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1月29日,《海洋学报》英文版副主编、美国马里兰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郑全安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Satellite rader altimetry and applications to ocean mesoscale eddy dynamics(卫星雷达测高技术及其在海洋中尺度涡动力学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2.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国际著名海洋贝类专家O.A.斯卡拉他教授及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室主任、白海海洋生物站主任(?).(?)赫列勃维奇教授于10月7日至12日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斯卡拉他教授作了“北极海洋考察概况”报告;赫列勃维奇教授作了“盐度变化对海洋生物生理生态影响报告”,报告后进行了热烈讨论。访问期间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则实研究员与斯卡拉  相似文献   

3.
永暑礁海区潮汐海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永暑礁水域1992年逐时潮位和1993年5月-2002年5月各航次的海流及2002年海面逐时风等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讨论该岛礁水域潮汐和海流变化特征并对综合极值海流进行初步估算。结果表明,该岛礁水域全日分潮大于半日分潮,潮汐性质属不正规日潮,最大可能潮差较大。春季该岛礁水域实测海流变化较大;最大流速75cm/s。潮流性质为不正规日潮流,随水深的增加日潮流的性质有所减弱;主要日分潮流多作顺时针方向旋转,主要半日潮流则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春季余流较稳定,速度在10cm/s左右,流向多为偏S-SW向。初步探讨了表层不同方位上综合极值海流的分布,不同方位上综合极值海流相差较大,NE、SSW方位上综合极值海流占份量较显著,显示出季风海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83年9月 23 日—10月 5日南海中部调查时所获得的实测资料,结合热带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对8311号台风的形成作了一些分析讨论。试图揭示它形成的天气形势与云型特点、以及海-气热交换在热带气旋酝酿发展过程中实测资料的分布特征、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对它的贡献等等。 8311号台风是在8310号强台风转向北上后,遗留在南海的尾部云系上发展起来的。它于9月 29 日 08时(北京时下同)在南海北部的19.2°N、114.9°E生成,10月1日14时在越南的和平县境内减弱消失。这期间,我船正在南海中部进行综合调查,对它的形成前的酝酿发展过程及其流场和云系演变有部分现场观测资料。下面就对它的发展、生成过程作一初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山东海岸工程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青岛海岸工程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在青岛市海洋宾馆召开,到会会员单位30个,代表73人。这次会议把换届工作与学术交流结合进行。会上,青岛市黄岛区有关部门和盛显纯、金应未、成贵书、杨守山、关铁城和刘崇义等同志对竹岔岛的开发建设提出了专题论文;高振华同志就竹岔岛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方面做了专题发言;省建委杨海同志作了  相似文献   

6.
刘民 《海洋学研究》2008,26(4):96-96
浙江省海洋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海洋前沿科学论坛”于2008年12月12~14日在黄山市屯溪举行。浙江省海洋学会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张海生、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潘德炉院士和山东省、广东省海洋学会代表赵炳来分别致词;李家彪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作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赵丹涯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7.
渤海水域叶绿素a的分布及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1980-1981年在渤海90个测站上进行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化、叶绿素含量、海面辐照度、海水光学参量以及海洋水文要素调查,还作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率和同化系数的测定。绘出渤海水域各季节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的平面分布图。渤海水域表层叶绿素a的平均值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1.04,0.69,1.27和0.64毫克/米3。初级生产力的测定采用叶绿素法。通过调查计算得出渤海初级生产力平均值:春季为357毫克碳/米2·日;夏季为171毫克碳/米2·日;秋季为305毫克碳/米2·日;冬季为88毫克碳/米2·日。渤海初级生产力的年平均量为90克碳/米2·年。整个水域全年有机碳生产量约为800万吨。  相似文献   

8.
东海陆架水域夏季无机氮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焕祥 《海洋科学》1986,10(4):16-20
本文根据作者1981年7月3日至8月5日观测资料,对东海陆架水域(25°—32°N,122°—129°E)夏季无机氮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相应作了生物营养盐环境评价。 一、无机氮的分布变化 文中诸参数所用符号及单位如下。硝酸盐,NO_3-N;亚硝酸盐,NO_2-N;氨氮,NH_4-N;总无机氮,∑N(上述三种盐和∑N单位,皆以mg-N/m~3表示);硝酸盐的氮磷原子比,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科学与工业研究部南极局局长罗伯特·汤姆森博士和新西兰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主席、国际生态学会主席、坎特伯雷大学动物系主任乔治·诺克斯教授于五月三十日至六月三日在青岛参观和讲学。汤姆森博士作了题为“南极事务”和“南极的地质地理学”等学术报告。诺克斯教授讲学的题目是“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的介绍”、“南大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科学与环境部南极局局长克拉伦斯·麦丘博士,应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院邀请于九月十日至十三日在青岛讲学访问。麦丘博士应邀作了“澳大利亚南极和邻近洋区考察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澳大利亚南极和邻近洋区考察的项目、目的和组织管理”、“国际南极考察机构概况”等学术报告。麦丘博士的报告受到与会者热烈欢迎。参加报告会的有来自本市有关  相似文献   

