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地名地址匹配引擎是连接地理信息与其他数据的桥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已有的地名地址数据库已经无法与当前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为解决地名地址信息变化快、数量多但地名地址信息采集更新滞后的问题,本文基于有限地名地址信息,设计了以层级地址模型为基础的地名地址匹配算法,优先针对已有的标准地址进行精准匹配,对地名地址库中缺失的地址或非标准地址参照已有标准地址进行插值计算,实现了基于有限信息的地名地址匹配,提升了数据匹配精度,为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提供了高效可靠的地名地址引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种业务数据对地名地址匹配准确度和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面向智慧城市的高精度地名地址匹配方法。该方法在基于中文分词的地名地址匹配技术框架下,综合利用精细化地名地址库构建、地名地址特征分词库构建和基于用户搜索行为大数据分析3种关键技术提高地址匹配度和匹配精度。利用该方法对智慧德清建设项目中工商法人6 537条数据和130 988条精细化地址样本数据进行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智慧城市大数据环境下,相比于传统地名地址匹配方法,该方法匹配精度高,效率也大大提升,同时在匹配度与精确度两个指标上匹配结果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3.
"四标四实"是由广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对于深化平安有序规范城市管理专项行动的核心工作.其中"四标"包含标准地址库,它是空间位置的结构化描述,建立统一的标准地址库可为城市的社会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增城区地址库现状分析,提出采用自主研发的"众采"移动GIS平台的采集地址数据方法,阐述了标准地址数据库建设情况,并以实例说明标准数据库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地址分词的自动地理编码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多数城市地名/地址表述的不规范性,基于可伸缩地址模型提出地理编码数据库的构建方案,设计一种基于地址分词的自动地理编码算法.首先根据地理编码库编制地址词典,利用地址词典对地名/地址进行地址分词,形成地址要素及其级别;然后再对地址要素及其级别组合形成查询条件到地理编码库中进行匹配;最后分析影响这种地理编码算法精准度...  相似文献   

5.
林筝 《测绘通报》2016,(4):124-127
全景地图作为移动测量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空间数据更新。本文将全景地图与公开版地图数据库结合,进行了街道地名地址的数据采集,建立了标准地名地址库;通过建立地名规则库和地址匹配引擎,将非标准地名进行分词处理后与标准地名地址之间对应匹配,最后发布地名服务,实现了匹配结果的在线查询和定位。  相似文献   

6.
界定了地理编码、地理代码、地名地址二维码概念等概念,分析了二维码的特点及地名地址二维码的设计流程与方法。综述了地名二维码和地址二维码在公安、快递、地名及农产品追溯方面的应用。地名地址二维码信息丰富,改善了地名地址编码方法和人们的生活,在公安、快递、地名及农产品追溯等方面已经并正在发挥作用,在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上有很大潜力,建议对其规范化管理和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城市信息资源的集成和融合中,地名地址匹配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基础技术。由于中文语义和地名地址描述的复杂性,中文地址的匹配比英文要复杂得多,基于海量中文地址数据进行准确分词,实现快速高效的地址匹配是城市数据集成融合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对现有地址编码及分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规则和统计的组合方法来实现中文地址分词,并且使用K叉树的结构实现对中文地址的存储,提高了中文地址匹配查询的准确度和效率。基于预处理后的10 000个深圳市地址数据,通过开发原型系统对该方法进行了比较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地名地址数据是数字城市及智慧城市在建设和运营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之一,且地名地址数据的有效性、时效性与鲜活性,直接影响城市平台的运营与管理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地名地址数据更新的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最后,论述地名地址数据更新方法的发展方向,以指导当前地名地址数据的更新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智慧宁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中地名地址数据建设为例,深入分析和探讨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下地名地址数据的建设思路、数据标准、地址编码、数据共建共享,建成了宁波全市统一标准、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的地名地址数据,并通过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接口等服务形式在民政、公安、城市网格化管理等诸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全面提升了宁波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地名地址数据库属于智慧城市建设中重要的软基础设施之一,但是如何保障这个数据库的现势性,为政务和公众应用提供一个全面、准确、能及时更新的地名地址数据库,一直是个难题。根据厦门市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数据动态更新的方法——基于业务驱动的数据动态更新策略,即将地名地址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与日常办公业务和工作流机制结合起来,保障数据的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1.
在充分掌握四江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四江流域地区的TM影像和相关资料的对比,采用事先建立好的分类系统建立了12个生态环境类型的解译标志并提取了相关信息,为在四江流域及藏东南地区的生态环境或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pproach to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of slum area change patterns in Hyderabad, India, using multi-year and multi-sensor very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It relies upon a lacunarity-based slum detection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Canny- and LSD-based imagery pre-processing routines. This method outputs plausible and spatially explicit slum locations for the whole urban agglomeration of Hyderabad in years 2003 and 2010. The results indicate a considerable growth of area occupied by slums between these years and allow identification of trends in slum development in this urban agglomeration.  相似文献   

