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不同含油级别储集层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松辽盆地葡萄花、黑帝庙油层不同含油级别储集岩样品的抽提物含量,棒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和热抽提-热裂解气相色谱的分析资料,结合地质录井,测井和试油资料得到了不同含油级别储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层、水层、干层及气层在抽提物含量,棒薄层色谱特征、族组成及热解气相色谱特征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别。综合利用这些地球化学资料,可对油、水层的特征作出初步的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2.
油藏地球化学原理及其在油气勘探与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油藏地球化学基础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包括油气藏内流体非均质性成因、烃充注成藏及混合作用模式、储层内流体与岩石相互作用、油藏内烃的地球化学变化等,阐述了烃族群划分及其地球化学意义。结合实例介绍了油藏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油藏评价与油田生产管理中的主要应用领域与研究现状。在油气勘探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烃运移方向的地球化学研究、烃成藏时间及期次的确定、古油水界面的判别等;在油藏评价和油田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有油藏流体的连通性和分隔性研究、混合开采油藏单层产能贡献研究以及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识别等。  相似文献   

3.
根据杭嘉湖平源区区域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区域农业、专题农业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对本区进行了农业地球化学区划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将本区分为泻源湖沼粮油桑地球化学区、水网平原粮桑油地球化学区、滨海平原麻棉菜地球化学区和低山丘陵菜竹林地球化学化学区,提出了本区10种营养元素施肥规划,阐述了每个地球化学区的作物布局、施肥方法,预测了据此结果可能给本区农业生产增加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峰油田长8油层较厚而干层、水层等夹层较多,分层射孔难度大,射孔后实施笼统注水的实际,为明确注水过程中油层、水层、干层吸水的差异性,搞清油层吸水特征,选用30块岩心进行了并联水驱流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油、水层渗透率相近岩心低压并联驱替时,早期产出水是水层水,后期产出水既有水层水也有油层水;在油层渗透率大于干层条件下合注水驱时,最早的产出水来自于油层,在干层出水后,产出水仍主要是油层水;在k油=k水k干条件下合注水驱,最早出现的产出水来自于水层,而不是油层或干层,随着驱替过程的进行,干层水和油层水相继产出;在k油k水k干条件下在低压驱至残余油之前,最早的产出水是油层和水层共同产出的,之后干层水才产出。研究结果对于正确认识油层、水层及干层在互层合注条件下油层水淹规律与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合理开发措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淹层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总结出了不同程度水淹层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利用地球化学资料从定性识别到定量评价的水淹层评价思路,建立了水淹层水淹程度定性识别方法、剩余油饱和度和含水率定量评价模型.对储层物理性质、岩性、流体性质、水淹程度不同的108口井529层水淹层进行了评价,剩余油饱和度与经校正后的密闭取芯井岩芯分析剩余油饱和度非常接近,水淹级别、含水率与单层试油结果一致.证明利用地球化学资料评价水淹层方法是可行的,结果是可靠的,该方法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油气藏各发展埋藏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认为油气藏各发展时期的地表地球化学异常生物系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油报地球化学勘探中,根据这些异常的特征及开矿组合,可以判断深部油气藏的性质和保存状态,为油气钻探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芳香化合物分布判别储层产液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储层产液性质判别是录井、测井的基本任务,也是难题之一.特别在涉及到含水油层和含油水层的判别时,更是缺少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利用芳香化合物在油水两相中的分配原理和反相液相色谱对芳香化合物的分离检测技术,测试了67块已知产液性质的储层样品,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两张判别储层产液性质的地球化学图,其对油层、含水油层、含油水层及水层的综合对判率都在83%以上.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裂缝储层地球化学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储层化学热力学及储层性质,水-岩-油反应及原油性质,储层运动学特征及构造地球化学和储层地球化学模拟,并介绍了上列三大研究方法;实验地球化学方法,热力学理论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方法,经讨论认为一新的研究方向将会改变裂缝储层研究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储层流体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纯油气层而言,储层孔隙中部分油被可动水替代后,在常规测井资料上直观地表现为电阻率下降。从岩石导电机理出发,研究了电阻率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数学方法,以不同类型储层有效孔隙度φe、泥质含量Vsh、油柱高度H作为基础资料,建立了纯油层状态下的地层电阻率反演模型,根据反演地层电阻率与实际测量电阻率之间的差异即可判断储层的流体性质。该方法在研究区的低阻油层及水淹层识别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油田开发控水稳油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段发育低阻油层。为解决前人成果仅适用于局部小区块、无法应用于全区的状况,本文利用地层水分析、相渗实验、岩心物性、测井及试油资料重新对全区长2油层低阻的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更为有效的适用于全区的判识方法。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2油层低电阻率主要控制因素为高矿化度地层水、低含油饱和度、储层物性及淡水泥浆侵入,前三者大幅度降低了油层的电阻率,淡水泥浆的侵入则主要提升了水层电阻率,进一步导致了电阻率增大系数的变小。针对低阻成因的主控因素,提出了侵入因子-综合含油指数交会图法,重新建立了长2低阻油层测井识别图版,该图版与试油符合率达到了94%,能更加有效地识别姬塬地区长2低阻油层。  相似文献   

