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卤虫新品系“OP1”提高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孤雌生殖卤虫新品系“OP1”产生的罕见雄体与两性生殖卤虫雌体进行了杂交研究、同工酶分析和温度实验.结果表明杂交、自交和回交后代卤虫为两性生殖方式,后代中的雌雄比例约为1:1;杂交F1代的四氮杂茂氧化酶(TO)表现出双亲间的杂交酶带,F1代的碱性磷酸酶(ALP)表现了双亲间的中间过渡状态;两性卤虫雌雄个体间存在一定的酶谱差异.发现了为TO同工酶编码的孤雌等位基因和两性等位基因及其在杂交后代中的某些表达与调控.本项杂交实验能够显著提高遗传变异水平,为卤虫新品系的培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中国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卤虫关系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地理品系卤虫的酯酶(EST)、四氮杂茂氧化酶(TO)和碱性磷酸酶(ALP)同工酶,根据各卤虫品系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酶谱表型分析,发现我国山西和新疆地区的两性生殖卤虫在遗传上是密切相关的,它们都属于中华卤虫Artemia sinica.我国不同地理品系的孤雌生殖卤虫存在显着的遗传分化;河北和大连地区的孤雌生殖卤虫与Artemia sinica遗传相关性密切,新疆地区的孤雌生殖卤虫则具有独特的酶谱表型,反映了我国孤雌生殖卤虫起源和进化的复杂性。孤雌生殖卤虫具有与两性生殖卤虫显着不同的ALP和TO酶谱表型,为孤雌生殖卤虫的纯度鉴定及其与两性生殖卤虫的分类和鉴别提供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选择两性生殖品系(我国山西运城两性生殖品系)的雌体卤虫与孤雌生殖品系(天津塘沽品系)的雄体卤虫,于实验室内获得杂交品系,并对此杂交品系和其亲本品系进行生化特性的比较分析。①同工酶分析的结果表明:杂交F1代雌、雄个体和双亲品系雌、雄个体间的过氧化物酶表现基本相同;F1代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表现出双亲间的过渡状态;F1代的肌浆蛋白酶带的数量、活性都高于亲本。②进一步对杂交F1代、山西运城两性生殖品系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品系的氨基酸总含量明显高于其亲本,且含有单一亲本所不具有的氨基酸(如胱氨酸)组成。本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杂交手段可显著提高卤虫遗传变异水平,并且是选择高卤虫营养品系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北方孤雌生殖卤虫发育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生趣平板电泳法,对中国北方孤雌生殖卤虫个体发育中的酯酶(EST)和淀粉酶(AMY)进行出工酶的初步研究,得出:两种同工酶的均随卤虫发育表现出差异性。EST共显示出7条酶带,由无节幼体期的一条酶带增至成熟期的7条酶带;AMY共检测出两种,即α-AMY和R-AMY,其中α-AMY,2条酶带,4条酶带,且AMY酶活性随发育渐增。  相似文献   

5.
吴融 《海洋科学》1994,18(2):24-25
本文简介近10年来对卤虫遗传学和进化研究的进展,包括染色体数目,染色中心,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卤虫的遗传差异,性别的决定,种系发生和孤雌生殖的起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测了一种新近发现的卤虫品系——山西解池硫酸盐湖卤虫品系。这是一种两性生殖卤虫,其雌/雄约为1/0.8,其卵和无节幼体明显比孤雌生殖卤虫的小,孵化率约75%。可直接将盐度为270‰的湖水中的卤虫移入盐度为32‰的自然海水中,存活良好。其无节幼体投喂对虾幼体的饵料效果良好,存活率达60—70%。  相似文献   

7.
华北盐场孤雌生殖卤虫克隆及其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于1984—1986年完成。查了华北八个盐场卤虫卵的倍性组成,共建立不同盐场卤虫的五倍体克隆8个、二倍休克隆7个,并用银染技术对孤雌生殖二倍体卤虫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果:1.发现华北孤雌生殖卤虫有五倍体存在;2.将五倍体与二倍体卤虫两者相比,在许多方面有明显差异;3.华北孤雌生殖二倍体卤虫染色体具有典型的减数分裂行为,与美国旧金山两性生殖二倍体卤虫的粗线期染色体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8.
TRANSGRESSIONSOFLATECRETACEOUSTOEARLYTERTIARYINEASTERNCHINAQiuSongyu,LuBingli,ChenYongcheng(JilinHeadquartersOfPetroleumProsp...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卤虫的生殖细胞卵子作为材料进行染色体标本制备,具体研究了卤虫卵子在发育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探讨致使孤雌生殖卤虫染色体自然加倍的可能途径,以及两性生殖卤虫卵子发生受精的具体地点。  相似文献   

10.
对采自新疆鲸鱼湖卤虫 (Artemia sp.)、新疆艾比湖和青海尕海卤虫 (Artemiaparthenogenetica)的 3个品系的生物学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温度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 ,以及盐度对鲸鱼湖卤虫孵化率的影响。观察了鲸鱼湖卤虫的染色体倍性组成。除壳厚外 ,鲸鱼湖卤虫卵的生物学测定值均大于另外 2品系卤虫 ;最佳孵化温度范围 :鲸鱼湖、艾比湖卤虫为 2 0℃ ,尕海卤虫为 2 5℃。鲸鱼湖卤虫卵的最佳孵化盐度范围是 2 8。鲸鱼湖卤虫为两性生殖 ,与孤雌生殖的艾比湖和尕海卤虫一样 ,染色体倍性组成为 2 n,染色体数为 2 n=4 2  相似文献   

