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应用预应力锚索是治理滑坡的一种新型有效工程措施之一,本文全面论述了预应力锚索与抗滑桩和锚锭板相结合,在滑坡治理中的受力分析、抗滑原理、设计方法、锚索施工工艺,然后介绍了这两种抗滑结构在某滑坡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实例的设计和状况;最后提出了预应力锚索在应用中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一些问题,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滑坡的成功实例,文中全面阐述了试刀山滑坡的成因,锚索设计,施工工艺,施工验收,工程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内容,结论是预应力锚索加固度刀山滑坡是有效的,其预应力可促使滑面的固结,增加滑体稳定性,实际上该工程也可称得上描拉板技术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3.
昆河线402+200~450m路段的地层是元古宇变质云母片岩,历次的构造运动及长久的风化作用,使该路段地表形成不稳定的堆积层滑坡体,虽然做过数次抗滑挡墙治理,但路基仍然发生多次滑坡。对滑坡成因进行综合分析,决定采用预应力锚索板框架工艺作为该项处滑坡治理方案。通过对预应力锚固设计与施工工艺的分析,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在滑坡治理工程中的作用。工种治理中进行了如锚索抗拔试验、压浆柱质量检验和钢绞线极限强度试验等一系列测试,结果证明,该技术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大于设计要求,治理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白岩沟西滑坡治理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评议在对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县白岩沟西滑坡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白岩沟滑坡的滑体采用抗滑桩顶部施加预应力锚索的新型支挡结构,对危岩体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的综合治理方案。结果表明,该项治理措施比使用抗滑性桩治理措施降低了造价,保证了抗滑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合竖向预应力锚杆加固重力式抗滑挡土墙治理滑坡的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竖向预应力锚杆+抗滑挡土墙构造及其施工工艺流程,指出竖向预应力锚杆+抗滑挡土墙新型结构在基岩山区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区高切坡治理工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属于山城.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山区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工厂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危岩、滑坡、高切坡等地质灾害大量存在。其产生机理、稳定性判断、治理方法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人们采用的治理措施从重力挡土墙、悬臂抗滑桩等被动受力结构向以预应力锚索抗滑支挡结构为代表的具有主动受力机制的轻型支挡结构发展。文章以重庆两路口港天大厦地基工程、重庆市双脾电信局危岩滑坡治理工程、重庆鑫渝花园C区挡墙加固工程为例,介绍 预应力锚索抗滑结构新技术在治理高切坡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预应力锚索组合抗滑墙治理滑坡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李邵军  冯夏庭  张友良  周辉 《岩土力学》2006,27(10):1709-1713
在边坡防护及滑坡治理工程中单孔复合型锚索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滑坡工程实例中的锚索抗拔试验,设计了一种既可获得锚索抗拔力和预应力损失,又可实现对单孔复合型锚索单元锚固段进行受力测试的装置,其原理是通过直接测定锚索中的单束钢绞线受力而获得锚索受力,详细地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实现。利用这种新型的测试方法于某滑坡锚固工程验明了可行性,测试结果为相应地质条件下的锚索设计方案和锚索施工提供了直接依据,亦具有工程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全长147km,道路施工后,滑坡、坍塌、崩塌现象甚多,边坡治理迫在眉睫。预应力锚索地梁加固边坡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技术,它具有造价低廉,施工简便,受力可靠等优点,是一项主动性加固边坡技术,在治理山体滑坡坍塌路段有较强实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预应力锚索地梁设计施工工艺及其施工工法和在高陡边坡滑坍地段加固实例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海  吕富雪 《探矿工程》2007,34(5):33-35
介绍了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大坝村山体滑坡的治理方案、施工工艺、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在滑坡治理方案中采用了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锁梁等组合抗滑结构形式。经过了5年多时间的考验,证明治理方案和施工工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新型深水系泊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振  王立忠  李玲玲 《岩土力学》2011,32(Z2):469-477