11.
伊通盆地岔路河断陷古近系为地堑式断陷盆地沉积,其储层主要为重力流成因的湖泊水下扇,具有物源近、堆积速率快、岩性复杂多变的特征,加之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造成这类砂体物性变异系数大,非均质程度高。储层内部含流体时,流体性质难以识别,易造成测井解释上油气水层的误判。为了能够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此类油气储层,提高测井解释的成功率,通过综合分析本区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气性特征,结合试油结果建立了本区岩性、物性及含油气性解释模型。岔路河断陷测井解释参数交汇图版可以明显区分出气层、油层、气水同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等不同的地层油气产状。图版显示:岔路河断陷产油气储层含油饱和度下限为20%,并且产气层比产油层具有更高的深浅双侧向电阻率差值;纯水层虽然具有较好的物性条件,但含油饱和度均小于20%;干层泥质体积分数均大于22%,总孔隙度小于10.5%,物性变差,一般为无效储层。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榆树林油田的地质、钻井和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表明,榆树林油田青1 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油源 对比表明,葡萄花油层中的油来源于青1 段烃源岩。储层以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分流河道砂为主,属于中孔- 中渗储层。 研究区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油水分布平面上呈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油层逐渐减少、水层逐渐增多的趋势,剖面上呈 现西南部广泛发育油层、中部上油下水、东北部水层居多的特征。研究发现,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随着烃源岩演化程度的降低, 油层发育逐渐减少,有效储集体的分布与油层的发育在平面上对应关系明显,生、排烃时期断层活动性强的区域更有利于 葡萄花油层成藏。烃源岩成熟度、有效储集体、断层活动性控制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成藏。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的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油-水关系复杂,油层原始含油饱和度低,油-水同层比例大.应用近年来精细油藏评价大量钻井、试油、试采和分析化验资料,深入研究油-水同层形成主控;因素,认为葡萄花油层成藏受到构造、砂体规模、异常高压和地层水活动强弱的控制,形成了两种类型的油-水同层,并建立占龙凹陷葡萄花油层西滞留、东分异的差异性成藏模式,总结出古龙油田葡萄花油层滞留型、分异型油-水同层分布规律,为大面积油-水同层岩性油藏提交探明储量、编制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热解地化录井可以检测储集层含油气总量,推算原油密度值,结合储集层孔隙度值和储层岩石密度,经过换算可得出含油饱和度。热解地化录井含油饱和度是基于热解地化参数而获得,获取的机制是直接检测与合理的理论恢复相结合,能够客观的反映储层中所含油气的数量,评价储集层的性质,经试油结论验证,随钻评价结论与实际情况相符良好。  相似文献   

15.
孙彦彬  石磊  孙树文 《地球学报》2008,29(5):653-659
卫星油田是一个新增石油探明储量的油田,因发现时间晚,开发周期短,缺少有关储层描述和水洗状况的资料,为了检查目前井网条件下葡萄花各类油层的水淹状况、剩余油分布特点,部署一口密闭取芯检查井。本文针对该区块注采关系不完善的现状,根据投产前或投产初期钻取的油基泥浆取芯井及密闭取芯井的资料,对储层的岩矿学特征进行评价,并利用得到的孔隙分布、相渗等特征参数进行水淹识别和计算,完成水洗动用状况分析,结果表明葡萄花油层束缚水饱和度较低,油水共渗范围宽,水淹动用状况比较差,水洗厚度小,水洗程度中等,井点采出程度低。  相似文献   

16.
OILFIELDWATER,WHICHEXISTSCONCOMITANTLYWITH OILORGASINSUBSURFACERESERVOIRS,ISAKINDOFIMPOR TANTCOMPONENTOFRESERVOIRFLUIDANDALSOISADRIVING FORCEANDCARRIERFORHYDROCARBONMIGRATION,ACCUMULA TIONANDHYDROCARBONRESERVOIRFORMATION.OILFIELDWA TER,HYDROCARBONANDRESER…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储层荧光、储层包裹体及原油和储层抽提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合储层、源岩分布特征及其接触关系,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油层组成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长8段储层镜下存在两种不同颜色荧光,包裹体均一化温度频率分布存在两个峰值,流动原油的成熟度高于储层抽提物,且储层抽提物存在较严重的生物降解,说明长8油层组存在两期成藏。根据源岩演化史和储层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推断,第一期成藏发生在晚侏罗世,此时长7段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形成的低演化阶段产物遭生物降解形成沥青,目前油藏中的油主要是早白垩世聚集的成熟油。指出长8段油藏的分布受沉积相带、储层特征、烃源岩、储层与源岩接触关系、沥青堵塞孔隙等多种因素控制。华庆地区虽靠近长7期湖盆沉积中心,但源岩厚度及纯度存在差异,烃源岩厚度以及源岩与储层之间的输导层共同控制着该区长8段储层的含油性,烃源岩与储层之间的致密岩性段可阻碍油往下运移到长8段成藏。  相似文献   

18.
大庆长垣南部两翼葡萄花油层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长垣南部构造两翼葡萄花油层油气资源丰富,但油水分布复杂、油气聚集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导致两翼油气资源探明率低、探明储量动用效果差。利用测井、地震、试油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在系统油源对比基础上,结合断裂系统划分标定油源断裂,分析断裂与砂体配置关系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建立成藏模式。研究得出,大庆长垣南部葡萄花油层油主要来自于本地下伏青一段源岩,主要排烃期为明水组沉积末期及其后,因此,坳陷期形成、反转期继续活动的断层以及断陷期形成、坳陷期和反转期继续活动的断裂为主要油源断裂,油气沿油源断裂垂向运移至葡萄花油层,受砂体规模及断层侧向封闭性限制,油气在葡萄花油层中侧向运移距离较短;油源断裂为主要控藏断裂,宏观控制葡萄花油层油水平面分布,油源断裂与砂体空间配置控制着油气聚集层位及范围;油源断裂下盘、反向断阶、单斜式地垒和顺向断阶等高位断块为两翼有利油气聚集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