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旅游开发的人文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作者近年来对德国工业旅游的考察和研究,从工业建筑的空间规训、工业技术发展的历史传承、工业技术的文化价值、工业旅游的办展方式以及后现代思潮对工业旅游活动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德国工业遗产保护和工业旅游开发中的人文内涵。作者通过对德国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及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经验的总结,对国内忽视保护工业遗产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2.
天山北麓工业带城市工业经济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选择新疆区域工业发展为参照系,用Shift-share方法对天山北麓工业带6城市工业增长与工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从动态角度判别各城市工业结构的优劣及存在问题并揭示其原因,提出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的工业分工合作与经济联系,运用比较优势系数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三市16个主要工业行业进行定量研究,并对其分工合作情况进行探讨。同时借鉴引力模型对三市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经济联系度进行了测算,发现三市经济联系度与彼此之间工业经济的悬殊程度呈负相关关系,"大—齐"轴线是工业走廊发展的"短边",应发展杜尔伯特蒙作为"大—齐"之间的二级节点城市,以加强"大—齐"之间工业经济的联动,增强三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区际互动和工业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业绿色化:工业环境地理学研究动向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工业绿色化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工业企业面对日益增强的政府、公众、市场等环境压力,为减少污染而做出行为决策的响应过程。西方国家企业对环境压力的响应已经从20世纪60年代抗拒回避的基本不合作转变到90年代的主动为之,并逐渐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主动行为。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基本状况也赋予工业地理学家新的使命,即要积极参与到工业绿色化的研究中,探求环境压力与企业环保行为转变的内在关系,开展工业绿色化的评价、有效性等方面的研究,探索经济与环境双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正逐步进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沈阳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老工业基地,应加大开发力度.对沈阳市发展工业旅游进行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传统旅游项目合作的构想,开发系列工业旅游产品,即:现代生产工业赏析游、民族抗战工业忆史游、满清文化工业遗产游、再现辉煌工业体验游和经典先进工业品味游,并设计相应旅游线路,最后提出促进沈阳市工业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希冀加快沈阳市工业旅游开发进程,并为类似城市开发工业旅游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外工业旅游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旅游是一种与工业和旅游业都相关的新型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包括工业遗产旅游和工厂观光旅游。首先介绍了国外工业旅游的缘起和发展历程,其次从开发原因、产品类型、开发模式、开发效益、工业遗产旅游对区域振兴的作用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国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今后工业旅游发展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兴起于法国的工业旅游,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相似文献   

8.
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趋同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工业同构已成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显著特点。通过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商和专业化部门对珠江三角洲9个中心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珠三角工业结构相似程度较高,专业化部门与主导产业存在结构雷同现象。发现工业同构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工业“外生性”特征、区域经济联系和制度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遗产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形式,因其具备特殊的价值而逐渐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河南省拥有许多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但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刚刚起步.通过对工业遗产保护现状和再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河南省还存在着诸如对工业遗产缺乏科学认识、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相对落后、工业遗产再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需要在借鉴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充分挖掘河南省有价值的工业遗产,使其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建立泛珠三角的研究背景,通过对广州发展工业旅游的条件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由于地缘关系和历史原因,在泛珠三角的成员中,广东最早接受香港地区的经济辐射,港澳台投资者在广东大量投资建厂,工业优势也日渐凸显,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广东发展工业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对广东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其他适合发展工业旅游的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和实证研究,总结了广东发展工业旅游的主要客源类型,并对广东工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发展思路。工业与旅游相结合,两者完全可以达到双赢,并可以得到一定的社会效益,也是结论性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对烟台市500余家大中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按照临港工业标准对其中的临港工业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烟台市临港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同时结合烟台市发展临港工业与港口、城市和周边地区的关系,提出了烟台市发展临港工业应实施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发展战略。即形成“一个突破,两个发展、三个壮大”的主导产业体系和“一条生态旅游带、五个产业组团、六大工业基地”的空间布局框架;最后围绕实现临港工业发展战略提出了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园区等的概念、内容、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了小城镇发展生态工业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即包括小城镇生态工业链的设计,推行清洁生产,结合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小城镇特色生态工业园区和实施工业企业绿色管理等.最后提出了小城镇发展生态工业的若干对策:制定小城镇生态工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调整优化小城镇工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小城镇生态工业技术和信息支撑体系;探讨小城镇生态工业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工业地理     
