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北衙地区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北衙整装勘查区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分析了地层、岩浆岩、典型矿床主要成矿元素Ag、Au、Cu、Pb、Zn的富集规律,对元素分布特征、综合异常特征、相关性及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确定了找矿有利指标组合;通过对比北衙金矿区典型矿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层、岩浆岩等找矿标志预测北衙地区的找矿远景区。结果表明:综合区域上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区域矿产等资料,对成矿元素异常组合进行地球化学分区是可行的,能有效反映致矿异常,突出矿化信息;根据区域单元素Au、Ag、Pb、Zn、Cu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组合元素异常特征结合成矿地质背景,指出了炭窑金矿、铅锌矿找矿靶区;马鞍山北部金矿找矿靶区,为北衙整装勘查区外围找矿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详细介绍了吉林省汪清县五凤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以及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矿床的成矿地质要素和Au、Cu、Pb、Zn、As、Sb、Hg、Ag等具有明显找矿指示意义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建立了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细地研究了吉林通化二密铜矿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及异常特征,确定了W、Sn、Sr、Cu、Pb、Zn、As、Ag等具有明显找矿指示意义的元素异常模式。同时结合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建立起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4.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哈拉河铅锌矿区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乔宝成  李海东 《物探与化探》2014,(2):261-267,277
在内蒙古扎兰屯市哈拉河铅锌多金属矿区进行普查,对矿床进行了物化探异常特征及评价标志综合研究。根据勘查区物化探异常特征,结合异常所处的地质环境,判断勘查区主成矿元素为Pb、Zn、Ag、Cu,并存在As、Sb、Ag、Pb、Zn、Au、Cu、Mo、Bi多元素叠加异常,含矿安山岩体分布及深度与相对高的极化率、低视电阻率异常特征有关。根据已知矿和非矿异常特征、元素组合及分带特征等,建立了矿床的物化探综合找矿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5.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铜金矿的成矿与含眼球状石英斑晶的角闪石英闪长玢岩有关,并至少受3个玢岩岩枝控制。主成矿元素为Cu,伴生元素为Au、Ag、Zn、Pb,其他微量元素Mo、As、Ba、Bi、Cd、Co、Mn、Ni、Sb含量较高。元素在垂向上具有分带特征,即从矿体中心向外可依次划分为Cu、Au、Ag、As、Sb、(Bi)→Co、Ni→Mo→Mn→Ba→Pb、Zn、Cd、Bi、(Sb),上述元素的异常和组合是寻找和评价该类矿床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早期Cu—Au—Ag成矿和晚期Zn—Pb—Cu—Au—Ag成矿两个阶段:早期成矿阶段形成了Cu—Au—Ag主矿体,晚期叠加Zn—Pb—Cu—Au—Ag矿化。Cu与Au、Ag呈显著的正相关,Cu主要呈独立矿物黄铜矿产出,Au、Ag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矿石的K/Na值为6.9、Rb/Sr值为0.8,显示出矿床矿富K、Sr和贫Na、Rb的成矿环境;而Au(平均品位0.6×10-6)0.4×10-6、Au(0.6×10-6)/Cu(0.4%)1和n(Cu)/n(Au)(为20678)40000以及Mo(19.7×10-6),说明该矿床富金而贫钼。矿床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成矿与偏中性的斑岩有关,元素组合特征,异常元素在垂向上的分带特征,主成矿阶段的Cu—Au—Ag矿化和晚期叠加的Zn—Pb—Cu—Au—Ag矿化,富Cu、Au、Ag和贫Mo的成矿元素组合及富K、Sr和贫Na、Rb的成矿环境,均表明矿床具有产于岛弧或类似岛弧环境的斑岩型铜金矿床的特征且叠加斑岩成矿系统晚期呈脉状产出的浅成低温热液型Zn—Pb—Cu—Au—Ag矿化。  相似文献   

6.
青海冷龙岭地区位于北祁连成矿段的东段,是形成与海相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及岩浆热液型矿床的有利地区,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的基础上,对青海冷龙岭地区Au、Cu、Pb、Zn等17种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本区Ag、Pb、Zn、W、Sn、Bi、Mo、Ba、Cd等元素丰度明显高于青海省及祁连地区水系沉积物的平均丰度值;元素分布特征显示下奥陶统阴沟群除Hg、La、Ce相对贫化外,各元素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浓集,加里东期侵入岩中Ag、Cu、Pb、Zn、W、Au、Sn、Bi等元素富集程度较高,海西期正长岩内Ba、La、Ce等元素富集程度较为显著;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显示区内的主要成矿元素组合为Cu Pb Ag Mo Ba La Ce,Au具有独立成矿的潜力。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富集离散特征,认为本区Au、Ag、Cu、Pb、Zn、Mo、La、Ce等元素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本次工作共圈定8个综合异常。根据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异常特征及查证成果,与该区域内浪力克铜矿床和青分岭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后,优选出干沙河和三道路圈—倒阳河2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临江市青沟子锑矿主要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及异常特征,确定了Cu、Pb、Zn、As、Hg等具有明显找矿指示意义的元素异常模式。同时结合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建立起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8.
