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种正弦等面积伪圆柱投影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顺卿 《地图》1991,(2):50-51
伪圆柱投影是一种广泛用于小比例尺地图的投影,特别是制作全球地图时多用此投影。本文在分析等面积伪圆柱投影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概括公式。一、B=0的正弦投影族的一般公式经线形状为正弦曲线的等面积伪圆柱投影,其公式为:  相似文献   

2.
椭圆等面积伪圆柱投影在中高纬度与远离中央经线地区角度变形较大是限制该投影应用的主要原因,因此改善角度变形是该投影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椭圆等面积伪圆柱投影的原理,进一步完善了椭圆等面积伪圆柱投影族公式,并依此求得经线投影为椭圆中心不在坐标原点的非标准椭圆等面积伪圆柱投影,通过该投影与投影族中其他常用投影的变形对比,表明该投影的角度变形得到了改善;最后对该投影在我国世界全图数学基础设计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弦经线等面积伪圆柱投影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俊军 《地图》1994,(4):30-34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正弦经线等面积伪圆柱投影族(B=0)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为概括的公式。并证明了若干已有投影仅是其特例。  相似文献   

4.
通常总是从几何模型出发来阐明地图投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描述平面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此外,进一步还用多面体模型和多圆锥模型。这些模型不能包含全部可能情况,所以产生了各种伪圆锥和伪圆柱等类型。这些伪圆柱投影通常以赤道为轴,将纬线描绘成横的平行线,将经线描绘成等间隔的曲线。据Snyder统计,文献中记载的伪圆柱投影已有八十多种。但是看见过多圆柱投影吗?只有极少几本书曾用过这个术语。据我所知,无人提出过这样一类投影。这篇文章的目的想填补地图投影文献中的空白。事实上,公式的推导是非常简单的,通过类似多圆锥投影的方式(有些作者把圆柱作为圆锥的特例),可以设想  相似文献   

5.
墨卡托投影     
《地图》1986,(2)
墨卡托投影是一种正轴等角圆柱投影。在几何意义上,可看作一假想圆柱面套在地球椭球体上,相切于赤道大圆或相割于某两条纬线,把地球上的经纬线以一定条件投影于圆柱面上。将圆柱面展开为平面后,经线表现为等间隔平行线,纬线为与经线正交的平行线。该投影的图上无角度变形,但随着纬度增高,纬线间距迅速加宽,故高纬度地区面积变形极大。  相似文献   

6.
《皇舆全览图》是中国首次以实测经纬度为基础、以经纬度分幅的方法绘制的地图,深刻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地图发展。运用微分几何方法和ArcGIS技术,对该图的数学基础进行考证与研究,证明其数学基础为以倾斜直线为经线的等面积伪圆柱投影。该研究对古代地图的挖掘与整理、古今地图的时空对比、古代地图精度的分析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极具价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变比例尺城市平面地图通常应用一般的城市平面地图编制。因此变比例尺地图所需要的地图投影实际是两平面之间的变换。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过渡球面的方法:首先把一般城市平面地图表示于过渡球面上,然后把过渡球面表示于平面上成为变比例尺地图。两次投影可以分别采用现有的各种地图投影。因此这种变换的种类是很多的。本文论述了逆等距方位投影——正射透视投影、逆等距方位投影——等角横圆柱投影和逆等距切圆柱投影——普通多圆锥投影等三种变换,并导出了长度比公式。同时还指出,平面上的方格网经逆等距切圆柱投影后,其横线和纵线分别成为过渡球面上的经线圈和纬线圈。因此方格网可以进一步变换成为和现有的某一种地图投影经纬线网图形一样的曲线网。  相似文献   

8.
提出建立椭圆边经线多圆锥投影的原理和方法,给出经线方程、纬线方程,求得x、y关于φ的偏导数和关于λ的偏导数后,即求得高斯系数并推导包括沿经线和沿纬线长度比、面积比和最大角度变形等的变形公式。用一算例说明椭圆边经线多圆锥投影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图》1990,(1)
一、等角航线表象为直线的圆柱投影已知正圆柱投影的一般方程式为x=r_0f()y=r_0△λ式中 r_0为基准纬度的平行圈半径。其投影变形一般式  相似文献   

10.
在国外,近年来地图投影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有很大的发展,发表了很多新著。近年来,我室为了提高地形图数学基础的精度,改进分幅图投影方案和满足区域图地图投影的需要,我们提出了双标准经线等角横圆柱投影,改良等角横圆柱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族,改良圆锥投影、改良圆柱投影和改良方位投影,以及一种多圆锥投影族的研究。下面对这些研究成果分别加以简略介绍,以供交  相似文献   

