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数字化自记纸雨量资料计算的基础数据和年报表资料记录的基础数据之间的差异,并根据纸质自记纸雨量资料对存在较大差异的基础数据进行了质量控制。结果表明:(1)两种资料记录的基础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个别差异可达30.45mm,较大差异多出现在较长历时;(2)在对基础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时,一般应以接近纸质自记纸雨量资料的较大数据为准;(3)当自记纸不清晰或是标注需要采用其他资料代替时,应以接近实际情况的年报表资料记录的数据为准。  相似文献   

2.
雨量自记纸时间差订正问题,《地面规范》规定:“凡24小时内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自记纸均须作时间差订正。”用查算表订正时差好处是:1.值班员订正每张雨量自记纸,按雨量自记迹线终止时所计时差,直接查表将24小时内每小时时差  相似文献   

3.
韦武康 《气象》1995,21(1):57-57
降水现象和自记降水量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遇到,降水自记某时段有降水量(指≥0.1mm),而该时段没有降水现象时间记录;或者某时段有降水现象时间记录,且实测雨量≥0.1mm,而自记无降水量等等。这些情况,一般我们说降水现象和自...  相似文献   

4.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自记仪器发生故障对记录造成影响时,只能待换下自记纸后,根据所划迹线经过细心认真判断分析,并结合《规范》、《技术汇编》有关规定,对其做出合理的处理。现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几种降水、风自记记录缺测的处理方法叙述如下。1国家一般站,当夜间有降水天气,且降水发生在雨量自记钟停走以后,自记笔尖只做上下(虹吸)滑动,所划降水迹线为一重叠的线段,降水终止时间在夜间(08:00以前);或降水持续至08:00以后,自记钟停走又于叶:00前修复,07:00~08:00一小时内记录正常,但降水是微量,迹线为平线…  相似文献   

5.
利用贵阳基准站2004—2020年17 a的自动翻斗雨量器、人工雨量筒、虹吸雨量计降水量资料,对3种观测方式的年、月、日降水量偏差程度及自动与虹吸自记观测小时降水量差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比人工、虹吸自记观测降水量偏大,偏差集中在±5%以内,人工与虹吸自记观测降水量偏差最小。日降水量≤10 mm的天数占总降水日数的75.2%,其中自动与人工雨量观测偏差超常的天数占6.8%;剩余日降水量>10 mm的天数中自动与人工雨量观测偏差超常的天数占26.6%。自动与虹吸自记观测小时降水量偏差超常时的差值绝对值与小时降水量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挑选尺     
在一张雨量自记纸上,挑选一小时、十分钟的最大降水量,比较费时。当降水较均匀时、确定最大量出现的时间也较难,容易产生误差。为了比较迅速、准确地挑选极值,我们试作了一种一小时,十分钟的最大降水  相似文献   

7.
田盛培 《气象》1980,6(11):10-11
1977年8月5日凌晨到6日上午,山西中部的平遥附近出现了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这次暴雨来势猛、范围小、强度大,过程总雨量达366.9毫米(图1),最大1小时降水量为65.0毫米。下面我们就造成这次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条件和中尺度天气系统作一初步分析。 一、大尺度环境场条件 1.环流背景 由平遥等站的雨量自记曲线可见,这次暴雨过程有两场降水,第二场降水在强度和雨量上都比第一场降水大得多。 本次过程发生在平直环流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  相似文献   

8.
基层气象台站的观测员在对虹吸式雨量计所测得的降水自记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中 ,除了要充分理解《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认真细致对待任何可疑记录之外 ,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加深理解和灵活应用《规范》 ,才能确保雨量自记记录的统计准确无误。在此 ,笔者结合本站对雨量自记记录的统计预审情况 ,对与之相关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作了简单介绍。1 时间差的订正在报表预审中偶尔发现 ,降水日前后两天无降水时雨量计自记钟记时有误差 ,而有降水的当天自记钟确无误差。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 ,主要是观测员在统计雨量自记记…  相似文献   

9.
《规范》规定:给自记仪器上纸时,要求自记纸卷紧在钟筒上,两端的刻度线要对齐,底边紧靠钟筒突出的下缘。在预审记录中曾发现:自记仪器某定时的器差值比前后几天相应时次的器差值明显偏大;无降水日里雨量自记迹线有上升或下降情况出现。通过对比,确认读数无误,又经仔细观察发现,是因安装自记纸时自记纸底边未紧靠钟筒突出的下端(整张或某一端)所造成。自记纸底边要紧靠钟筒突出的下缘@王明学$河南省长葛市气象局!461500  相似文献   

