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性氟中毒是贵州分布较广,危害最为严重的地方病。从环境角度出发,深入研究环境对地方性氟中毒的影响,对揭示其病因与防治措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地氟病的形成与分布 氟是一种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化学元素,人们一般通过饮食摄入氟,当氟不足时易患龋齿,过多时引起氟中毒。人体每天适宜摄入量1—2毫克,最高允许限度3—4毫克。饮水氟适宜标准为0.5—1.0毫克/升,超过1毫克/升将出现大量氟斑牙患者,超过3毫克/升时,出现氟骨症患者。  相似文献   

2.
如果人体长期摄入含氟量高(>3.0毫克/升)的饮水或食物,便会导致氟中毒,患上氟骨症.氟中毒是有地域性的.现从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特点,看我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民早就发现高氟地区(F~->1.0毫克/升)引起的氟中毒症和低氟地区(F~-<0.5毫克/升)的氟缺乏症。缺氟症主要表现为龋齿息者,氟中毒症的表现是患氟斑牙或氟骨症,轻者腰腿关节痛,重者骨骼变形,甚致瘫痪卧床,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地方病。  相似文献   

4.
大骨节病低氟说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端生 《吉林地质》2007,26(4):100-104
提出环境低氟是大骨节病原始病因,探索氟元素如何滋养和损伤骨骼系统,寻求有效防治措施。指出地质环境和饮水低氟促成大骨节病发生;在无其他氟源情况下,饮水氟质量浓度小于0.2 m g/L患轻度大骨节病,小于0.1 m g/L患重度大骨节病。人体发生以低氟为中心代谢紊乱,骨基质和骨盐合成不足,阻碍骨生长发育;提出防治大骨节病向人体补氟的具体方法。(6000)  相似文献   

5.
氟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世界上主要地方病之一。它与饮水关系密切。因此,本文探讨了氟在自然界的富集规律,对寻找天然低氟水源,改善饮水环境和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煤中的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氟是煤中所含微量元素中丰度较高的少数几种元素之一。对我国581个煤样分析数据的统计表明,多数样品氟含量处于20~300mg/kg,平均40mg/kg,个别超过1000mg/kg。氟在煤中赋存状态有:①独立的氟矿物;②以类质同象存在于矿物晶格内;③被矿物吸附;④以F-离子形式溶于水中。在煤中所含微量元素中,氟是对植物、动物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面最大的元素。  相似文献   

7.
许国琳  邬家祥 《矿物岩石》1991,11(1):107-110
本文采用0.1mol/L HClO_4 80℃恒温水浴浸取粮食中的氟,并用氟离子选择电极于pH=1.0下直接测定其电位值。该方法浸取率高,检测限为0.016μg/ml。在0.14—1.0μg/ml之间有较好地能斯特响应。并对氟含量小于0.14μg/ml的样品提出了空白浓度校正的数字处理方法,经过空白校正能斯特响应线性范围变为0.01—1.00μg/ml。该方法适于固态生物样品中氟的测定。变异系数小于5%。  相似文献   

8.
氟是人体的必须元素之一,饮水中氟元素过量会导致地氟病。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制一直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利用在张掖盆地开展1∶5万水文地质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水位、水质资料,运用水化学和氘氧同位素方法,在较高精度水平上探讨了龙首山前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龙首山前地下水中的F-主要来源于龙首山含氟岩石,通过季节性洪水的方式补给到盆地的第四系含水层中,并与盆地上游来源的低氟地下水发生混合,使龙首山前地下水分为三个条带。  相似文献   

9.
<正>氟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它对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下水是人体氟摄入的主要来源。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饮用水中氟的安全标准浓度1.5 mg/L,现在全球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2亿人都遭受着氟过量摄入的危害[1]。地下中的氟含量主要受其所在的地质环境的影响。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中含有大量的氟[2]。当地热水穿过或是保存在含水层中时,它将溶解花岗岩、玄武岩、页岩等岩石中的萤石、云母、氟磷灰石等含氟矿物,将氟释放到地下水中。含氟矿物的溶解过程受温度、地热水p H、地热水的类型、含氟矿物的溶  相似文献   

10.
一、三江平原浅层地下水中含铁的概况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中,铁含量不超过0.3毫克/升。而三江平原大部分地区的浅层地下水含铁量都高于这个标准。据对438个水样分析成果统计,其中含铁高于标准的为343个,占统计总数的78.3%,平均含铁3.53毫克/升,为标准的11.76倍,含铁最高达36毫克/升,是标准的120倍(见表一)。  相似文献   

11.
饮水氟化安全性与有效性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饮水氟化在学术界存在着两个对立的观点,一是支持,一是反对。支持饮水氟化者认为它不仅可有效的减少龋齿的发病率,还是最经济的预防龋齿的措施,适当地实施这一措施不会产生氟斑牙等氟中毒现象;反对饮水氟化者认为人体氟来源是多样的,过量氟对人体具有毒性,饮水氟化具有氟中毒的潜在危险。国内外大量的研究与观察已经证明,存在着一个既不造成氟斑牙流行又最大限度地发挥氟的防龋作用的饮水氟浓度。由于人种、地域、气候和饮食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饮用水氟含量应不同。目前,全国性的饮水氟含量与居民口腔健康的相关性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是我国各城市饮水氟化防龋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龋病与铅矿     
龋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疾病,其发病与甜食和甜饮料及不讲究口腔卫生有关,但亦与饮食中的磷酸盐、钙及痕量物质有很大关系.当饮水中氟离子的含量约1毫克/升时,此种饮用水便有防龋病的效益.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据确定,食物中磷、钛、锰、钼和钒对防龋病是有益的,而铅、铜、锌、铬和硒则是有害的.在英国,据调查,居住在富含钼地区的儿童,龋病较少. 近几年来,英国的地质学家对英格兰和威尔士等地区进行了调查.他们在农田和菜园中取土样,取样深度为10~15厘米;对作物如土豆、小萝卜中的痕量元素进行测试,以了解食物中铅等元素的状况.在取得地方行政及医  相似文献   

