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下地幔及核幔边界结构及地球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新一代高分辨率下地幔及核幔边界的地震层析成像,改变了我们对全球构造模式及地球动力过程的认识。古海洋岩石圈板片一直俯冲到下地幔底部,其残留体在核幔边界积累,并支持了地幔整体对流模式。位于核幔边界上的D″层有着十分复杂而精细的结构。紧靠核幔边界的地幔一侧发现了超低速层(ULVZ),它们可能是D″层内的局部熔融物,是引起地表热点的上升地幔柱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核—幔相互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幔边界是地球内部反差最大的一个边界,也是最重要的边界,界区的核-幔相互作用过程在整个地球动力学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概述了该-边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有关核幔物质的化学反应和D”层的形成,核-幔间的质量传递及其对地幔对流之贡献,核-幔耦合与动量传递等的研究成果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核幔边界动力学——地球自转十年尺度波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地球核幔边界动力学有关研究的新进展,如核幔边界的特性、核幔边界的地形起伏、核幔边界附近地幔对流格局和地球外核顶部的流场等。从地核—地幔之间的耦合出发,讨论了地球自转十年尺度的波动问题,简述了核幔之间电磁耦合、粘滞耦合和地形耦合对十年尺度波动影响的基本理论。提出在该项研究中应以综合分析为基础,开展多学科的联合、交叉研究的途径以深化对地球自转十年尺度波动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下地幔矿物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下地幔矿物高温高压研究的进展,详细评论了下地幔温压下(Mg,Fe)SiO3钙钛矿的稳定性、(Mg, Fe)SiO3 钙钛矿和(Mg, Fe)O镁方铁矿的高压状态方程和热弹性及高压熔化、核幔边界温压下铁和硅酸盐的化学反应等几个热点问题;探讨了下地幔的矿物学组成,对下地幔的地震波速异常给出了可能的矿物学解释;介绍了国内同领域的研究工作;展望了下地幔矿物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张瑞生  路凤香  郑建平  储玲林 《世界地质》2003,22(3):237-245,25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正在探索建立一个统一的全球动力学体系及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热、物质运动机制。通过对地核、核幔边界、过渡带、岩石圈—软流圈地幔、地幔柱理论、壳幔边界和地壳内热、物质的交换和圈层流变运动方式等进行分析,讨论了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的热与物质的交换机制以及底侵作用、拆沉作用和岩浆部分熔融作用等壳幔相互作用过程。认为壳幔作用过程表现为一种阶段式、递进式动力学和物理化学演化过程。壳幔相互作用不仅是大陆动力学演化的主要机制,而且与深部地幔的交代及上地壳变形、造山带、盆地形成和演化之间存在耦合过程。基于壳幔热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可以对上地幔及更深层次的地质作用过程进行限定。  相似文献   

6.
唐群署  李丽红 《地学前缘》2006,13(2):213-223
核幔边界层在地球演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们认识地球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文中综述了近十多年来对核幔边界D″区开展地震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成果,内容涵盖了核幔边界D″区上部间断面、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超低速层等4个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个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从对热-化学-动力学三方面的耦合作用的分析,来探讨形成D″区各种观测现象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动力学演化模型。最后简要叙述了有关核幔边界研究的地震学、矿物实验、理论分析及计算科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随着对D″区认识的不断更新,逐步揭示地表观测到的可能受核幔边界因素控制的多种地质及地球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7.
关于地核和核慢边界区物质的成分及运动特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关于地核和核幔边界区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特别是高压矿物物理学和高压岩石学提供了大量有关的实验依据。本文对核幔边界区D"层物质的运动状态、外核中轻元素成分的实验研究结果、内核地震波各向异性的物质解释及有关地磁场成因的新认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地球核幔相互作用的研究难点在于无法获得实际样品。洋岛玄武岩和溢流玄武岩被认为是地幔柱减压熔融的产物,携带了核幔边界的物质信息,可作为研究地球核幔相互作用的样品。182Hf-182W同位素体系的特殊化学性质,使W同位素成为研究核幔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W同位素示踪的基本原理,并回顾了核幔相互作用的W同位素研究进展。目前已发表的数据表明,全球洋岛玄武岩具有W元素丰度富集(67×10-9~855×10-9)、182W同位素亏损(μ182W=-0.1~-16.1)的特征,由此推断洋岛玄武岩可能来源于核幔平衡源区。Baffin Bay和Ontong Java Plateau溢流玄武岩则具有182W富集(μ182W=23.4)的特征,可能来源于早期地幔源区。洋岛玄武岩和溢流玄武岩的μ182W差异可能是由地幔柱头尾异质性引起。此外,引起μ182W异常的其他原因可能有:原始地幔...  相似文献   

