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们使用氨的光谱来研究彗星光谱的谱线,这些谱线的成因是氮与氢所构成的分子,特别是 NH_2。我们从低压下,轻微激发所得的氨光谱,比较从别的氨光谱,能更完全地证认彗星的光谱。从彗星各种光谱里所证认出的谱线的情观的研究,得知这些光谱更可利用来研究氨的光谱的细节。由我们所得的谱线的分群表现氨光谱的 NH_2光带的结构;有些彗星的光带还分裂为二,这种分裂现象是在实验室里所观测不到的。  相似文献   

2.
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时,我们在云南省瑞丽县用一架无缝光谱仪成功地进行了一次闪光光谱观测。仪器由定天镜供光,平均色散度为5.7/mm。光谱底片的高度分辨率为185 km。 观测资料初步分析如下:在4799—5845波段内,证认了1042条色球谱线,其中72条是文献[1]和[2]中未见列出的;确定了色球底的位置;用食既前的太阳边缘的无缝光谱和日食前一天的日心有缝光谱进行了绝对强度定标;测量计算了各条谱线在色球底层附近的强度。 此外,还拍摄到了5303(FeXIV),5445和5694(CaXV)三条日冕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发表了对天鹅座32食双星1981年食期间及1982年食外期间,在波段范围λλ3520—4348A及λλ5110—6600A的光谱观测结果.分析了Call K线等值宽度随位相的变化,推算了K型超巨星色球大气的密度分布规律;测定了K星的视向速度;认证及测定了光谱中的发射线和呈P Cyg轮廓的谱线,并估算了K型超巨星的质量损失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斯隆数字化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SDSS)第12期数据(data release 12,DR12)的光谱,分析引力透镜类星体SDSS J1001+5027的A, B两个像的光谱。两个像光谱的红移分别为1.84132±0.00024和1.84545±0.00012,透镜天体红移约为0.415。通过证认可靠的CⅣλλ1548, 1551或Mg Ⅱλλ2796, 2803窄吸收双线的方法,证认出A, B两个像的光谱中红移分别为1.60677±0.00012, 0.87140±0.00007和0.41455±0.00006的3个吸收系统。从3个吸收系统共证认出27条窄吸收线。测量27条窄吸收线的等值宽度,再通过分析、比较3个吸收系统在A, B两个像光谱中吸收线的数量及等值宽度的差异,给出了3个吸收系统在引力透镜类星体SDSS J1001+5027视线方向可能的分布示意图。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十颗Me星的低色散光谱资料,其中有六颗星以前没有人给出发射线资料,四颗前人没有给出光谱资料;还有一颗是新发现的Me星。这里我们均给出发射线资料及光谱型。另外还给出了每颗星的光谱描迹图及其中三颗星的证认图。  相似文献   

6.
1986年3—4月间,哈雷彗星的日心距为1和1.5 A.U.附近。我们使用云南天文台1米RCC望远镜和卡焦摄谱仪,取得了7张长狭缝光谱。这是我国唯一的一组哈雷彗星长狭缝光谱。光谱色散度为165(?)/mm,分辨率不小于7(?)。本文主要给出6张Kodak 103_a-O底片上3000—5100(?)波段的谱线证认结果。光谱片上主要出现了CN、C_2、C_3、CH、NH、OH等分子发射线,还可能存在NH_2、CH~+、N、H_2CO等发射线。光谱中连续辐射、吸收线较强,离子谱线少而弱,表明哈雷彗星是富尘的。OH(3090)发射线的出现既证实了卫星观测结果,又说明云南天文台的紫外观测条件是优越的。  相似文献   

7.
南京大学太阳塔于1979年在南京郊区建成,1988年参加了全国联测,它的主要性能如下: 定天镜口径:46cm 成象镜口径:33cm 太阳象直径:20cm 多波段光谱仪可观测谱线:H_α,H_β,H_γ,H_(9-12),CaⅡ H, K 光谱观测时间分辨率:~10~s 光谱仪色散度:1.2-1.5mm/A 表1列出了1988年联测期间成功观测到的耀斑光谱(表1见下页)。  相似文献   

8.
自今年3月18日池谷一张彗星过近日点以来,它的总亮度保持在3.5等左右,达十几天之久,至4月10日,才降至4等,而它的彗尾也伸展到6度以上,从而使它成为自1997年海尔一波普彗星以来最亮的肉眼彗星。进入21世纪以来,已出现了3颗肉眼可见的大彗星,其他两颗都叫林尼尔彗星(C/2001A2和C/2000WM1),无论是亮度还是壮观程度,池谷一张彗星都超过那两颗林尼尔。  相似文献   

9.
2005年10月23日-新SOHO/SWAN彗星发现公告! SOHO太阳探测器上SWAN摄像机发现了它的第七颗彗星。MPEC 2005-U19已经通告C/2005 T4(SWAN)彗星的发现,这也是近两个月来SWAN摄像机发现的第二颗彗星。不像LASCO[通常发现SOHO彗星的C2,C3图片都是由该设备拍摄]发现的彗星,所有的SWAN彗星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彗星群。Rob Matson和Michael Mattiazo共同发现了这颗彗星,以下是由Rob Matson关于本次发现的情况的具体介绍: 对于我而言,上个星期无疑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星期。10月17日星期一下午我发现了一颗彗星,  相似文献   

