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寿春城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晚期都城。据《史记·楚世家》载:“考烈王十二年(公元前241年),与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至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止,楚国在寿春建都共十九年。“据记载,寿春城在今安徽省寿县境内,由于年代远久和战争的破坏,南北运道的变迁及淮河的改道等各种原因,今天人们对它的具体位置、范围、文化内涵,已知之甚少了”。从1933年起,在安徽省寿县一带,陆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同时开始了对寿春城和墓葬出土文物的研究。而真正引起考古界的高度重视,则是在1955年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122年,西汉使到滇国(今云南省),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后使又到夜郎时,夜郎国王又用同样的话问使“汉孰与我大”。夜郎国却因此得“夜郎自大”之名。从此“夜郎自大”就成了自以为是骄傲自大的代名词。这里的夜郎到底指哪儿,史书并无详细记载。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随君只到夜郎西”中的夜郎又指哪儿?  相似文献   

3.
1.0 概论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古希腊科学家亚理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就提出“大地测量学”一词了。1617年,荷兰大地测量学家史奈留(1580—1626年)第一次实施三角测量,开创了现代大地测量的新篇章。由此可见,大地测量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古老学科。  相似文献   

4.
周、秦时期(公元前841年至公元前206年),由中央王朝于每年八月派遣告使,轻车长驱,采访全国各地物产、民情、风俗、方言,利用“定南”和“计里鼓”进行测量,记录方位、里程,草绘地形,据此编制版籍(绘制地图,编制户籍等),并藏于秘室,以供朝庭了解各地经界、户口、贡赋以及军事要塞等地理信息,从而达到“人主居高堂知天下”的目的。派遣“轩之使”,用记录方式搜集资料,据此绘制地图,是周秦时期独特的地图测绘方式。  相似文献   

5.
陈西御 《地图》2009,(5):50-57
中国自古以米疆域辽阔,地分南北,说的话自然也有南腔北调。上古以降,神州大地的语言、方言分歧就十分严重。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地方人口中的“虎”,到了长江中下游的楚国某些地方就得叫“於菟(读音wutu)”。语言的差别动辄十万八千里,当时中国各地的人怎么交流?很显然,有一种天下人部能听、说的共同语存在。这种共同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到了今天,就是我们耳熟能洋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6.
龚缨晏 《地图》2009,(5):138-139
欧洲最早的文明“爱琴文明”(约公元前2000年-前1100年)孕育于地中海的爱琴海地区。在爱琴文明中,已经出现了文字,也出现了许多精美的绘画。1971-1972年,在爱琴海的圣托里尼岛(Santorini,即古代所说的Thera)发现了一幅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大型壁画,上面出现了河流、高山、港口、海岸、村落、船只、人物、动植物等。  相似文献   

7.
王贵超  刘国胜 《地图》2003,(4):72-77
对我而言,鄂西北是块陌生的地方。这里地势险要、海拔较高、前人形容它:“东通襄邓,西逼秦蜀,南接荆澧,北据商洛,溪流湍激,崖径险崎”,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湖北竹溪县同陕西安康市交界的山岭上,发现了多处古城墙遗址。有人指出,这就是战国时代的“楚长城”。楚本是僻在蛮夷的小国,春秋初年楚先人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国势日盛。至庄王时楚地西北至于汉中,据有上庸地。那时楚强秦弱。两国曾长期结盟对付晋国。楚昭王旱,吴师入郢,楚几乎亡国。申包胥入秦乞兵,击退吴军,楚国得以复兴。战国之际,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修立法度,奖励耕战,秦国迅速强大起来。秦兵出关,诸侯惊惧。秦惠王时秦攻取巴蜀,秦楚关第紧张起来,两国矛盾激化。因此,楚国在与巴蜀邻界的地区修筑一些军事防御设施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涟水县地处淮安市东北部,历史悠久、文脉厚重.自公元前117年建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涟水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涟水因水而得名,“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特色非常明鲜,是“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县”、“江苏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相似文献   

9.
元地图     
正"元地图"就是人类最原初的"地图"。要把这个事说清楚,得稍微费一点功夫。这个事关乎地图学史,还与人类文明史乃至科技史都有关系。到目前为止,哪一张地图算是人类最原始的地图,众说不一。中国地图史一说就是"马王堆地图"(公元前168年),秦"放马滩地图"(公元前240年),中山墓"兆域图"(公元前400年)。总之到了战国时期就推不上去了。  相似文献   