冯亮  李冰 《江苏地质》2022,46(4):398-404
广东紫金风门坳矿区富集Sn、W、Pb、Zn、Cu、Mo、Au、Ag、As等元素,但分布不均匀,具有叠加富集特征。通过在风门坳矿区开展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了2处矿致综合异常,结合各矿床(点)成矿特征,认为风门坳矿区成矿元素自北西向南东依次为Sn、W、Pb、Zn、Cu、Mo→Sn、Cu、Au→Pb、Ag、Zn,呈规律性水平分带。结合矿区3号勘探线矿化(体)特征,认为矿床成矿元素在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带为Sn、W、Pb、Zn→Cu、Zn、Ag→Sn、Zn。上述规律可为今后在该区继续开展扩大扩深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线索。  相似文献   

9.
甘炳艳 《江苏地质》2021,45(4):411-419
广东紫金风门坳矿区富集Sn、W、Pb、Zn、Cu、Mo、Au、Ag、As等元素,但分布不均匀,具有叠加富集特征。通过在风门坳矿区开展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圈定了2处矿致综合异常,结合各矿床(点)成矿特征,认为风门坳矿区成矿元素自北西向南东依次为Sn、W、Pb、Zn、Cu、Mo→Sn、Cu、Au→Pb、Ag、Zn,呈规律性水平分带。结合矿区3号勘探线矿化(体)特征,认为矿床成矿元素在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带为Sn、W、Pb、Zn→Cu、Zn、Ag→Sn、Zn。上述规律可为今后在该区继续开展扩大扩深找矿工作提供有利线索。  相似文献   

10.
新疆和田县团结峰铅锌矿床是西昆仑地区新发现的一处重要MVT型铅锌矿床,铅锌规模达中型,伴生银。在勘查工作实践及综合研究矿床模型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勘查模型、地球化学勘查模型和地质找矿标志。研究表明:赋矿地层为中侏罗统龙山组二段灰岩,次级NW向断裂控制了铅锌矿体的分布,硅钙面之上的层间构造是矿体的赋存部位。1∶5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勘查模型显示:矿区及周边主要异常元素有Au,Ag,Pb,Zn,Mn,Hg,Sb,Cu,Co等,矿区为Ag-Zn-Cu-Pb-Au-As-Sn-Cr-Fe-F异常范围内,元素异常套合较好。1∶5万水系物测量勘查模型显示:成矿元素Ag,Zn,Cu,As,Sn,Sb,Pb浓度分带明显,异常套合好,有明显的浓集区;1∶1万瞬变电磁测量勘查模型显示:矿区内主要岩层的电阻率差异很大,含铅锌矿化地层电阻率为4 660~6 030Ω·m,可形成中高阻异常;遥感蚀变信息勘查模型显示:矿区遥感异常以羟基为主,铁染零星,异常与构造套合较好。除了物化遥异常标志外,铁帽、次级NW向断裂、围岩蚀变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吉林汪清刺猬沟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以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Au、Cu、Pb、Zn、Ag、As、Sb、Hg、W、Sn、Bi、Mo等具有明显找矿意义的指示元素。同时根据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和地球化学指标,初步建立起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12.
