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吉林正岔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林省正岔铅锌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的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期花岗斑岩体有关.对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机理等的研究认为:成矿物质具有双重来源--地层源与岩浆源,成矿水源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花岗斑岩的活动,成因类型为层控夕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在详细论述桂东地区金矿床赋存的构造地质环境,控矿地层岩性及岩浆活动与金矿化与关系等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通过矿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及硫,铅,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证实,在矿物质以深源岩交为主,混有少量壳源物质成矿流体为岩浆水,后期混有少量变持水和大气降水,矿床具有多源,多成因及多期次成矿特征,矿床成因类型主要有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复合叠加类型,而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3.
吉林海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守忠 《地质与勘探》1999,35(1):10-13,25
海沟金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的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有关。对其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地质学、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等方面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双重性,即有来源于地层,也有部分来自岩浆岩。成矿水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成因类型应属于混合岩化热液型铀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中南部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可能是一种新的铅锌矿床类型,该类铅锌矿床明显特征是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暗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从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来源与演化,以及峨眉山玄武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的研究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矿床成矿时代与西南大面积峨眉山玄武岩成矿时代相近,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存在均一化过程,区域大规模流体运移在该区铅锌成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矿床可能为“均一化成矿流体贯入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缅甸翡翠矿床成因及在我国寻找翡翠矿床的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富  吴飞豹 《云南地质》1998,17(3):400-406
缅甸是世界上优质翡翠矿床产区。缅甸邻接我国,深入研究缅甸翡翠矿床的成因,对指导我国寻找翡翠矿床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资料收集和研究,缅甸翡翠矿床属于区域变质-岩浆热液交代多成因复成矿床。成矿具多阶段、多物源及多成因类型“三多”特点。矿床是在板块持续俯冲,漫长时间压扭应力场作用条件下,通过多期次多阶段的地质构造、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岩浆及热液活动等多种地质作用叠加、改造形成的。通过对缅甸翡翠矿床成因的  相似文献   

6.
浙江八面山特大型萤石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床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按矿体赋存于岩体与灰岩接触带、灰岩层间及构造破碎带;岩石有细粒及粗粒-巨晶两类;矿床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120°~240°之间;氢氧同位素特征反应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多成因的特征;成矿物质Ca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中的灰岩与泥质灰岩,F主要来源于寒武系泥质灰岩,部分可能为岩浆热液从地表深部携带而来,萤石矿床成矿流体水具有多源性;成矿流体具有大气降水,变质水和岩浆水共同混合作用的结果,在岩浆侵入热源的作用下,三种水混合后被加热,形成了成矿溶液的重要载体。研究认为八面山萤石矿床是受地层-岩体-断裂共同控制"三位一体"的中低温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7.
虎形山钨铍多金属矿是湘东北地区目前为止最大的一个钨多金属矿床,伴生有铍铜钼等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地层中,属于中温热液-构造脉状型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成矿物质具多源性,主要来自于深部岩浆,同时也有壳源成分的补充。文章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就矿床成因做些初步探讨,希望能为该地区的后续找矿工作起到一点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腾飞 《地质与资源》1994,3(4):293-305
该区金矿产于寒武系水口群浅变质岩系砂页岩内,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两大类。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两组脆-韧性剪切带控制。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硫源应以深源同熔岩浆热液为主,部分来自地层;氢、氧同位隶组成特征反映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混有少量变质水和大气降水;铅同位索组成特征表明铅源以深源为主,混有少量壳源物质,矿床具多源成矿特点。硫、铅、氢氧等稳定同位素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表明,该区金矿具多源、多成因及多期次成矿特征,矿床成因主要有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复合叠加成矿,而以后者为主。  相似文献   

9.
南岭地区产于碳酸盐岩中铅锌矿床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远发 《湖南地质》1993,12(1):23-28
根据南岭地区产于碳酸盐岩中铅锌矿床的实际资料,按成矿物质来源将本区铅锌矿床划分为岩浆源铅锌矿床(I)和和地层源铅锌矿床(Ⅱ)两类。重点讨论了铅、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在判别矿床成因方面的应用。首次提出了(~(207)pb/~(204)pb)_u。参数及其与成矿物质来源的关系。讨论了不同成因类型铅锌矿床的成矿条件,指出上古生界(D—P)的含水性是成矿过程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鄂东鸡冠嘴铜(铁)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鸡冠嘴铜(铁)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明显受构造,地层和岩浆活动控制,在时空及成因上具有“一体多矿”、“一体多带”的成矿特点,为高、中温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铁)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吉林集安铅锌矿地球化学与分散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宝贵  张忠  胡静 《矿物学报》2002,22(1):62-66
吉林集安铅锌矿床是我国最早报导的少数几个典型低温铅锌矿床之一。矿化具有多期次特点 ,富矿体都是多期次矿化叠加的产物。根据矿化先后和矿物生成顺序将矿化分为五个阶段 :①石英 黄铁矿矿化阶段 ;②重晶石 闪锌矿矿化阶段 ;③石英 方铅矿矿化阶段 ;④石英 黄铁矿矿化阶段 ;⑤碳酸盐 氧化矿物矿化阶段。用均一法和爆裂法测得石英、重晶石、闪锌矿包裹体成矿温度变化在 1 1 0℃~ 1 97℃之间。矿床中除含铅锌矿外 ,还有微量的Pt和Pd,并普遍含分散元素Cd、Ga、Tl、In、Se、Ge、Te,其中以Cd含量最高 ,闪锌矿中Cd含量最高可达 71 5 5× 1 0 6。分散元素主要呈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各种矿物之中 ,未发现独立矿物。通过矿床地质和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该铅锌矿床属低温沉积 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2.
热液改造成矿机制──四川底苏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四川底苏铅锌矿床是一个典型的沉积改造型矿床。改造热液中的铅锌来源于早阶段热水沉积矿石及地层岩石;矿化剂硫源自赋矿地层;介质水属于下渗大气降水。改造热液中的铅锌主要以氯、氟配合物形成迁移。在构造减压带中,铅锌配合物交代地层中的黄铁矿或被有机质还原而沉淀富集。  相似文献   