10.
彗星情报站     
以下是2004年1月发现的正式编号的彗星: P/2004 A1,C/2003 WT42(LINEAR),P/2003SQ215 (NEAT-LONEOS),C/2004 B1(LINEAR),P/2003WC7(LINEAR-Catalina) 2004年1月共发现了5颗彗星,不过只有两颗是真正的1月里发现的,其他3颗是2003年里发现的小行星在1月里被证实为彗星。  相似文献   

11.
点彗台     
2012年1月共发现命名了6颗彗星,其中两颗是重新发现的周期彗星。2012年的第一颗彗星由PANSTARRS巡天项目在1月2日发现,发现时亮度为19等,得到的编号是C/2012A1(PANSTARRS)。这颗彗星的近日距很大,达到7.6天文单位,过近日点时间为2013年11月29日。2012年1月15日,LINEAR巡天项目发现一颗小行星状的目标,亮度17.5等,随后的观测发现了它的彗星特性,命名为C/2012A2(LINEAR)。这颗彗星将于2012年11月4日过近日点,近日距3.5天文单位。这是LINEAR发现的第208颗彗星。  相似文献   

12.
1995至1998四川内用2.16米望远镜、50A/mm色散进行了仙后座1995新星的光谱观测。对取得的资料作了谱线证认、连续谱和谱线的流量、气壳膨胀速度、温度等测定,确定了新星气壳的电子密度和温度、估算了新星的抛射质量。指出该新星的若干特点并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1995 至1998 四年内用2 .16 米望远镜、50A/m m 色散进行了仙后座1995 新星的光谱观测。对取得的资料作了谱线证认、连续谱和谱线的流量、气壳膨胀速度、温度等测定,确定了新星气壳的电子密度和温度、估算了新星的抛射质量。指出该新星的若干特点并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彗星动态榜     
最新发现: 2008年2月里只发现并命名了两颗彗星,其中一颗是重新发现的周期彗星。 2008年2月2日北京工商大学的北泽晋报告中国的两位业余天文爱好者江苏苏州的陈韬和新疆乌鲁木齐的高兴发现了1颗新彗星,这颗彗星是由高兴用自己制作的用来发现新星的观测设备在2月1日拍摄到的,陈韬存照片上发现的。这个设备是佳能350D数码相机接口径7厘米,F2.8的镜头。彗星发现时亮度为13等,随后在1月30日和31日拍摄照片上也找到这颗彗星,亮度分别为14等和13.5等,在2月2日拍摄的确认照片上,亮度为12等。  相似文献   

15.
点彗台     
最新发现:2009年1月里地面观测发现并命名了5颗彗星,其中有三颗是重新发现的周期彗星。另外,还有去年11月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本月被证实为彗星。2009年编号的第一颗彗星是C/2009 A1(STEREO),是由澳大利亚的A.Watson在STEREO(日地关系卫星天文台)拍摄的图片上发现的。  相似文献   

16.
彗星情报站     
近期关注2006年11月新发现并命名了5颗彗星,都是Catalina巡天项目发现的,其中有1颗是重新发现的周期彗星。11月11日Catalina发现一个小行星状的目标,在随后的观测中被证实是彗星,编号为C/2006 V1(Catalina)它将于2007年11月26日过近日点,近日距2.28天文单位,这是Catalina发现的第37颗彗星,发现时亮度为18等。11月16日A.R.Gibbs报告在进行Catalina巡天观测时发现一颗新星,亮度18.5等,确认后得到编号C/2006 W1(Gibbs),彗星已于2006年5月7日过近日点,近日距1.71天文单位。  相似文献   

17.
云南暗弱天体光谱及成像仪(Yunnan Faint-Object Spectrograph and Camera,YFOSC)是一台能够快速切换工作模式,进行天文成像及光谱观测的仪器。其中长缝光谱作为该仪器的主要光谱观测模式广泛应用于点源以及面源的分光测量研究。通过测量该模式下YFOSC系统的波长响应曲线,各块光栅的波长范围,并对定标灯谱进行波长证认,同时在考虑大气吸收以及望远镜效率的情况下给出了曝光时间曲线,为观测者更好地使用该仪器提供参考。最后以近期拍摄的一条超新星光谱为例,介绍长缝光谱模式的实际观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彗星情报站     
2006年2月里共发现并命名了3颗彗星。其中P/2005SB216(LONEOS)最早发现于去年9月30日,当作小行星编号为2005 SB216,从12月开始陆续有观测者发现它具有彗星特性,最后于2006年2月7日确定为彗星,亮度19等。另外,本月有两颗周期彗星得到永久的编号174P/Echeclus和175P/Hergenrother。重新发现的周期彗星是41P/Tuttle-Giacobini-Kre-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是北半球彗星观测相对平淡的一年,除了三颗(8P/塔特尔彗星、C/2007W1博阿蒂尼彗星和C/2008A1麦克诺特彗星)勉强达到肉眼可见的彗星以外并没有太多亮点。倒是年初新疆星明天文台利用CCD巡天发现的陈-高彗星(C/2008C1)给国人带来了意外的·凉喜,这也是继2002年河南张大庆先生发现池谷-张彗星后国内爱好者独立发现的第二颗彗星。  相似文献   

20.
点彗台     
寇文 《天文爱好者》2010,(12):16-17
最新发现 2010年10月下旬至2010年11月上旬里发现并命名了5颗彗星,其中1颗是重新发现的周期彗星。 2010年10月17日A.Boattini报告他在进行Mt.Lemmon巡天项目观测时发现一颗新彗星,随后发现,La Sagra巡天项目在10月1日曾经拍摄到它。这是一颗周期彗星,得到的编号为P/2010U1(Boattini),发现时亮度18.5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