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地图》1998,(3)
当年侵华日军遗留下来的“军事秘密地图”近期首次在武汉被公开。它有力地证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并作了大量的细致精确的准备工作。这些“军事秘密地图”共150张,地图内容涉及湖北境内每个县、审及大多数店、镇,地图以五万分之一比例绘制。从这些地图的绘制上看,绝大部分地图右上角标有“军事秘密,南支那五万分之一图武昌××号”字样,左下角则标有“陆地测量部参谋本部”字样。武汉大学近代史专家李少军副教授考证后认为,大部分地图是由日本人绘制的,也有由中国绘制、日本人收集后再制版的。披露南京大屠杀的重要铁证一一…  相似文献   

2.
邸志民 《地图》2005,(4):96-97
在我收藏的地图中有两幅日本印制的地图,可以作为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掠夺成性的历史罪证。其中一张名为《事变参考·支那物产地图》,是由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训导斋藤英夫编制,1938年3月印制发行的,是当时日本教育当局为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形势教育的教材用图。这张图最明显表现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性和掠夺性的地方有两处。一是用飞机、炸弹和日本国旗表示日军轰炸和已经占领的中国地方;二是用图画和符号表明中国各地的物产。另一张图名为《支那现状资源分布图》,由日本“东洋协会调查部”编制,1938年11月印制发行。该图除标明日军已经…  相似文献   

3.
《地图》1997,(3)
日本在侵华时期曾有组织地向中国大规模移民武警哈尔滨指挥学校原副校长孙凤来最近将一张《满洲农业移民人植图》无偿捐献给国家。据专家考证,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仅有的一张日本在侵华时期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大规模向中国移民的第一手资料,被国家文物局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刚刚退休的孙凤来一直热衷于收藏。去年4月的一个周日,他和往常一样去一家废器收购站搜集藏品。在一堆破旧的书刊中,发现了一张呈红、黑、蓝三色.印刷清晰的地图,图上标有“满洲农业移民入植图”字样。熟知历史并具有丰富收藏知识的孙凤来立刻意识到这是日本妄…  相似文献   

4.
期刊博览     
《中国测绘》2007,(4):88-88
信息化战争的测绘需求《军事测绘》2007年第2期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武器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以及作战行动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战争·石油     
北京时间3月20日午10点34分,美国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攻击,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历史有时会惊人地相似,十二年前,美国与伊拉克打了一场史上最现代化的战争,对阵双方为布什与萨达姆。十二年后的美伊战争对阵双方依然是布什与  相似文献   

6.
宋向阳 《地图》1999,(4):52-53
我收藏的澳门地图一共有三张。1988年1月15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当年5月,中国地图出版社即出版了澳门地图,我当即买了一张珍藏起来。这张图用4开铜版纸印刷,正面是澳门半岛,背面是凼仔和路环,正反两面比例尺不一致。后来又在地摊上买到一张出版地不详的《最新澳门地图》和一张香港通用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澳门珠海》地图。这两张图比例尺分别为1:7千和1场千,标注详细。香港出版的这张还采用中葡两种文字对照标注地名。但是,港澳出版的这两张地图只在正面印了澳门半岛,没印由俘和路环,背面都是街道名称索引。三张地图没有一…  相似文献   

7.
《地图》2005,(5)
中国劳工在日本服苦役状况:据不完全统计,从1942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日军从中国各地掳掠劳工169批,共41762人。中国劳工在日本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他们被押抵各工矿等生产单位后,即在日本宪兵、警察和企业管理人员的刺刀皮鞭下工作。日本当局还以防止逃亡为借口,拒发劳工工资。中国劳工每天劳动9至13小时,其中有7000余人被折磨惨死在日本。1945日本历年侵占中国领土:1936年以前,日军已侵占中国台湾、东北三省、热河、察哈尔大部、冀东地区。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年底,在华北侵占了绥远、山西、河北、山东的大片国土;在…  相似文献   

8.
主编寄语     
地图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战争中,地图成为胜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日本自明治时期就开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邦国”进行非法测绘,在这个意义上,说日本侵华是从非法测绘开始的,一点也不为过.日本出版的《以制作对外军用秘密地图为目的的潜入盗测——外邦测量村上笔记研究》(牛越国昭著)和《外国地图——日本帝国的亚洲地图》(小林茂著)就详尽地记录了这些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9.
数字地球及其军事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地球是全球信息化以及各国军事竞争的必然产物,在现代化战争和国防建设中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本文阐述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地位作用,研究了数字地球军事应用开发环境的构建,最后重点论述了数字地球在军事上的应用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试析军事地理信息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军事地理信息环境的形成、内容和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型军事地理环境要素的特点,以及在信息战争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平 《地图》2010,(1):112-117
<正>大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阳春三月,听说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到了邻近的宣州,家住泾县桃花潭畔的风流豪士汪伦便派人给李白送去了一封信。信上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  相似文献   