9.
张苑  舒良树 《江苏地质》2010,34(2):113-116
地球核幔边界即D"层的矿物成分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MgSiO3钙钛矿. 随着高温高压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各国学者对该层物质成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近年,日本学者通过实验,率先合成了一种新的高温高压矿物,即MgSiO3后钙钛矿,并认为后钙钛矿物相是核幔边界的主要特征.这项重大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术界的D"层地震波各向异性成因问题,揭示了地震波不连贯性的本质原因.该项成果被誉为21世纪实验岩石学的重大突破,对人们深入探索地球深部的奥秘具有重大理论价值.随着对地球核幔边界认识的继续深入,有可能解决岩石圈板块运动的本质原因以及地磁场成因机制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提出在43 ̄34Ma期间发生的岩浆作用、张性构造以及集中于内华达大盆地的金矿化与黄石古热眯的演化之间存在的成因联系。该模式与新生代的区域构造相吻合,并提出了始新世一渐新世岩浆事件与卡林型金矿之间在空间上一致的一种可能解释。这些特点集中体现于大盆地的Battle山区,并与推测的40 ̄30Ma以来黄石热点的位置恰好重合。黄石公园热点可能是一个起源于核幔边界的地幔柱,核幔边界被认为是一个异常富集金及与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的几种常见规方法和主要研究结果,并首重讨论地球物理状态方程,地震成象,综合反演,高温高压实验和有关对比研究方法,均匀各向同性球对球模型仍不失其参考意义,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内部状态是非均匀和各向异性的,横向不均匀对称地球模型仍不其参考意义,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内部状态是非均匀和各向异性的,横向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上地幔部分,下地幔和液态外核似乎比较均匀,但核-幔边界过渡带(D″)可能代表一个内含非均匀化学边界的热边界层,其形态起伏和横向变化影响地球模壁的球对称性。3-D地震成象实质上反映地震波建与温度异常的关系.而温度变化又会引起密度异常,因而密度变化是控制地幔对流的关键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地球自转十年尺度波动与核幔耦合的可能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简要介绍了地球自转变化的一般规律可能的地球物理激发因素,十年尺度波动与核幔边界耦合之间的联系,以及几种可能的核幔耦合机制。强调了地震波探测手段对于获限地球内部信息的重要性,同时指出将空间大地测量,重力测量和地磁怀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理论与模型研究相结合,对于最终分析和确认地球自转变化中的各种信息及其激当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地幔柱构造——一种新的大地构造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大量实际观察、地球深部物理性质研究和各种模拟实验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大地构造理论——地幔柱构造(mantle plume tectonics)。按照这一构造理论,地球深部核幔边界附近的高温低粘度屡(D^11层)可以产生呈柱状上升的热物质体。  相似文献   

