一起泥石流使5人死亡,而后是一起岩崩砸中行驶中的客车,将车上的7人砸死,另将9人砸伤。另一个县的一个铜矿区因暴雨引发泥石流,造成2人死亡,2人失踪,2人受伤。到7月4日止,全广西因地质灾害死亡的人数已逼近去年全年的总数。广西的邻省云南,今年因地质灾害死亡的人数已达88人之多,仅盟江县一处泥石流,就葬送了12条人命,另外造成48人失踪和4人重伤。地质灾害猛于虎,这已经不是什么危言耸听。  相似文献   

6.
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逐步完善,按照“查明隐患,摸清家底,强化管理,加强勘查与治理”的工作思路,广西国土资源厅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完成了以地质灾害为主的全区1:50万环境地质调查;开展和正在开展18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实施10多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根本解除了可能造成1万多人生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汛期以来,广西宾阳县国土资源局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群测群防为基础,采取6项举措扎实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编制印发了《2015年宾阳县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成立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各镇政府镇长是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层层签订汛期地质  相似文献   

8.
临沂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沂市地处郯庐大断裂带中段,地质构造运动强烈,灾害易发区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2.5%,地质灾害问题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临沂市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连续6年保持地质灾害"零伤亡",被国土资源部表彰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9.
5月12日下午,广西区政府在南宁召开全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广西区党委常委、广西区副主席李金早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黄方方总结分析了去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和当前面临的形势,对今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河池市、钦州市人民政府分别介绍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经验。广西区政府副秘书长陈庆勇、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周兆东,广西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广西国土资源厅机关各处室、南宁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等100多人在南宁主会场参加了会议。全区各市县均设立了分会场。  相似文献   

10.
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喜忧参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月中旬,主题为“防治地质灾害,建设美好家园”的2004年广西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光明、自治区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方皓等的带领下,组成了两个有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地质环境专家和学者、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以及中央驻桂和广西主要媒体记者参加的立法调研和采访报道团,分赴桂东、桂北、桂西共10个市、县的地质灾害高发易发区,开展地质环境保  相似文献   

11.
<正>杭州市淳安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地质灾害易发区占县域国土面积的96%左右,其中高、中易发区占11.55%,是浙江省受地质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县地质灾害呈"隐患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灾害类型多,崩塌、滑坡占多数;灾害规模小,危害程度大"的特点,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按照浙江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要求,该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以人为  相似文献   

12.
广西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滑坡、崩塌与危岩、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在全区各地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直以来,广西国土资源系统都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11年把地质灾害防治列入了广西国土资源工作的”八个主动战”之一,积极主动应对地质灾害。近期,全区各市县结合本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每年的5月—9月,是广西的主汛期,也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防患于未然,2017年以来,广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针对如何加强校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编织校园安全网,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科学预警,学校师生吃下"定心丸"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7月16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在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太平中心小学举办广西自然资源科普知识进校园暨"黄书包"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试点活动,并开展应急避险演练。活动通过设立"黄书包"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教育试点,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讲座、地质灾害防治主题展,赠送防溺水地图、发放地学科普读物等多种方式,生动地开展了一次地质灾害常识及如何防灾避险的培训。在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中,学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用双手抱着头,按照预定疏散路线有  相似文献   

16.
4月11日至12日,广西柳州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工作的120人集中学习今年3月1日开始实施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有关知识,并落实任务,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到各村(街道)各户,加强汛期地灾巡查调查工作,编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目前,柳州市已建立了防灾领导体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汛期值班制度、险情巡查和灾情速报制度,形成了覆盖全市的汛期值班网络。柳州市国土资源局与气象部门正在筹划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工作。预计今年6月份老百姓在电台、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中除了收听、收看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广西地质灾害防治虽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发生次数,人员伤亡等均呈现上升趋势,专家指出,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亟待从立法、预警治理等方面加快步伐。当前,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如何?年初,记者采访了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何小明站长。  相似文献   

18.
近日,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发出通知,布置各分站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广西的汛期一般为每年的4~9月,常有群发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要求各分站在汛期前及汛期中,配合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编写汛期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对辖区内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进一步落实防灾及有关避让、报灾路线等措施;在汛期巡查中,要对已建立的群测群防工作进行检查,并收集群测群防监测资料,督促群测群防监测人员加强汛期监测工作,对群测群防工作中发现的有关问题要及时纠正并予以技术指导;加强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汇总…  相似文献   

19.
<正>遂昌县是浙江省突发性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县,县域97%面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等。2017年以来,该县按照全省地质灾害"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及浙江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回头看行动方案的统一部署,以"从快、从严、从高"为标准,深入推进地质灾害"大搬、快治、  相似文献   

20.
正桐庐县地处浙江省西北丘陵山区,下辖14个乡镇街道、183个行政村,人口40余万人,山地丘陵多,地质环境相对复杂,地质灾害中低易发区占到全县面积的近90%,是地质灾害高发、多发、易发地区。截至2015年底,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43处,作为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县之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近年来,桐庐县国土资源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安全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地质灾害的工作理念、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