13.
贵池黄山岭层控矽卡岩及铅锌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山岭层控矽卡岩为钙铝榴石矽卡岩,为奥陶系汤头组泥灰岩经热接触变质作用生成。铅锌矿体叠加在层控矽卡岩之上,成矿作用与富钾钙碱性岩浆岩密切相关的热液活动有关。成矿物质以岩浆热液来源为主,兼有变质热水活化转移的同生沉积矿源。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小东沟钼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东沟钼矿为中型斑岩型钼矿,矿区及其外围已发现多个钼或钼多金属矿点.文章根据小东沟钼矿的赋矿地质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特征,阐述了该矿床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及钼矿与外围铅锌矿之间成因上的联系,提出本区钼矿的成矿母岩为边墙岩体,矿化富集部位为小岩株前缘的周边及顶部,铅锌矿矿质来源主要为于家北沟组地层,其成矿与后期岩浆热液活动关系密切.同时,由物探成果和钻探资料推测在边墙岩体周边还存在有类似小东沟岩体的隐伏含矿小岩体,为该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5.
冯守忠 《地质与资源》1998,7(4):288-292
海沟金矿床具有多源、多期、多阶段成矿特点,成矿主要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玢岩有关.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元古界色洛河群,也有部分来自岩浆岩.成矿水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热源为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成因类型应属混合岩化热液型铀金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守忠  孙超  黄林日 《地质与资源》2005,14(1):37-42,70
吉林荒沟山铅锌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老岭群珍珠门组白云石大理岩中,层控特征明显.通过对矿床地质、成矿元素Zn/Pb比值、方铅矿和闪锌矿中的微量元素、硫和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矿物包裹体成分特征、矿源层特征等的讨论,认为本矿床为一沉积改造型层控矿床.沉积作用是本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基础,改造作用是形成本矿床的主要因素.珍珠门组是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17.
界牌岭锡矿床蚀变矿化分带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振安 《矿产与地质》1991,5(4):293-299
湖南界牌岭锡矿床蚀变矿化可分为条纹状云母萤石岩化—铍矿化带,细脉状云母萤石化—铅锌矿化带、黄玉—萤石—云英岩化—锡铜锌多金属矿化带和弱—无蚀变矿化带.不同蚀变矿化带物质组分迁移规律有不同的特点.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花岗斑岩,该矿床是与陆壳重熔型花岗岩类斑岩体有成因联系的斑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18.
茶树林铅锌矿,过去认为震旦系赋矿,钻探验证未见矿。本次利用物探方法实施深部探矿。依据物探异常,结合地质规律综合分析,认为是构造控矿。布置验证坑道,沿断裂破碎带发现新的厚大、品位高铅锌矿体,收到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9.
李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梅锌矿床是渔塘超大型铅锌矿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年运用地洼学说预测,经初步验证查明的大型矿床。主要组分锌>5%,铅很低。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台地边缘藻礁灰岩相中,为同生构造组合、穹窿、北北东和北西西向地洼构造所控。属多因复成矿床,地台阶段主要是矿源层经压溶作用形成构造压溶热液成矿,在地洼阶段可能是渗流热液成矿,铅锌等成矿物质来自寒武纪碳酸盐围岩,主要成于低温。  相似文献   

20.
放牛沟矿床主要成矿元素Zn、Pb并非由地层提供,而是来自岩体深部,通过岩体接触带构造向火山—沉积岩系运移而形成矿床及原生异常的。Zn、Pb、Cu、Ag等元素正异常与Cr、Sr等元素负异常的套合产出是矿床存在的重要标志.矿体、矿组、矿床异常有明显的分带规律,分带性指数从浅部到深部呈规律性变化.根据Ag/Bi可判别前缘、尾晕,利用PbZnAgBa/CuBi可判别矿组和矿床原生异常的剥蚀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