13.
许瑞栋 《现代测绘》2007,30(3):34-36
“3S“技术由于其基于快速实时定位、多元化属性管理、强大的图形显示和空间分析功能等优越性已逐步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林业资源管理是我国林业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建设林业资源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重点解决了多种数据资源的整合及系统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application of SAR interferometry (InSAR) in topographic mapping is usually limited by geometric/temporal decorrelations and atmospheric effect, particularly in repeat-pass mode.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high-resolution InSAR, a new approach to estimate and remove atmospheric effect has been developed. Under the assumptions that there was no ground deformation within a short temporal period and insignificant ionosphere interference on high-frequency radar signals, e.g. X-bands, the approach was focused on the removal of two types of atmospheric effects, namely tropospheric stratification and turbulence. Using an availabl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of moderate spatial resolution, e.g.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SRTM) DEM, a differential interferogram was firstly produced from the high-resolution InSAR data pair. A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between phase signal and auxiliary elevation was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the stratified atmospheric effect from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ogram. Afterwards, a combination of a low-pass and an adaptive filter was employed to separate the turbulent atmospheric effect. After the removal of both types of atmospheric effects in the high-resolution interferogram, the interferometric phase information incorporating local topographic details was obtained and further processed to produce a high-resolution DEM.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 was validated by an experiment with a tandem-mode X-band COSMO-SkyMed InSAR data pair covering a mountainous area in Northwestern China. By using a standard Chinese national DEM of scale 1:50,000 as the reference, we evaluated the vertical accuracy of InSAR DEM with and without atmospheric effects correction, which shows that after atmospheric signal correction the root-mean-squared error (RMSE) has decreased from 13.6 m to 5.7 m. Overall, from this study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o derive topographic maps with high accuracy has been achiev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自然资源业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该文利用“互联网+”技术,依托“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提出了构建自然资源管理辅助决策服务平台。探讨了系统的架构设计,明确了系统的关键技术难点,分析了系统实施方案和自然资源的辅助决策功能。该系统能有效地提升自然资源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支撑科学决策和对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测绘外业作业环境恶劣、安全风险较高等现状,结合外业车辆和人员安全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二代系统的移动智能安全监管系统,文中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的架构设计,并介绍了系统的关键技术。系统通过北斗二代终端设备实现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实时监管,建立了按院管车、以车管人的外业生产安全监管机制,实现了车辆与人员管理的实时化、可控化、智能化,为人财物的安全管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科技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7.
数据挖掘系统是通过在一个软件平台上有效地集成一种或若干种数据挖掘算法模型,并结合相应的数据源,以完成特定的挖掘应用或通用的挖掘任务,提取对用户有用的模式、规则、知识的信息系统.本文实现了名为SDMiner的空间数据可视化挖掘系统,把传统挖掘系统的体系结构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相结合,提出了一个新的面向服务的数据挖掘系统体系结构.系统能够面向Web用户提供分布式的挖掘服务,以任务的定义为核心组织数据挖掘流程,能够动态添加各种算法.以适应各种数据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创新校企合作"双导师制"构建高职测绘类专业教学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文龙  赵小平 《北京测绘》2009,(3):89-91,83
目前我国高职测量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究其原因,在于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学生培养机制。本文通过探讨基于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体系,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实现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为高职测绘类专业学生培养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根据"嫦娥一1"的探测任务特点,其将在绕月段运行至少1年,本文主要讨论了这个阶段内环月卫星的可见时段及地面站的布设问题。文中阐述了可见时段的计算原理,对两种不同的地面站(局域和全球)布设方式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全球布站较局域布站对环月卫星的可见时段明显增长,便于对环月卫星进行测控。  相似文献   

20.
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信息系统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特点、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指出湿地恢复与重建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已有信息系统的不足。针对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信息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进行探讨,提出建立集评价、分析、预测和监测于一体的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开发,不仅可为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决策服务,而且可实现对湿地水质、生物资源特征等多项指标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