10.
古老的地籍图———《潼关图》据古籍载,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地籍图作为一个地图品种,就已应运而生。《周礼·地官司徒》载:“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忧邦国。”“小司徒之职,……凡民讼以地比正之,地...  相似文献   

11.
蒋荣 《地图》2003,(3):24-29
南斯拉夫,这个名称是由斯拉夫人的南迁才得名的。在公元前770~公元前550年之间.南斯拉夫的土地就已是古希腊拓展的商业殖民地但古希腊的文明对之影响甚微直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的到来.才使这片土地开始受到外来文明的影响。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世纪伊利里亚人的国家已在南斯拉夫南部和阿尔巴尼亚形成.但  相似文献   

12.
古图之最与测量学创始人王继光(甘肃省测绘局)说到地图,早先人们认为公元150年的希腊托勒密图是古图之最;说到测量学创始人,认为公元前6世纪希腊学者塔利斯是测量学鼻祖。他由于测量出金字塔高度而名垂千古。本世纪70年代,我国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4,(3)
形形色色的地图现存最早世界地图如今残存于世的最古老的世界地图是公元前600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人画在粘土板上的地图.它描绘了一个以巴比伦市为中心、周围被大海所包围的圆盘状的世界。我国考古所见最早地图1986年夏甘肃出土的天水“放马滩地图”,绘制于公元...  相似文献   

14.
方华 《地图》2004,(2):26-27
绵阳位于成才平原北端,距四川省会成都91千米。自汉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设置涪县以来,绵阳已有2200多年历史,曾名有涪城、巴西、绵州等,1913年取“南山南面之城”之意改为绵阳,没用至今。  相似文献   

15.
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王朝建立,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进入高度发展的时期。为了国土管理和统治的需要,王朝首领将土地分给各种等级的贵族管理,明显地进行了国土勘测与土地测量。在土地边界上掘沟垒上植树——“封”,是当时测量土地勘定边境线的主要形式。本文以传世的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封”产生的历史作了探索:远古时期,它是作为部落土地归属标志而出现的;经过商王朝到西周王朝,成为土地勘测中的测量与境界标志。文章从古文字研究入手,分析了几篇重要的考古发现的青铜器铭文,重点阐述了西周时期的土地测量,从一个方面探讨了西周之前测绘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6.
陈出云 《地图》2013,(6):138-139
今天正陷入危机的叙利亚,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古国.在古代叙利亚的土地上,最如雷贯耳的地名,不是今天的首都大马士革,而是位于阿西河下游平原的安条克(Antioch).从公元前4世纪开始,一直到13世纪,安条克都是叙利亚乃至整个东地中海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同时,安条克不只是一个地名,还是国名、人名.一个十字军国家、10多座城市、10多位国王以及几位著名学者都以安条克为名.更神奇的是,当“安条克”这个名字因为持续的战乱在历史上隐去之后,1851年竟然又远赴重洋在美国“复活”,并且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而安条克的原址,则被改名为“安塔基亚”(Antakya),沦为了一个普通的城市.  相似文献   

17.
《地图》2008,(4):13-13
英国南部索尔兹伯里平原上的巨石阵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史前建筑遗迹,建造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每年都有100万人从全球各地慕名前来参观这一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巨石阵的建造起因和方法在考古界一直是个不解之谜,学者们猜测其可能是用于宗教祭祀的寺庙或是计算天文历法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徐州“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历史上曾为蚩尤本据,后系黄帝初都、彭国、徐国、宋国、楚国国都。徐州是汉高祖刘邦、南唐烈祖李异、南朝宋武帝刘裕、后梁太祖朱温的故里,有“九朝帝王徐州籍”美誉。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测绘》2005,(2):7-7
“环境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上海市测绘院把这条理念落实到管理之中、落实到行动之中,旧貌换新颜,成为普陀区武宁路上的一个“亮点”,也是连续四届八年的“上海市花园单位”。  相似文献   

20.
一、慨况金口镇,古称涂口镇,因位于金水河(古名涂川)入长江之口而得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江夏郡沙羡县治涂口,已有2000多年历史,清同治八年(1869年)始设金口镇,现为武汉市江夏区所辖。金口镇是武汉上游重要港埠,有良好的深水岸线11km,因其沿江靠港和近城的区位优势,历代商贾云集,街市鳞次,享有“黄金口岸”和“小汉口”之美誉c1995年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全国500个试点建设小城镇之一c“九五”期间国家拟建的“京珠”此京一珠海)、“沪蓉”吐海一成都)两条高速公路将从此地跨江交汇,并与武汉市外环线合一。公路大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