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中国第二大油田——中石化胜利油田获悉,该油田2007年共生产原油2770.08×10^4t,超额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超产12.08×10^4t。这一成绩是在油田综合含水90%上、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8%的情况下取得的。同时,胜利油田2007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过1×10^8t,这也是该油田连续第25年实现新增探明储量超亿吨。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海探油已进入合作与自营并举,勘探与开发并进的新阶段。在1980—1986年间,我国在近海油气勘探区打探井348口。其中在渤海打井162口,东海打井12口,南海打井131口,台湾近海打井43口。目前巳有3个海上油气田投产,它们是:渤海埕北油田、北部湾涠10-3油田、台湾海峡长康油气田。总共年产石油70万吨、天然气100万立方米。7个海上油气田正在开发,即渤中28-1、渤中34-2/4、惠州21-1、绥中36-1、西江24-3、涠11-4油田、锦州20-2气田。上述油田计划打井172口,预计在高峰时年产原油500万吨、天然气5亿立方米。7个海上油气田正在进行开发可行性研究,有流花11-1、陆丰13-1、陆丰13-2、  相似文献   

3.
地质矿产部、上海市联合召开东海油气勘查庆功表彰大会,隆重表彰在东海油气勘查中取得重大发现和突破的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国务院总理李鹏给大会发来了贺信.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和东海石油公司共同投资,由第三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勘探3号平台钻探的断桥/黄岩1井,在东海钻成一口高产工业油气探井,经测试,日产原油210m~3,日产天然气26.9万m~3.中日合作开发的又一座现代化海上油田,渤中34—2/4油田在渤海南部投产,该油田预计日产原油1300m~3,年生产能力可达40万t.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5月28日,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与美国圣太菲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发布消息,宣布在南海珠江口盆地发现新油田──番禹4—2油田。新油田由番禹4-2—1探井发现,初步估算地质储量为2000万t。这—发现证实了地质学家提出的在富油生油坳陷附近寻找“小而肥”油田的勘探思路的正确性。专家预测,番禹地区仍有大量有利构造,继续加快勘探,有望在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建成继惠州、西江、陆丰、流花之后的第五个油田群。番禹4—2油田位于香港东南160km的南海15/34石油合同区块,水深90m作业者是美国圣太菲中国能源有限公司。15/34区块是圣…  相似文献   

5.
雷州半岛与南海北部大陆架相连,为第三系分布区,与北部湾及珠江口盆地都是南海北部大陆架上的第三纪盆地。上第三系从北部湾经雷州半岛至珠江口盆地是一片相连的海相沉积,雷州半岛在第四纪才露出海面成为半岛。根据地质特征分析,雷州半岛是南海北部大陆架的一部分,地层、构造相连,含油气前景相同。北部湾及珠江口盆地巳找到并开发了十多个油田,年产石油1000万t。预测雷州半岛乌石凹陷西部能找到海陆相连的有商业价值的油田。  相似文献   

6.
简讯     
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喜人我国南海西部海域,今年第一季度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喜人.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的我国海上目前最大的天然气田──南海崖13-1气田,首季度生产天然气8.02亿m3,提前7天完成第一季度的计划任务,创造了该气田投产一年多以来的最好成绩。南海西部石油公司自营开发的南海北部湾油田,一季度累计生产原油37.2万t,已完成年计划任务的35.5%.该公司的石油地质科研人员在一季度刻苦攻关,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在南海北部湾盆地捆12-1油田钻井中,新发现了4个油层,井钻获了…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海上勘探区 ,位于渤海湾南部的极浅海海域 ,其范围为 :西起四女寺河口 ,经套儿河口、老黄河口、新黄河口、小青河口 ,东到潍河口 ,海岸长 4 1 4km,胜利矿产登记线内面积 4 870 km2 ,水深一般 0~ 5m,最深 1 8m。截止 2 0 0 0年年底 ,已完成二维地震 71 3 6.1 km,三维地震 1 588.58km2 ,完钻探井 1 0 2口 ,测井解释油气层井 87口 ,试油 85口 ,其中 74口获工业油流 ,6口获低产油流。发现了埕岛、埕北 3 0、新滩 3个油田 ,在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沙河街组、中生界、上古生界、下古生界、太古界中发现了 8套含油层系 ,6种类型的油气藏 ,已探明含油面积 1 45.8km2 ,石油地质储量 3 860 9万 t;控制含油面积57.5km2 ,石油地质储量 894 8万 t,其中埕岛油田是渤海域发现最早的亿吨级油田 ,目前已建成 2 1 6万 t年生产能力 ,累积产油 1 0 57万 t。根据两轮资源评价及勘探实践的认识 ,与本区有关的 8个生油凹陷 (岐口、沙南、渤中、埕北、桩东、青东、莱州湾、潍北 )总资源量约 1 2 .0亿 t,目前已找到探明加控制石油地质储量为 4 .75亿 t,仍有较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今后将对 8个构造带 (埕子口、埕岛、埕北 3 0、长堤、垦东、青东、青坨子、潍北 )进行勘探 ,落实探明储量 ,进一步投入开发 ,为胜利油田  相似文献   

