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DINA,针对一例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典型算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计算模型中将水泥土搅拌桩和桩间土作为整体参与计算,复合土体和土体采用线性黏弹性动力本构模型,上部结构和基础采用线弹性本构模型,通过在边界设置阻尼器来模拟无限域中的动力人工边界。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复合土体模量、土体模量和加固深度对加固区和非加固区位移峰值、速度峰值和加速度峰值的影响,从而为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抗震加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深层软基加固处理方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民 《岩土力学》2008,29(7):1981-1986
在软土地区既有铁路线旁修建复线时,为控制施工期沉降与工后沉降,保证既有线路与新建线路的稳定性,对新建复线的深层软基加固区,通过现场试验采用6种方法分7个观察项目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沉降分析、稳定分析或是对既有线的影响分析,用粉喷桩加固地基比用砂井、插塑板及土工布加固地基均有着显而易见的优越性,相对来说短而密的粉喷桩较长而疏的粉喷桩加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群桩沉降计算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Geddes应力解,并根据叠加原理计算群桩内任意点处的三向应力,采用基于Duncen-Chang本构模型的修正分层总和法计算群桩内任意点处的沉降量,最后,根据基点法[1]和群桩基础荷载、变形协调关系建立方程,从而,最终获得群桩的沉降计算。该理论较常规弹性理论方法计算群桩沉降有较大地改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考虑了群桩中地基土的三向应力分布对群桩沉降计算的影响;(2)考虑了土体本构模型(Duncen-Chang弹性非线性本构模型),因而,能计及土体非线性特性对群桩沉降的影响;(3)采用修正分层总和法理论,能考虑土体成层分布特性以及侧向变形对单桩沉降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力各向异性对地基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对复杂应力状态下土体的变形规律有重要影响 :建立在常规三轴试验基础 ,加以各向同性假设的常用土体本构模型不能反映土体的这种特性。偏载作用下的地基土体单元因相对位置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程度的应力各向异性 ,能否反映这种各向异性 ,直接影响到地基变形分析的结果。采用各向异性非线性弹性模型 ,对偏载作用下的地基土体变形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 ,并和邓肯模型计算结果比较 ,分析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在ABAQUS中开发实现Duncan-Chang本构模型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徐远杰  王观琪  李健  唐碧华 《岩土力学》2004,25(7):1032-1036
美国HKS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ABAQUS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工具之一。该软件包括了众多材料本构模型,但尚缺少国内外土工数值分析中广泛采用的Duncan-Chang本构模型。这一缺憾影响了ABAQUS软件在土工分析中的应用范围。本文旨在介绍ABAQUS中开发Duncan-Chang材料本构模型实现方法,给出了开发过程的概要,完成了两个典型常规三轴压缩模型问题数值测试。结果表明:在ABAQUS中增加Duncan-Chang材料本构模型后,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该软件强大的非线性求解平台,而且还有可能完成复杂土工应力应变的有限元数值分析问题,同时,具有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和前后处理快捷方便的优点,极大地降低了土工分析程序开发的难度,并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粉喷桩技术加固软土地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加和  程华龙 《安徽地质》2002,12(4):282-285,292
简介了水泥粉体喷射搅拌加固软土地基的工作机理,结合沪蓉高速公路(沪宁段)地基处理实践,论述了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计算方法.采用粉喷桩加固软基,可加快路堤填土速率,铺筑路面后的工后沉降量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假设基坑工程中挡土结构的变形和土压力服从双曲线模型,类比Duncan-Chang本构建模思想,在前人关于基坑主动区和被动区变形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可以考虑位移变化的非线性土压力模型。把非线性土压力模型和Duncan-Chang本构模型联系起来,使得本文非线性土压力模型参数确定有根据。把弹性地基梁模型和该非线性土压力联系起来,使得弹性抗力系数的概念更加明确。以m法为例,深入分析了m法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种土的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的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提出一种土的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的方法。以现今普遍实行的地基载荷试验为基础,依据遗传算法的组合优化理论,采用正演计算和遗传算法优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土层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的方法;并依据某黄土场地地基载荷试验数据,实施了黄土土层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参数反演的全过程。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土层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中相互关联的多个参数的组合优化,并在对初始值要求较低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参数反演精度。从而为土的变形特性分析和土与其中及相邻结构的共同作用分析,提供了较好的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谢洪涛  杨春和 《岩土力学》2003,24(2):173-177
基于一个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描述土体的蠕变特性,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某工程中使用EPS作换填材料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计算模拟,讨论了主次固结沉降以及超固结状态的影响,探讨了工程中产生较大工后沉降的原因,预测了工程的远期沉降量,探讨了在该类工程中设计EPS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离心模型试验在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沉降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离心模型中的固结时间是原型的固结时间缩短至1/N2,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模拟软土地基的长期沉降.采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模拟软土地基在粉喷桩处理后的渗透固结性状。通过对地基施工期阶段及工后的沉降进行分析,证实了用粉喷桩进行处理地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柔性基础下群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规律及计算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刘杰  张可能 《岩土力学》2003,24(2):178-182
复合地基沉降及荷载传递规律的研究是复合地基理论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然而对群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及荷载传递规律的研究,在理论上很不成熟。在采用文[1]推荐的竖向变形模式及文[2]推荐的径向变形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弹性理论及桩-土位移协调条件建立了桩及桩周土的控制微分方程,并由此推导出了柔性基础下群桩复合地基加固区内桩及桩周土压缩量计算的解析式,同时得出了桩、桩周土中竖向应力及桩侧剪应力计算的解析式。通过算例将该方法所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也与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算例及模型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对分析柔性基础下群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规律及加固区的变形具有足够的精度,且该法计算工作量小,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2.
