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蒗地区铜厂河铜矿系喜山期隐伏斑岩体外接触带玄武岩系热液型铜矿床,其主要含矿、赋矿层位为上二叠统玄武岩组(P2β)与黑泥哨组(P2h)玄武岩系,主干控矿构造为南北向断裂体系。矿区NWW向F1断裂为阻矿构造,铜矿化均产于其下盘(南盘);NE向F2、F3断裂将本区分成三个不同矿化特征的矿段。通过对矿区铜矿的碳、氧、硫等稳定同位素和包裹体分析及成矿热液演化特征探讨,建立了铜厂河铜矿热液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荣那铜矿床位于西藏班怒西段多龙斑岩铜矿集区,以往1∶50000磁法和水系沉积物测量已经显示出荣那异常带具有寻找隐伏斑岩铜矿的潜力.为进一步查明该异常区的异常源属性和铜矿地质特征,对以往地质、物探等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投入了大比例尺磁法和电法测量等物探工作;在优选区内成矿有利部位的基础上,利用钻探施工进行异常查证.区内物探工作将荣那异常带进一步分解为两个次级异常区:在荣那异常区中心呈现低磁、低阻、高极化异常有利成矿区块,在荣那外围异常区呈现环状高磁、高阻、低极化异常环带.进一步在荣那异常区布设两条激电测深剖面,约150 m以深呈现钟状陡峭的低阻高极化异常.通过对该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在荣那异常区选定成矿有利部位施工ZK3204钻孔,86.83~1067.6 m进尺处揭露厚大铜矿体,连续穿矿厚度980.77 m,铜平均品位0.69%.矿体呈巨厚橄榄球状,矿石类型为黄铜矿、辉铜矿化、斑铜矿、黄铁矿化浸染状铜矿石.截止2015年末,探获332+333+334级别铜金属量1097.92万吨,平均品位0.53%.荣那铜矿勘查工作表明,该物探异常是由隐伏铜矿体引起,铜矿类型属斑岩型.阿里地区的铜矿勘查工作表明,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高精度磁法和激电测量是经济有效快速圈定靶区的铜矿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覆盖区寻找隐伏矿成为当前找矿工作的热点问题,为了能在地表地质信息少的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的有经济价值的矿床,本文以沙坡岭钼矿为例,综合应用r能谱、高精度磁法、高密度电法三种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找矿勘探,辅以偏提取化探法对地球物理异常进行约束,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译,预测了有利的成矿区域,通过钻探得到了有效验证,初步建立了黄土覆盖区钼矿的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式,为下一步的综合勘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EH4在危机矿山隐伏金矿体定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EH4连续电导率成像仪是快速高效的第四代数字化大地电磁探测仪器,基本配置(10Hz~100kHz)能测量地表向下1000m深度范围内地质体的连续视电导率值,我们对25个不同类型金属矿床进行了隐伏矿定位预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D模式图能清晰地反映不同电性体的精细电阻率结构,经钻孔验证后显示:(1)火山晚期热液型金矿床,很好地反映了火山机构控矿的漏斗状形态,体现了矿体的垂向延深大于水平延长的成矿规律,矿化异常的电阻率较低(1~150Ω·m);(2)剪切带型金矿床,明显区分了矿化蚀变构造带和围岩,确认矿化异常在围岩中呈脉状分布,电阻率小于260Ω·m;(3)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清晰地反映了隐爆角砾岩体控矿所形成的对称矿(化)体,区分了隐爆角砾岩体和矿化蚀变带,矿化异常的电阻率较高(1000~2000Ω·m).  相似文献   

5.