11.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孤雌生殖卤虫产生的罕见雄体、两性卤虫及其杂交后代 (F1)的酯酶 (EST)、超氧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RX)、碱性磷酸酶 (AL P)、四唑氧化酶(TO)和乳酸脱氢酶 (L DH)的同工酶酶谱表型。对编码 5种酶的 19个位点、35个等位基因的表达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在 EST、PRX和 TO酶谱中既有共显性等位基因 ,又有沉默等位基因的表达 ;卤虫 PRX、AL P和 SOD为单体酶 ,在 EST和 TO酶谱中还存在着二聚体同工酶 ;除 LDH为单态外 ,其余 5种同工酶为多态酶。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我国山东半岛几个盐场中的卤虫的十一种同工酶变异进行分析。其中三种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四唑氧化酶(TO),表现为多态酶,并且存在盐场内和盐场间的相对变异。该项技术将有助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用来筛选和辨别卤虫的不同品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两性生殖卤虫11个品系间的生殖隔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中国两性生殖卤虫十一个品系间的生殖隔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十一个品系间均不存在生殖隔离现象,可以证明十一个品系均属于A.sinica,同时各品系还与伊朗的A.urmianc进行了生殖隔离测定。结果证明各品系与A·urmiana间均存在生殖隔离。可以肯定,中国两性生殖卤虫的11个品系均不属于A.urmiana。  相似文献   

14.
卤虫在单细胞藻类培养中作用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琳江 《海洋科学》1999,23(6):58-60
在扁藻(Tetraselmissp.和Platymonassp.)藻液中接种适量的卤虫(Artemiasalina),通过卤虫对藻液中细菌及原生动物等敌害生物的捕食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敌害生物对藻类的危害。通过卤虫对藻液中衰老及死亡的藻细胞的捕食,可以使藻种得以优化。而且,通过卤虫的代谢作用,藻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得以还原。  相似文献   

15.
氨氮对我国不同产地卤虫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水生物试验法测定了NH3-N对我国新疆艾比湖(AB),青海柯柯湖(KK),海南莺歌海(YGH),山东埕口(CK)产地卤虫的初孵无节幼虫,拟成虫及成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阶段的卤虫对氨氮的耐受力是:成虫>初孵无节幼虫>拟成虫>。2.不同产地卤虫对氨氮的耐受力有一定的差异,AB、KK、CK产地的卤虫对氨氮的耐受力均高于YGH产卤虫。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了应用纤维素乙酸平板电泳方法,测定采于中国山东省东方红盐场卤虫(Artemia)的同功酶。经测定,8种同功酶其中有6种是多态的,即:苹果酸脱氢酶(MDH)、异柠檬酸酶(IDH)、谷氨酸草醋酸转移酶(GOT)、葡糖-6-磷酸盐脱氢酶(D6PHD)、6-磷酸萄糖脱氢酶(6PGDH)和磷酸葡糖异构酶(PGI)。本文所提供的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基础研究,而且在水产养殖业上有助于对卤虫的筛选和确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六个盐湖卤虫品系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对中国六个盐湖卤虫卵的孵化速率,卵、脱壳卵、无节幼体的生物学测定值,成体的形态及染色体倍性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城盐湖、工农湖、杭锦旗盐湖卤虫为两性生殖类型,均为二倍体。艾比湖、巴里坤湖、尕海湖卤虫为阪雌生殖类型,除二倍体外还有四倍体,其中巴里坤湖卤虫还有五倍林。两性生殖卤虫间无生殖隔离现象。两性生殖卤虫与阪雌生殖卤虫在生物学特征的诸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凡纳对虾个体发育早期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个体发育早期6个时期的11种同工酶系统(EST、ALP、ACP、GDH、MDH、LDH、AAT、ME、LAP、ADH、AMY)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凡纳对虾在幼体发育阶段已基本具备分解代谢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的酶系。在早期发育过程中,EST同工酶系最为复杂,显示5-15条谱带,至少由6个位点编码;整个发育早期阶段GDH表达很弱,未见R-AMY及Q_AMY的表达;ALP、GDH、AMY及EST在无节幼体期表达很弱或未见表达;ACP、MDH、ME、ADH及AMY酶谱从糠虾幼体第Ⅲ期开始谱带数明显增加;除LAP、AAT酶谱简单且各期变化差异不大外,其它9种同工酶均随发育进程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卤虫(Artemia sinica)是重要的饵料生物,是当前海洋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生物和重要的生物模型。本文报告了卤虫无节幼体整体荧光原位杂交(WFISH,whole-mount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技术,用于快速对卤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的特定时空表达图式进行分析,有助于对卤虫早期发育相关基因功能进行鉴定。人工合成带有FITC标记的卤虫trh基因(trachealess gene)寡核苷酸探针,检测到trh基因在卤虫无节幼体的头部背面盐腺中表达。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8种同工酶在海蜇的刺胞和中胶层的表达特异性,利用RAPD技术对海蜇刺胞组织的DNA标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生物体防御清除自由基的SOD,在刺胞和中胶层均有表达。而与酯类化合物代谢相关的EST、维持细胞正常的能量代谢的ATPase,能在海蜇和口冠海蜇的刺胞中表达,而不能在中胶层中表达,所以,EST和ATPase可作为刺胞毒素的分子标记。碳水化合物代谢中重要的酶类MDH和ADH、清除细胞内H2O2的POD、催化磷酸单酯水解的重要酶类(与磷脂的转移、消化、吸收等活动密切相关的)ACP、在体外碱性环境下能水解有机磷脂键而产生一个有机基团和无机磷酸根的ALP,这5种酶仅在毒性较强的口冠海蜇刺胞中表达,MDH和ACP活性很高,在毒性相对较弱的海蜇刺胞中不表达。所以,这5种酶可作为海蜇毒性强弱的标记。以两种海蜇刺胞DNA为模板,S11、S32、S38、S95等4个随机引物的RAPD谱图差异明显,亦可作为毒素强弱的间接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