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韶关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韶关是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其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优势极不对称,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基本属于浅表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低,严重缺乏旅游精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文章在简要分析韶关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基本方向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九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九华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通过多层次的定量分析,得到九华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总值为73.912,这一结果说明,一方面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初具规模,但开发条件属中等水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九华山旅游资源的开发仍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需要加大开发力度;探索未开发旅游资源的价值。根据匹配系数(Cc),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地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特色鲜明,不仅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而且大部分山地既是风景区,叉是自然保护区,是开展各种旅游与科考活动的极佳场所。长期困扰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混乱。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已加大对山地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管理整顿的力度,促使山地旅游资源开发逐步迈上科学、和谐发展的轨道,其特有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得到初步体现。文章在分析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山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嵩山旅游资源开发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岳嵩山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史,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然而,认识上的误区导臻嵩山旅游开发与其丰富的资源极不相称,嵩山进一步开发旅游业的潜力巨大,文章通过分析嵩山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以及资源特色。区域性特征,找出了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包装和宣传促销,作好开发规划并分步实施,建立合理的旅游结构和围绕嵩山特色,搞好优势资源开发,以独特之处吸引游客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搞好长春市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对其旅游业的发展极为重要,长春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生态旅游资源,电影文化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殖民遗迹旅游资源,辽金文化旅游资源等五大资源优势。文章在分析这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结合长春市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的背景与现状,提出了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即在今后的开发中应突出地方特色。增强参与性,以七大旅游产品系列为依托,重点开发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产业旅游。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十八重溪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了开发该区旅游资源的条件,并就十八重溪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设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旅游开发中旅游资源永续利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书琪 《福建地理》2001,16(3):30-32
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已出现若干如下问题。应当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求防止和解决办法,实现福建省旅游资源永续处用的对策。其一,风景名胜区内建造旅游接待设施和城市化;其二,风景名胜区内道路和人造景观与景区旅游资源景观不协调;其三,旅游资源单一性开发和重复性建设;其四,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浅薄开发,造成了旅游资源非永续利用甚至退化和浪费。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已出现若干如下问题。应当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求防止和解决办法,实现福建省旅游资源永续处用的对策。其一,风景名胜区内建造旅游接待设施和城市化;其二,风景名胜区内道路和人造景观与景区旅游资源景观不协调;其三,旅游资源单一性开发和重复性建设;其四,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浅薄开发,造成了旅游资源非永续利用甚至退化和浪费。  相似文献   

9.
空间竞争是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必须重视的现象。在对连云港、日照两市的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空间结构和开发现状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连云港旅游发展的诱发因素,明确了该市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提出了连云港旅游开发应实施一体化战略:即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的一体化,旅游文化开发与城市形象定位的一体化,旅游产业化与城市经济现代化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论山地旅游资源分区与开发布局原则:—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飞雄 《热带地理》1994,14(1):83-89
本文以湖南省山地旅游资源为例,论述了山地旅游资源的六个分区原则和四个开发布局原则。依据这些原则,编制了湖南省山地旅游的资源分区图和开发布局图。  相似文献   

11.
粤西旅游:定位、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区域角度概述了粤西旅游资源的状况和特点,根据粤西旅游资源区域优势,提出了粤西旅游业的正确定位;并进一步阐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最后,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粤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立各区协调开发的机制,改善开发的基础条件,协调旅游项目布局和优化旅游线路,培育扶持旅游组织,实现组织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旅游资源也是西区的优势资源之一,在分析有利条件 基础上,提出西区旅游开发的思路;以白藤湖农民度假村为支撑,积极开发其它旅游资源,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功能区,并通过快公路网同东部市区相连,共同组成集观光,购物。娱乐,疗养于一体的珠海市旅游网。文章最后指出了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景秀艳 《福建地理》2003,18(1):33-36
本文从分析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特点、宗教旅游资源区域组合状况及境内外客源市场入手,阐明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指出福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在今后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旅游资源开发布局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辉  黄显墩 《热带地理》1993,13(4):374-380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旅游资源结构、游客市场结构、接待设施结构等的分析,认为其开发布局应为“2个圈层7条旅游线(带)”。文中还对近期广州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重点做了探讨,最后对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王兴中 《地理科学》1997,17(3):218-223
从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关系的角度,指出国内旅游资源在开发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理念与方法论模式,导致不同的区域旅游开发效果;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旅游区域开发在理论上应该建立多元趋势分析旅游开发理论体系,在实践上应建立鞠域“大旅游”的结构系统,并提出区域旅游开发的一些理论。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兴安盟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宋玉祥  张毅 《地理科学》1997,17(2):169-175
沿边地区的开放和东北地区经济技术协作的推进,为兴安盟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遇。把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是振兴兴安盟经济的理想选择。综合评价了兴安盟旅游资源,提出了兴发盟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17.
海南旅游资源结构特征与开发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军 《热带地理》1996,16(2):175-182
文章对旅游资源岍予新的内涵,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资源基础,海南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社会文化旅游资源,两类交流蕴含了三种属性,即自然属性,文化属性和超自然一文化属性。本文在以上资源认知基础上,分析了海南旅游产品开发的交流基础和旅游资源结构特征,并对其核心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性模糊评价,对海南旅游开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明太 《福建地理》2004,19(3):30-34
本文在分析了莆田的宗教、历史、建筑、戏曲、语言、民俗等文化资源的特色和目前其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莆田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加强资源整合,推出富有莆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宣传促销,提高知名度;注意旅游从业人员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坚持文化资源高品位旅游开发原则,防止“庸俗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何林福  李翠娥 《热带地理》1994,14(4):372-377
本文对长江大流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条件进行了评价,同时论述了浦东开发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策应措施选择,包括研究旅游新政策、以点带面综合开发、调整旅游结构、抢先开发三峡工程淹灭区的旅游资源、以及领导协调等。  相似文献   

20.
澜沧江上游流域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澜沧江上游流域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滇西北三江并流区。本文从澜沧江上游流域独特的高山峡谷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旅游资源的类型调查入手,分析评价其旅游资源、功能特色、旅游市场需求及开发条件,倡导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进行,提出了使旅游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开发方向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