谭峰屹  胡道斌  丁瑛韬 《岩土力学》2006,27(Z2):914-916
利用有限单元法对粉喷桩多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荷载大小、垫层厚度、垫层模量、桩长径比以及桩距等影响因素的分析,得出在整个加荷期间粉喷桩多桩复合地基沉降随着这些因素变化而变化的规律:随着荷载的增加,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呈现了非线性的增长势态;褥垫层越厚,桩间土的沉降越大,厚度应控制在300mm左右且其模量不应过大;随着桩长的逐渐增加,桩侧摩阻力发挥得就越明显,桩土有共同的沉降趋势;随着桩间距的增加,导致桩间土沉降的非线性趋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long-term settlement of road on the soft soil, an in situ measurement of a highway in southeast China was conducted during both the construction and post-construction stage. I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long-term settlement of the pavement on thick soft soil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components: the consolidation settlement, the creep deformation and the traffic load-induced deformation. The equivalent time line model based on the viscous–elastic–plastic theory wa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road settlement caused by the consolidation and creep of the subsoil. A cyclic strain accumulation model, which was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tests of soil elements, was adopted to consider the road settlement induced by cyclic traffic loadings. A pavement dynamic response model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dynamic stresses in the subsoil generated by moving traffic loads when the road was open to service. It was found that the equivalent time line model combined with the cyclic strain accumulation model could predict the road settlement accurately at both the construction and post-construction stage. Numer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ffic speed had limited effect on the post-construction road settlements for the speed range considered. The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of the road, mainly composed of the traffic-induced settlement and soil creep deformation, could be reduced significantly by increasing the embankment surcharg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stage. The creep component accounted for over 10% of the total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while the percentage of the creep deformation in total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decreased rapidly as the embankment surcharg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现有的沉降计算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粉喷桩的荷载传递规律,提出符合工程实际的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碎石桩复合地基试验及固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碎石桩复合地基在处理软弱地基土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掌握其规律性,本文针对某电厂碎石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和桩身应力测试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饱和粘性土地基中桩土应力比与外荷载大小有关。其形状为上凸抛物线型,大小一般在3~6之间;静载荷试验下桩身应力分布特点与天然地基应力分布近似,影响深度为载荷板宽度的2~3倍。通过用有限元法模拟该复合地基固结性状,得知碎石桩不仅大大加快粘性土复合地基固结,而且减小了工后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雷学文  陈凯杰 《岩土力学》2007,28(Z1):819-822
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路堤荷载作用下桩-网复合地基中土工合成材料刚度、垫层厚度、桩体模量以及桩间距对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特性、桩-土应力比、路基的表面沉降及侧向位移的影响。总结、分析计算结果,获得了桩-网复合地基承载及变形的一些基本特性,如:增加土工合成材料刚度,可显著地减小桩-土差异沉降和路基侧向位移,并增加桩-土应力比;增加垫层厚度,可明地改善桩-土荷载分担比和桩-土应力比等力学性状。这些结果对桩-网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荷载传递法计算降水引起的基桩沉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研究采用荷载传递法时均未计算桩体自重,若直接应用于国内软土地区超长桩基的沉降计算,其精度难以满足高速铁路线下工程严格的沉降控制要求。基于佐藤?悟双折线模型提出侧阻荷载传递函数的假定模式,引入桩体自重并对荷载传递法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行修正和求解,结合降水引起的桩周土体沉降计算和基于端阻弹性模型的桩端土体沉降计算,获得地下水位变化诱发的基桩沉降计算方法;采用理论推导的基桩沉降解析解,并借助嵌入荷载传递函数的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单纯桩顶荷载作用和桩顶荷载与降水共同作用两种工况下的桩侧摩阻力、桩体轴力和基桩沉降进行算例对比分析;有限元计算因考虑了由桩体沉降产生的桩周土体附加竖向位移而与理论计算略有偏差,但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降水引起的基桩沉降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大规模超长群桩基础工作性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长桩基础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对其工作性状的研究相对滞后。以某超长群桩基础工程为例,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超长单桩及群桩的工作性能。计算中桩、土和承台的有限元模型均用8节点六面体等参单元,桩-土界面用有厚度的接触面单元模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用线弹性模型,土体用非线性Duncan-Chang弹性模型模拟;承台施工过程用分级加荷的方法模拟,承台混凝土的硬化过程用变化模量的方法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超长单桩的承载性状属摩擦桩,其桩身失稳的原因是桩侧土体的破坏;在群桩基础中,不同位置基桩的工作性能不完全相同,承台周边桩的工作性能与单桩类似,而与内部桩的差别较大;现行规范中推荐的群桩效应系数和有限元计算结果间存在较大差别,表明现行规范可能不适用于超长群桩基础,对超长群桩基础的工作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吴麟  袁建新 《岩土力学》1988,9(4):41-49
本文用轴对称有限元法分析了桩基的蠕变效应。用广义开尔文模型和宾汉姆模型来分别模拟土的粘弹和粘塑性状。推导了轴对称条件下桩土接触面及桩周土体的粘弹、粘塑性应变增量公式。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轴对称弹-粘弹-粘塑性有限元程序,分析了桩基的沉降、承台的荷载分担作用,以及桩体的侧阻力分布等受蠕变的影响,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桩基的蠕变效应。此外,还进行了桩土接触面的摩擦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The axisymmetric finite element technique is used in this paper to analyze the creep effects on pole foundation. Generalized Kelvin model and Bingham model are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visco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behavior of soil respectively. Viscoelastic and viscoelastic strain incremental formulas are derived for interface elements and soil elements around piles and the axisymmetric elastic-viscoelastc-viscoplastic finite element program is compiled. Creep effects on the settlement of poles, the building load carried by raf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es along piles a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behavior of interface between pile and soil are investigated through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