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国东  曹玉安  宋强民 《地下水》2001,23(3):116-117,133
国民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水资源管理,水利应该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本文就转变观念及“资源水利”方面进行了论述,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获得新的动力,拓宽和加深认识水利的思路,更好地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2.
樊保东 《地下水》2002,24(2):108-110
根据本区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提出“四水”、“五库”并用,截、打、蓄、引、扬结合,立体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厉行节约,积极治理,提出妥善保护水资源的对策和措施,对广大北方山区河谷地带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川秀美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西部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水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中国工程院“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探讨了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4.
加强新疆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齐青  孙晓明 《新疆地质》2001,19(4):313-314
新疆地处内陆腹地,地形封闭,干旱少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荒漠化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影响日益严重,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首要任务,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尤为重要。 1 新疆地下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由于新疆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和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衡,水资源短缺不仅表现为“工程性缺水”,还广泛存在“水质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上游过度引水改变了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中下游生态环境用水难以保证, 结果造成…  相似文献   

5.
杨忠耀 《广西地质》2001,14(2):33-39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匮乏;土地资源广阔,但荒漠化石漠化严重;自然景观独特,但生态环境脆弱。这些矛盾决定了“水是中国广袤西部开发的关键”。解决水资源问题,西中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以正确的哲学思维为指导,树立“天人合一”的开发观,“对立统一”的改造观,“一分为二”的技术观,才能使具体技术措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问与答     
《水文》1988,(3)
问什么叫水资源评价? 答水资源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水文工作,是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水资源的科学基础。联合国水会议(1977年)制定的著名的“马德普拉塔行动计划”的第一项“行动建议”就是水资源评价。什么叫水资源评价呢?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对水资源评价提出了如下定义; “水资源评价就是确定水资源的来源、数量、可靠程度和质量,以此作为对其利用和控制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的依据。”这是目前在世界上比较普遍公认的一个定义。  相似文献   

7.
《探矿工程》2005,32(6):40-40
在2005年6月3日召开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高层论坛”上,来自政府官员、学术界精英观点高度一致,大家认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程,破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是建设节水型社会。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姜建军作了题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国外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是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通过对美国水资源管理政策的演化及前苏联的“咸海生态灾难”的研究,总结其正反二方面的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陕西省安康市2011—2020年统计资料,基于水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构建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运用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1-2020年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呈“W”型,总体变化不大,水资源仍有较大开发利用空间;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社会和经济子系统承载力呈上升趋势;制约安康市水资源承载力水平的主要是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氨氮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生态环境用水率、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主要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0.
《水科学进展》2007,18(3):397-397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李希荣近日说,我国水资源现状可以用“水资源短缺、污染加剧、灾害频繁”三句话形容,具体而言还存在五大问题:水资源短缺严重而浪费;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不顺;水利设施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现象十分严重,农民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机制尚未建成;饮水安全问题严重;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1.
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论是国土面积、矿产资源、水资源,还是总人口或经济总量,哈萨克斯坦均是中亚地区的大国,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在中亚极具代表性,研究其水资源问题对中亚地区人—水和谐及水资源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简述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自然地理与水资源条件,分析评价了其地表、地下及总水资源量。并在概述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及独立后的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回顾了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及灌溉系统建设历史沿革,并重点分析了哈萨克斯坦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包括引用水总量、农业用水和供需状况)及1991年以来的演变情况,最后对其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以二连浩特市人水关系为研究对象,从取水总量和谐度、用水效率和谐度、水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度三个方面构建了二连浩特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度评价体系。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二连浩特市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来,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度发生了较显著的改善。评价体系较好地反映了二连浩特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谐度,对北方干旱缺水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文 《地下水》2009,31(6):71-73
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特点、水资源需求变化过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提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对策,为河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以开采上第三系地下水为主,已出现降落漏斗、水质恶化及咸水入侵等问题。文章应用Visual MODFLOW模型,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对不同开采方案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确定了最佳开采量和最优开采布局。建议调减开采量和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以实现辽河油田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在特低渗砂砾岩的储层条件下,采用长井段压裂水平井弹性开发时,常出现产能随地层能量衰竭较快,难以收回开发成本的问题,采用多相渗流理论和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以盐家地区特低渗砂砾岩油藏盐227块为例,根据现场实际资料,建立油藏数值模型,对盐家地区砂砾岩油藏的注水开发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基于不同开发方式的渗流机理和开发规律,研究了常规注水、超前注水、注水吞吐开发等措施的合理性,提出了针对特低渗油藏多段压裂水平井的有效开发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与弹性开发相比,采用注水开发能解决地层能量衰竭较快的问题的同时,增大了储层动用面积及驱替时效;注水吞吐的最终含水率比常规注水降低25%左右,超前注水在前期能提高常规弹性开发产量的30%左右,可见这两种新型开发方式有利于抑制水淹和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刘英学 《地下水》2009,31(5):95-97
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栽力相协调,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农业发展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沧州市经济持续发展水资源支撑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桂然 《地下水》2010,32(3):146-148,167
在对沧州市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及其利用、区域发展和生态环境等三个方面选取了7类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沧州市所辖的15个县(市)的水资源支撑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沧州市的水资源和人口分布、经济发展、耕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需水等不相协调,水资源匮乏已成为沧州市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②沧州市所辖的15个县(市)中,有任丘、河间等12个县(市)水资源和区域发展极不匹配,水资源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沧州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应实施"量水发展"战略,对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优化配置,确保沧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北京是严重缺水的城市,地下水在城市供水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过程中,水资源的有限性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矛盾,如何协调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和地下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是实现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地下水资源现状,分析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北京地下水资源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邵帅  冯金  王莉花 《地下水》2011,33(2):132-133,136
水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显著.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加强对水资源统筹协调配置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凤翔县水资源的特点,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凤翔县城乡一体化建设下的水资源利用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措施,以保证凤...  相似文献   

20.
针对榆林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煤炭资源不合理的开采对地下水资源造成巨大破坏,严重威胁着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将水资源放在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所组成的复合系统中进行整体研究,构建地下地下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模型,可以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发利用规划、管理决策、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技术支撑。分析结果表明榆林地区在水资源、环境和经济目前处于不协调阶段,经济发展较快,但水资源相对贫乏,经济的发展对环境造成很大有破环并且对于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投入的资金较少,采矿区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