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当前国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大举措。陕西省属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省份之一,地下水在保障生活生产用水,支持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保障陕西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陕西省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地下水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建立完善水资源考核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落实地下水条例;开展特殊类型区地下水资源普查;科学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保护;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等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宿迁经济社会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详细阐述宿迁市地下水赋存特征、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宿迁市地下水超采区现状进行评价,深入分析超采区形成原因,发现存在地下水开发利用中"三集中"问题突出、水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地下水监测预警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通过工程措施、管理措施和经济措施等治理手段,解决地下水超采区突出问题,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宿迁市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类似地区的超采区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7,(3)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是该市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期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起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保定市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超采区面积和地下水超采引起问题的调查分析,保定市平原区现有超采区面积11 144 km~2,其中严重超采区面积938 km~2,年超采地下水9亿m~3。针对超采问题,对地下水超采区的治理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为全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控制地下水超采,有效管理和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合理支撑。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6)
分析辽宁省地下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地下水超采区存在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水体水质污染超标、部分地区海水入侵加剧等问题。对地下水超采区提出加大保护力度等对策与建议,同时也为全省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玉洪超  刘新征  张桂英 《地下水》2010,32(4):24-25,61
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属资源性重度缺水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6m^3,远低于全省人均水平。浅层地下水是当地主要供水水源,由于长期超采和不均衡过度开发,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超采区,保护地下水资源形势严峻。以聊城市为例,根据历年地下水动态资料,分析了地下水超采区成因及变化趋势,提出科学调配区内各项水源条件,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坚持优质优用原则,全面推广节水技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地下水开发的"红线"等五项鲁西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超采区的开发与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袁捍卫  袁红卫  赵长征  崔丽 《地下水》2004,26(3):153-153,17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大幅增加,造成地下水超采区面积不断扩大,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及社会问题.本文对加强地下水超采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6,(3)
陕西省作为内陆水资源紧缺省份,地下水资源在全省供水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陕西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由于地下水长期大量开采,开发方式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以及监督管理滞后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区域性地下水超采,致使地下水位下降,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针对地下水超采情况严重、区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和地下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加强地下水监测和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措施管理和保护好地下水资源,建设好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5)
天山北麓东段的阜康市、吉木萨尔县、奇台县和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丰富而水资源相对贫乏。根据《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和《新疆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工作细则》,对评价区进行地下水超采区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面积为5 909.019 km2,严重超采区面积为759.973 km2,均为中-小型超采区。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是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传统方法是采用水位动态法、开采系数法和引发问题法等进行地下水超采区划定,但各方法的划定结果不统一。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上海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划定框架,对水位变化、开采系数以及开采引发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结果与上海市实际情况较吻合。这为后续制定地下水取用水总量、水位控制等指标及科学合理制定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3)
山东省属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地下水是全省重要供水水源,经过多年开采,个别地区形成地下水超采区,引起开采条件恶化,河道断流、泉水干枯以及海咸水入侵等系列问题。作为全国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省份,2016山东省将管理因素引起超采区水位变化纳为经济社会发民综合考核指标。通过2016年烟台市降水与超采区地下水位变化,分析管理因素对地下水超采区水位的影响,以2016年烟台市降水量和多年平均降水量为依据对超采区地下水位变幅分析计算,得出因管理因素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幅,并通过近年来年降水量与地下水位变幅变化的对比情况,判断本年管理因素对超采区地下水位的影响,从而有效评价超采区地下水开采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1.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水资源缺乏严重,地下水成为人民生活和农业灌溉的主要来源。超量过度的地下水开采,导致地下水出现了严重的漏斗区和超采区。本文针对大同市城郊地下水超采区的现状及动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对城郊内的城西、御河铁路桥、城南、白马城四个漏斗区的概况、发展过程、演变特征利用数据分析进行较为详实的论述,并对地下水超采区提出了一系列合理的调控目标、具体措施,对水源地划分了禁采区和限采区范围,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及治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建成 《地下水》2005,27(2):118-120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城市出现地下水超采现象,并伴随水环境问题.本文论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认为采用水资源变值理论评价地下水超采地区的水资源量比较合理,同时对"三水"转化关系、水资源还原问题、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定及超采区类型的划定进行了讨论,提出地下水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在关注开采量的同时,还应重点关注同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崔涛 《地下水》2011,33(3):82-84
对甘肃省地下水超采区的划分、地下水超采区的成因以及超采区区域性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水质恶化、泉水溢出量减少、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严格地下水超采区保护措施、实施地下水资源统一管理、完善超采区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加强超采区科研和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措施,运用适宜的划分方法则是超采区评价的重中之重。本文采用水位埋深动态法、引发问题法、开采系数法等方法开展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并对划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地面沉降相对水位变化的滞后性、不同方法依据的统计数据口径差异、地面沉降研究程度的地区差异等原因,各方法的划分结果及最佳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因此,开展区域性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应综合各种方法的划分结果,从主客观多方面因素分析,以得到最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5.
冯华  赵旭  王力 《地下水》2005,27(6):473-474
本文详细分析了泰来县地下水开采现状及超采区状况,提出了开展水文地质详勘工作,严格控制新建井,限量开采地下水和保护水资源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天津市多年控制地面沉降工作的实践,总结分析了导致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严重超采,而控制地面沉降的首要措施是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使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解决地下水超采区的替代水源。  相似文献   

17.
随着菏泽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地下水开采量逐步增大,在菏泽市东南部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超采区,产生了一系列水环境问题.为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应当充分利用当地地表水、黄河水和广阔的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库,增加区域地下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水资源匮乏,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结合新绛县自然地理概况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通过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总结出新绛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地表水源置换管理、加强节水管理、水环境污染治理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奎屯市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及自动监测系统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世珍 《地下水》2009,31(6):56-58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活、生产和生态供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下水监测是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超采区划定、地下水超采区治理规划、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基础依据,是实现地下水科学管理的前提。奎屯市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水量剧增,地下水超采严重,在奎屯河冲洪积倾斜平原区下部的农业井灌区形成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水问题目益凸现。应用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为奎屯市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及水资源保护提供基本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保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浩 《水文》2013,33(6):77-80
地下水超采是淮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已有各类超采区58个。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减少超采区和超采现象,本文在分析地下水超采区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超采区的治理与保护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