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满足河南省气象台的业务需求,实现对实时天气及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预警,提出了采用B/S架构,基于WebGIS技术开发河南省实时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Visual Studio 2013为开发平台,基于Microsoft.NET Framework框架,并利用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可视化技术和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实现对河南省区域气象信息的实时监测。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进行实时天气、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报警,强对流天气分析以及预报预警产品的制作与发布。  相似文献   

2.
基于WebGIS、嵌入式移动通讯智能终端应用、影像动态融合等新技术进行了宁夏地质灾害实时预警预报系统的研究,设计了预警预报分析、成果发布、信息反馈、群测群防管理等四大预警预报系统模块。系统采用扩展性强的三层体系结构,基于模块化思想设计,实现了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分析、发布、反馈于一体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公路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然灾害发生后,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尽快赶赴灾区实施救助,而自然灾害的一个直接结果往往是对道路交通产生毁灭性的破坏即所谓的公路自然灾害。因此,研究公路自然灾害及其应急预警预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建立基于GIS的公路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的类型和公路自然灾害的成因,讨论了公路自然灾害GIS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类型和数据组织技术,针对地质、暴风雪天气、地震等不同成因的公路自然灾害,提出了基于GIS的公路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已经运用于为用户开发的公路自然灾害应急预警预报系统中。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基于WebGIS的气象图像数据服务系统。通过对气象图像数据跟GIS地图紧密结合的分析,将所需地图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入库。对于不带空间参考的气象图像数据,以Microsoft.NET为开发平台,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了图像数据跟地图数据配准的应用程序,生成了带投影坐标等空间参考的气象图像数据。然后采用ArcGIS Server构建了气象图像数据查询显示平台,主要包括地图服务的发布与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大数据量并发,以及安全策略等,完成了基本地图操作、气象图像数据的查询显示、动画和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实现了气象图像数据在WebGIS环境下的发布、查询和分析,为公众了解气象图像数据和预报员制作气象预警预报提供了一个气象信息辅助决策平台,也便于结合地形进行各种气象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人工影响天气实施过程中人工判别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系统主要采用ArcGIS Server技术、WebGIS技术、TITAN技术和安全射界图技术,并基于Flex平台进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产品的开发。通过对TITAN风暴和安全射界图空间位置关系的判断,生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预警信息和作业建议信息,有效提高了作业的可靠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志辉 《中国测绘》2011,(3):86-86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突发自然灾害的不断增多.增强农业气象服务已成为当前我国“三农”建设的紧迫任务。日前.国家气象局与超图软件合作开发了基于SuperMapGIS平台构建的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产品制作与发布系统。据悉,该系统将面向全国各级气象单位进行推广,届时将为我国农业发展实现由“粗放”到“精细”,由“传统”到“科学”的现代化转变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气象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更快速的道路交通气象预警发布系统,开展基于位置的道路交通气象服务,将灾害天气情况直接发送给行驶中货车运输的司机,从而尽可能减少因恶劣天气带来的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利用中国区域5 km分辨率智能网格天气实况数据和12379全国灾害预警发布平台实时获取全国3240个县市灾害预警信息,通过建立电子围栏...  相似文献   

8.
隧道监控量测是隧道施工安全控制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监测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安全和质量。基于Access数据库技术和GTS测量技术,研究开发了隧道监控量测自动预警管理系统,实现了隧道监控量测数据信息化管理和预警预报。工程实践表明,系统可以快速、方便、实时地进行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自动预警预报,为隧道工程信息化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汽是预报某些灾害性天气的重要依据,因此及时获得高分辨率的水汽产品对精准预报天气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最终精密星历更新速度较慢、时延较长,无法满足实时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超快速星历代替最终精密星历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方法:基于地基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原理,利用GAMIT软件,根据国际GNSS服务(IGS)网站提供的不同精度的星历产品获得大气可降水量,并与气象探空站所获得的大气可降水量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超快速星历所获得的大气可将水量与最终精密星历一致,二者平均差值优于0.1 mm,且与探空站测得的大气可降水量值非常一致,其精度可以满足天气预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灾害性天气严重威胁着交通运输的安全。传统的地面监测难以满足交通运输要求。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弥补地面数据的不足,在交通气象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由于灾害性天气会引起遥感影像上的几何或光谱特征产生显著改变,故重点介绍了遥感技术在公路运输网络、灾害性天气监测与预报、次生灾害监测和交通流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表明,遥感数据在交通气象灾害领域的应用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初步获得了显著效果,是未来交通气象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随着遥感定量化水平的提高,遥感技术在交通气象灾害的应用将取得更大的进步,从而为实施道路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