13.
刘家仁  王尚彦 《贵州地质》2005,22(3):192-195
地方性氟中毒病简称“地氟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地方病,是因人体过量摄入氟元素所致.燃煤污染型地氟病,是燃烧煤炭时氟元素挥发污染空气和被烘烤的粮食、辣椒等食品,人体通过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和食用被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氟中毒病.笔者通过对典型重病区织金县荷花村调查,获得如下认识:高氟煤炭和高氟粘土(岩)同为燃煤污染型地氟病的氟源,上二叠统龙潭组下部地层应为其重要产出层位;查明高氟煤炭和高氟粘土(岩)的成因、分布状况和分布规律,为政府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徐胜强  刘熙 《地下水》2011,33(2):28-29
氟元素对人体健康既有利也有害,一方面,氟元素是人体的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另一方面,饮用水中氟含量严重超标时,会导致氟斑牙,造成骨质疏松、变形等危害.通过对邯郸市地下水的水质分析,可知邯郸市属于高氟水区,特别是东部平原地区更为严重,为此对其成因做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碳酸岩可分为原始地幔原生碳酸岩和广义“碳酸岩”——富氟钡型碳酸岩。相对于原生碳酸岩,富氟钡型碳酸岩含有大量挥发分和碱土元素,产出了众多稀土矿床,具有较高的成矿潜力。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在碳酸岩岩浆演化过程中,挥发分和碱土元素是岩浆发生不混溶作用的关键因素,而且不混溶作用相对结晶分异作用更利于成矿元素的富集。因此,可以推断挥发分和碱土元素是富氟钡型碳酸岩的成矿的关键因素,不混溶模式是富氟钡型碳酸岩岩浆演化和成矿的主要机制。但是,这仅为理论推断的结果,而且许多实验的研究对象是未发生稀土矿化的碳酸岩,数据的说服力较弱。在我国富氟钡型碳酸岩矿床中,山东微山稀土矿床具有成矿元素高度富集,代表了富氟钡型碳酸岩成矿强度大的特点;而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则代表了富氟钡型碳酸岩成矿规模大的特点,二者相辅相成,是研究富氟钡型碳酸岩成矿效应的理想对象。  相似文献   

16.
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氟分布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高原地下水中氟、TDS等元素的分布规律及相关分析,探讨了其地下水化学特征。采用灰色聚类模型分析,进行饮水安全评价。根据该区地下水中氟、TDS含量分布情况和饮水安全评价结果,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各类型氟中毒病区与各类地质环境存在着明显的一致性。中、重病区类型区分布于地下水迳流的区域汇水区 冲积湖积低平原 水化学作用的元素富集区。单一中病类型区分布在迳流区——汇水区的过渡带 风砂覆盖的冲积湖积平原和冲积湖积平原的结合部 水化学作用方向的砂丘水对致病水层的补给淡水。单一轻病类型区分布在地下水的迳流区 风砂覆盖的冲积湖积平原 水化学作用方向的元素迁移区。镶嵌于中、重病类型区内的轻病区分布在冲积平原(霍林河河漫滩) 水化学作用方向为河水的对致病水层补给淡化。饮水氟含量与氟骨症患病率呈定域正相关关系,当饮水氟含量超过6 mg/l时,患病率保持基本不变。影响氟中毒滋生的诸地质环境因素中地下水动力条件起着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赤峰地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峰地区高氟地下水(指含氟量超过1毫克/升),主要分布在西拉沐沦河谷以北,老哈河谷两侧丘陵、坡洪积扇裙,山间谷地、较小河谷及冲湖积平原地带,面积约占全区的1/2(图1)。高氟区人口83万,其中氟中毒人口27万,严重的影响着农牧业发展,所以寻找低氟水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根据地矿部长期积累的水文地质普查资料,试图对高氟水的形成,水化学特征进行初步探索,並为寻找低氟水提供方向。限于个人水平,文中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岩石和矿物中的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元素,尤其是稀有元素的演化,迁移和富集,与氟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搞清楚这些元素的成矿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寻找有用的矿产资源,就必须对氟的行为有所了解。这样对氟的分析质量和数量都有更高的要求。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的方法与蒸馏法比较,前者具有设备和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较好的特点。因此,近几年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阿尔及利亚南部地区,氟斑牙病作为一种流行病在人群中的患病范围悄然扩大。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水、椰枣和茶等日常摄入的食物的氟离子含量。结果表明,35%的饮水井中氟离子浓度超标(〉1.5mg/1)。研究区东部水中含氟量很高且地方性氟斑牙病情分布广。椰枣,茶和水为氟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一般分配比例依次为10%,20%以及超过70%。通过食用这三种食物,成年人日常摄入氟的量超过了建议的安全用量即每天0.05-0.07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