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祝贺与希望     
盼望已久的《贵州地质》现在正式发刊了,这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繁荣地质科学,振兴地质事业的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是我省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一大喜讯,也是我省地质战线一件大事。让我们对《贵州地质》的诞生致以热烈祝贺。 “若论地下资源富,天府应该属此区”。贵州的地质现象丰富多采,在十七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各地质时代地层发育良好,化石丰富,矿产资源种类也多,储量比较丰富,汞、铝、磷、煤、锰等主要矿产在全国名列前茅;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发育。  相似文献   

2.
《贵州地质》的创刊,是我省地质战线的一件大事。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矿产丰富,有煤、铝、磷、锰、汞等特色矿种,是一个以沉积或层控矿床为特色的省分;贵州水力资源充足,已建成的猫跳河和乌江水电站开创了在岩溶区建成水电站的先例;贵州地层发育齐全,古生物门类丰富多彩,岩溶地貌广布,有驰名中外的黄果树瀑布,有素负盛名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地质工作者提供了大展宏才的广阔场所,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热切希望地质战线的广大职工为开发贵州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部茅口组石灰岩地层广泛分布,岩溶发育强烈。通过收集资料、野外地质调查、试验和钻探等手段,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贵州西部茅口组岩溶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岩溶发育在平面上和垂向上都具有不均匀性。平面上呈现研究区中部的六盘水区域岩溶发育十分强烈,西部的威宁地区发育相对较弱的规律;垂向上呈现随着茅口组灰岩埋深的增大,岩溶发育程度先增强后减弱的规律。该研究结果对今后贵州西部岩溶区重大工程建设、岩溶灾害的治理及岩溶地质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矿产地质志·贵州卷》项目为依托,对贵州硅质原料类矿产的种类、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重点认为:贵州硅质原料类矿产的种类主要有石英砂岩,其次有粉石英和脉石英。主要矿床类型包括机械沉积型矿床(石英砂岩,细分为河湖沉积矿床和滨海沉积矿床两个亚类)、风化型矿床(粉石英)、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脉石英),它们的成矿作用及含矿地质体、分布区域、矿床地质特征等各不相同。从而,先后从矿种、含矿地层及沉积相、工业用途、地理—交通—环保等角度进行了找矿方向概略分析,可供该类矿产的区域找矿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贵州地质》出版了!这是贵州地质界的大喜事。 山清水秀的贵州在地质上有其特点:它大面积地被碳酸盐地层复盖,它的岩石形成年龄不很久远,大多落在2—7亿年间。这里,矿产和水力资源丰富,有着他处罕见的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古生代地层齐全,化石丰富多采;也有古老地质的天窗(梵净山和摩天岭)。许多地质规律,如磷块岩的形成,层控矿床的发育,溶洞的水文、工程地质在贵州都有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集水源地是岩溶地下水特大型水源地,岩溶地层发育,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地质构造复杂,为岩溶的发育、岩溶地下水的富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大量查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明岩溶发育规律及岩溶水的富集特征,可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黔南岩溶发育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世从 《中国岩溶》1984,3(2):34-47
<正> 黔南岩溶发育规律研究,是我所岩溶专题组的集体劳动成果。本文只是该成果的部分内容摘要。一、地质背景黔南地区碳酸盐岩广泛发育,出露面积约占全区的73%,从地质发展历史来看,区内主体部分自震旦纪始,地壳长期下沉,沉积地层总厚度逾万米,其中碳酸盐岩约占65%,为岩溶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碳酸盐岩系主要分布在寒武系中上统、奥陶系下统、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黔中)中,厚度变化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增厚。   相似文献   

