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太原地区地下水中铀含量和~(234)U/~(238)U比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太原地区地下水中铀含量及铀同位素比值的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含水层有相近的铀含量及~(234)U/~(238)U比值。氧化为主的含水层,地下水的~(234)U/~(238)U比值随径流方向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235)Uα衰变时伴随着放出一系列γ射线,通过特定的γ射线强度测量可以定出铀中~(235)U的丰度。李坤等用称重总铀量——碘化钠γ谱仪测量了~(235)U的丰度。王德民等对这种方法作了改进。B.L.博耶(Boyer)等采用类似的原理制成了一种“奥克洛仪”,用来测定奥克洛(Oklo)反应堆样品的铀同位素组成。伦 奇巴(Ren Chiba)等指出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一个灵敏的铀浓度绝对测定方法。研究所用的是~(238)U第一代衰变产物~(234)Th的63.3KeV峰。高纯锗低能光子谱仪(LEPS)能很好地分辨这个峰。~(234)Th的放射性用低能光子谱仪程序分析系统测定,低能光子谱仪用铀标准刻度。与铀-238衰变链后面一些产物相比,~(234)Th比较容易与~(238)U达到放射性平衡,这就是选择~(234)Th的原因所在。本方法可以测定诸如岩石,土壤、植物等天然样品中低达5ppm的铀。  相似文献   

4.
1.本区铀矿石中铀与钍呈正相关,黑色硫化物粘土铀矿脉U-Ra具严重偏铀的特点。前者的原因不明,后者则是人们认为矿床属热液-再生淋积叠加成因的主要论据之一。研究表明,铀与钍呈正相关关系是~(230)Th造成的,是一种正常现象;严重偏铀只说明U-Ra之间的关系,~(234)U与~(238)U等放射性同位素平衡破坏特征表明,黑色硫化物粘土铀矿脉并非近代淋积作用所形成;相反,铀处于弱的贫化流失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双滑江铀矿床的矿物-地球化学特征。该矿床从地表至445m深处均见次生铀矿物。作者进行了铀同位素比值~(234)U/~(238)U、古铀量、岩石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该铀矿床属于淋积型矿床,其铀源来自于燕山期花岗岩,而不是印支期花岗岩。燕山期花岗岩的铀同位素比值~(234)U/~(238)U小于1(0.88—0.98),而印支期花岗岩则大于1(1.038—1.058)。此外,碎裂的燕山期花岗岩还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矿物硅钙铀矿提供了硅和钙。  相似文献   

6.
试验了用~(234)Th示踪,一次分解试样测定~(234)Th,~(232)Th和~(234)U/~(238)U,~(230)Th/~(232)Th的快速方法。试样经Na_2O_2熔融分解,并以P350萃取色层法分离铀、钍。然后分别电沉积制备无自吸收铀、钍α源进行α谱测量。本法适用于铀矿石、岩石和土壤试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汤书婷  崔建勇 《地质学报》2015,89(Z1):31-32
<正>传统热电离质谱法准确测量土壤样品中的~(234)U/~(238)U具有较大的难度,主要原因有:①土壤中铀含量低,234U丰度小,不易准确测定;②传统的溶样方法采用硝酸溶解样品及阴离子树脂U/Th分离,由于硝酸体系中U分离系数低,使得分离回收率较低;③采用传统三带点样技术,样品中铀的电  相似文献   

8.
在铀矿的普查、勘探与开采过程中经常应用放射性平衡系数的概念。这个概念一般系指铀和镭量值之间的关系,并常以“C”表示,其表达式如下: C=(Ra)/(3.4×10~(-7))=2.9×10~6(Ra/U)式中 C——铀镭平衡系数;Ra——镭的含量;U——铀的含量。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一系列两种元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如~(233)U和~(230)Th,~(330)Th和~(226)Ra,~(23)U和~(25)U等。因为这个概念涉及到如何正确而合理地确定平衡系数C及其应用问题,所以本文提出自己对铀镭平衡系数的看法,共同商榷。  相似文献   