F40 2007021389中国区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A spa- 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industri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China's provincial regions/吴玉鸣,李建霞//地理科学.—2006,26(4).—385~391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测算我国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中具有较好效果,利用这种方法测算的2003年中国大陆31个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结果比较符合工业生产率发展实际;在影响我国省域工业生产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胡本达  李录增 《热带地理》1998,18(3):237-242
水泥工业在广东国民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文中对广东水泥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空间布局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广东省水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夏丽丽  肖玲 《热带地理》2002,22(4):325-329
阐述粗放型与集约型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内涵,在些基础上,通过对广州市工业增长因素、工业结构高度化、规模结构水平、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具体分析,对现阶段广州市工业经济所实现的增长模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工业地区竞争力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农村工业近20年来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农村工业的地区竞争力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工业的健康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区农村工业竞争格局有着重要意义。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影响我国农村工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的把握,构筑了我国各地区农村工业竞争力分析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计算出我国各省区农村工业竞争力指数,简要分析了我国农村工业竞争力地区差异的状况,并进一步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农村工业竞争力差异的基本类型及其提高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三峡库区主体地处我国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 ,广大农村耕地资源有限 ,人口密度很大 ,人地关系十分紧张 ,致使库区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破坏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并对三峡工程构成极大威胁。在库区发展农村工业 ,推进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转移 ,缓解库区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本文在对库区 1 9个区县农村工业发展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状况和空间分布特点的分析 ,运用一般类型分析的方法将库区农村工业分为城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郊型农村工业区 ,远离中心城市的平原型农村工业区 ,山区型农村工业区四种类型 ,并针对每种类型区提出具体的发展模式。这不但对解决三峡库区农村工业发展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而且对我国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区域工业结构变动及趋同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新疆15个地州市10年间工业结构总量变动和内部变动的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运用相关指标考察了新疆区域工业结构变动及内部发展状况,得到基本结论为:新疆总体工业结构变化明显且经济发展水平越落后的地区工业结构变动越大;新疆区域总体工业结构呈现差异化且趋势明显;新疆区域工业结构专业化程度加深;目前新疆区域不存在工业结构严重趋同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成渝地区工业产业趋同性及其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迁分析了成渝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用区域配置系数和区位熵对主导工业行业进行了选择,结合相似系数进一步衡量了区域内工业分工协作情况,并利用利润率指标衡量了成渝地区在同构主导产业上的竞争力绩效.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工业结构存在较严重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主导工业行业也存在较严重的雷同,但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绩效因专业化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对产业趋同带来的效率缺失应分行业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工业基地演化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琳琳  金凤君  洪辉 《地理科学》2016,36(9):1378-1387
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其工业明显衰退并逐步成为问题区域,产业转型是破解发展困境的关键。论文构建了工业基地识别指标体系,从全国尺度对1985、2001和2010年东北地区工业基地进行识别和筛选,分析其演化特征,探讨不同类型工业基地的产业演化路径。研究结论:整体工业地位显著下降,多数基地产业结构单一,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未发生实质性改变,装备制造业发展尤其缓慢;资源型工业基地一直维持单一产业主导的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应当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向资源深加工方向转变,从而发展成为新型原材料基地,或延伸产业链,建设能源、基础原材料和装备制造的综合工业体;成熟型工业基地的产业组合方式由多种行业组合向双行业主导的轨迹演变,未来发展应继续依托产业园区,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衰退型工业基地产业组合由多种产业组合发展向单一产业主导的方向演变,未来应依托所在区域的一体化分工,逐步推进自身的工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