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四十年来辽宁防震减灾工作历程自海城地震以来,辽宁地震防灾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下面将从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防御、地震应急救援和地震科技等几方面阐述四十年的防震减灾历程。1.1地震监测、预报1.1.1地震监测1970年辽宁省地震办公室建立时,新建和扩建了6个地震台,后来增加到11个。目前辽宁省地震监测台网由12个国家级地震台,11个省级台、36个市(县)级台、4个  相似文献   

2.
序言     
中国地震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系统建设在“九五”期间,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各省、市人民政府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新建、改建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与21个省、市区域性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已在我国地震监测速报和地震应急工作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从事遥测地震台网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近年来,科技人员在遥测台网运行维护管理、台网数据分析处理、新技术引进和数据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丰硕的科研成果,推动了我国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和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在新时期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宝鸡市地震局虚拟测震台网建设过程,及网络集成,技术应用、运行状态等情况,表明市、县一级地震工作机构,在现有环境和条件下,完全可以利用地震信息节点平台建设虚拟测震台网,实现地震数字观测资料共享、地震事件实时监测、快速获取震情信息、建立强震预警机制等功能,这无疑是逐步提高防震减灾队伍快速响应能力和全社会综合防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市、县两级防震减灾的工作体会和实践经验,着重论述了市(县)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即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就如何做好市、县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地震监测工作乃至防震减灾事业的核心基础,中国测震台网为地震监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站点参数包括站点经纬度信息和站点仪器信息。站点参数准确性,决定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影响防震减灾工作和地震科学研究的效能。本文聚焦目前在网运行的全国测震台网1 182个站点,对其参数信息进行准确性校核,同时以仪器类型为索引,整理产出此站点的观测系统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国家测震台网中心建立站点参数数据库进行站点元数据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6.
地震档案工作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震局系统形成的各类档案,记录了防震减灾工作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的始末原委,记录了几代人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是防震减灾事业历史进程的真实轨迹.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历来重视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要求重点项目形成的文件在归档前,按档案管理的要求,由文件形成单位进行整理组卷.  相似文献   

7.
回顾西藏自治区地震监测台网发展历程,介绍西藏测震台网、地球物理台网和GNSS台网的建设与发展现状,并对西藏地区测震台网、地球物理台网和GNSS台网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建议进一步优化各类台网布局,提升西藏地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球物理参数获取能力,为防震减灾工作和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张艳凤 《高原地震》2007,19(1):27-30
县级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对云南省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现状的调查,归纳了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并对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县级地震工作机构是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通过对云南省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归纳了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发展过程及其作用,探讨了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思路与措施,并对云南省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类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在防震减灾方面,移动互联网将在防震减灾社会化管理上发挥巨大的作用。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等一些国内外专业机构已经初步能做到通过移动互联网发布一些地震数据产品,但这仅仅是移动互联网在防震减灾方面应用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应用需要人们去发现、开发和推广。本文讨论了移动互联网在防震减灾事业中的应用和作用,希望能通过借助这一最新的科技手段,提升防震减灾事业科技水平,扩大地震数据产品应用范围,提高防震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地震》2001,(4)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但是地震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始终存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防震减灾能力与水平 ,“九五”期间中国地震局主持并由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承担建设了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国家防震减灾中心技术系统由 7个技术分系统组成 ,它们分别是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数据中心、全国地震前兆台网中心、首都圈数字地震与强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卫星通信网络中心、中国地震局计算机网络中心和国家防震减灾…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只有通过对地震系统职能定位进行梳理和改革,创新防震减灾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才能推动防震减灾事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大连市地震局在全面推进地震公共服务创新的基础上,通过社会资源、科技水平、组织建设三者融合发展,创新防震减灾工作思路,实现优质高效和服务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曲靖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布局,所用主要设备和数据传输方式,以及数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和主要功能.2008年曲靖市地震局建成数字地震台网,与地震遥测台网相比,扩大了台网的地震观测动态范围,扩展了观测频带,丰富了记录的信息量.台站的数量与密度的增加,提高了台网监测能力.数字地震台网的建成,将促进曲靖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范忠亮 《高原地震》2007,19(2):6-7,21
防震减灾工作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人民生命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要实现西部防震减灾工作总体目标,必须落实好西部市(县)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任务。市(县)地震部门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是一支非常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力量,是短临跟踪信息的前沿阵地,也是城市和农村、宏观和微观的结合部。  相似文献   

15.
0前言构建和谐社会是建立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安全四大要素基础上的发展战略,四者缺一不可。在安全要素中,地震灾害是自然灾害之首,能否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事关人民生命安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大事。要想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加强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战略部署,实现抗御6级地震的总体目标,市、县两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好坏是成败的关键。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市、县工作体系,强化市、县两级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建设,是监测预…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广东省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广东省测震台网、强震动台网、地球物理台网和GNSS观测台网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近年的发展趋势,为区域防震减灾和地球科学研究的数据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邹波 《华南地震》1999,19(4):82-87
防震减灾的四个环节,包括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工作和实现全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任务,最终实施都得依赖市,县地地震工作机构的落实。根据广东省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以有震情特点,介绍了近两个来地方防震减灾工作的思路与实践,为今后的工作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六安地震与监测台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六安地区历史上地震活动特点,分析多年来地震监测发展情况,认为要提高六安市防震减灾能力,应充分利用六安地区的地震监测资源和现代网络环境,开展地方地震监测工作。根据六安市地震台现状,提出了运用VPN技术,进行监测数据资源共享,建设六安市虚拟地震监测台网与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等技术方式,来提高六安市地震监测现代化水平与应急响应能力,以满足未来六安市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地震监测中心站是地震监测体系的基础单元,面对改革发展新形势和综合应急救灾体系的建立,为更好地满足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地震监测工作的需要,云南省地震局于2021年9月底完成了全省地震监测中心站挂牌,确定了中心站机构设置、职能划分和人员编制。本文通过回顾云南地震监测中心站改革历程,分析了云南地震监测中心站改革的现状并结合存在的不足,针对未来发展道路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这对提升中心站监测预报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加强和规范云南地震台站管理,发挥地震监测中心站在全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5年来,天津前兆台网建章立制,研发台网管理软件,不断强化系统运行、技术管理和产出应用工作,圆满完成了地震监测任务,并取得丰硕成果。未来5年,天津前兆台网的工作重心从观测为主向观测、应用并重转变,为天津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