9.
放射性同位素方法,可用来探索铀的来源,迁移和富集规律,也可用于鉴别某些矿物成因特点和测定地质体年龄。本文对不平衡铀矿床及地质研究工作中,如何用~(230)Th、~(231)Pa进行地质年代计算作一探讨。假设某次铀富集(或流失)的主要过程相对于漫长的成矿过程可视为一个短期作用,该短期作用记为一次地质事件,事件发生至今的时间记为t,并假设事件前铀系是平衡的,事件前的铀含量记为Uo,并认为~(235)U与~(238)U是天然丰度的情况下,根据衰变积累规律可以推导出下面公式(推导过程略):  相似文献   

10.
应用铀、钍、锕铀系中~(228)Ra、~(230)Th、~(231)Pa、~(232)Th等同位素与~(38)U、~(226)Ra之间存在量关系探索了3112矿床深部矿体偏镭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矿床深部偏镭是外来镭后期叠加所致。分析数据显示,严重的偏镭现象难以用局部偏铀地段的镭流失予以补偿。这就提示有隐伏镭源体铀存在的可能性。本文所述方法也适用于地表放射性异常性质的判别研究。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有实际意义的铀同位素只有三个,即铀-238、铀-235和铀-234。其相应丰度为:99.27%、0.714%和0.0055%。这三者相互的放射性比值一直被认为是恒定的。1953年П.И恰洛夫和 B.B.契尔登采夫,通过试验研究,第一次提出了天然铀同位素之间的比值(主要是指~(234)U/~(238)U=R)是变化的。自此以后,人们在这个方向上做了大量的试验测定工作和理论  相似文献   

12.
含铀岩石γ能谱的大多数强光电峰,属于~(222)Rn的子代衰变产物。为了测定铀含量,通常要测量与铀处放射性平衡的核素的弱光电峰(~(234)Th的63千电子伏或~(234)Pa的1001千电子伏)。根据1001千电子伏光电峰测定铀的灵敏度不高,因为该能量γ量子的产额较低(8×10~(-2)γ量子/衰变~(238)U)。要记录63千电子伏的低能γ量子,最好使用小体积半导体探测  相似文献   