隐伏活断层未来地表破裂带宽度与位错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Okada(1992 )有关地震断层地表位移的计算方法和程序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 0 0 11- 2 0 0 1) ,推导了隐伏活断层突然错动产生地表破裂带的临界值 ,即在相隔 5m的水平上 ,位移差超过 0 1m。初步讨论了隐伏活断层地表破裂带随埋深、倾角、断裂力学性质和断面位错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 :对于隐伏正断层 ,地表破裂带宽度随覆盖层埋深的增加表现出非线性特点 ,具有从小到大 ,再变小的特点 ;地表破裂带位错量峰值随埋深线性递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 ,隐伏正断层倾角越小 ,地表破裂带越偏向下盘 ,并且 ,地表破裂带的宽度也变小。与隐伏正断层相比 ,隐伏走滑断层地表位移差随埋深衰减更快。随着隐伏活断层断面上位错量的增加 ,地表破裂带宽度会显著变宽 ,位错量也随之增大。这些认识和计算结果为城市规划、各种生命线工程和建 (构 )筑物的跨断层设防 ,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隐伏金属矿产勘查的深度逐渐加大、勘查区逐渐向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情况更加复杂的山区转移,常规的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勘查的需要.本文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重力测量(GS)的技术组合,并将其运用于新疆哈密白山钼矿勘查实践中.哈密白山钼矿深孔在1400m以下的深部验证了隐伏花岗岩体的存在,证实白山钼矿属于斑岩型钼矿.岩体顶盖碎裂角岩化带是热接触变质的产物,含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热液.CSAMT测深和重力测量能较好地反映隐伏花岗岩体的就位空间和大致的侵入界线,深部隐伏花岗岩显示高阻高重力异常,中低阻异常围绕高阻高重异常周边分布,钻探验证在高阻异常顶部200~2500Ωm中低阻异常区间对应的是钼矿层位.依据钻探工程对隐伏花岗岩和钼矿层的控制,对应CSAMT测深剖面似电阻率等值线区间,大致推断隐伏花岗岩的侵入顶界和定位预测深部的钼矿赋存空间.白山钼矿的预测远景资源量可达2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7.
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对金顶超大型铅 锌矿床成矿阶段形成的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 ,成矿流体的40 Ar/ 3 6Ar≈ 30 1 .7~ 385 .7,3 He/ 4 He≈ 0 .0 3~ 0 .0 6Ra,成矿流体属于饱和空气的表生水 .在此基础上 ,对氦、氩、硫、铅同位素耦合关系的研究进一步确定出该矿床成矿流体的形成演化过程为 :饱和空气的大气成因地下水下渗增温→通过水 岩作用从盆地地层中获取硫和氯以及放射成因的氦和氩→浸取盆地底部幔源火成岩中的铅和锌→含矿流体回返上升成矿 .由于这一过程的结果 ,而使成矿流体留下了地壳放射成因氦、(叠加有部分放射成因40 Ar的 )大气氩、地壳成因硫和幔源铅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硫同位素标准的可靠性与延续性 ,对IAEA S 1硫同位素参考物质和V CDT硫同位素标准的3 2 S/3 4 S绝对比值进行了标定 .用高纯3 2 S/3 4 S同位素试剂以两种不同形式配制了两组人工同位素混合物 ,作为校准物质 .一组用BaSO4混合配制 ,另一组用Ag2 S混合配制 .采用高精密度的SF6法在MAT 2 5 1EM气体同位素质谱计上进行硫同位素分析 .得出IAEA S 1硫同位素参考物质的3 2 S/3 4 S比值为2 2 6 5 6 4± 0 0 0 6 0 ,V CDT的3 2 S/3 4 S比值为 2 2 6 4 96± 0 0 0 6 0 .  相似文献   

9.
天津汉沽隐伏断裂属于滨海平原区隐伏断裂。本文采用化探、浅层地震勘探和联合钻孔剖面探测等方法,并结合年代样品测试对汉沽断裂进行了综合探测研究,首次查明了汉沽断裂的准确空间位置和晚第四纪活动性。探测结果表明,汉沽隐伏断裂最新上断点埋深25. 8m,断距为2. 15m。结合光释光年代样品测试结果,推断其最新活动时代为49. 3ka ~ 65kaBP,属晚更新世中期活动断裂。由于该断层是与主断层倾向相反的次级断层,可能并不是震源断层错动在地表的直接反映,同时汉沽断裂晚更新世早期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 063mm / a,明显低于海河断裂东段晚更新世以来0. 141mm / a 的平均滑动速率,这都表明汉沽隐伏断裂的活动强度并不是很大,应是一具有中等活动强度的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10.
