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疆吐鲁番市大草湖水源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地下水含水层特征、补径排条件以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矿泉水的水质进行评价,并通过泉水流量衰减方程计算大草湖水源地允许开采量,结果可知:研究区内含水层主要为单一结构的孔隙潜水含水层,区内东北部小范围含水层富水性为丰富,单井涌水量在1 000~5 000 m~3/d,其余区域含水层富水性为中等,单井涌水量在100~1 000 m~3/d;矿泉水中锶的含量在0.41~0.44 mg/L之间,含量较稳定,水温在12℃~14℃,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要求,可定名为锶型饮用天然矿泉水。计算出的大草湖水源地保证程度大于95%的流量为2 710×10~4 m~3/a,而矿泉水厂年取水量10×10~4 m~3/a(273.97 m~3/d)只占剩余水量的1.19%,不会对现状用水户造成影响,保证程度高,可作为矿泉水开发的允许开采量。研究结果为区域后期矿泉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省内工业用水水源地、农牧业用水水源地、矿山用水水源地、医疗用水水源地、城市用水及备用水源地和军用及备用水源地的状况以及各类供水水源地的存在形式进行了阐述,对分布特征,现状条件进行全面介绍,对水源地的管理提供了经验和措施。有助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3.
北京西山岩溶水应急水源地水文地质特征及开采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应急水源地位于北京西山四季青地区,取水层位为奥陶系含水层,属覆盖型水源地。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量大、水质优良,是保障北京供水安全的后备水源。本文在综合分析奥陶系岩溶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基础上,以群孔抽水试验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法预测水位,从岩溶地下水的富水性、地下水流场、地下水资源方面分析岩溶水的开采潜力,确保在出现水源危机时,岩溶地下水能够作为后备水源地为城市供水。结果表明,岩溶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岩溶裂隙发育,补给条件好,地下水径流强度大,水质优良,具有6万m3/d的开采潜力,即当水源地增加每日6万m3应急开采时,水位埋深预测值为52.94m,能够满足现有取水设备条件,且不会影响其它水源井的运行。   相似文献   

4.
王占峰  王建华 《水文》2012,32(3):93-96
根据水源地自然地理概况、水文地质构造、河流洼淀、气候等条件,以及2009年河北省保定监测分中心的实际监测资料,对保定市饮用水源地的地下水水源地埋深变化、地表水水源地供水量变化趋势、水质级别以及水质指数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计算,结合保定市饮用水源地现状及供水水源地面临的威胁等提出保护措施与对策,为水源地的长期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1)
以藏东某矿山供水水源地为例,探讨大型抽水试验在高原基岩地下水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通过枯水期及丰水期两次大流量抽水试验,对地下水含水系统造成强烈的震动,研究了区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转换"关系、地下水水位动态和流场变化特征,在查明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开采试验法预测了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00×10~4m~3/d,认为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有足够资源保证,水源地运行后,不会发生危害性环境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6.
根据监测资料,分析了榆阳煤矿矿井水的来源、矿井水与煤层顶板各含水层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特征、矿井涌水通道特征、不同含水层地下水对矿井水的“贡献”率,研究了红石峡水源地补给来源,探讨了榆阳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的影响,提出了榆阳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影响不大的结论,但由于红石峡水源地范围内煤矿较多,众多煤矿大范围、高强度开采将直接影响红石峡水源地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7.
江鑫铁矿新建项目取水水源地论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宏 《地下水》2009,31(2):63-64,104
针对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出现的主要技术问题,对水源地概况,水文地质条件及动态特征,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开采分析计算,水源地地下水开发利用潜力分析,并提出项目要大力倡导节约用水、尾矿水不外排和下游设立观测井三项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量的供水勘察资料,从洛河组砂岩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它的分布与厚度变化规律、孔隙裂隙特征、水力性质、动态变化、水质特征、环境水文地质条件诸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分析了洛河组砂岩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指出洛河组砂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地下水丰富且水质良好,具备形成大型水源地的条件。同时分析了煤炭资源开发、人工开采、林业生产等可能对水源地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提出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7,(3)
在对新疆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地质条件的分析,以研究区内发育的29处崩塌危岩体(带)地质灾害点作为研究对象,对区内崩塌危岩体(带)地质灾害的孕灾条件、变形破坏模式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等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沟景区内重要灾害点危岩体变形破坏模式主要划分为倾倒式、坠落式和滑移式等三种类型,而影响危岩体(带)的主要控制因素是卸荷裂隙和风化裂隙,主要诱发因素为暴雨、地震和人工切坡。  相似文献   