8.
贵州都匀墨冲晚泥盆世深水碳酸盐重力流沉积与旋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明慧 《贵州地质》1997,14(4):361-367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贵州都匀墨冲地区法门期碳酸盐地层发育深水碳盐酸重力流沉积。它的沉积类型,特征和组合以及沉积旋回与活动性较强的被动大陆边缘区有关,最后讨论了重力流沉积发育的构造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3)
水工环地质工作为矿产勘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地质环境复杂的岩溶充水矿区更是尤为重要。结合矿区普查阶段开采技术评价资料,对矿区岩溶发育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统计钻孔见洞率、线岩溶率、岩溶埋深及溶洞,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岩溶发育规律,从而为矿区后续的详查及勘探提供工作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境内沉积岩层分布广泛,地层发育较全,化石丰富,煤、磷、铝等沉积矿产种类多、储量大,是我国沉积地层和沉积矿产研究的典型区域之一.煤矿主要分布在六盘水、毕节、遵义等地区,遵义地区煤系地层发育,煤炭资源量大,煤质较好,煤炭企业和产业化建设配套,煤矸石的产出量也相当大.  相似文献   

11.
岩溶区冲孔桩施工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区因溶沟、溶槽、石芽、鹰咀、溶洞、土洞等发育,基岩面起伏强烈,给岩溶区桩基础施工带来较大困难。钻孔桩、挖孔桩施工技术在复杂岩溶地质条件下适应性较差,冲击钻孔技术对不均匀地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实践证明冲击钻进是岩溶发育区最佳的嵌岩桩基础施工技术。本文重点论述岩溶区不同地质条件下相应的冲孔桩施工方法和钻进事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塔中隆起奥陶系古岩溶储层发育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塔中隆起奥陶纪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多期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了中央潜山带、斜坡带、台缘坡折带3个勘探领域,发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奥陶纪碳酸盐岩古岩溶.本文以钻井、岩心资料为基础,系统总结了3个领域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和控制因素.中央潜山带构造改造强,奥陶系叠加了加里东、海西多期岩溶,岩溶作用强度大,但充填作用亦较强烈.斜坡带构造活动相对较弱,地层层序保存较全,岩溶作用总体较弱,T74、T72两个区域性不整合面控制岩溶发育.台缘坡折带上奥陶统为礁滩复合体沉积,具有形成优质岩溶储层的沉积基础,发育风化壳岩溶和同生岩溶两种类型,形成了沿礁滩相地层广泛发育的岩溶储层,构造和沉积共同控制该勘探领域的岩溶发育.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地层分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前言 地层分区的作用在于正确反映各区地层发育的总体特征,便于概括各地质时期地层沉积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以服务于地层区测工作和成层矿产找矿的布署和规划,也有利在区域地层、区域地质以及地层古生物的总结或专著中,合理地进行分区论述,并可用以印证构造单元的划分,为区域构造史的研究提供恰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质与地貌条件对岩溶系统的控制与指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溶系统的发育与分布在很大程度受地层、构造、地形和地貌条件等因素的综合控制与影响,地层因素包括可溶岩的矿物组分、结构及其与其他岩性地层的组合关系,矿物组分和结构决定了岩石的可溶性、孔隙度和渗透率,并影响岩溶发育的进程;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将同一地层划分,或将不同地层合并为含水层、隔水层或弱透水层。构造因素包括褶皱、断裂和裂隙,褶皱和断裂控制了岩溶水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边界特征,而层面、节理和小型裂隙组成的三维裂隙网络是岩溶水流入渗的优先通道,也是岩溶发育的先导。尽管大型岩溶地下河系统的发育与分布与地形无关,但地形控制了区域水文基准面,进而控制了岩溶发育的深度以及地下水的排泄模式,而且根据地形调查可确定外源水的边界范围。岩溶地貌和岩溶形态发育既是地质条件的集中反映,同时又可为地下岩溶空间发育和岩溶水流分布提供指示,但有些岩溶地貌和形态是古岩溶作用的产物,与现代岩溶水文系统并不发生直接联系,因此,岩溶地质调查还应综合分析区域地质和地貌演化史。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南方大面积分布岩溶裂隙发育地层,在该类地层中进行钻探施工时存在漏失严重、塌落掉块等多方面施工难题。根据贵州瓮安地区施工实例,分析岩溶裂隙地层漏失特点,对比提出微泡沫泥浆技术在岩溶裂隙地层应用的适用性,并提出微泡沫泥浆在该类地层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聂洪岩  相似文献   

