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地物对象的最优分割是遥感图像理解、地物识别的关键问题, 也是有效利用地物空间信息的基础. 针对遥感影像中简单地物具有内部光谱均一和外界光谱差异大的特点, 提出图斑显著性的概念, 并在多尺度分析中的图像分割过程中建立图斑演变的显著性变化曲线, 应用显著性变化曲线的极大值和分割过程中图斑之间的包含关系建立尺度序, 并以此解决图像分割中的简单地物的最优分割问题, 确定可能为地物对象的图斑. 并将此原理和方法应用于高分辨率海岸带遥感影像的图像分割中, 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已有的遥感影像混合像元分解理论方法都要求遥感影像的通道数目大于地物种类,而合成孔径雷达(SAR)的自身特点决定了SAR图像不可能有过多的通道数目,为解决SAR图像地物种类大于通道数目情况下的混合像元分解问题,本文基于单亲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创建了一种新的染色体编码方式及进化迭代方式,新算法很好地实现混合像元的分解,可以分解出比通道数目更多的地物种类.并从北京地区ENVISAT-ASAR图像中截取天安门附近区域作为数据源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张小咏  李庆亭 《地震学报》2016,38(3):486-495
针对中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弱以及变化检测法受非震害信息影响大等弱点, 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变化检测的居民区震害信息快速提取方法. 该方法利用主成分变换增强震害信息, 采用监督分类法提取似居民区, 并用灯光影像数据进一步对似居民区提取结果进行优化, 从而很好地消除了变化检测方法中非震害因素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 以2001年印度MW7.6地震的极重灾区为研究区域, 利用震前、 震后Landsat卫星TM图像和震区灯光影像数据, 对本文算法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结果表明, 在30—50 m中分辨率遥感影像上, 以建筑物为主的居民区震后图像变化最为显著的震害特征是反射率变大, 本文所建立的居民区震害信息提取方法在解决中分辨率遥感影像震害目标信息弱、 背景复杂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震害多源遥感特征与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景发  李强  焦其松 《地震学报》2017,39(2):257-272
随着遥感信息源的不断增加,多种遥感数据被用于详细判读建筑物的震害情况.为准确判读震害等级与建立震害自动识别模式,本文收集整理了汶川地震震区的震害遥感图像,通过目视判读、图像处理、统计分析,重点分析了各类震害建筑物在光学影像中的特征表现、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的成像机理特征以及在激光雷达图像中的三维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建筑物简化模型,并联合光学影像和雷达图像对震害建筑物的影像特征剖面予以分析.结果显示:光学遥感图像色彩信息符合人眼色觉原理,具有较好的直观判读效果;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能够记录地物侧面、表面的粗糙程度和角反射特点,信息量丰富但不直观;激光雷达图像能获取建筑物的三维信息,因此震害评估工作中需有效地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才能实现最佳的判识效果.   相似文献   