10.
开采条件下多时段水量均衡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增平  李广贺 《现代地质》1998,12(3):425-430
根据大武水源地多年大强度持续超采呈现出来的岩溶水的补、迳、蓄、排特征和水位、水量长期监测资料,在传统水均衡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开采条件下多时段水量均衡法,并将其应用于大武水源地的可采量计算中。最后,依据评价结果建立了不同开采条件下大武水源地可采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岩溶水源地勘探方法.即通过地面调查、物探、钻探、大流量单、群孔抽水试验以及地面物探等综合勘探评价手段,查清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获取了该区域水资源计算的有关参数,为岩溶水源地水资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各种勘探手段查明了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水源地舍水层的计算边界、空间分布特征和水文地质参数,为采用水均衡法计算水源地的水量提供了依据.本文对水量保证程度要求很高的水源地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尧  吴彬 《地下水》2014,(5):4-5
为探究新疆准东基地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可实行方案与地下水水位下降状况,采用Processing MODFLOW软件,对项目区进行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经过模拟流场形态与观测值以及对地下水动态进行拟合,提取地下水梯度场、降速场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符合该地区地下水变化的地下水开采量方案。研究表明该水源地地下水开采实施方案符合该地区水资源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间河谷水源地水文地质勘察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地下水》2009,31(4):132-134
通过在新疆天山北坡几条河流建设山间河谷水源地前期的水文地质勘察实践经验,总结了建设水源地的几个基本条件,有针对性的介绍了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相似文献   

15.
淄博市大武水源地岩溶地下水的评价及开发利用规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任增平  李广贺 《地下水》2000,22(4):173-177
根据大武水源地岩溶水多年大强度持续超采呈现出来的补、迳、蓄、排特征和水位、水量长期监测资料,应用开采条件下多时段水量均衡法评价了该水源地的可开采量;并据此对水源地现状和开采强度和规模进行了调整、规划。以水源地供水区需水量预测和供水来源分析为基础,将2010年作为规划水平年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表明:大武水源地在无太河水库放水补源时,其可开采量为39.6万m^3/d,2010年通过调引黄河、太河水库、齐陵水源等客水32.2万m^3/d,基本能够满足75.0万m^3/d的需水要求。  相似文献   

16.
西南地区岩溶水源地类型及开发技术条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王宇 《中国岩溶》2009,28(4):370-374
明确了岩溶水源地的定义,并提出了新的岩溶水源地分类方案。首先按岩溶含水层的埋藏分布、岩溶水出露状态,将岩溶水源地划分为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及隐伏的岩溶水源地两大类。然后再根据岩溶水源地的岩溶含水介质特征(导水和赋水空间形态、结构及水动力特征)进一步将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划分为暗河、泉、表层泉三个亚类,将隐伏的岩溶水源地划分为饱水带富水块段、表层带富水块段两个亚类。并研究评价了各个类型的岩溶水富集规律、动态特征、岩溶水资源、开发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下水库强调蓄功能建设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君  李宇  周训 《地下水》2006,28(5):41-43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水资源形势及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在北京利用地下水库强调蓄功能建设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调蓄条件的分析,对应急水源地的选址依据和规划建设指导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怀柔冲洪积扇两河一带,第四系含水层厚度大、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适合建设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2021,(2)
汾河流域为山西省最大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本文基于熵指标法从水源地常规指标、湖库类型水源地特征指标和水源地常见有毒有害物质三方面,布设6个监测点对水源地2015-2017年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水源质量和健康评估,建立水源风险评价体系。为保障区域饮用水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场取样分析,对张集水源地重要补给水源孔隙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区分,分析了潜水动态特征及其对水源地开采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得出主要结论:(1)孔隙水水化学类型虽然较复杂,但以HCO3-Ca、HCO3-Ca·Mg型为主,其次是Na+ 含量较高的地下水类型,局部地段点出现Cl-含量较高的地下水类型;(2)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以及高锰酸盐等组分含量有不同程度的超标;(3)水源地开采后,孔隙水为水源地重要的补给水源,在制定水源地环境保护方案时应予考虑。   相似文献   

20.
在留有大片采空区和地层受采掘活动严重影响的煤矿区选择适宜的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是工农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以石家庄西部井陉矿区集中式供水水源地选址为例,根据水源地建设目的、建设标准,在充分研究分析矿区自然地理、水资源分布、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质构造、采煤活动、水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阐述、筛选对比,认为矿区西南部,原井陉三矿井田内的白彪村西是最佳选择,其工作方法、技术路线,以及经验可作为其它类似项目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