11.
应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邀请,美国地理学会“国家地理”杂志专职水下摄影师埃默里·克里斯托夫先生于六月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青岛参观和讲学。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于六月十六日为克里斯托夫先生举行了学术报告会,克里斯托夫先生应邀作了题为“深水摄影技术”等学术报告,会后还放映了他参与拍摄制的“海底探险”等科技电影,通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暨科学讨论会,于1982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杭州举行。学会筹备组组长石松向大会作了关于学会筹备工作及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会议同期举行了科学讨论会,有30名专家、学者作论文报告,评述了我国淡化技术的科研成果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应地质矿产部的邀请,以美国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办公室主任特伦斯·埃德加(N.Terence Ed-gar)为首的美国地质调查所海洋地质代表团一行三人,于1982年10月中旬来华访问.该代表团在访问北京之后于10月19日——23日到青岛参观访问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外宾访问期间,该所科研人员向美国朋友介绍了我国东海“冲绳海槽第四纪晚期浊流沉积特征及沉积物中有孔虫介形类的分布特征”和“长江口外及其邻近陆架的沉积作用与沉积环境分区的特征”等研究成果.美国专家们对这些新成果表示了极大的兴趣.21日美国专家在该所举行了学术报告会.特伦斯·埃德加博士作了题为“美国海洋地质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海洋地质/地球化学家詹姆斯·比肖夫(James L.Bisch-off)博士作了题为“太平洋深部锰结核沉积物”与“太平洋扩张中心地带海底热泉及均匀构造的硫化物沉积”;美国地质调查所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海洋地质分所主任戴维·福尔杰(David W.Floger)博士作了题为“墨西哥湾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沉积运移”与“大西洋陆架区乔治滩(George Bank)的沉积力学”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院长、著名的发育生物学家詹姆斯、埃伯特教授及夫人,应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邀请于1979年11月8日至11日来青岛讲学。11月9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埃伯特院长举行了学术报告会。埃伯特院长作了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真光层有机碳动力学研究──DOC大幅度的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8月和1995年2月在台湾海峡对DOC作定点连续观测,发现DOC日变化很大(2~4mg/dm3),且变化的幅度有季节差异和空间差异;DOC昼夜变化的总的规律是白天比晚上高,夜晚始终处于低值;依据DOC的昼夜变化可将DOC分为DOCnew和DOCold两部分;D0Cnew在真光层中快速地产生、消耗、再循环;DOCold则相对稳定,可从真光层底部输出;DOC的快速变化表明DOC的产生和被细菌消耗利用的速度都非常快.文中还尝试快速富丽叶变换(FFT)来分离引起DOC日变化的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并依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初级生产力,微生物对DOC的利用,DOC输出生产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洋工程》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一日在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编委和编辑部成员共27人,海洋出版社孙少伯社长等3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编委会副主任杨槱教授主持。学会理事长、编委会主任严恺教授作了重要讲话。编辑部负责人员向编委会汇报了《海洋工程》杂志创刊三年来,编辑部所做的工作,主要内容为《海洋工程》杂志的筹建回顾;三年来编辑部经常性业务;印刷出版发行工作;经费开支事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意见等五方面。会议重申了《海洋工程》杂志编辑方针,由于目前海洋工程事业的迅速发展,不断涌现新技术新信息,因此对编辑方针作了修改补充,对编委会和编委委员的职责等文件作了修订。此外,会议还议论了学会提出的拟创办《海洋工程》英文  相似文献   

17.
应山东海洋学院邀请,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研究室主任克里斯威尔博士偕夫人10月15日到我院访问讲学。和我学会理事长文圣常院长亲切会见。克里斯威尔博士是知名的物理海洋学家,中尺度涡及东澳大利亚流研究专家。他为数十位海洋科技工作者作了“中尺度涡的观测方法;资料分析方法;中尺度涡的形成、特性及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学会第五次学术年会,于1986年9月20日至23日在无锡市召开。出席会议的单位计48个,代表110人,提交大会的论文约180篇,撰稿者约230人。会议还邀请了美国大湖和海洋研究中心主任A·M·毕顿教授和章以本博士,作了题为“美国密执安大学大湖和海洋研究中心,大气和海洋科学系及美国海洋基金会的研究活动”等内容的学术报告。与会代表对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创始人之一,水文气象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长赫崇本教  相似文献   

19.
对南海北部一连续观测站的春季海流资料进行功率谱分析、潮流调和分析及统计分析,得到南海北部春季海流垂向结构的基本特征为:(1)实测平均海流偏W向流动并随深度的增加稍作逆时针方向偏转,平均流速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实测海流的日周期明显,在垂向上,近底层(300m)的功率谱峰值明显比其它水层的大,表明该层海流包含的日周期波动最强;(2)海区的日潮流相当强,其最大流速(WK1 WO1)在近底层最大;日潮流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其椭圆长轴基本上为偏NW—SE向;(3)海区的平均余流呈偏W向流动,在200m层相对较稳定,随深度的增加其方向略呈逆时针方向偏转,量值呈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上海海洋石油局、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2011年度项目成果交流暨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于12月12日召开。会议由钮红兵副局长主持,李上卿副总经理在会上作了题为《开拓创新,多出成果,为打造上游长板起好引领作用》的报告,左文岐局长和局党委张旭书记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