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朱晓华  周年兴 《贵州地质》2002,19(3):196-200,155
基于对贵州省施秉县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首先对该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其次指出了该县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该县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出了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黄文  陈康  熊炜  王乔 《贵州地质》2018,35(3):240-246
基于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项目,通过收集资料,实地普查和综合研究,掌握了六盘水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主要性质特征、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等情况,对六盘水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对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和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可分为12大主类、38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 742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15个,四级旅游资源29个,三级旅游资源203个;新发现旅游资源1 885个。结论认为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具有户外运动基地资源基础好,山地避暑休闲条件优越,人文社会环境好的开发条件。具有资源丰富,门类齐全,开发空间大;优良级资源及新发现旅游资源多,潜在利用价值高;资源独特、品味上乘、稀缺;资源组合度高,全域性特征明显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黑竹沟区域旅游资源的特征,并对该区域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开发黑竹沟区域旅游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调查了幕府山地区的旅游资源 ,摸清了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各自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潜力 ,采用半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估 ,结合其开发前景划分了 3大类旅游资源 ,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总体保护与开发设想及其空间格局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地质学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范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在不断扩大,生态旅游和地质科学考察旅游成为旅游的重要发展方向。从分析旅游资源的形成和演化与地质学关系出发,探讨目前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中对地质学的应用及其不足,提出以地质遗迹保护为基础建设地质公园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发展方向,强调了地质学理论与地质资料在旅游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这是提高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水平,开拓旅游新领域,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四川旅游资源评价内容、指标及规范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资源评价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四川旅游资源具体实际,提出旅游资源综合定量评价法。该评价法以资源依托、市场导向为指导原则,对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项目、因素、因子及相关系数进行了系统探讨,初步建立了四川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框架、定量指标及评价步骤。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6)
在阐述地质旅游资源内涵的基础上,按照经典分类方式对井陉县测鱼镇周边地区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对该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述,并对该区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研究认为观察区存在地质构造现象、古生物、环境地质现象、风景地貌四大类地质旅游资源,可通过开展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加强地质旅游资源与区内已有旅游资源结合,加强与大学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注重开发保护工作,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万青 《安徽地质》2006,16(1):71-74
地处大别山区的霍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绿色”自然旅游资源奇秀神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底蕴深厚;本论文在对霍山县生态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思路,即要进一步加大对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要进一步做好各景区的统筹开发和管理工作、要加大在建景区的开发进度、要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9.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作者对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四个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并对公园各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在定性评价中, 从美、古、奇、名、特、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在定量评价方面, 采用了层次分析法, 选取旅游地中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条件等作为评价对象, 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 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作出评价和鉴定, 划分了四个景区的等级, 并详细分析其结果, 从而揭示了该公园旅游资源的潜力和吸引力, 为该其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万年县神农宫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溶洞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以其幽、奇、险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旅游开发。科学、合理地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进行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万年县神农宫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神农宫的评价得分为87.38分,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神农宫旅游资源的评价因子分为高开发价值和中低开发价值两个层级,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11.
脆弱的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是制约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为加强和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需要考虑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有效耦合的问题。本文以清镇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羊昌洞社区为例,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结合野外实地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法,分析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过程、途径和机制。研究发现,以石漠化治理为切入点,把旅游开发纳入石漠化治理工程,将石漠化治理形成的人文景观视为旅游资源,并结合生态农业及社区特色资源和条件进行旅游开发,能够使社区生态农业与旅游系统有效耦合。耦合后的系统,可以产生强大的系统功能,对石漠化治理成果巩固、社区居民增收及资源有效利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特色旅游地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8,27(3):278-292
云南具有丰富、世界级的特色旅游地质景观。正确认定和评价,将为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功能发掘、旅游强省的经济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旅游地质、旅游景观、旅游资源的视角,分析云南特色旅游地质资源及其特征,力图为云南旅游地质研究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相似文献   

13.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8,27(4):391-407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产业化形成旅游地质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旅游地质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旅游地质研究的目的和归宿。前人未触及,探索性极强。本文根据旅游地质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探讨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产业化理念与途径;从云南旅游地质开发特点、旅游产业构建实践,探讨云南旅游地质资源化、旅游地质产业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稻城亚丁生态旅游区旅游资源优势与开发浅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稻城亚丁具有与云南中旬和丽江相类似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并且同为传说中的理想国-香格里拉所在地,但其旅游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本文着重介绍了该区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并提出了进行系统生态旅游资源调查,进行统一的科学规化,加强旅游营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巴塘措拉间歇喷泉区是四川西部新近发现的一个旅游胜地。这里有间歇喷泉,康巴第一圣湖,原始森林,草原,雪山,银矿,佛教圣地措普寺以及高山盘羊,马鸡,喊鱼等众多景观,无不处处渗透出香格里拉的神韵。本文较系统的阐述了域内旅游资源特征,并对其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浅析了主要自然景观成因,提出了开发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6.
绵竹市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从绵竹的资源入手,作了充分且实际的自身评价,并与区域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评价,找到绵竹旅游的准确位置,进一步分析了绵竹市旅游资源在四川省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滇中林柱状旅游地质景观赏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世瑜 《云南地质》2008,27(1):62-73
滇中林柱状旅游地质景观是造型奇异、极具旅游吸引力的高品级旅游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滇中林柱状旅游地质景观已开发成旅游胜地,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范例。从旅游角度探讨林柱状旅游地质景观的赏析,以期进一步开展旅游地质景观的深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18.
浅谈洛阳龙门旅游区的地质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锐  王保健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4):17-18,51
龙门位于洛阳市南约12km处,交通便利,居民点稠密。龙门旅游区向以艺术瑰宝石窟和壮丽自然景观闻名,但其周围的地层、沉积环境、构造和矿产资源等相关地质环境却鲜为人知。如能在原有旅游项目的基础上开发地质或其它旅游资源,形成综合性旅游场所,必将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峰景区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源  赵赣  吴任华  崔学军 《江西地质》2000,14(4):276-280
本文对鹰潭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峨眉峰景区作了概略介绍,同时对整个名胜区的旅游环境、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指出了对该景区发掘的意义及开发利用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