14.
板块下的构造及地幔动力学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最新的全球地幔地震层析资料揭示了岩石圈板片可以俯冲到核幔边界,超地幔羽可以从核幔边界上升到地壳上部形成热点。在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地震层析图像不仅显示了岩石圈板片的超深俯冲,还保存了拆沉的岩石圈“化石”残片的重要信息。从地幔深部所获取的新资料为全地幔“单层对流“的新模式提供了依据。在介绍上述全球构造研究新动向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了研究岩石圈板块必须了解板块下的构造,探索岩石圈板块的驱动力应该从“岩石圈动力学”升华到“地幔动力学”,并提出了大陆板块汇聚边界地幔动力学研究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地球是重力分异和热力对流的对立统一体。重力分异使地内重物质下沉、轻物质上浮,并分划成壳-幔-核结构圈层。核幔间巨大的温度差、压力差、粘度差和速度差的存在,导致源于“超临界层”的热物质流呈柱状上涌形成地幔热柱及其多级演化。由于地球圈层结构及其间的差异,分别在670km、100km深处,即核-幔界面上和岩石圈底部形成地幔亚热柱和幔枝构造。地幔热柱、地幔冷柱共同驱动幔壳运动,并控制着板块运动,形成复杂的大陆(大洋)动力学系统。这种动力学模式越来越得到地球物理学的证实。  相似文献   

16.
壳-幔物质交换的岩浆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福元 《地学前缘》1998,5(3):94-103
地质地球物理综合研究表明,岩石学地球化学意义上的壳幔边界与地球物理学确定的莫霍面并不等同,物质成分上的壳幔边界具有动态演化的特点,并具有两侧物质成分的双向交换。火成岩中的深源包体和出露的壳幔边界剖面研究揭示,岩浆底侵作用是地幔物质进入地壳的主要方式,并造成地壳垂向增生,而拆沉作用是地壳物质进入地幔的重要机制,上述两种过程的联合是大陆地壳内部地质演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综合分析了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的 14个强震前地磁和地下流体参量动态图像的时空演化特征 ,发现强震前这些参量均呈现十分明显的异常图形。这些图像十分复杂 ,且随时间不断变化 ,并与孕震过程有某种时空规律性联系。 90年代地学家通过地震资料分析发现了幔羽现象。笔者设想核幔边界的幔羽磁流体物质上涌是地震电磁流体效应的一种可能成因。幔羽中的流体物质螺旋上涌至地壳的底部 ,并形成“蘑菇云”。流体在地壳中扩展或挤压 ,形成异常电流 ,可将其看作在孕震区地下 10 2 0km深处有一等效平面电流。再考虑到近地表的电磁环境———电离层电流体系的局部异常 ,计算了一个地下和电离层组成的等效平面电流模型在地面产生的磁场分布 ,结果与强震前地球磁场的零等变型异常动态图像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明溪上地幔热结构及流变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传勇  韩秀玲 《地质论评》1999,45(4):352-360
通过对采自福建明溪的幔源包体样品的详细研究,建立了该区上地幔的地温线,探讨其流变学特征。所获地温线高于大洋地温线,但稍低于中国东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地温线。由该地温线推导的壳幔边界为38km左右,但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在32km左右即已开始出现,表明存在上地幔物质的底侵作用。同样,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包体平衡温度有所重叠,表明两者不是截然分开,其间存在有5 ̄10km的过渡带。包体的变形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综述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的几种常规方法和主要研究结果,并首重讨论地球物理状态方程、地震成象、综合反演、高温高压实验和有关对比研究方法。均匀各向同性球对称地球模型仍不失其参考意义,但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内部状态是非均匀和各向异性的。横向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上地幔部分,下地幔和液态外核似乎比较均匀,但核幔边界过渡带(D″)可能代表一个内含非均匀化学边界的热边界层,其形态起伏和横向变化影响地球模型的球对称性。3D地震成象实质上反映地震波速与温度异常的关系,而温度变化又会引起密度异常,因而密度变化是控制地幔对流的关键参数之一。  相似文献   

20.
河淮地幔亚热柱的隆升,使岩石圈发生强裂减薄的同时,地幔物质呈蘑菇状向外围造山带之不拆离。当幔源拆离薄层被造山带陡倾韧性剪切带切割造成减压释荷,使韧性软化岩石转变为深熔岩浆上侵。形成沿造山带轴部展布的点状或线状构造岩浆带,表现为以构造岩浆带为核部的隆升构造-幔枝构造。隆升较快的构造我段上覆盖层呈揭顶式大幅度拆离,形成典型折变质核杂岩构造。地幔亚热柱→幔枝构造→变质核杂岩演化过程控制着成矿物质的运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