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富蕴县蒙库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仇仲学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110-114
蒙库铁矿位于阿尔泰多金属成矿带的中段,蒙库复背斜北东翼部次级向斜铁木下尔滚向斜核部及其两翼,含矿地层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岩性为一套中深变质的火山岩.矿体与围岩接触界限清楚,与地层同步褶曲呈向斜形态.文章以区域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根据对矿石微量元素组分分析、硫同位素特征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应属海相火山喷发-沉积受变质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大石桥-吉洞峪-带出露的主要为古元古代的变质层状岩、由云母片岩,长英质粒岩和大理岩组成。区域上形成一大型北东向的复式向斜构造,复向斜南北两翼变质地层对比问题是辽吉东部辽河岩群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作者根据五年来在大石桥-吉洞峪-带进行1:5万区调所获得的新资料,从标志层及组合标志层岩,岩相学特征,主要标志层的岩石化学和稀土地球化学特征,变质作用泻化等方面的研究入手,讨论了复向斜两翼变质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3.
湖北大冶铁矿矿床控矿地质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冶铁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侧与新华夏构造体系(以梁子湖北北东向断裂带和大磨山—鄂城隆起带为主体)的复合地带。大致与传统构造区划的下扬子褶皱带西部大冶复式向斜构造部位相当。矿床产出的具体部位在铁山侵入体南缘中段接触带上。矿区范围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灰岩、白云岩建造,其次为二叠系上统大隆组,长兴组、龙潭组地层。二叠系与三叠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根据岩性及层理特征、变质残余结构、岩石化学成分等可将矿区三叠系下统大冶群变质地层划分为七个岩性  相似文献   

4.
青海锡铁山矿区褶皱构造及其找矿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锡铁山矿区地层进行了地层层序关系分析,建议该区上奥陶统滩间山群划分为5个岩性段,自上至下分别为中基性火山碎屑岩段,正常沉积岩段,火山碎屑沉积岩段、基性和酸性火山岩互层段和紫红色砂岩段。锡铁山地区的区域褶皱构造为一复式向斜,呈中央隆起两个翼部向斜的“W”型。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化主要分布于中央隆起两侧的次级向斜内靠近隆起的部位。在锡铁山铅锌矿床的两端与次级向斜核部均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TZB铬铁矿矿床,是一个主矿体赋存在超基性岩体围岩中的矿床.本文着重介绍其基本地质特征,以供交流.一、地质概况本矿床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走廊南山复向斜南翼.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奥陶统的中-基性火山质沉积岩(O_1~a),浅变质火山沉积岩(O_1~(b-1))和灰绿色变砂岩与千枚岩互层(O_1~(b-2)).在前两岩组中夹有大量的碳酸盐岩透镜体.这套地层呈北西走向,为倾向北东的单斜层.此外,在矿区南部还出露有中、古生界地层,它们同奥陶系地层呈断层接触(图1).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紫金县铁嶂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凤颖 《广东地质》2004,19(1):22-29
阐述了铁嶂锡矿床的地质特征,锡矿体产于水墩向斜的SE翼,地层倾角较陡的细粒变质石英砂岩中,上覆千枚状页岩。结合矿体形态、大小和内外结构特征,将矿体划分为破碎带型、大脉型以及细脉带型3种类型矿体。分析了矿床的成因机制,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因素控制的,地层间的静压力差及岩石的脆塑物理性质是含矿热液流动富集的主要条件,认为该热液矿床的形成机制受地层产状及岩石脆塑性制约。同时铁嶂锡矿床外围仍有寻找该类型锡矿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漳平石坂坑矿区位于政和-大埔深断裂带的西侧,闽西南拗陷带大田-龙岩次一级拗陷带的南段,永福复背斜与龙漳复向斜之间。区内共圈定水泥用灰岩矿体4个,矿体呈层状、厚层状赋存于下二叠统船山组与中二叠统栖霞组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矿石质量较好。通过对区内水泥用灰岩矿体地质特征的总结与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属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在福建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银洞子铅锌矿床成矿背景、矿体的空间赋存规律及特征。分析了地层、岩浆和构造控矿因素,即矿化围岩为大理岩、硅质大理岩及角岩;矿化与燕山期侵入岩有关;大部分矿化均赋存在背斜、向斜的轴部及其附近。区内硫同位素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反映了矽卡岩型矿床硫同位素的特征。认为该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矿区内的细脉浸染型及热液充填型矿化的出现是较晚期中温热液活动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鲁奎山铁矿逆冲推覆系与成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维全  刘毅  林菲 《云南地质》2004,23(1):60-66
对鲁奎山向斜东西两翼构造变形、赋矿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的分析,及在东翼开展地质物探综合找矿中发现,早期鲁奎山裂陷槽中、昆明群大龙口组的含菱铁质矿源层。卷入构造变形变质后已经历不同层间剥滑构造多次错移或碾碎。后期次生淋漓富集,含矿热液交代蚀变和层间滑剥构造再次叠加改造,改变原来沉积变质含菱铁质矿源层或贫矿体的属性,形成类似于原生沉积、又具有热液交代蚀变和构造岩特征的层状富铁矿体。经坑道进一步揭露证实,沿鲁奎山向斜东西两翼断续分布、已经二次富集成矿的各矿床(点),实际上是在具层间构造性质的环形断裂带控制下所形成的沉积变质后生矿床类型。表~浅部脆性断裂形成的热液交代与充填脉状矿体,局部叠加在沿环形断裂带内“层状”矿体之上,增加了找寻厚大巢状矿体的可能性。这一新的成矿与控矿规律,为重新认识原“鲁奎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床”提供了实践基础,同时也为在该区域找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GPQ斑岩铜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现将该矿床地质特征作一简要介绍。一地质简况 1.区域地质简况该矿床位于天山一内蒙褶皱系某槽向斜南缘的黑石山向斜南翼,靠近不同构造单元的邻接部位。该槽向斜形成开始于早寒武世,早古生代沉积的下部、  相似文献   

