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气报观测时15分钟内、航空报观测时10分钟内出现的现象都是“观测时的现象”.当观测时先后或同时出现两种或以上天气现象时,应合并选码. 雨或毛毛雨并有雨淞生成和雾并有雾淞生成时,现在天气电码的选择,可以说是合并选码,也可以说是按大码编报原则.因为雨、毛毛雨、雾都有单独编报的电码,而雨淞、雾淞却没有相应的电码,但编报电码中有雨或毛毛雨并有雨淞结成和雾并有雾淞生成的电码,且电码较雨或毛毛雨、雾单独  相似文献   

2.
“淞”与“凇”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甚至连一些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也把二者弄混了。下面就是其中的两例。第一例:由中央气象局编定,气象出版社1979年12月出版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P.22上有:“雨淞——过冷却液体降水碰到……。”(着重号是笔者加的,下同);“雾淞  相似文献   

3.
使用1993年11月18-22日08时850hPa、700hPa、500hPa及地面亚欧历史天气图资料、宜昌站探空资料和有关台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取实地调查与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发生在荆门市一次超高压线铁塔损坯事件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严重雨淞和较大风力是造成这一事件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4.
吴孝祥 《气象科学》1994,14(3):267-274
本文统计了江苏省近十多年来雨淞分布概况.对南京地区一次雨淞过程与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雨淞与降雪天气过程在形势场、风场、温湿场及云图云系、云物理等方面的特征上有显著差异.同时还分析了雨淞结冰的一些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5.
电接风风向自记笔尖漏跳的现象 ,在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带有普遍性和经常性。除《地面气象观测规范》5 5页中列举的情况外 ,用“列举法”可以判定以下两种漏跳情况对正点的风向记录也没有影响。①第 1次划线漏跳 ,后 4次划线中有 2次方向不同 ,另 2次为同一方向的。例如 :某正点前的 5次划线依次为 :- (漏跳 )、E、E、S、N。漏跳的风向有 4种情况 ,即E、S、N或其它方向。若为E时 ,5次划线依次是E、E、E、S、N ,最多风向显然是E。若为S时 ,5次划线依次是S、E、E、S、N ,按照《规范》规定 ,最多风向仍然是E。若为N时 ,5…  相似文献   

6.
李凤云 《气象》2001,27(4):1-1
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 ,冬季降雪时 ,须将雨量器内漏斗拧下 ,取走储水瓶 ,直接用承水器和雨量筒容纳降水。而对降水的测量方法有两种 :即称量法与杯量法。所谓杯量法即为将盛有固态降水物的储水瓶用备用储水瓶换下 ,取回室内待固态降水物融化后 ,用量杯量取 ;或加入定量的温水 ,使固态降水物完全融化 ,再用量杯量取。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用此法测量的降水量偏小 ,有时倒出来的水还不如加进去的温水多 ,即降水量为负值 ,其原因是雨量筒内表面积大 ,对水的粘连性较大。所谓称量法是将固态降水物连同储水筒一起拿到台称上进行称量 ,称量…  相似文献   

7.
新疆的雨淞和雾淞哪里最多,哪里最久? 所谓雨淞就是过冷却雨滴降落在低于0℃(雨淞出现温度范围一般在-1℃~-5℃)~1电线、物体和地面上,结成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层,它也叫冰凌. 新疆雨淞分布特点是:北疆多,南疆少.其中北疆沿天山一带最多.例如  相似文献   

8.
冬季雨淞观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丽 《贵州气象》2007,31(4):45-46
针对测站或测站附近有雨淞,但雨淞架导线上无结冰的实际问题,提出有电线积冰观测的台站,气簿-1天气现象栏和电线积冰记事栏如实记录,现在天气WW报66,934RR组固定编发"93400",与同行者们共商,以提高测报质量。  相似文献   

9.
有雨淞的天气里,在蒸发器外常有一层雨淞。地面观测规范在蒸发的观测中没有规定具体清除办法。日常观测工作中,一般采用小刀刮,敲打震落的办法,速度慢,而且对蒸发器有损害。通过试验,用热毛巾清除雨淞,速度快,不影响蒸发量,对蒸发器又没有损害。  相似文献   

10.
气象观测环境恶化的问题不容忽视赵丁山(洪洞县气象局031600)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气象观测环境,在获取具有“三性”的气象记录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气象观测环境已经或者正在逐渐恶化。洪洞县气象局,能见度目标物的消失...  相似文献   

