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北方石炭-二叠纪高岭石粘土岩的岩石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岭石粘土岩是以高岭石及其多型变种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岩石。它在欧洲很多地区的石炭纪煤系中广泛分布,形成一种分布广、层位稳定的块状粘土岩层,通常称为“Tonstein”(Blatt,1972)。在我国北方和南方一些省区,不同时代煤系地层中都有高岭石粘土岩出露(Yiping Zhon,1982;夏琤等,1983),尤其是北方诸省产于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高  相似文献   

2.
黑色高岭石粘土岩,是铜川王石凹煤矿石炭纪煤系地层顶部,五号煤层的上部一层稳定的煤矸石,经偏光显微镜及费氏台测试光性特性,化学试验及分析鉴定表明,这是一种由高岭石组成的,成分很纯,颗粒大,结晶良好的高岭石粘土岩,据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此高岭石系淡水沉积物。  相似文献   

3.
贵州绿豆岩中粘土矿物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立军 《矿物学报》1995,15(1):75-81,T001
本文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电子显微镜、化学分析、沉积相分析等方法,详细研究了贵州早、中三叠世间绿豆岩及其粘土矿物组成,确定了贵州绿豆岩中主要粘土矿物为伊利石、蒙脱石、高岭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矿物。由于各地沉积环境和成岩条件的差异,分别形成伊利石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和高岭石粘土岩。探讨了绿豆及其粘土矿物的形成机理,为绿豆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系统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4.
大方庆阳煤矿区龙潭煤系和茅口灰岩界限粘土岩分析结果表明:该层粘土岩为黄铁矿质高岭石粘土岩,对其化学成分中Na2O、K2O、MgO、CaO和Pb的研究认为,该层粘土岩是在安静低能、酸性介质还原环境下,为受峨眉山玄武岩影响的火山事件沉积粘土岩。  相似文献   

5.
对黔西滇东地区的贵州普定高窝、贵州六枝中寨和云南宣威密德3条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的大山物源成因和界线地质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在界线粘土岩中,其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见少量高岭石、伊利石或绿泥石;碎屑物质中有六方双锥石英、锆石、长石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物质。推断该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早期至少经历一至两次强烈的火山作用,并且有多个火山喷发源。界线粘土岩中火山物质的富集与贫乏可能与剖面离火山喷发源的远近有关。粘土岩物源物质的成因均为火山喷发,火山灰伴随正常沉积物沉积而形成即凝灰沉积而形成,与华南大部分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的物源成因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昆阳磷矿床中白泥层粘土岩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泥层粘土岩是昆阳磷矿床中下寒武统渔户村组中谊村段富磷矿层的夹层。本文通过系统取样,对白泥层粘土岩进行了镜下鉴定、岩石化学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白泥层粘土岩中主要粘土矿物为伊利石和伊利石/蒙脱石混层、含少量高岭石,非粘土矿物为石英、白云石、磷灰石等;同时对白泥层的形成环境及伊利石→蒙脱石的转化进行了探讨,为更加深入地研究昆阳磷矿的成因、成矿过程提供了最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区内砂岩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是自生的高岭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而泥岩中的粘土矿物是伊蒙混层和高岭石,少量绿泥石。未见蒙脱石。砂岩和泥岩中粘土矿物的转化具有相似的水介质和地温条件,都反映出在中—晚成岩期形成,而且与烃类的排出和运移密切相关。泥岩中粘土矿物转化和脱水作用为砂岩输送流体和释放溶解物质。而且泥岩中有机质的脱羟基向砂输送酸性水,促进砂岩中骨架颗粒溶解、次生孔隙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高岭石矿物结晶有序化程度与成因关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粘土矿物高岭石的有序化程度与其成因关系密切,而又受诸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我国沉积岩中高岭石的大量研究和资料收集,获得新的发现和认识。无序高岭石一般在常温常压下通过结晶八面体中离子交换而形成,并可在较稳定的地质条件下长期保存,或因相领晶层错动而无序等。但总的说,在地热与高温热水作用或水岩作用中它常由无序向有序化固相发展。过去国内一般认为高度有序化高岭石系受成脉岩或喷出岩热液蚀变而成。这种情况在国内外都是存在的。然而研究后发现大范围更高度有序化高岭石则是煤系紫压(高岭石软质粘土)受后生阶段区域岩浆上升热水进入粒间空隙叠加于地温等作用之上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x射线衍射曲线和扫描电镜研究,揭示出蔚县煤田煤煤系泥质岩粘土矿物中的高岭石主要为来自基底灰岩风化壳,少量为盆地内生成,伊利石有从剥蚀区搬运来的,也有由蒙脱石和高岭石转化而成的,蒙脱石则主要属盆地自生并与中基性火山物质有直接关系,分别反映了酸性冲洪积,酸-弱碱性沼泽,河一湖及偏碱性干旱冲洪积环境。  相似文献   