11.
GIS中宗地面积的平差模型与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给出了面积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提出了面积平差处理的3种方案,并对这3种方案进行了实际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如何更合理完善地制定一种判别测量成果质量的标准,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对在水准测量中用控制图表充实现行的固定限差法判别测量成果质量作了初步尝试,在统计检验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判别限差内水准测量成果的三条准则。用极其简单、直观的控制图表,能对限差内的成果可能出现的异常及时作出判断。若以此监控水准测量生产,不仅方便可行,且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对提高成果质量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史美纯  梁青科 《北京测绘》2013,(3):37-39,72
通过对主井及其附近两个稳定点进行了变形监测,利用混沌理论对两个时间序列进行了混沌特征的分析,发现两个时间序列的关联维数分别为1.3282和1.4587,嵌入维数都为3,最大Lyapunov指数分别为λ=0.0833和λ=0.0745。说明这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序列具有混沌的特征,存在混沌现象。采用混沌一阶局域法进行预测时,采用不同时间间隔得到预测结果有较大差异。其中,采用最小时间间隔得到预测结果最差,而采用平均时间间隔得到的预报精度等级和预报准确率均为最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两个独立抽样框架的农作物种植面积遥感估算方法   总被引:34,自引:15,他引:34  
吴炳方  李强子 《遥感学报》2004,8(6):551-569
通过分析遥感技术在中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中所遇到的难点 ,针对运行化的农作物遥感估产系统对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的需求 ,提出在农作物种植结构区划的基础上 ,采用整群抽样和样条采样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整群抽样技术利用遥感影像估算农作物总种植成数 ,样条采样是一种适合中国农作物种植结构特征的采样技术 ,用于调查不同农作物类别在所有播种作物中的分类成数。在中国现有的耕地数据库基础上 ,根据两次抽样获得的成数 ,计算得到具体某一种农作物类别的种植面积。最后给出了 2 0 0 3年早稻种植面积估算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边长变化反演应变参数的总体最小二乘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总体最小二乘原则,推导了同时顾及边长变化及测线方位角量测误差的应变参数反演的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并给出了精度评定公式。实际算例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应用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可以得到更合理的应变参数反演结果,特别是参数精度评定方面;对于系数矩阵中含有常数列时,必须将该常数列取出,否则得到的解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矢量曲线的特征点提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晏民 《测绘工程》2002,11(2):8-10
讨论了矢量曲线数据压缩的问题,介绍了Douglas-Peucker法并指出了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ouglas-Peucker法,使速度有很大提高。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逐点前进法。试验表明,新方法比前述方法的保真度要好,曲线起伏变化大时速度大大快于前者。  相似文献   

17.
自由落体式绝对重力仪A-10的测量数据拟合残差呈现出明显的周期信号,对4个测站的残差进行FFT处理,并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残差组平均的频谱更加稳定,主峰频率与测站无关,主峰幅值与测站明显相关,加周期项改正的绝对重力值偏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注记完整配置的意义及注记配置的原则,分析了注记不完整配置的原因及解决的思路,重点探讨了注记完整配置的方法。实践证明:记完整配置的电子地图大大加强了信息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9.
崔先国  毛定山 《测绘科学》2008,33(6):139-140
求解任意两个简单多边形间的最大距离,在几何图形计算中,一直是一个基本问题。在对多边形自身的特性以及两多边形间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折线凸包的单调性的简单多边形间最大距离的求解算法。根据封闭折线内部所具有的特性,把封闭折线拆分成两个断开的折线,使一条折线在另一条折线左边。两个多边形分别被拆分成四条折线,两个分为一组。分别求出每组中两条折线的凸包,利用凸包的单调性可以快速地找出两个距离最远的顶点,其中较大的是两个简单多边形间的最大距离。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线性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人工河网难于结构化综合的问题,引入路径系统模型组织人工河网数据,并在形态上对沟渠进行分级、分类。建立基于遗传多目标优化的人工河网自动选取模型,并对模型建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给出影响模型选取的三个关键因素,即人工水网选取总量、沟渠最小间距指标、初始化选取中加入少量"骨架"沟渠。选取过程采取分层次进行的办法。首先运用知识规则进行初始化选取,剩下的待选沟渠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结构化选取。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既顾及沟渠的质量特征,同时很好地保持人工河网的图形分布特征。模型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人工河网,具备一定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