5.
运用多语言开发震害遥感评估系统数据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香  王晓青 《地震》2005,25(1):111-116
基于遥感提取地震灾情信息,需要处理高分辨率的大数据量遥感影像。采用数据库的方式,对系统处理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图像文件、典型震害样本文件、系统特征模型库文件、GIS文件以及以往地震处理实例等文件进行管理,将系统各种资源融为一体,将提高地震应急震害遥感评估的效率,提高应急的速度。文中针对IDL在数据库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利用IDL与VB联合开发遥感图像数据库的解决方案,并具体介绍了图像数据库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房屋的分布位置、面积和高度等信息对城乡规划、地震应急和减灾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星载或机载可见光遥感图像进行地物信息自动提取,是高效快速获取大面积房屋数据的重要手段。但是,当出现同物异谱或异物同谱现象,以及地物遮挡的影响时,基于光谱信息的传统地物分类或提取方法房屋提取精度较低。文中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琼哈拉峻村房屋和农田光谱信息相似的地区,利用小型旋翼无人机获取了在航向和旁向具有一定重叠度的可见光遥感图像。然后,基于摄影测量原理获得了研究区的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阈值分析DSM和DEM差值提取出房屋像元及其面积和高度等信息。通过与传统监督分类法对比发现,使用摄影测量方法基于高度信息的房屋提取其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分别为88.69%和97.42%,而监督分类法提取房屋的精度分别为43.23%和85.30%,说明文中提出的方法在房屋和背景信号差别较小的区域时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7.
杨煜  李云梅  王桥  王彦飞  金鑫  尹斌  张红 《湖泊科学》2010,22(4):495-503
三波段模型是基于生物光学模型构建的叶绿素a浓度反演半分析模型,是目前反演内陆富营养化浑浊水体叶绿素a浓度效果较好的方法.本文通过星地同步实验,分析巢湖水体各组分光谱特征,分别基于地面实测数据与环境一号卫星高光谱遥感数据建立三波段模型反演巢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由于特征波段在不同数据源的位置不同,导致了两个模型波段选择及反演精度的差异.因此,只有在充分考虑遥感数据的光谱特征的条件下,分析遥感信息理论和实际图幅影像有效结合在一起的地物信息,才能进一步优化三波段模型的波段选择,实现遥感数据定量反演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建 (构) 筑物震害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光谱遥感作为20世纪空间对地观测技术重大进步的产物,通过其较高的光谱分辨率,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地球表面信息,在各个研究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尽管高光谱遥感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针对其在震害评估领域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总结高光谱遥感的特征、优势及不同领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开展了其在震害评估领域的应用研究。基于ASD地物波谱仪获取的建(构)筑物光谱曲线构建可用于震害分析所需的光谱特征库,对比光谱库中地物曲线之间的差异后,发现高光谱遥感在震害评估领域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因不同震害地物之间的光谱特征曲线存在差异,依据这种差异可区分不同的震害信息,从而对震害遥感图像进行精细分类。  相似文献   

9.
利用遥感技术提取震害信息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遥感影像提取地震灾害信息的变化检测方法,将其归纳为基于纹理特征提取和光谱特征提取的方法.介绍了最新的遥感技术应用在地震灾害评估中的方法,提出了其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活动断裂调查中的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景发  姜文亮  田甜  王鑫 《地震学报》2016,38(3):386-398
本文系统分析了高分辨率遥感在活动断裂调查中应用的技术现状、工作流程,梳理了各类遥感数据的要求、适用条件和处理方法,总结了活动断裂的遥感解译方法、解译要素和测量参数,并通过实例解析了一些典型的断错地貌,给出了相应的遥感特征. 基于资源三号卫星的立体像对和影像,判读了大青山活动断裂的几何特征和活动特性. 结果表明: 人工改造较大的地区宜收集早期遥感影像,利用不同波段间地物光谱的差异来增强隐伏活动断裂的信息,使用空间增强方法来识别断层陡坎等线性构造;雷达数据多极化分解是检测隐伏构造信息的有效方法;由宏观信息向局部信息追踪是活动断裂解译的有效途径;将遥感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DEM)联合可进行活动断层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本文结果可为活动断裂大比例尺、定量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SAR图像中目标的检测和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SAR图像以其独有的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能力、形态探测能力和对地表的穿透性,在地学应用中比光学遥感更具优势.本文结合SAR图像检测和识别应用技术的发展过程,综述了SAR图像在噪声抑制、线状特征和纹理特征提取、图像分割和目标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SAR图像检测和识别的最新研究情况;最后分析当今国内外SAR图像检测和识别所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区间值模糊C-均值算法的土地覆盖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区间值数据描述聚类原型特征更符合遥感数据的模糊性特点,即传感器获取的地物反射光谱的不确定性和不均匀性在影像上的反映.本文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区间值数据模型,并提出一种区间最大相异度量方法,进而进行基于区间值数据的模糊C-均值聚类.利用珠三角地区SPOT5卫星和青海玉树附近的TM影像数据进行基于区间值模糊C-均值算法的土地覆盖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区间值数据的模糊C-均值算法兼顾了模糊聚类的泛函特性和地物反射光谱的条带特点,从而可以明显改善聚类效果,尤其可以降低"同物异谱"现象对聚类结果的不利影响,而区间最大相异度量可实现基于多波段遥感影像构建的区间向量的最大可分离度,有效抑制类间光谱混叠造成的错分现象,进一步改善聚类效果,最终结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震灾后区域无人机GPS遥感定位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基于云计算的地理位置定位方法进行目标定位时需要分析大量的地理数据信息,造成目标定位过程复杂且容易出现定位差错。提出新的地震灾后区域无人机GPS遥感定位方法,其功能包括遥感传感子系统、遥感空中控制子系统、无人机平台、无人机地面控制子系统、三维模型影像重建以及目标定位分析。重建地震灾区的三维影像模型时,先提取地震灾区的DEM数据,将无人机GPS遥感测量得到的影像纹理映射到DEM上,构建地震灾区的三维地物模型;目标定位分析采用测距目标定位法,利用无人机在不同位置对目标进行定位分析,实现对地震灾后区域的定位分析,得到目标的坐标结果。实验结果说明,所提方法能提高目标定位的精度,缩短目标定位用时。  相似文献   