8.
根据低渗油田和特低渗油田的特点,研制出PVDF管式超滤膜,开展室内基础研究,并在江苏台兴油田进行中试和大规模的现场试验。经过处理后,水质标准达到油田回注水A1标准(SY/T5329-1994),满足了低渗油田和特低渗油田的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福建省典型养殖海湾三沙湾为研究区域,对区域内养殖现状开展调查,并对三沙湾养殖固碳量及价值量进行核算。结果显示,2022年三沙湾养殖总产量66.47万t,其中贝藻养殖产量26.67万t;优势经济物种包括大黄鱼、鲍鱼、海带、江蓠和牡蛎。测定不同养殖生物含碳率存在时空差异,其中养殖生物软组织含碳率为23.67%~43.89%,养殖贝类贝壳含碳率为11.12%~15.05%;海带含碳率随生长周期降低,而贝类含碳率在生长过程无显著差异。经核算,2022年三沙湾海水养殖牡蛎、海带、江蓠等不投饵贝藻类养殖可从水体中移出碳约2.91万t,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0.67万t,可创造经济价值161.74万元,具有良好的固碳潜力与经济效益。鲍鱼、大黄鱼、海参等投饵型养殖生物在养殖过程中引入外来碳源约92.55万t,饵料的投入和养殖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投饵型养殖碳固存能力弱的重要因素。文章聚焦典型养殖海湾的渔业固碳能力核算,并针对投饵型养殖生物的碳固存能力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能够为该区域养殖规划和水产养殖行业的绿色升级转型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油田完成国家任务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开采的南海北部湾油田,至今年9月底止已生产原油90万吨,提前3个月完成国家下达的今年年计划任务.北部湾油田由涠10—3油田、涠11—4油田组成.今年初以来,南海西部公司为了使油田高产稳产,积极主动采取各种...  相似文献   

11.
断-砂耦合接触关系决定了输导体系有效性及油气分布规律,是目前渤中凹陷西斜坡明下段构造-岩性油气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利用西斜坡曹妃甸A油田多口钻井的录井、测井数据及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了断层-砂体的剖面、平面接触关系,并总结出顺向型、侧向型和复合型3种类型断层-砂体油气运移方式。尝试建立了断-砂耦合接触关系半定量描述思路与方法,明确了本区顺向型与侧向型油气运移效率的相对比值约为1.7,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断-砂有效接触面积与砂体中油柱高度之间的关系。实践证实,该方法用于判别曹妃甸A油田潜力砂体的油柱高度是可行的,对成熟探区构造-岩性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海上最大的合作油田投产我国海上目前最大的对外合作油田——南海流花11—1油田,于今年3月29日正式投入开采。这个油田仅次于我国南海珠江口盆地,距香港东南190km,水深300m,石油地质储量约为2亿吨,高峰期年产量可达249万吨。这一油田是由中国...  相似文献   