11.
雷暴云首次放电前两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中分别引入两种基于不同实验室结果的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S91和SP98, 对比分析了一次雷暴单体首次放电前, 利用两种方案模拟得到的非感应电荷转移区域、极性、量级和电荷结构的演变特征, 及其与有效液态水、温度、粒子分布和对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S91中, 起电区域逐渐由高温、高有效液水区向低温、低有效液水区转移。电荷转移量快速增加, 且由以正极性为主过渡为以负极性为主。电荷结构由偶极性转变到三极性。SP98中, 淞附增长率的大值区范围较大, 霰以携带正电荷占绝对优势, 易形成反极性的电荷结构, 但有进一步转变为三极性的趋势。两种方案的共同点表现为: 电荷层较高, 位于对流区上部及雷暴移动方向前侧出流区; 正电荷转移多发生在高有效液态水(或淞附增长率)和高温区, 负电荷转移都发生在低有效液态水(或淞附增长率)和低温区; 转移电荷的正中心均位于霰的累积区中心, 负中心易出现在冰晶和霰共存区的中心。  相似文献   

12.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从日常生活到各种生产活动,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天气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与制约。人们为了适应它,改造它,利用它,就得研究它的成因,弄清它的变化规律,为此必须对它进行连续的观察和测量。这种观察和测量就是气象观测。气象观测,通常包括地基观测和空基观测两大系统。地基观测系统由地面气象观测、农业气象观测、海洋气象观测、高空气象观测和天气雷达观测等组成;高基观测系统主要是气象卫星观测。这两个系统,通过对地球表面的测定,由气球、飞机、火箭等深入大气中进行探测和向下俯视的卫星系统,可以不间断地…  相似文献   

13.
1引言能见度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一个重要要素。能见度目标物分布图是人工观测能见度必不可少的参照图。利用计算机在一定时间内生成新的参考目标物,对观测能见度,有良好的参考价值。随着城市建设等环境因素的变化,目标物也在发生变化。2004年1月1日执行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当雾、霾、浮尘等现象出现能见度<1.0km时,都应观测和记录最小能见度。应用VB软件绘制目标物分布图,解决以上问题,阐述如下。2目标物情况登记管理功能模块目标物情况的描述数据采用数据库进行保存、管理。数据内容、格式参照规范要求,并添加了一些绘图所需的项…  相似文献   

14.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状的误记或漏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状在地面气象观测中是一种目测项目,尽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各类云的外形特征有详细描述,但在实际观测记录中,云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即使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观测员在云状的判断和记录上也难免出错。因此,云状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一大难点。这里,结合多年从事地面测报工作的实际,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云状误记或漏记情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1.1观测员对云状的习惯性误记或漏记一个观测员工作时间久了,对当地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云一清二楚,久而久之,在云状的记法上也习惯成自然。比如,只要有雷暴就记满天积雨云,无雷暴即使有雨呈明显…  相似文献   

15.
徐静 《湖北气象》2004,(2):29-31
针对夏季地面气象观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更加突出且集中的实际,根据房县气象局以往或近年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工作经验,并联系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在该局使用以来的情况,着重对夏季地面气象观测中可能遇到或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造成冻土观测记录误差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面气象观测报表预审及其工作检查的实际出发,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冻土观测的要求,对可能造成冻土深度误差的5种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避免或消除冻土深度误差的响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地面气象观测报表审核及其工作检查的实际出发,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冻土观测的要求,对可能造成冻土深度误差的5种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避免或消除冻土深度误差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日本的气象通讯系统以气象厅为中心分为有线通讯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两大类。有线通讯系统主要是由电传打字机组成的线路网,由气象厅本部的气象资料自动编集中继装置(ADESS)进行控制,对国内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收集、编辑、分发和中转。此外,各地区中心还设置有一般收发报装置(BL)和航空系统用的收发报装置(AL)。国外的气象观测资料及加工情报也是通过ADESS的中转分发到国内各地或向其他国家中转。无线通讯系统则分为甚高频系统和短波系统两类。甚高频系统的用处有二,一是从不具备有线通讯终端装置的台站收集气象观测资料,二是供地方预报中心与管区内的台站或邻近台站之间进行业务联络用。短波系统用于广播天气图等图片资料、广播海上警报、与特定的孤岛进行通讯联络等。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气象观测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近十余年来由于国际和国内气象业务和服务的需要,气象观测体制在逐步调整,观测设备和观测方法也随时代的进展而发生了某些变化。现将日本当前气象观测和仪器装备情况分以下几方面作简要介绍。一、地面气象观测 1.测站的种类和观测项目 (1)国家观测站现有162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其中包括53个机场气象站。另外还有4所为防止水害和为农业服务的测站。国家站分成两类:一类为通报观测站;一类为气候站。通报观测分定时和临时两种。定时通报观测项目有:气压、气温、露点温度、  相似文献   

20.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测量蒸发的仪器主要有E-601B型蒸发器(以下简称大型蒸发器)和小型蒸发器两类,目前山西省国家基准站和基本站在冬季结冰期使用小型蒸发器,而非结冰期(或结冰期很短的地方)使用大型蒸发器。除基准站外,其它国家基本站大型蒸发器使用的历史都很短,基本上是从1998年开始的,大量一般站目前全年使用小型蒸发器进行蒸发量观测;这种大小型蒸发器混用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