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线数字化技术是当前医学影像领域最新最重要技术之一,本文简要介绍X线数字化成像技术的现状,并阐述了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和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各种类型及原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数字化地震仪的分级结构,基础知识以及在时域从数字化记录中除去模拟级仪器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详细介绍了抚顺地震台山龙峪井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4.
易县地震台数字化仪器避雷改造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避雷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数字化台网的运行过程中,易县台的数字化地震前兆观测仪器(以后简称数字化仪器)连续数次因遭雷击而损坏,给台站工作和资料质量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分析了造成雷击的原因,介绍了我台所采取的避雷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地震仪的响应及其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数字化地震仪的分级结构、基础知识以及在频域和时域从数字化记录中除去模拟级仪器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香港数字化地震监测台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香港天文台于1997年建立了一套设有8个短周期地震台站的地震监测网络。台网运用数字化及实时数据传送和处理等技术,增强地震数据接收及分析的效能和准确性。本文介绍了地震台站的选址和监测系统的特性与功能。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是一门观测科学,地震观测是研究与应用的基础。地电阻率作为地震前兆观测手段之一,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观测系统是产出连续、可靠、高质量数据的前提。因此,对观测系统的数字化改造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对嘉山台地电阻率数字化改造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全球地震台网(GSN)数字地震仪的传递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记录不但提高了地震观测的动态范围和分辨率,也促进了资料利用的自动化,本文介绍了全球地震台网(GSN)宽频带地震计、低通滤波器以及数字地震仪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地应力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技术思路及编程实现。首先分析地应力记录图纸,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其次采用VB6.0语言开发了地应力数字化软件,并且对软件功能作了简单说明;最后结合一张地应力图纸处理例子进行了结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地震办公室于2002年4月完成了深孔钻井地震前兆综合观测研究课题,并建成了增城前兆综合观测试验系统,实现了利用单井进行多学科地震前兆的数字化综合观测。本文说明了该课题的来源,分析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简要介绍了增城试验系统的结构及功能,并对实践过程的一些创新及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青岛市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概况、动态范围以及对崂山震群的监测,说明台网的监测能力达到或超过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山西数字测震台网EDAS-24IP+BBVS型数字地震仪传递函数的特征和测定方法,对地震仪阶跃标定及正弦标定计算分析,得出台站工作状态、地震计周期、阻尼、主零极点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对数字地震仪的频带范围、通频带的平坦程度、三分向幅频响应的一致性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台网的系统特性是稳定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JB型金属摆倾斜仪和SSQ-21数字化石英摆倾斜仪两种仪器记录的情况,对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的运行率、相关性、稳定性、观测精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数字化与模拟观测的异同点,为进一步搞好数字化观测,提高观测精度,实现数字化与模拟资料的衔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滤波器的一般原理与Butterworth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在高台地震台日常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吉林省地震局前兆台网中心的软硬件构成、数据库设计、前兆台网中心的运行以及数字化前兆资料的管理,并对数字化前兆资料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喀什地磁台数字与模拟记录K指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海军  高守全 《内陆地震》2007,21(4):348-353
介绍了喀什地磁台地磁数字记录K指数的计算机FM I测定方法和传统的模拟测定K指数方法,分析比较了数字和模拟测定K指数存在的差异和原因。与国家地磁台网2005年统计的平均数据进行了比较,数字记录测定比模拟测定的值更好,数字记录更真实、更准确地反映出地磁场活动状态,因此在实际量算K指数时应以数字测定为准。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临汾区域数字地震台的技术系统建设过程、技术构成及成果应用,并将其与同台基模拟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其监测地震的能力以及处理地震的速度明显优于模拟观测系统,山西临汾区域数字地城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山西南部对震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林  洪星 《高原地震》2014,26(3):62-6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激增,数字地震科普馆将成为传播地震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以福建数字地震科普馆为例,介绍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载体,在开展地震科普工作中所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并对数字地震科普馆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河北新泽5井石油探测井的概况,分析了2002年12月中旬该井数字化观测和模拟观测失真的原因。提出了对数字化观测仪器改进的方案。采取把数字探头安装到主井管中,将探头置于一个特制的套管内,对主副井管内的原油进行了清理等办法,使新泽5井水位数字化和模拟观测恢复正常。得出此法对河北新泽5井而言是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标定电流对标度值测量的影响,并介绍了研制的数字表标度值稳定仪及其使用效果,该仪器标定电流在4-19mA范围可手动选定,电流稳定精度小于0.02mA,电流升,降的转换时间约30s,仪器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可以满足地磁台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