13.
A油田属于小而肥的高品位油田,埋藏浅、油层单一、胶结疏松、高孔、高渗、稀油、边水活跃、初期产量高,但是原油中含蜡量高达6%左右,开采过程中结蜡容易造成自喷井油嘴堵塞、机抽井卡光杆、地面管残堵塞而影响正常生产。通过开展恒温溶蜡实验,矿场总结单井结蜡规律,采取区别对待,根据油压、套压、回压变化,对自喷井检查油嘴、启抽、热洗井筒及地面管线、机械刮蜡等有效措施,投入开发三年以来没有一口井和一条管线发生过蜡卡事故,油井生产平稳有序,集输管线安全畅通,以甲方12人的经营团队累积产油72×10^4t,采收率50%,自然递减为-7%,综合含水仅1.6%。  相似文献   

14.
含水上升规律研究是油田动态分析的重要内容,应用Logistic生长曲线统一表征油田含水上升规律,并建立了涠洲油田群不同主力产层的油田含水上升模式。研究表明以涠洲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凸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以角尾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具有s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而以流沙港组为主力产层的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则具有凹型的含水率上升规律。应用涠洲油田不同主力产层典型的含水率上升方程,结合区域产量规划研究,预测了涠洲油田群的产水量情况,为油田群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规划提供了基础。研究方法对油田开发管理及区域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开展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研究是开发海上油田的三大技术难题之一。BZ34-3/5油田是渤海海域的小边际油田,针对该边际油田“现有油田附近含油构造”特点采用了“三一”开发模式和两腿三桩轻型平台,并且采用了一井双泵采油技术,自投产以来日产油达300多立方米,这标志着该海上小边际油田建成并成功投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油田的开发和开采模式对于边际油田的开发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简要介绍了该油田开发模式和电潜泵采油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1.海洋生物资源量估计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中约有20万种生物,其中已知鱼类约1.9万种,甲壳类约2万种。许多海洋生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为人类提供了丰富食物和其他资源。关于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特别是其中鱼类资源的数量,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生物学家曾做过许多研究,有些专家用全球海洋净初级生产力(浮游植物年产量)和以估算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数量基础,其结果为:世界海洋浮游植物产量5000亿t。折合成鱼类年生产量约6亿t。假如以50%的资源量为可捕量,则世界海洋中鱼类可捕量约3亿t。2.…  相似文献   

17.
于1990年6月在哈尔滨市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一水池中采到微齿喜马拉雅低额,根据实验结果应用生物统计学方法对它的生长和种群增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性成熟时间与水温的关系为,雌性(10-30℃):h=8072t-1.313(r=0.985P<0.01);雄性(5-25℃):h=1074t-0.855(r=0.9844,P<0.01)。在20±1℃条件下,其体长增长模型为:lt=3.334-27345e-0.1117t。龄期(X)与年龄(t,d)的关系为:雌体:t=0·07l69X2+1.3808X-l·7361;雄体:t=0.8425X2+2.534x-l.8600。内禀增长率(rm)为0.4076。种群增长呈“logistic”型,其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沙南凹陷BZ油田沙一段生屑云岩主力含油储层投产后,发现实际生产特征与初始地质认识吻合度差,部分区块可能具有增储上产的潜力。通过利用油田生产动态资料,主要包括压力、产量及PVT实验等数据,采用广义物质平衡计算法识别出A4井区滚动勘探潜力最大。在此基础上,精细刻画生屑云岩沉积期古地貌和古生态环境特征并结合生屑云岩发育规律,预测了A4井区生屑云岩储层新的空间展布范围。实际钻探结果证实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新增探明储量近400万t,保障了BZ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效益。该套方案对国内海上相似地质条件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来,1986年中上层渔获量达7.4333万t,1987年史创历史记录高达12.07万t,并且1983年(厄年)金色小沙丁鱼产量也达到1.9587万t,仅次于历史最高水平的1971年的产量,但到1988半的产量仅为2778t,占中上层渔获量3.21%,从而从历史上第一位下降到第4位[1],如此渔获量变动,其原因何在呢?笔者试就从海洋环境变异,捕捞力度等诸因素合理解释中上层渔获量变功,为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中上层鱼类资源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93年4月15日,中国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和Amoco石油公司宣布,中国政府已同意共同开发流花11-1油田,该油田是Amoco石油公司于1987年1月发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