16.
构造分析和地层研究表明,潜山范围内岩溶垂向发育有限,但是潜山周缘岩溶深度很大。采用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岩溶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共识别出3期岩溶作用,即寒武系冶里亮甲山组-凤山组沉积期岩溶、加里东期岩溶和印支燕山期岩溶。初步探讨了3期岩溶机制:沉积期古岩溶受控于沉积、成岩作用,以大气水、海水混合白云石化作用所形成的储集空间最为有利;加里东期古岩溶介质为大气水,以地表溶蚀为主,岩溶缝、孔、洞多为后期石炭-二叠系泥岩所充填;印支燕山期古岩溶为研究区主要岩溶发育期,受构造运动、内幕地层控制,岩溶介质主要为大气水,混有地下热液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以往地质资料和完成的武汉市1∶5万岩溶塌陷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从武汉市岩溶发育的形态及规模、不同岩溶条带、不同构造条件、不同地层、不同埋深和不同地貌七个方面,分别系统总结了武汉市典型地区岩溶发育的特征。区内岩溶总体中等发育,岩溶形态主要为溶隙、溶孔以及小规模溶洞;在水平方向上存在5个走向NWW—SEE、各自相对独立的碳酸盐岩条带,其中白沙洲条带岩溶最为发育,在垂直方向上浅层溶蚀发育;各地层的岩溶发育强度依次为P2q>T1d>C2h+d>T1-2j;在褶皱核部或转折端、断层带附近、长江一级阶地、山前补给局部地区等地下水交替循环强烈地带和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岩溶发育相对强烈。结论可为武汉市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地质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8.
广州新市向斜地带不良工程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市向斜位于广州市西北部,构成向斜的为上古生界,中新生界,邻区有新生代下第三系,为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岩性复杂。向斜内断裂发育。该地是广州市城区向外发展的地段之一,但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不良地质因素主要有4点:首先是碳酸盐岩中的岩溶,岩溶会引发地面塌陷;其次是第四系中的淤泥层,巨厚的风化层和膨胀土等软弱地层,为基础施工带来困难;第三是煤矿采空区,其形态不规则,也会形成地面塌陷;第四是发育的多  相似文献   

19.
姜玉池 《中国岩溶》2009,28(2):I0003-I0006
中国是一个岩溶大国,全国岩溶区面积344万km^2,其中碳酸盐岩出露面积90.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9.5%。中国岩溶发育具有四大显著的特点:首先碳酸盐岩古老、坚硬、质纯,出露的碳酸盐岩地层主要为三叠系至前寒武系,使岩溶形态挺拔、陡峭;其次中国岩溶发育主要受到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水热配套,有利于碳酸盐岩的溶蚀、沉积,有利于岩溶的发育;再次新生代地壳强烈抬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西南岩溶区矿山与水污染问题探讨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西南石山连片分布的岩溶区,总面积约100万km2,其中裸露岩溶区面积约62万km2,这里虽然年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但由于岩溶强烈发育,降水很快转化为地下径流,通过众多岩溶地下河排入位于深切峡谷的大江大河里。该区地形西高东低,西部为云贵高原,东部为低山丘陵区,中部是过渡的斜坡地带。云贵高原处于生态屏障区,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该区矿产资源丰富,如贵州的煤矿、稀有金属、磷矿等;广西的有色金属、锰矿、铝土矿等。采、选矿产生的尾砂及废水,如果处理不当,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北面影响长江流域,南面影响珠江流域。2008—2010年间,"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专家组先后几次对岩溶石山区部分矿产开采点引发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考察,认为由于不规范、不合理的矿产开发带来的水环境问题依然比较严重,是影响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