10.
观测发报时,常会出现3小时变压与邻近站数值相差较大或者上升下降不一致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除认真复读正点气压表读数外,还应校对对应气压自记的相关数值。只要其变化数值与实测值相近,就可以确认本站3小时变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谢德寿 《气象》1987,13(8):51-53
为了摸清积云地面降水分布的特征,进而分析人工降水作业的效果,我们在大冶县境内布设了22个雨量自记点。现对1981—1982年6—8月所取得的雨量资料作统计分析。统计时作如下规定: 1.连续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过程中出现的阵性降水不作统计。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5—2018年5—9月白龙江流域甘肃段140个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定义流域降水过程次数等特征量,分析该流域汛期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白龙江流域甘肃段汛期平均降水量逐年增加,近4 a汛期平均降水量分布与逐年分布在空间上相似,均为下游的广坪河支流最多,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白龙江主河道上。(2)流域内平均降雨日数与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对应,降雨日数多的年份各支流降雨日数分布较均匀,降雨日数少的年份则各支流间差异较大。(3)流域内各支流的平均降水量、降雨日数与短时强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并不一致。(4)流域内白天出现降水的次数小于夜间,01时出现最多;各支流降水出现次数夜间多于白天,以22—23时、03—04时这两个时段最多;流域内短时强降水天气在21时出现最多。(5)流域内的最大降水过程的累计雨量、持续时间及小时最大降水量随着季节变化明显。5、6月累计雨量不大,持续时间较长,小时降水量较小;7、8月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较短,小时降水量较大;9月累计雨量较大,持续时间长,小时降水量小。  相似文献   

13.
观测发报时,常会出现3小时变压与邻近站数值相差较大或者上升下降不一致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除认真复读正点气压表读数外,还应校对对应气压自记的相关数值.只要其变化数值与实测值相近,就可以确认本站3小时变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凡雨量计 2 4小时自记钟计时误差达1分钟或以上时 ,自记纸需作时间差订正。以下操作方法具有时差标识明确、时差线插入准确的特点 ,可以方便地进行时差分配。根据有降水自记迹线自记纸的换上、换下记号和时间 ,求算 2 4小时自记钟快慢分钟数 (总时差 ) ,并写在自记纸换下时间左侧 ,然后用内插法求出每小时的时间差 (自记钟快的 ,时间差为正值 ,反之为负值 ) ,并将每小时的时间差连同符号 (正号可省略 )写在相应的正点线上。根据每小时的时间差内插时差线 ,时间差为正时 ,时差线就做在正点线的右侧 ;时间差为负时 …  相似文献   

15.
地面气象观测中 ,温度自计纸的最小刻度是 1° ,因此小数位的读数是估计的。如某日 14时换下的温度计的读数为19.8,而接班员从换下的自计纸上看 ,认为记号处可以读19.6 ,于是就改为 19.6。这样做不甚妥当 ,原因是 :①《规范》规定 ,自记仪器观测读数方法是“根据笔尖在自计纸上的位置观测读数。”此数值并不完全是根据迹线读取的。②上述情况在自记迹线上升 (或下降 )时较为多见。气温上升时 ,自记笔尖位于自记迹线的上方 ,定时观测做记号时 ,短垂线与温度迹线有很小的一部分重合 ,如果仅从自记迹线上看 ,就会认为当时的观测读数比迹线读数…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近40年雨日、雨强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汪青春  李林  刘蓓  秦宁生  朱尽文 《气象》2005,31(3):69-72
利用青海省1961-2002年26个代表站逐日雨量资料和青海省东部地区10个站1981~2001年降水自记资料,分析近40年来青海省雨日、雨强气候变化。结果表明:青海近年来虽然夏半年降水量和雨日在减少,但降水强度在增大。夏半年降水量的减少主要是降水日数的减少造成的;而冬半年降水量的明显增加是由于雨日增多和每个降水日平均雨量的增大造成的。近20年来10分钟、1小时最大降水的强度在明显增加。同时,20世纪90年代夜间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多于80年代。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降水的日变化规律是区域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对降水预告也有参考价值。本文用1963—1979年共17年的6、7月份华东5省1市(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和上海)共79个站的雨量自记每小时降水量资料,对这个问题作一概要的探讨。参照通常暴雨中分析工作中定义的雨团标准,规定一小时降水量大于5毫米为大雨。  相似文献   

18.
省域卫星估测降水的资料融合技术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鹏  刘文 《山东气象》2003,23(4):22-24
根据卫星资料估测降水精度不高的现状,提出了省域范围内利用卫星资料估测降水的初步结果与常规雨量观测资料结合分析的资料融合技术。给出了充分综合应用全省加密雨量观测网和省内常规天气报告等雨量资料,对逐时、6小时、24小时三种时段的卫星估测降水结果进行融合的具体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使小区域卫星估测降水的精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工作是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下达的“十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辽宁省气象台承担了全省所属 2 5个国家基本 (准 )站自建站以来至 2 0 0 0年的降水自记纸进行数字化处理任务。该项工作完成后 ,可提供全省国家基本 (准 )站的降水自记扫描图像文件、降水分钟和小时强度数据标准文件。如何利用中国气象局降水自记纸数字化处理系统对全省降水自记纸进行扫描图像处理、迹线提取及数据转换 ,确保形成的降水分钟和小时强度数据标准文件准确可靠 ,尤为重要。目前部分台站的降水自记纸存在管理上的不规范 ,诸如遥测纸出现笔尖跳动…  相似文献   

20.
利用X波段全固态多普勒雨量雷达资料和相应的6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对西安2021年9月和10月两次持续降水过程的降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评估雨量雷达反演降水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从两次降水过程整体变化趋势分析,雨量雷达估测的降水量能较好地表现出实际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雨量雷达反演的降水量小时数据与地面观测小时降水数据的相关性为0852;当小时降水量达到20 mm以上时,雨量雷达数据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