介绍了几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深水锚泊的新型系泊基础(吸力锚、法向承力锚、吸力式贯入锚和动力贯入锚),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针对吸力锚安装过程中的海床阻力和内部土塞发展、服役阶段的承载力特性,法向承力锚安装时的拖曳轨迹和三维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吸力式贯入锚的“keying”过程,动力贯入锚的最终安装深度和承载力,以及锚泊线与海床的接触问题等当前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了简要地评述,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新型深水锚在设计、施工以及承载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以探索深水系泊基础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膨胀锚杆的锚固性能。这种锚杆不仅可以用于硬岩,而且还可以在不适合其它锚杆的条件下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锚索锚固作用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勇  张顶立  王松根 《岩土力学》2006,27(Z1):921-925
在探讨预应力锚索现场足尺试验实施难点的基础上,利用FLAC3D对预应力锚固体的应力、位移特点,不同的锚索刚度、岩土体弹性模量以及预应力大小对锚固体剪应力的分布规律的影响、塑性破坏区的转移趋势进行了数值模拟,拟合了剪应力呈指数函数关系的分布公式。在剪应力峰值不断向锚固端扩展的推断下,提出了注浆体接触面处的锚索极限锚固力的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岩质边坡中压力型锚索的受力和破坏机理。试验锚索采用130 mm孔径,6束标准钢绞线,符合实际工程的常用锚索规格。严格控制锚固段与非锚固段尺寸,设置了不同的锚固段长度用以研究锚索的抗拔力学性能。试验获得了岩质条件下足尺压力型锚索的荷载位移全曲线。用应变砖测试了锚固段注浆体在受力过程中的应变规律,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吻合。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较软岩条件下,试验锚索的最佳锚固长度在2 m左右。压力型锚索的位移延性性能非常优秀,在锚索整体位移较大时还能维持较高的承载力,可以提供良好的破坏预警。根据实测的轴向应变发现,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应力传递长度也略有增加。提出压力型锚索的破坏要经历局部塑性,整体塑性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上海地区土层锚杆的群锚效应,本文以明德林(Mindlin)解为基础,通过引用根据试验所得的锚杆非线性传递函数,对软地层中斜拉锚杆的长度、间距、入土深度、压浆等因素对群锚效应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徐乾  张永兴  陈建功 《岩土力学》2013,34(Z1):472-478
分析了锚固边坡锚杆与岩土体在动力荷载下的黏结机制,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锚杆岩土体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锚杆岩土体系统的动力响应解析解。结合该简化的锚杆岩土体动力学模型,借助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锚固边坡数值模型,分析了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锚杆参数(弹性模量、横截面积、长度、间距)变化对锚固边坡抗震性能(位移、加速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锚杆参数对锚固边坡抗震性能影响强弱不一,增大横截面积可以有效提高边坡抗震稳定性,减小间距也可以改善边坡抗震性能;而弹性模量和长度对边坡抗震性能提高不大,甚至还会起反作用。这些结论对于锚固边坡的抗震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某边坡工程压力分散型预预应力锚索的张拉试验为基础,介绍了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工作机理及张拉试验过程,并对应力损失、预应力筋的伸长量及桩身变形进行分析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吴学震  姜杰  李大勇  蒋宇静 《岩土力学》2022,43(10):2707-2716
海洋能源开发不断向深海迈进,大型深水海上平台对锚泊结构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鱼雷锚承载比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深水注浆锚。锚体带动连接其尾部的注浆管贯入海床,然后在外部注浆设备驱动下向海床注浆,浆液挤压土体并在锚体周围形成注浆固结块,从而大幅增加锚体抗拔力。采用自主设计的海洋锚注浆和拉拔试验系统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注浆量对浆液扩散特性以及锚体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浆液可以较好地包裹锚体,浆块呈倒锥形与锚体紧密黏结为一体,共同承受上部荷载,浆块承载比可达 24.6,远高于传统鱼雷锚的 2.4~4.1,从而验证了深水注浆锚的可行性。随注浆量的增加,浆块端部截面积和整体高度增加,注浆锚整体承载力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锚索桩设计与计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陈占 《地球科学》2001,26(4):352-356
为进一步完善预应力锚索桩的设计与计算理论, 节约工程投资, 较为准确地确定锚索桩锚索预应力值及锚索桩设计计算控制条件, 采用分段计算法和地基系数法, 根据悬臂梁挠曲变形理论和弹性地基梁理论, 计算预应力锚索桩锚索与桩变形协调时桩的变形与内力, 以控制桩锚固面处变形及改善桩身内力分布来设计计算锚索桩径、锚索预应力值及锚索长度.按桩身内力变化, 采用极限状态法, 以正负弯矩对桩进行双面配筋。经过多处工程实践, 该设计计算理论能较好地反映现场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锚索锚固效应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岩土加固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关于其锚固机理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采用快速拉格朗日分析法(FLAC3D)对预应力单、群锚体系作用下锚固段、自由段以及锚头部位的受力、变形和破坏机理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影响锚固段剪应力分布的一些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为预应力锚固的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将其应用到工程实践中,证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