郭小刚 《地质与勘探》2023,59(4):774-790
甘蒙北山四道梁南地处东天山-北山中亚增生造山带南缘,早二叠世-三叠纪早期完成了俯冲增生体制到伸展构造体制动力转换过程,伸展背景下多期次的酸性岩浆活动为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钼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本文通过对区内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探讨了成矿元素及伴生元素异常组合、分布特征,结合成矿地质背景评价了找矿潜力。研究发现区内Bi、Mo、As等元素高强度数据占比大、分异程度高,是主要的成矿元素,异常主要分布在印支期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与早二叠世双堡塘组英安岩的接触带附近;成矿元素组合与矿化蚀变分带具有从高温W、Mo、Bi→中高温Pb、Zn、Ag→中低温Hg、Sb、Cu→低温As、Au演化的规律;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其具有与斑岩型成矿系统相似的成矿元素组合和矿物分带特征,属于斑岩型钼矿床且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同时确定W-Mo-Bi元素组合异常是区内寻找Mo(W)矿床的有利指示元素或找矿标志,可有效地确定成矿部位并指导勘查工程布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内蒙古靠山屯勘查区银铅多金属矿床找矿前景,对该勘查区进行了地质、航磁激电和化探综合找矿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靠山屯银铅多金属矿床是以银为主,伴生有铅和锌的中型矿床,产于早白垩世钾长花岗岩和晚侏罗世凝灰岩内。蚀变和矿化特征显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上侏罗统玛尼吐组火山岩富含Pb、Ag等成矿元素,是有利的容矿围岩,产于火山岩和岩体接触带附近的断裂构造是有利的控矿构造,绢英岩化和硅化是近矿的围岩蚀变。成矿后区内存在差异性抬升,中部和北东部矿化以方铅矿和共伴生银矿物为主,矿床保存条件好,如Ⅱ和Ⅲ号蚀变带。南西部以闪锌矿(含黄铜矿)为主,矿床剥蚀较大,如Ⅰ号蚀变带,中高极化、低阻或中高阻、低-中高磁异常的物探异常总体为矿致异常的特征。Pb、Zn、Ag异常套合好,Pb和Ag异常面积大,强度高的异常KHt4-11分布区矿床保存条件较好,找矿前景较好。Zn异常面积大,外侧的Pb和Ag异常面积小的异常KHt1 KHt3分布区矿床剥蚀较大,找矿前景较差。  相似文献   

14.
卢克标 《福建地质》2009,28(1):10-20
根据蚀变分带及矿物组合、矿田地球化学分带及元素组合特征,对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型特征进行探讨。成岩与成矿作用在时空上总体具有由西南向东北迁移演化的特点,上厂矿段为中高温Mo(Cu、Pb、Zn)矿→金竹坑矿段为中低温Cu、Pb、Zn(Ag)矿→雷母寨矿段为中低温Ag、Pb、Zn矿。三者从时间、空间、物源等方面有依存关系,以及矿化类型专属性等,可以将矿田矿床划分斑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及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2个成矿类型,并类比预测矿田矿化类型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对内蒙古陶来托钼多金属勘查区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信息的提取来评价矿区找矿潜力。结果表明,陶来托钼多金属矿是一个以斑岩型钼矿为主的勘查区,发现了斑岩型钼矿床及多处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化)点。成矿岩体为早白垩世花岗斑岩,控矿构造为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斑岩型钼矿化区与环状激电异常和环状磁异常对应性较好,显示出中低视极化率异常为矿致异常的特征。1∶5万化探异常元素由钼矿化区至铅锌银矿化区表现出Mo、W—Ag、Pb、Zn的侧向分带特征。根据综合找矿信息提取及斑岩型矿床成矿系列建立,指出区内钼矿找矿潜力较大,并预测钼矿区北西侧为热液脉型铅锌银矿的成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青海沟里园以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东段,根据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信息提取发现多个矿床(点),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文章以沟里园以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数据剔值处理来确定元素异常下限并圈定单元素异常与组合异常,结合区内地质找矿特征对圈定的元素异常进行解释与推断。通过对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元素组合特征及单元素异常特征综合研究表明,Au、Ag、Pb、Zn、Cu、Co等元素与成矿关系密切;提取出2个元素组合,确定套合性和相关性好的Ag-Bi-Pb-Zn与Cu-Co组合异常为预测对象;结合区内成矿地质条件,进一步圈定3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7.
采用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研究了云南金平燕子岩地区Pb、Zn、Ag、Cd、Hg、Sb、Cu、Cr等的异常分布及组合特征,结合测区成矿地质背景,圈定了找矿靶区。通过异常查证,发现了Pb、Zn达工业品位的矿化,并通过靶区资源量预测,铅、锌矿潜力达中—大型,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26-30
西藏叶噶玉弄铅多金属矿为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Cu、Au、Fe、Pb、Zn、Sb成矿带-蒙亚啊Pb、Zn矿集区新发现的又一铅多金属矿点。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成矿要素等的综合分析,确定了该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通过与邻区典型矿床成矿要素的对比,总结了研究区的成矿规律,并对研究区找矿远景及区域找矿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耿马勐简铅锌矿区1:50000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显示,水系沉积物中Au、Ag、Pb、As、Sb含量远高于全国和三江地区平均值。从元素成矿能量法研究发现,Pb、Zn、Cu、Ag、Au、Sb异常主要呈北东-南西走向的线状分布,区内的中部、东北部异常较高。成矿前景区可分为二个区域:①东北角的Pb—Cu找矿区;②西南角的Cu、Pb、Zn等多金属找矿区,其中西南角成矿条件较好,可能出现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20.
凉城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中,发现并圈定了43个以Au、Ag、Pb、Cu、Zn等为特征组合元素的综合异常,优选5处找矿远景区,经过异常查证和地质评价,优选找矿靶区,发现多处银、金、铅多金属矿(化)点及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产地,其中有3处被列为内蒙古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获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