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状矿床是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其矿体往往赋存于断裂构造之中,甚低频电磁法(VLF-EM)以其成本低廉、轻便高效,以及对脉状矿(化)体特有的灵敏性而具有特色。文章通过对以脉状形式产出的金、铅锌(银)及萤石矿的VLF-EM找矿勘查实例,探讨了VLF-EM对这类矿床勘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脉状矿床勘查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国银  王勇毅 《矿床地质》2002,21(4):419-423
文章对人工矿床及矿山二次资源的概念进行了讨论,初步提出了人工矿床的3种成因类型,即:技术成因型,技术-自然成因型,稀缺成因型(或市场成因型),分析了人工矿床勘查评价的范围、内容和规范要求;对人工矿床勘查开发技术经济评价的特点,评价准则与评价内容要求进行了论述,并对人工矿床的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及方向,包括人工矿床的成矿机理、成矿规律,人工矿床勘查开发技术,人工矿床的评价规范制定等。  相似文献   

3.
超大型矿床是某一(或某些)矿种资源的巨大储库。据统计,全球矿产资源70%~85%的勘探储量集中分布于占全球矿床数10%的超大型矿床。由此可见发现超大型矿床对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超大型矿床成矿背景是其形成的基础,成矿过程是其成矿的关键,勘查评价是其发现的根本途径。文章试图从成矿背景、成矿过程与勘查评价相互关联的角度探索超大型矿床“三位一体”的找矿理念。对于隐伏的和新类型超大型矿床,集“成矿背景、过程与勘查评价”于一体的找矿理念是矿产勘查成功的关键。我们根据地球成矿动力学理论,将地壳结构复杂的地质异常区域(如板块边界)定义为找矿可行地段;在找矿可行地段内,根据成矿系统理论,将成矿关键要素(源、运、储、盖)发育的地段定义为找矿有利地段;在找矿有利地段内,根据成矿系列理论,将可能出现矿床共生组合的地段定义为找矿远景地段。根据自组织成矿系统理论,一个矿集区内,矿床规模-频率幂律分布,奠定了多尺度聚焦找矿的理论基础。地质矿化单一信息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奠定应用综合致矿信息找矿的理论基础。基于成矿系统和综合致矿信息数字找矿模型的矿产勘查是从成矿的因果关系(本质)和矿床与诸控矿因素的相关关系(现象)两个方面确定可能矿化地段的最有效方法。超大型矿床找寻上升至综合地学学科水平,应视为一种科学的探索,这种探索综合来自地学各相关领域致矿信息,然后将从这些信息中获取的关键成矿过程和参数转换为找矿的空间数据信息,根据选靶模型识别并确认这些空间数据信息的存在,最后在全球、成矿省和矿化集中区尺度上圈定能够定量排序的超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区(靶区)。集“成矿背景、过程与勘查评价”于一体的找矿理念应为未来的超大型矿床勘查奠定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为应用直接探测技术和方法探测矿床提供合理的工程勘查方案。  相似文献   

4.
薛顺荣  肖克炎 《云南地质》2007,26(2):228-236
现代定量矿产资源评价和现代成矿分析采用相似类比法,但也考虑其差异性。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二种研究方法,本文比较对比了定量矿产资源评价和成矿分析两者间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应用于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区域性、全国性和国际性项目研究中。作为对比研究的部分内容,文章阐述了两种研究方法,包括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基础图件,矿集区(成矿带)图的编制,以及矿床数据库、矿床模式的建立。文章同时阐述了如何综合合成矿床模式、构建基于高质量成矿分析的高质量定量矿产资源评价方法,以及与成矿构造模式关联。并以美国相邻区域为例介绍了现代定量矿产资源评价,以俄罗斯远东(Russian Far East),阿拉斯加(Alaska),及加拿大科迪勒拉(Canadian Cordillera)为例介绍现代成矿分析和成矿构造模式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吕古贤 《地学前缘》2015,22(4):13-21
地质勘探类型是科学地质调查和有效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和前提。矿田是包含几个矿床的成矿空间,单个矿床的勘探类型不一定适用于矿田的地质勘探。文中遵循“成矿作用、地质工作程度和资源经济条件”的思路,探讨矿田勘探类型和分类问题。以地质勘查工作程度(地质调查或勘探报告所遵循的工作精度,即成果图件的比例尺为指标)和资源技术经济条件(各级资源储量的比例,并结合矿山生产规模为指标)为指标,作者建立“地质勘查程度资源经济条件”评价系统。经该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预查矿田(Ⅲ)、普查矿田(Ⅱ)和详查矿田(Ⅰ)的基本地质勘探类型。矿田地质勘探类型的确定,为推动整装勘查区的找矿突破、制定勘查规划和勘探工作的投入提供了可参考的方法和思路。文中选择6个典型矿田,详细展示矿田勘探类型的评价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矿床的勘查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邮我国矿产勘查应以高质量矿床作为目标矿床的战略;认为勘查高质量矿床需要加强矿床模式的研究和GIS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高质量矿床战略成功实施的思路包括:(1)以高质量金矿床作为勘查目标;(2)加强对典型高质量矿床的研究,寻找同类型高质量矿床;(3)从构造环境发展演化的机理进行成矿分析,制定高质量矿床勘查战略;(4)打破地域限制,促进勘查队伍之间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7.
鄂东南铜,铁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学全 《地质学报》1994,68(1):62-70
本文是在鄂东南地区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床的实际资料基础上,按矿床类型归纳,分别建立了铁山式铁-铜矿床,铜绿山式铜-铁矿床,叶花香式铜矿床,鸡冠嘴式铜-多矿床和铜山口式铜(钼)矿床等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模式。这些模式系统地总结了该区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图示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该区今后的铜矿床研究及矿产预测、找矿方法的选择和就矿找矿等方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灿  孙建平  程迁群 《地球学报》2013,34(S1):221-228
红土型镍矿为含镍基性-超基性岩体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地表风化壳型矿床, 具有矿床分布相对集中、矿床规模大、矿床勘查类型简单、找矿标志明显等显著特点。本文简要总结了红土型镍矿的成矿环境、成矿条件、地质特征, 在云南省有色地质局三〇八队“走出去”实施多个红土型镍矿找矿勘查实例的基础上, 系统对红土型镍矿的找矿、勘查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 提出红土型镍矿的“三段五步法”找矿勘查程序、有效找矿方法和快速勘查评价模式, 并对红土型镍矿勘查评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吨-品位关系对矿产资源评价、矿床勘查、采矿规划及资源决策都有着实际意义,本文介绍矿床吨-品位模式在矿床成因分类和资源远景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滇东南那能金矿带之断裂控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那能金矿近年勘查及开发资料,发现该区金矿与近EW向断裂构造间存在极密切的成生联系,并在断裂控矿特征上有诸多具体表现。以矿区实际资料为主要依据,探讨断理解控矿模式,认为断裂控矿、矿体固定及矿床远景评价之间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关联。结合在矿带(区)中实际运用断裂控矿规律,对那能金矿带作预测性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