11.
黔西滇东典型矿区含煤地层热演化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研究黔西滇东地区构造特征、含煤地层发育及受热背景等基础上,运用BasinMod盆地模拟技术,探讨了格目底向斜及恩洪盆地含煤地层的埋藏史、热演化史,揭示出含煤地层成熟演化的阶段性。研究表明:黔西滇东地区煤变质作用主要受该区的沉积埋藏、岩浆热液和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控制,煤变质作用很不均匀;含煤地层被分割于众多独立次级向斜单元,总体上具有向斜控气的构造特征;格目底向斜晚二叠世煤现今处于焦煤—瘦煤阶段,镜质体反射率达1.7%左右,恩洪盆地则为气煤—肥煤阶段,镜质体反射率约1.0%。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地质特征苏州西部地区的大地构造位置归属江南台隆北延的德安—苏州前陆盆地、皖东南太湖坳褶区苏州复向斜带。区内地层出露极少,大多由钻孔揭示,泥盆系构成主要山体,一般为背斜核部地层,局部推覆在石炭系二叠系之上,石炭—二叠系常构成背、向斜翼部地层,三叠系为向斜核部地层,侏罗系  相似文献   

13.
简单地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详细地分析了矿床的构造特征,推测矿区为一北北东向—倒转向斜的一部分,在F2断层的东侧已控制矿体的下部倒转向斜的核部和另一翼为本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籍魁 《吉林地质》2012,31(2):50-54
郭家含稀土铁矿床赋存于析木—草河口复向斜北翼下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一段地层中,含稀土铁矿体呈似层状环形分布于郭家圆形的穹窿构造内,经研究及矿体顶板硅酸盐分析尼氏数值计算,初步认定该矿床为火山碎屑沉积变质再造矿床。  相似文献   

15.
地质概况银洞子铅银矿床位于南秦岭地槽的华力西褶皱带的边缘坳陷.北侧以杨斜-营盘大断裂与秦岭地轴相接,南侧以山阳-凤镇大断裂与秦岭地槽加里东褶皱带相接.两大断裂间出露地层为中、上泥盆统及石炭统,即"柞水系".区域构造形迹为东西向,中泥盆统构成黑山街-红岩寺复向斜.矿床即赋存于复向斜南翼西端大西沟组含矿地层系一套浅变质海相碎屑-碳酸盐建造中.矿区地层分八层(图1),均呈整合接触,各层间有岩相递变,沉积旋回清楚,韵律发育,具复理式特征.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蒙库盆地火山沉积构造演化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蒙库早泥盆世火山沉积盆地的构造特征。通过对该盆地火山沉积构造演化及其与成矿关系的研究,其结果认为,该盆地是一个明显的非对称的陆内裂谷,其火山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二个阶段:早期石英角斑质火山沉积阶段和晚期细碧-角斑质火山沉积阶段。由于蒙库铁矿床的喷流沉积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第二个火山沉积构造演化阶段.因此铁矿床集中产于向斜构造的核部地层.并与细碧-角斑岩建造关系密切。后期的变质变形-岩浆侵入作用又对海底喷流沉积矿床起到了明显的改造-叠加富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陈华才 《地质论评》1991,37(4):338-347
本文从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的碳、氧、硫同位素组成三方面,论述连城锰矿四号矿点锰矿床的成因,认为矿床赋存于断层带倒转向斜内,系沉积变质而成。  相似文献   

18.
中立方解石矿赋存于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磨盘山组(CPm)地层中,是产于大理岩变质岩系地层中的接触变质型矿床。它受地层层位控制,含矿岩性为大理岩,古生代二叠纪酸性岩浆岩侵入导致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矿体。该文对矿床的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方解石矿床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石绿铜矿东段次生矿是一个中型孔雀石矿床.矿床产在石绿-石根向斜轴部,与侵入于向斜西翼的石英闪长玢岩、夕卡岩关系密切(图1).空间上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混杂堆积.矿体底板是变质的黄龙群灰岩——大理岩,由于断裂控制,构成一个向北西倾斜、两头高中间低的山前坳槽. 关于矿床成因,长期以来众说纷纭: 1.省地质局704队暂定为喀斯特洼地次生富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汉阴县黄龙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金矿床是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低品位金矿床,受地层以及与区域断裂平行的次一级逆断层控制。文章叙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