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刘蓉 《干旱气象》2001,19(1):46-47
辐射报表是气象台 (站 )积累辐射资料的原始档案 ,预审工作则是保证报表质量的重要环节。做为预审员必须对本站辐射场地、仪器性能、安装和使用以及仪器可能发生的故障等问题进行全面了解。通过预审识别不正常记录处理方法 ,把好报表质量关。1 封面封底的预审首先要认真较对报表封面、封底填写是否正确 ,现用仪器是否超检 ,不正常记录备注是否妥当 ,有无错、漏备注等现象发生。如 4月、1 0月上旬是否进行了精度检查备注 ,更换记录仪是否进行了准确检查和标定等。2 时 (日 )总量的预审在辐射观测中 ,总辐射量的变化与日照、云量、大气混浊…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省各台站普遍采用机制气表-1封面封底,使用时,对文字输入部分普遍感到费时费力。本文采用ucdos系统下的自定义词组功能,编制封面固定词组及封底常用词组,以期达到封面封底快速输入之目的。 目前微机的中文平台普遍采用ucdos系统,因此,本文利用ucdos系统中的自定义词组功能,编制自定义词组。编制自定义词组有多种方法,本文采用WPS文字处理系统编制。  相似文献   

3.
1从侧重预审上报的手抄报表转移到侧重预审原始记录上来微机制作报表后,台站一般不需再对报表统计和抄录,而由微机自动统计打印输出。这样,报表的整洁、清晰、美观、统计正确等方面都得到了保证,工作量也大为减轻。但是,由于审核部门不审查原始记录,而由台站间“链环式”抽审,因此台站必须加强对原始记录的预审工作,这也是提高报表内在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基层台站报表预审工作中,预审员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观测簿、自记纸等原始记录的审查核对上,要按照“地面气象记录预审办法”中对气簿、自记纸的预审逐项仔细审查,对原始…  相似文献   

4.
地面气象年报数据文件(简称Y文件)是气象台站1年逐日观测记录的统计值,反映了该站当年基本气候特征。Y文件是在月地面观测数据A、J文件的基础上,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SSMO2004)编制,人工录入封面封底信息而成。由于台站每年制作一次,间隔时间长,  相似文献   

5.
引言 目前许多台站使用微机制作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由于原始资料的处理使用PC1500无法自动收集到微机,而报表资料在输入微机过程中的错误很难发现,工作负担比较重。为减轻工作负担和提高报表的质量,编制了地面气象记录微机处理程序。 1 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AHDM4.1软件中气表-1 主要由两个文件组成:D文件和V文件.D文件可由3个日常观测记录数据文件《AHHMM.YYY》、《AHHDMM.YYY》、《AHHGMM.YYY 》合并而成,也可通过运行《YCZF》输入数据后生成.D文件中主要包括报表中的各类数据 ,其输入和编辑比较容易,而V文件是文本文件,由封面、纪要、本月天气气候概况和备注4 个部分组成,需要输入大量的文字和数字,编辑和输入都比较麻烦,容易出错.下面以备注栏为例谈谈V文件的输入方法和编辑技巧.……  相似文献   

7.
如何搞好气表—1的初(复)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是在观测薄和自记纸等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它不仅是气象台站所积累的气象情报资料的原始档案,而且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广大地面观测者须需搞好报表编制工作,但是报表项目多,数量大,差错屡见不鲜,且多出现于初(复)算这一工序。本站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初(复)算制作方法,使得本站报表质量历来较高较稳定,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微机制作地面报表系统》投入业务以来,气象记录报表编制的工作流程和技术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使传统的手工制作报表转变为微机编制报表,实现了气象资料处理微机信息化。气象记录年报表(气表-21),由计算机从月报表数据库中自动生成,但年各时段最大降水量及开始时间仍需台站从雨量自记纸中挑取,上报资料审核部门后制作年报表。从近几年年报表编制和审核中发现,台站在雨量不正常记录处理和15个时段降水量的挑取上,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现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汇编》以及业务管理部门的技术解答精神,…  相似文献   

9.
杨多翠 《陕西气象》2001,1(1):38-40
我局从1998年7月开始自行用微机制作气表-1,经过3个月的试运行,顺利过渡到用微机制作上报。两年来,我局报表出门合格率保持100%。但通过复审发现原始记录中存在大量问题(共计175个,月均7个以上),而且是在预审员预审以后。下面把曾经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以便互相学习,真正提高测报内在质量。1 抄校错这类问题出现的比较多,大部分是观测薄或自记纸上正确,到报表底本上却被抄错了。如果把报表底本不再与观测薄和自记纸对照,这些错误将很难在审核中被发现。1.1 自记风自记纸上自记风向整理为WNW,而报表上却抄为WSW。自记风速整理为2.0,…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挑选15段最大降水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在全年的雨量自记纸上挑取15段最大的降水量。现在台站在做气表-21时,大部份资料由计算机获取,只需做封面封底和挑取15段最大降水量(以下简称15段降水量),所以正确挑取15段最大降水量对预审质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韩传勇 《贵州气象》2007,31(5):44-44,48
该文从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的文件格式,逻辑审核及报表预审单的填写等几方面介绍了如何确保报表内容详实、完整、正确。  相似文献   