10.
煤矿软岩的粘土矿物成分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软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取决于其物质组成,特别是其中的粘土矿物成分.本文按成生时代和粘土矿物组成特点,把煤矿软岩分为3种类型,并分别讨论了其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水理性质.最后,对软岩的变形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矿区地层岩性、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了矿区边坡的软弱层面,同时对矿区南帮(非工作帮)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第四系松散层具饱水性质,新近系地层以膨胀性的粘土(岩)为主,可塑性较强,易崩解,抗压、抗剪强度低,煤系地层以软岩为主,力学强度亦低,矿区工程地质特征为二类一型。据此预测了该区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鲁东古近纪煤田含煤地层特征及找煤方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乐五图煤田和黄县煤田是鲁东地区发现的两个古近纪煤田,含煤地层时代属于中始新世,均为富含褐煤和油页岩的沉积建造。煤系中部均发育一段厚度20~30m的紫红色砂砾岩夹泥岩(或粘土岩),将煤系分为上下两部分;煤系底部为厚层杂色砂砾岩、砾岩和角砾岩等粗碎屑岩,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推断在黄县煤田向西到羊角沟沿海一带,五图煤田以东的潍坊—昌邑一带和以西的昌乐、临朐、益都等地,可能有同层位煤系赋存,建议将这些地区作为找煤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3.
贵州西部氟中毒地区氟来源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贵州省西部广泛分布上二叠统煤系地层,燃煤型氟中毒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引起氟中毒的氟是多来源的,影响氟中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氟含量的岩石粘土岩、煤、页岩等是氟的初始来源体;高氟含量土壤是氟第二个层次的来源;高氟含量土壤中种植的农作物是第三个层次的来源;燃煤烟尘直接排放室内空气中和用燃煤烘烤食物等,使空气、食物和水中氟含量增高,是一重要的人为氟来源。人通过呼吸高氟含量的空气和食(饮)用高氟含量的食物(水)将氟沉淀在体内,造成氟中毒。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学法和中子活化(INAA)法对采自山西阳泉三矿山西组3号煤层和太原组12号煤层的3件煤层夹矸粘土岩样品的8种常量元素(氧化物)和33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具有示踪意义的元素及其比值的对比分析,3个样品总体上均不具有典型的沉积岩特征,应该是由酸性或酸性偏碱性火山物质(降落的或陆源搬运的)在地表覆水较浅的弱氧化条件下经原地淋滤、蚀变形成的。原岩蚀变程度较高,不稳定或较不稳定的元素大量流失,甚至一些较稳定的元素(如高岭岩中的铁、锰)也明显流失。强烈的化学蚀变以及岩石中矿物成分的变化是造成粘土岩间以及粘土岩与原岩间元素(尤其是REE)含量及REE配分模式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赵平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6):19-20,35
通过采用传统的岩石薄片显微鉴定和现代化扫描、透视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方法对9煤至奥灰间隔水层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成分进行了综合测试,微观研究表明,区内9煤至奥灰问地层中铝含量较高,隔水层中泥质岩粘土矿物主要以叶腊石、伊利石、高岭石为主,大部分岩石遇水后稳定,无崩解现象。其中在煤系地层中发现大量叶腊石。初步分析认为是受后期强烈岩浆岩活动影响,发生热液蚀变而形成。通过压汞实验测试了10个隔水层岩样空隙结构,原岩状态下,9煤至奥灰含水层间隔水层空隙度很低,呈现致密状态,因而应具有良好的隔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受采动影响含煤地层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结合电视钻孔成像技术综合分析覆岩破坏高度,对煤矿开采瓦斯抽放系统钻孔位置合理布置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测井资料(密度、伽马),解析地层边界、泥质含量及纯岩段夹层、弱层的存在及其对含煤地层渗透特性的影响。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表明:原始地层伽马曲线和泥质含量可以解析泥岩、粘土层和夹层、弱层的位置;含煤地层渗透率受采动影响,渗透率增高区由采前泥岩、粘土与其他岩体层交界和原始裂隙区向采后纯岩夹层、弱层区演化;被研究含煤地层冒落带顶点深度433 m,裂隙带顶点深度382 m。   相似文献   