14.
高光谱遥感图像小目标探测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修瑞  赵永超 《中国科学D辑》2007,37(8):1081-1087
概括性总结了高光谱遥感图像小目标探测算法的研究进展, 揭示了图像白化处理是诸多算法能够成功应用于小目标探测的本质原因所在; 提出了基于样本加权自相关矩阵把大目标转化为“小”目标从而进行有效探测的思想和算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需求,以快速、有效、准确的获取任意区域范围的建筑物基础信息数据为目的,通过应用面向对象特征提取技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建筑物信息,并结合GIS技术将获取到的数据在空间地理坐标下网格化,得到建筑物基础信息空间网格数据库.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库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在震害评估系统中的应用,并以四川省为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为开展更大范围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面向对象的房屋震害变化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是震害评估较为有效的方法,随着卫星影像分辨率不断提高,地物对象正逐渐取代单个像元,成为变化检测的基本单元.本文阐述了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以玉树地震前后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例,展示了这一方法提取房屋震害的能力.与直接基于像元的变化检测方法、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变化检测方法相比较,结果显示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法精度最高,提取房屋变化信息精度达到86%,而后面两种方法的精度分别为59%和68%.  相似文献   

17.
在反射、散射和透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地表或大气中的目标地物将产生与它们自身性质相关的偏振特性.多角度偏振探测技术就是利用物质的这种偏振特性,对目标地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测,是当前遥感识别目标地物的一种新手段,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基础性试验研究阶段.本文从多角度偏振技术的物理机理出发,阐述了该种技术在当前“月球探测热”中的应用设想,表明在当前“重返月球”计划中多角度偏振探测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了今后多角度偏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中"混合像元"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结合盲源信号分离技术的混合像元盲分离模型,该模型的核心算法是HFC算法和基于负熵的改进FastICA算法,优点是能够通过非常少的先验知识就可以进行混合像元分解,完成特征提取工作,且收敛速度快,精度较高.采用高光谱模拟数据和加噪数据,分别检验混合像元盲分离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受端元提取数目多少的影响以及高斯白噪声的影响较小,对高光谱遥感数据特征提取具有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特征指数的地表水体自动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海量遥感数据中有效地提取地表水体信息,并提高自动化提取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特征指数的地表水体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和修正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作为遥感特征指数集,并根据这些指数构建了遥感特征指数曲线.通过分析,发现地表水体在特征曲线中单调上升,植被在特征曲线中单调下降,而其它地物并无此特征.因此,根据这一规律,利用ERDAS IMAGINE软件建立了自动化提取模型.通过与其他方法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在精度和自动化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可用于海量数据地表水体的自动提取.最后,在ARCGIS环境下,并通过决策树模型初步实现了地表水体的自动分类.  相似文献   

20.
面向对象技术是提取高分辨率影像中地物信息的主流方法,而多尺度分割是面向对象技术的基础与关键,分割尺度的选择将直接影响最终信息提取的精度与质量。借助于eCognition平台,选用高分二号影像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充分利用遥感影像几何、纹理、光谱等信息,确定不同地物类别的最优化分割尺度,建立最佳分类规则,较好的提取了目标地物,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类精度,为震后灾害评估、震中道路快速提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