12.
地理环境是进行战争的依据和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际战例,论述了地理环境对国防建设和战争的影响;论述了地理环境与指挥员决策的关系以及军事地理学与军事地形学之间的任务分工、区别和联系;最后对如何加强我军军事地理学教育、增大军事地理学训练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现代信息化战争要求后勤保障准确、快速、安全、可控,而GPS正是能够帮助后勤保障满足这些要求的有力手段之一。GPS在军事后勤保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既能够提高后勤运输保障效能,又能保持运输保障与作战部队的保障需求协调一致,它必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性技术。本文着重从GPS在军事后勤保障的应用入手,首先介绍GPS的组成和特点,然后分析GPS对军事后勤保障的影响作用、具体应用和主要特点,最后指出GPS目前在我国军事领域应用的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欧美军事测绘在科索活战争中的最新发展概况,分析和归纳出了现代军事测绘保障的特点:超前的军事地理信息和环境要素保障、面向精确制导武器和作战收音机的测绘保障和敢于运用军事测绘保障新技术,并对我军军事测绘保障今后发展中诮加强的几方面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战争后遗症     
美、英一意孤行,已经大举向伊拉克进攻。战争除了对人类生命、健康、精神和财产的巨大损毁外,也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这是一场注定在各个方面部是灾难深重的战争。环境永远是战争的牺牲品。我们可以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越战等来预测今天的美伊之战会对环境、生态和人的生命健康带来什么样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一张地图曾使一位元帅如获至宝,又曾被两位元帅悄悄“偷”去。这是一张伴随过中央红军和中央机关到达陕北苏区的军用地图,全军只此一份。这张地图几十年后还被许多元帅、将军不时提起。1933年3月,党在西安的地下组织负责人在西安东大街的一间药铺里向地下党员武志...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89,(4)
1929年,人们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发现一张在羊皮纸上绘制的航海图,可以看出,这是一张复制品。上面还有16世纪著名的海盗皮里·赖斯的签名和日期,这是一张罕见的古地图。当地理学家们对它加以研究后,竟发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怪事。在这张图中,制作者准确地标出了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还有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委内瑞  相似文献   

18.
《地图》2001,(4)
伦敦大英图书馆收藏有 2 0 0多幅 (册 )中文古地图 ,其中 10 0余幅是清朝嘉庆至道光初年江苏、福建、广东诸省编绘的军事营汛图 ,上面还盖有当地各级官府的满汉文红印。这些官绘本很难流传民间 ,显然是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侵华英军劫掠之物。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亚洲协会及公共档案馆收藏有数百幅中国地图 ,其中很大一批彩绘图是 1838年来华的英国传教士雒魏林在中国各地传教、行医时所搜集 ,或 185 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军攻陷广州时所劫掠。也有一些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英国博物馆陆续购入的珍贵之物 ,如明代来华传教士阳玛诺、龙华民制作的中文地…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当今世界军事思想和武器装备发展状况,参考近几年几次高技术条件下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的实战情况,联系我军现行《军队标号》及其《增补规定》,就作战要图标绘中新武器装备标号的设计原则及几种主要现代武器装备标号的设计提出了讨论意见,对如何表现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寇立研 《地图》2010,(6):40-49
人类曾经对新世纪有很多期许:高品质的生活,无障碍的沟通,还有世界和平。然而十年过去,人们发现这十年如同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一样,战争挥之不去,和平脆弱易失。这十年,大国战争利器日益尖端,基于太空科技的战略导弹攻防甚至将"即时全球打击"提上日程。大国在世界战略地理要冲投棋布子,为未来的大博弈谋取主动;中小国家在有限资源、异质文化、不同宗教的冲突中挣扎,在毗邻国家甚至本国内斗争、抢夺,以求生存;而被全球化所边缘化、自觉不自觉的抵触者们正拿起不同武器开始反抗,从街头抗议、自杀袭击到谋求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制造着新的焦点与危机。新世纪十年,人类同处一个时代,却在安全思维、战争手段上相差千年。处于国际社会不同进化阶段的各国,奋力在世界版图上寻觅着自己的道路,刻画着自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