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帅  钟燕飞  张良培 《测绘学报》2013,42(2):239-246
遥感影像模糊聚类方法可以在无需样本分布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比硬聚类方法更高的分类精度,但其仍依赖先验知识来确定影像地物的类别数。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差分进化的遥感影像自动模糊聚类方法,该方法利用差分进化搜索速度快、计算简单、稳定性高的优点,以Xie-Beni指数为优化的适应度函数,在无需先验类别信息的情况下自动判定图像的类别数,并结合局部搜索算子对遥感影像进行最优化聚类。通过模拟影像以及两幅真实遥感图像的分类实验表明,本文方法不仅可以正确地自动获取地物类别数,而且能够获得比K均值、ISODATA以及模糊K均值方法更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2.
模糊聚类及其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聚类的关键在于确定评价模糊聚类效果的阈值λ。本文针对滑坡形变,研究了监测点的模糊聚类算法,对于模糊聚类效果,提出了基于先验信息和后验信息的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例验证。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对滑坡变形势态、原因和趋势的了解,有助于对滑坡变形监测方案的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自动化样本选择方法进行研究,实现了局部区域内面向对象的土地覆被自动分类。首先通过模糊聚类获得影像中的候选对象样本,分别提取影像特征和先验知识中的地类特征,通过预设阈值完成样本初步筛选,然后根据先验知识进行半监督距离度量学习,完成样本的自动选择,并为最终的监督分类提供度量依据。应用舟曲泥石流灾区影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基于人工选择样本的分类结果精度非常接近,同时在多次实验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相对人工方法更加客观,适合批量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预测方面的不足,采用动态评估策略的GEP算法深入分析并预测了大坝变形趋势,对监测某大坝变形进行了预测分析。实验表明,与传统GEP预测方法相比,动态评估策略的GEP算法预测精度优于传统的GEP预测,克服了传统GEP预测方法的不足,提高测量精度,在大坝监测预报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着重于GPS数据的单历元解算方法研究,以及监测点变形量的分析和预测。此外还探讨了该方法在变形监测系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数据的相关性对变形精度的影响。本文还阐述了对变形量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各种方法,提出了整体方差法对变形量进行分析,并用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变形值进行预测,试算结果表明这些方法是可行的。最后,本文设计一套GPS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包括软件功能设计、数据库实现等,并对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水利水电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坝的变形监测显得尤其的重要。大坝变形监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监测点的变形数据来预测大坝变形未来的变形量。这也是传统的大坝变形监测常用的预测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只是针对单个监测点进行预测,却不能反映大坝的整体形变。对于大坝整体变形的研究方面,虽然出现了一些有关多测点的研究方法,但距离大坝整体变形的目标还是相差甚远。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大坝整体变形规律。并将具有高效的全局搜索能力和高效的数据挖掘能力的进化算法---基因表达式编程算法用于聚类分析模型的建立中。提出基因表达是编程的大坝位移强度聚类分析模型。通过实例证明该模型能够反映大坝的整体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7.
分析高铁的沉降观测数据,评价其安全状况至关重要。采用基因表达式编程(GEP)算法,将某高铁桥墩的沉降观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并与GM(1,1)模型、灰色线性回归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GEP的方法建模更加便捷,预测精度更高,能有效进行变形分析。  相似文献   

8.
桩顶水平位移的变形监测是一项重要内容,针对传统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本文采用基因表达式编程(GEP),利用Eclipse平台下的Java编程语言,建立了桩顶水平位移预测模型。将灰色GM(1,1)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基因表达式编程(GEP)这三种模型对桩顶水平位移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基因表达式编程不仅能够提高桩顶水平位移的预测精度,而且其学习效率比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也有显著提高,从而证明基因表达式编程模型在桩顶水平位移预测方面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利用TM数据进行动态聚类并作最小距离分类的非监督和监督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对桔乡黄岩市郊的土地利用进行自动分类, 获得了能充分揭示桔园分布的高质量土地利用分类图像;继而采用阈值法和均值─均方差窗口法成功地实现了桔林资源信息的自动提取, 面积精度达95.3%.为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快速监测经济林资源及其动态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三维网格模型数据和三维点云模型数据正逆向结合的数据处理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三维网格模型提供模型结构、语义和几何等方面的先验知识,指导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建模等逆向处理,可极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精度。基于以上思路,本文提出了首先基于混合聚类的网格模型初分割,然后以模型的这种先验信息指导点云数据进行精细分割的算法。并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实现和数据实验,验证了算法的适用性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