西藏班戈日阿铜多金属矿床位于班戈-腾冲多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已探明资源量达中型规模。最新研究和找矿成果显示矿带呈北西向展布,受燕山晚期白垩纪花岗岩类岩体侵入作用控制,矿体分布于岩体与下白垩统灰岩地层接触带及附近部位。在空间上,矿床主要分为三个矿段:主矿体分布在矿区中西部,目前在西矿段已圈定5个(条)铜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其中最大的Cu13号矿体长221 m,平均厚9 m,沿倾向已控制延深100 m以上,铜品位:0.45%~2.01%,平均0.9%。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磁铁矿。中矿段已经圈定3条矿体,成矿元素除铜外,铅、锌、银含量也较高,为铜多金属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其中以Cu-23号矿体最大,长达300 m,矿体最宽处达110 m。矿体平均品位Cu1.48%,Pb 1.25%,Zn 2.52%,A g 32.52×1-0 6。本文在矿区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分析,对比中、西矿段成矿条件,对矿区东段进行了预测评价,指出该矿区具有较好的铜多金属找矿前景。同时建议对已圈定的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进而圈定该区铜多金属矿带或矿(化)体,为矿区深入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隐伏矿床定位预测理论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隐伏矿床定位预测是当前成矿学和勘探学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成矿系统思想的拓展、模型找矿的进展、GIS在成矿规律中的应用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四个方面,应用地球物理方法"攻深探盲,寻找大矿、富矿",对隐伏矿床定位预测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隐伏矿床预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未来隐伏矿床预测研究将会向着定量化、数字化、精细化和多方位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贡嘎山东坡C3植物碳同位素组成(δ^13C)的系统研究和对C4植物分布的初步调查,探讨了C3植物δ^13C在湿润环境下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同时还揭示了C4植物在贡嘎山东坡随海拔的分布以及控制C4植物分布主要环境因子.结果显示:贡嘎山东坡C4植物主要分布在21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区,过低的夏季温度是限制C4光合途径很难发生在高海拔的主要原因;在贡嘎山东坡海拔2000m以上的湿润地区C3植物δ^13C随海拔升高显著变重,变化梯度为1.3‰·km^-1.温度可能是影响δ^13C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降水量、大气压、大气中CO2浓度和碳同位素值的影响可能较小.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精度的浅层地震勘探手段,探测出北京市立水桥附近的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并进行了地质解释。结果表明北京市立水桥附近区域的浅部速度模型为4层结构。第1层至第2层的介质深度从0~150m,P波速度从800~2000m/s,介质为第四纪或古-新近纪覆盖层;第3层至第4层的介质深度为130~300m,P波速度在2000~2500m/s以上,推测为泥岩、砂岩类的基岩区。黄庄-高丽营隐伏活断裂其浅部由东西2条近似平行、相距1300m、走向N23°E、倾向SE的断裂所组成,西断裂F2倾角22°,东断裂F1倾角67°,在634m深度归结成单条断层,构成分叉状结构;断层上盘埋深101m,下盘埋深109m,断距为8m,为断错T2,T3地层界面、带走滑分量的正断层型  相似文献   

14.
北京平原区隐伏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十余年来,国内外有关平原区隐伏断裂的探测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King,1980;汪成民等,1988).但到目前为止,多数工作都集中在隐伏断裂的定位及相关各种探测方法研究.本文的重点则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隐伏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与活动方式.研究区主要选在北京平原北部令人注目的夏垫断裂和南口-孙河隐伏断裂.1.隐伏断裂研究的一些主要内容1.1 隐伏断裂的准确定位为查明平原区隐伏断裂的准确位置,我们采用化探普查、浅层物探详查和钻探、槽探最后定位等联合  相似文献   

15.