12.
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 (气表 - 1 )内容繁多 ,各类数据和记录互有联系 ,关系复杂 ,往往令初入行的预审员眼花缭乱 ,预审报表时稍不留神就会出错。要取得预审报表的高质量 ,光有责任感和细心还不够 ,必须掌握过硬的技术和过人的技巧。预审报表时要注意不能漏过可能出错的地方 ,还要抓住重点。按照以下步骤和要点进行预审 ,气表— 1的质量就有保障。( 1 )气表— 1打印出来后 ,首先运行计算机的报表预审程序进行机审 ,将机审列出的疑点逐一核查纠错 ,再进行人工审核。应记住 :目前机审只能查出有限的错误 ,机审还经常正误不分 ,而有很多错误却又…  相似文献   

13.
PC—1500袖珍计算机由于内存有限,尽管采取了硬件改造扩充内存,仍然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例如,四次定时观测的一个月的气表—1数据字符达40K以上;一个月一个时次的高空压温湿报表数据约21K;如果是用PC—1500机进行记录预审,预审程程序12K左右,显然一般扩充内存(25—34K)的PC—1500机是没法工作的。目前,  相似文献   

14.
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技术问题综合解答(第1号)》,同时参考自动气象站工作原理,兼顾合理性原则,对自动站仪器校准导致的异常定时记录、分钟数据、累计值和极值的处理,传感器适应环境阶段记录的处理,报表有关备注及受影响数据实时处理等比较容易引起争议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具体处理方法,供台站在处理类似问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孙玉屏 《气象》1985,11(5):31-31
一般台站观测云高,多采用目测估计的方法,往往因人而异,误差较大。我们在安阳(36°07′N、114°22′E)有1961—1980年20年完整的小球实测云高记录,现将层积云云底高度的记录统计如下,供参考。 1.各月平均云高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在地面气象月报表的应用 ,使得制作报表的速度及质量和工整程度都很大地超乎于手工制作。这项业务的发展 ,大大地提高了资料处理能力 ,社会服务效益也明显提高 ,然而我们在机制报表的过程中 ,总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 ,处理不当 ,会严重影响报表的质量和速度。以下是自己在应用《AHDM4.1》制作月报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供大家参考。1 上跨记录的输入  由于台站上报底本的最长连续降水 (无降水 )日数栏是按照规范要求填写的 ,它包含上跨有关数据和月内有关数据 ;而月报表录入软件仅要求输入上跨有关数据 ,计算机自动累计月内有关数…  相似文献   

17.
自2004年全省大部分台站都安装了自动气象站,经过5年多的运行,各自动观测要素基本稳定。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气表-21)在各月观测数据文件即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气表-1)的基础上采用地面气象测报软件(OSSMO2004)加工处理完成,是气象台站全年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统计结果,如何正确编制和预审好地面气象记录年报表,尽管软件能自动生成年报表,但还不能完全依赖它,在制作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通过5年编制和预审的具体实践,对如何做好自动站年报表编制和预审进行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V文件,气表—1封面封底文件的简称,形式为文本文件,它由封面、纪要、本月天气气候概况、备注等四部分组成。从1999年1~5月,我们使用过北京气象局的V文件软件,6~9月又使用过河北省气象局的V文件软件,它们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主要问题是V文件程序与D文件程序分离。自1999年10月份安装使用《AHDM4.1》软件后,D文件、V文件程序融为一体,界面统一,格式规范。但是按照《AHDM4.1》应用手册中要求的V文件编辑方法,有时不尽如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非法字符出现、打印不上或打印不规范等,给V文件的快速、准确编辑带来…  相似文献   

19.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发报、编制报表。日常工作中,制作气表,保证报表出门合格,是测报工作的重要部份。报表的制作,预审工作繁杂,技术性较强,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分门别类、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还必须具备气象学、气候学方面的知识。笔者长期从事这方面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列辑出来供各位同行参考。制作、预审气表,首先应把气簿一1和当月的地面值班日记从头至尾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若是直接参加日常值班则更好),看是否记录有缺测平测,处理是否正确,气簿注明没有,更改记录是否符合(规…  相似文献   

20.
1输入格式选择地面气象测报一报表微机处理系统中对形成报表的原始数据输入方式设计了两种格式,一种是逐日输入原始数据,即气薄格式,另一种为分要素输入原始数据,即气表格式。两种格式各有优缺点,笔者认为按气表格式输入记录好处多。1.l生成的文件少,只有全月数据顺序文件和分要素顺序文件两种类型,中间环节少,少出错。1.2采用按要素输人,输入一种记录时,只用一种方法,不易出错。1.3台站现有人员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老同志接收能力差,普遍只有l~2人会熟练使用该系统,故这种方法实际,便于在短时间内突击完成。2参数库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