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对齐石滩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以及控矿因素、金的富集规律、成矿机制、找矿标志研究,金矿床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雅满苏组中酸性火山岩一次火山岩及石英脉中,认为矿床成因类型属浅成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为该地区寻找同类型金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认为,该矿带的变质岩原岩为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燕山期花岗岩与金矿化无成因联系,阿森特期花岗岩为主要矿源岩之一。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于区内的各种变质岩。金矿床属变质热液类型。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期。  相似文献   

3.
通过综合研究五台山条带状铁建造金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体)地质特征,应用层控说、构造控矿等成矿理论,总结了该类金矿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后期构造叠加是富集成矿的首要的、关键性控矿因素,构造叠加改造的矿源层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和最佳找矿地区。并归纳了找矿标志,意在推动本区金矿找矿突破,运用地、物、化等综合方法找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茅排金矿床控矿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认为该金矿床控矿断裂为动力硅化变质作用带,经历了从韧性向脆性转化的发展过程,成矿时期为区内韧性剪切向脆性剪切挤压转变时期。  相似文献   

5.
留仙庄空白区位于招(远)-平(度)断裂带中南段,道北庄子金矿东侧。招平带中南段已发现大、中型金矿3处,由南向北依次为夏甸、姜家窑、道北庄子金矿。通过收集分析已知金矿床最新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总结招平断裂带中南段矿体控矿围岩、控矿构造、矿体赋存的基本规律,对留仙庄空白区进行远景预测,认为该区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地洼成矿理论对河南省内金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总结 ,认为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它们主要表现为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并对构造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建昌县大石沟金矿床与南大线金矿床相连,二者实为一个金矿床。矿床受控于大青山火山机构,在火山机构的南侧接触带及其附近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安山质火山岩中热液蚀变发育。蚀变有两种类型,即面性围岩蚀变和线性围岩蚀变,面性蚀变岩受接触带控制,线性蚀变岩受断裂构造或劈理(带)控制,前者控制了金矿床或矿化带,后者控制了金矿脉(带),这种控矿断裂或劈理(带)是大青山火山机构破火山口塌陷过程中形成的裂隙系统。依据矿床产出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建立了矿床模式,以利于今后的成矿预测和资源评价。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火成岩岩性、岩相类型复杂且变化快,研究程度低。利用宏微观岩矿分析化验技术,结合地球物理测井、地震及全碱—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分析等方法,开展火成岩岩石学、岩相学及时空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发育侵入岩、次火山岩、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火山碎屑岩六大类火成岩,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识别爆发相、喷溢相、次火山岩相、侵出相和火山沉积相5种岩相,建立符合岩性岩相识别图版。应用地球物理方法验证火成岩岩性鉴定结果并推广至未取心井,符合率达86.7%。平面上,研究区东部主要发育喷溢相火山熔岩,中西部主要发育爆发相凝灰岩。该结果为红山嘴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七五”项目:《广西贵港市龙头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文中侧重地论述了火山机构与矿床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成困。研究认为:矿床构造是一个晚中生代的残存火山颈机构。在其管道内的隐爆角砾岩、火山角砾岩、角砾熔岩、流纹斑岩和花岗斑岩等岩相带以及中酸性脉岩相,均属贫硅、富钾钙碱性系列的铝过饱和类岩石,是一套陆相中心式火山—次火山喷发—侵入岩系,属同源不同阶段的产物;该矿床金矿体受火山颈机构内的角砾状岩石及其内外接触带的断裂构造控制,多呈直立脉状,具有火山岩型与断裂充填型两类金矿化;成矿物质与流体主要源于火山岩浆喷气、热液,应属火山—次火山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山花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并与矿床深部及周边成矿条件进行了对比,认为该矿床外围仍具有找矿前景,有望进一步扩大成为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山花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并与矿床深部及周边成矿条件进行了对比,认为该矿床外围仍具有找矿前景,有望进一步扩大成为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围山城金银矿带位于南阳,吴城两个新生代断陷盆地之间,属秦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南支。矿带内银洞坡金矿床、破山大型银矿床,具明显层控和矿液多次叠加富集的特征。自1976年以来较多单位对矿带及上述两矿床进行过研究,并相继撰写有关专文论述,本文拟着重讨论地质构造条件在成矿过程中的控制作用。一、矿带地质构造简介矿带内上元古界歪头山组(pt_(3W))为一套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分上、中、下三部,上覆大栗树组(Pt_(3d))为变质细碧角斑岩建造,两者组成纵贯全区的河前庄(朱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泰北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了区域成矿条件,认为该区域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的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红柳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的研究,总结了金矿控矿因素及其富集规律,认为该矿床的成因为动力变质热液型。  相似文献   

15.
西所村金矿位于佤邦温高县东部,为近年勘查发现的矿床,含7个金矿体,Au品位3.64~6.54×10~(-6),估算(333+334)金资源量3.7t。本文对该区岩金矿床金成矿地质背景,对区内金矿床特征及与金成矿相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该金矿床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叙述杨庄金矿床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总结分析了地质特征与矿体分布在空间与成因上的关系,认为金矿床的控矿主要因素为:一是受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坪组(Pt2xj)地层岩性控制;二是受1烧瓦窑断裂、店房破火山口构造和北东东向(NEE)次级构造控制;三是受燕山晚期合峪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复式岩体控制。以此作为找矿标志,希望在该区以及外围找矿工作中少走弯路,并尽快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7.
蓝家庄金矿床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南部,为一处严格受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型为主石英脉型次之的大型金矿床。控矿构造内煌斑岩的大量出现,显示控矿构造具有贯通下地壳的特点,可以为幔源含矿岩浆流体浅部就位提供空间条件。研究认为矿化蚀变带中心发育的正长斑岩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矿床地质特征和穿插关系显示矿床形成经历了4个热液成矿期,第Ⅱ和第Ⅲ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和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要的金成矿期,矿物组合特征显示应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床深部可能发育的超壳断裂和斑岩体,为研究胶东金矿矿床成因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东平-汶上铁矿成矿带是鲁西重要的成矿带,区内已发现李官集、彭集等多个大中型铁矿床,探明了铁矿石资源量超过12亿t。通过收集东平-汶上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区域重磁、矿产勘查、科研成果等资料,分析了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区域航磁异常特征、重力异常特征与铁矿床的对应耦合关系,提出了矿床的3个控矿因素:即控矿地层(泰山岩群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地层控矿专属性)、控矿构造(同斜复式背斜构造)、控矿岩浆岩(改造和破坏了铁矿带的完整性),通过对成矿区带样品采集测试,分别从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原岩恢复、变质岩构造背景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对比,探讨了该区铁矿床为海相岛弧火山——沉积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19.
朝阳金矿床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微细粒金成矿区内,金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二叠统灰岩古溶蚀面之上的下三叠统碎屑岩中.文章分析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等,指出该矿床属次生氧化富集金矿床,认为朝阳地区有进一步找金资源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鲁东地区白垩纪早期火山沉积作用形成了一套火山-沉积岩系和膨润土、沸石岩、珍珠岩、明矾石、黄铁矿、玄武岩等非金属矿含矿火山-沉积建造。主要有含膨润土、佛石岩、珍珠岩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建造,含明矾石中酸性凝灰岩建造,含黄铁矿中性火山碎屑岩建造等。鲁东地区白垩纪早期这些非金属矿的形成,明显受控于大地构造背景、火山活动旋回及岩石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力条件及水介质条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