17.
THE CENOZOIC GEORECORDS IN THE NORTHWEST OF YUNNAN AND THE EVOLUTION OF QING—ZANG PLATEAU  相似文献   

18.
河北宣东矿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下花园组,含有5个煤组,煤层多,标志层不发育,煤层对比较为困难。钻孔岩、煤心样品的岩矿、煤岩鉴定和孢粉分析等成果资料揭示:①长石砂岩主要赋存于Ⅲ煤组岩段及其以上地层,Ⅴ煤组岩段分布极少;安山岩屑砂岩集中分布在Ⅴ煤组顶底板附近,Ⅲ煤组岩段及其以上岩段未见;泥化安山岩屑砂岩仅分布在Ⅴ煤组岩段的下部;石英砂岩分布在Ⅴ煤组岩段底部与煤系基底地层接触处;鲕状粘土岩仅分布于Ⅴ煤组岩段下部,并常为煤组底板。②Ⅰ、Ⅱ、Ⅲ煤组显微煤岩类型以微镜煤、微亮煤为主;Ⅳ、Ⅴ煤组多为角质微亮煤、微亮暗煤及丝炭微暗煤。③Ⅰ、Ⅱ煤组的裸子植物花粉含量丰富,占孢粉总数的40%~60%;Ⅲ煤组低于Ⅰ、Ⅱ煤组;Ⅴ煤组除克拉梭粉及苏铁粉含量占15%左右外,其它松科花粉少见。该结论可作为矿区岩、煤组(层)划分和对比的依据,对指导煤矿开采生产和邻区的勘查工作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洪林  邹辰  梅珏  张介辉  李晓波 《地质学报》2022,96(7):2562-2572
海陆过渡相煤系地层已经发现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煤系地层为例,通过开展微观特征分析及物理模拟实验,查明山西组主要孔隙类型为有机质孔隙、残余原生孔隙、不稳定矿物溶蚀孔、黏土矿物层间孔,认为黏土矿物层间孔和有机质纳米孔隙是页岩储集空间与常规砂岩储层的显著区别;山西组煤系地层广泛发育的有机质纳米孔,经过模拟实验认为形成于早期液态烃裂解气,随着原油沥青化,气泡被固化在沥青条带中形成纳米孔隙;集中发生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末的异常热事件控制了裂解气生成的强度和范围,在此过程中沥青化产生的有机质纳米孔大幅度提高煤系地层非常规气储集空间和资源丰度。这一认识对于深入了解山西组煤系地层孔隙结构特征及非常规油气地质评价选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苏皖地区黄马青组的学特征及其积学研究,确认其为发育于前陆盆地内的大型海退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岩石成因类型划分了8个微相,并对其所反映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整个层序自下而上可分为前三角洲,一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平原3个亚环境,并对亚环境内的微环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