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民集体土地(以下简称农地)征用中,首先涉及到的一个相当普遍的提法是:农地的产权完全归农民所有;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权利,这种权利不应当被剥夺。应当明确,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农地集体所有制,农地的所有权是属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的,从而,在提到农地产权时,首先就应当明确农地的集体所有权,而不应当超越这一层次而强调“农地产权完全归农民所有”,以免产生误解甚至误导,进而把农地产权问题人为地复杂化。当然,我国农地集体所有制的本质为“共同共有制”,这意味着农村集体经济的每一个成员都平等地拥有一份土地权利。  相似文献   

2.
提出苏南农地经营制度改革的思路: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机制;赋予农民农地使用物权;建立农地价值核算体系;扩大农地家庭经营规模;试行并扩大农地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重要课题。企业的改革先后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转变经济营机制”和“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四个阶段。目前,国有企业正经历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企业在进行产权改革的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地征用机制缺陷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新波 《国土资源》2003,(12):34-37
农地征用制度改革是当前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热点,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不清和补偿机制不完善又是其核心问题。笔者将从理论上就这两个问题对现行土地征用机制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完善当前的农地征用制度。 “公共利益”界定与“非公共 利益”对农地发展权的侵犯  相似文献   

5.
集体土地流转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土地承包。20年来,集体土地产权市场化建设几经起落;至今仍无多大起色。相反,国有上地使用制度改革却顺利得多,只几年功夫便形成了制度。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程缓慢的原因,一是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准备不足;二是集体上地产权改革缺乏整体推进的市场环境;三是集体上地市场化政策存在摇摆,使改革面临信用危机。因此,新世纪集体上地产权市场化建设必须以史为鉴,加强领导,综合推进,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集体土地产权实现形式的 探索与评估 一、集体土地产权实现形式的探索 1 改革领域全面开…  相似文献   

6.
WTO框架下我国耕地保护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目标应适度调整.提出了产权体系建设、经济约束、补偿机制、农地储备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这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创新,也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介绍发达国家农地金融制度的经验,以期对构建政策性与市场化兼具的长效金融支农机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目标应适度调整。提出了产权体系建设、经济约束、补偿机制、农地储备和信息技术支持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发流转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经济行为.尽管这种自发行为存在已久,但是鲜有地区形成有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草尾镇在实践中成立的土地流转信托公司,推进了农地流转市场化改革.基于对草尾镇农地信托流转各参与方的调研,分析了此项改革的背景、内容、成效、风险以及相关建议.研究表明,信托公司有效地指导了草尾镇农地流转工作,可以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农地征用要引入市场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有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国家征用转变为建设用地,随之而来的是土地问题和“三农”问题,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的锐减以及农村贫困人口的增加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而这些问题与现行的征地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农地征用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那么,改革农地征用制度的关键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引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一、矿产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宪法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我国是通过设定矿业权的形式来实现国家对矿产资源所有权的。所谓矿业权即矿产资源的使用权,它包括探矿权、采矿权。它依法定程序由国家授予设定,是一项与矿产资源所有权相分离的相对独立的权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12.
一、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涵义 所谓农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农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家庭承包制的制度框架下,农地产权结构被分解为3种权利,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使用权)。因此,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涵义,就是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相似文献   

13.
近期,广东、温州、武汉、重庆等地不断出台农地产权交易的相关政策,农地产权交易试点正加速前行。对此,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农地流转的试点不会一刀切,而是走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将由地方试点突破来推动农地产权流转的全面推开。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土地制度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加入WTO后,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与世界整体的关联度正在逐步提高,农业经营的市场化和规模化倾向越来越强,这势必导致农村土地产权进行适应性的改革。我国农村多年的改革已使产品市场的产业化建设初步完成,而按照渐进式改革的内在逻辑,就要求农村必须将改革继续深化到土地等要素市逻辑,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经历了从权能合一、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的权利体系转变,从农户所有向集体所有的归属主体转变,以及从自由流转向限制流转的处置方式转变。借助产权界定理论,以产权界定的相对性和渐进性为出发点,归纳得出影响产权界定的三个因素:制度环境、目标导向、主体关系。以动态配置的权利体系作为划分标准,梳理宅基地制度变迁的四个阶段,揭示贯穿其中的产权界定的多重诱因:总体性制度环境的转变,国家的目标导向的转移,以及政府、集体和农户间关系模式的转换。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当代中国宅基地制度的产权实践呈现出三个特征:产权的制度形态从攫取型转向包容型,产权的“公共领域”逐步缩小,产权的“国家悖论”始终存在。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地勘单位断了“皇粮”后,要生存和发展,唯一的出路是成为具有“四自”机制的竞争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改革的实践证明,在没有触及投资主体的改革,产权关系模糊的状况下,在地勘单位无法形成“四自”机制,因此改革的重点是通过改革投资主体,明晰产权关系,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向企业化发展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难点在于地勘单位的人、财、物、产、供、销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难以与市场经济接轨。对策是国家尽快制定改革地勘单位投资主体的操作办法,并在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投入,促使其成为投资主体明确、具有“四自”机制的新型地勘单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和规模的扩大,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安排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在众多的讨论中,关于“政府失灵”和强调环境治理走向市场化的观点颇受瞩目。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严峻现实,要求进行治理制度的创新,产权与市场机制就是其中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迎接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浪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据悉不久将全面放开,实行国有、集体两种土地产权,同一市场。这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改革,其意义不亚于一场新的土地革命,其影响将可与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所掀起的巨大浪潮相仿佛。可以肯定地说,随着这一重大改革的推行,我国的广大城乡将刮起一股势头强劲的集体建设土地人市旋风。  相似文献   

19.
李军晶 《国土资源》2012,(10):19-21
市场风云变,十年磨一剑。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大浪潮的推进,我国土地市场在不断的规范和磨砺中成长壮大,并沿着波澜起伏的宏观调控之路持续稳步前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有偿出让与使用,无疑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诞生的一朵奇葩。今天,招拍挂方式已成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标志,成为公开、公平、公正地采用市场方式配置土地资源的重要平台。然而,在十多年前,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这一制度从呱呱坠地到星火燎原,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招拍挂演进:从单一目标到多重目标市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发展史中我们得知,土地制度是任何社会的制度根基,如果对某一问题的解答追究到了这个层次,就找到了根源。我国土地制度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与集体所有)成为其制度绩效研究中讨论和关注的焦点,也就不是例外。市场之所以成为效益的代名词,在于市场经济下明晰的产权和稳定的预期,而缘自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供给的不规范性和与之相应的利益格局已日益成为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障碍,因此,对土地制度的经济分析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需,将成为我国经济变迁和创新方式的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