综合物探方法在好力宝铜矿床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综合物探快速评价体系在好力宝铜矿的应用过程.通过分析地质资料和实际地质情况,综合运用VLF、EH4和IP等物探手段进行隐伏矿体预测,在工作区内发现了与成矿有关的地球物理异常,显示了良好的成矿前景.两个验证钻孔都有工业矿质发现,说明该综合物探评价体系在好力宝铜矿的应用是成功的,也显示了其快速、高效和实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楚雄盆地砂岩铜矿形成于白垩系高峰寺组和马头山组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 状,受层位控制.矿石构造以浸染状、条纹状为主,并见矿化受泄水构造和准同生变形 构造控制,在郝家河矿中有脉状矿体产出.矿体多见于背斜缓倾斜翼,具包卷前锋.矿 化分带明显,这种分带形成于浅紫交互部位.硫、铅同位素和稀土资料研究显示,铜来 自围岩,硫为细菌还原硫,主要来自下部层位,在成岩期间来自上部的氧化含铜卤水和 来自下部的还原卤水,在应力中和面反应形成矿体.  相似文献   

17.
高阶神经网络在储层分布参数定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介绍了高阶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提出把高阶神经网络应用于储层分布参数的定量预测方法,并给出双河Ⅳ4(5-9)油组顶层孔隙度与深度的预测算例,并讨论了不同的储层分布参数的预测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华北克拉通虽是古老大陆地块,但在岩石圈的大规模减薄与破坏过程中,产生了金成矿作用,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金矿类型——华北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地球物理方法是发现和探测金矿的主要技术手段.文章从华北克拉通破坏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出发,基于岩石物理性质,将克拉通破坏型金矿的地质模型转换成地球物理模型.将当前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地球物理探测归类为矿集区尺度快速高效探测和矿区尺度大深度探测两个层面:(1)利用航空电磁法、磁法和重力方法开展矿集区尺度的浅层(1500m)异常区探测;(2)通过地面可控源电磁法和地面大地电磁法开展矿区尺度大深度(5000m)探测和矿体定位.以具有巨大成矿潜力的辽东矿集区为例,分析综合地球物理的应用效果:在青城子矿集区的尖山子断裂周边圈定了两个找矿远景区,分别是白云-小佟家堡子深部找矿远景区和青城子深部找矿远景区.在五龙矿集区鸡心沟断裂周边圈定了三个找矿远景区,分别是五龙深部找矿远景区、苇沙沟深部找矿远景区和长安镇深部找矿远景区.矿集区尺度的快速探测技术和矿区尺度的大深度探测技术形成了克拉通破坏型金矿多尺度立体探测技术方案,为克拉通破坏型金矿等金属矿产勘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聊城-兰考隐伏断裂第四纪活动性的综合探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综合分析区内重、磁、石油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 ,采用化探 (气氡、气汞法 )定位 ,浅层地震勘探、钻探地质剖面和新地层测年等综合研究 ,确定了聊城 -兰考 (简称聊考 )隐伏断裂的准确位置、第四纪各时段位错量和最新一期的断错时代。结果表明 ,断裂向上破裂位错影响到地表以下2 0m左右 ,属全新世早期活动断裂 ,其平均位错速率为 0 12mm/a  相似文献   

20.
坦桑尼亚西嘎山(Siga Hills)地区位于坦桑尼亚西北部苏库马兰德绿岩带东南端,20世纪初在该绿岩带内发现了一系列世界级金矿床,如盖塔(Geita)金矿和布鲁扬葫芦(Bulyanhulu)金矿.由于该地区金矿床多属于绿岩带条带状铁建造型金矿,具有明显的强磁异常特征,因此可以通过航磁及地面高精度磁测来查明目标体的规模和大小,但受磁测方法限制以及大部分金矿体为半隐伏或全隐伏状态,因此无法对靶区内宽度仅为几米或十几米的隐伏含矿构造体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本文以西嘎山地区某一 隐伏金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测、岩样物性测量、激电剖面和断面测量等综合物探工作手段,取得了较丰富的异常信息.缩小了找矿靶区;了解了区内金矿体与围岩的物性差异;查明了含矿构造的平面和断面电性特征,并通过钻探工程得到了验证,提交区内(333)+(334)?金金属量9 t,结合区域成矿背景总结规律,为西嘎山地区今后的隐伏金矿区找矿工作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