13.
在西澳大利亚州伊利里铀矿床现代潜水面之上所采集的矿石样品中,~(234)U/~(238)U和~(230)Th/~(234)U比值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38±0.10和0.83±0.28。后一个比值的相对变化较大。这是铀沉淀之后发生位移的证据。子元素的分离是由于钍和铀的迁移能力不同。为了解释矿床形成的动力学过程,从开放系统模式的角度评价了与解释这些所观测到的比值有关的因素。所观测到的非平衡态,为对从地质上及其它方面提出的假说作出定量的评价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岩石样品U0和AU的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毓亮 《铀矿地质》2004,20(1):35-38
本给岩石原始铀含量和铀变化系数以确切定义,并系统介绍了U0和△U的计算方法。计算岩石原始铀含量(U0)有Th/U比值法和U—Pb同位素法,后又包括两阶段法和三阶段法;铀的变化系数(△U)包括近代(现代)和成矿时铀的变化。这一手段或方法对研究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成矿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岩石样品U0和ΔU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岩石原始铀含量和铀变化系数以确切定义 ,并系统介绍了U0 和ΔU的计算方法。计算岩石原始铀含量 (U0 )有Th/U比值法和U Pb同位素法 ,后者又包括两阶段法和三阶段法 ;铀的变化系数 (ΔU)包括近代 (现代 )和成矿时铀的变化。这一手段或方法对研究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成矿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温孝胜  叶华东 《中国岩溶》1985,4(3):289-295
<正>前言 开展石笋、钟乳石、石灰华等的地质年龄及其形成速度的研究,对于研究岩溶洞穴的发育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年龄范围常在几万年至几十万年之间,所以应用铀系测年方法较为合适。在国外,从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就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Fcrnanca等(1968)论证了~(230)Th/~(234)U比值在洞穴年龄测定方面的潜力;Ngvyen等(1969)研究了以铀系测定石笋年龄的方法;格林·M(1974)等对英国Blanchard Springs洞穴石笋的年龄进行了研究,认为应用~(234)U/~(238)U法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蒙其古尔铀矿床为伊犁盆地南缘大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为查明该矿床含矿层中黄铁矿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微生物参与铀成矿过程。文章对含矿层砂岩中黄铁矿与铀矿物矿物学特征、黄铁矿S同位素与碳酸盐胶结物的C-O同位素开展细致研究。研究表明:①蒙其古尔铀矿床中铀主要以铀矿物与吸附铀形式存在,吸附铀主要为有机质吸附铀,铀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多与黄铁矿、炭屑共生;②蒙其古尔铀矿床含矿层砂岩中黄铁矿主要以自形晶、草莓状和不规则状集合体产出,多与沥青铀矿、碳酸盐胶结物共生,其中黄铁矿S同位素(δ~(34)S_(V-CDT)=-68.4‰~22.1‰)与碳酸盐胶结物的C-O同位素(δ~(13)C_(V-PDB)=-10.2‰~-7.4‰,δ~(18)O_(V-PDB)=-9.6‰~-5.8‰)分析表明黄铁矿具有细菌硫酸盐还原(BSR)与有机物热解2种成因,并探讨了这2种不同成因黄铁矿的形成机制。③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硫酸盐还原菌(SRB)参与蒙其古尔铀矿床铀成矿过程,以间接还原方式为主,在有机质、黏土矿物与颗粒表面吸附U(Ⅵ)的基础上,通过硫酸盐还原菌(SRB)还原SO_4~(2-)产生的H_2S将U(Ⅵ)被还原成U(Ⅳ),形成铀矿物。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伽马总量测井探管的工作原理、研制方案、电子电路设计、校准方法等。研制了HD-4002型综合测井仪的伽马总量测井探管,测量范围:(0~5)%e U;准确性:在(0.01~5)%e U范围内测量误差≤±5%;灵敏度:约为295(0.01%e U·s)-1;铀含量灵敏度系数:(30.1±0.8)n C/(kg·h·0.01%e U),可用于铀含量的定量测量。所研制的伽马总量测井探管性能稳定、可靠,灵敏度高,符合铀矿地质行业伽马测井规范的要求,并已应用于铀矿勘查测井工作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作者合成的新试剂——钒金试剂Ⅱ为指示剂,该试剂在酸性溶液中被V(ν)氧化变为紫红色,灵敏度达5.13×10~(-15)gV(ν)/ml。试样经磷酸处理,在磷酸介质中用三氯化钛(或氯化亚锡)还原U(Ⅵ)呈U(Ⅳ),过量Ti(Ⅲ),Sn(Ⅱ)用亚硝酸钠氧化呈Ti(Ⅳ),Sn(Ⅳ),而U(Ⅳ)不被氧化。过量亚硝酸钠用脲素消除,在24%—26%磷酸酸度下,以2滴0.2%钒金试剂Ⅱ为指示剂,依据铀量用相应浓度钒酸铵标准溶液,滴定度T=0.003,0.01,0.03,0.1,0.3,1,3,10,30,100,300,1000,3000,10000,30000,100000,300000ngU/ml滴定U(Ⅳ)至溶液出现紫红色为终点。其他离子无干扰。测定天然水、海水、雨水中铀的范围为0.3—5000000ng/L;测定岩石、矿物中铀的范围为10—0.0000001%。0.005ng铀,5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2%。铀的检测限为0.6pg/ml。  相似文献   

20.
汪君  王頔  赵建新 《岩矿测试》2010,29(3):316-318
探讨了溶矿时间和溶矿温度对测量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铀(Ⅵ)和铀(Ⅳ)的影响及高含量铀(铀含量≥100μg/g)和低含量铀(铀含量≤100μg/g)中铀(Ⅵ)和总铀的关系。结果表明,溶矿3 h、溶矿温度65℃可以有效检测铀矿石及含铀岩石中的铀(Ⅵ)和铀(Ⅳ)。高含量样品,总铀含量等于铀(Ⅵ)和铀(Ⅳ)之和;低含量样品,铀(Ⅵ)的含量在数值上和总铀符合数学关系:w[U(Ⅵ)]=(A560/A584)×w(U总)。通过测定不同波长下的总铀含量,应用数学关系导出低含量样品中铀(Ⅵ)和铀(Ⅳ)的含量,可以大大简化分析步骤,提高分析效率,经济便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