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问题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李泳 《山地学报》1999,17(4):305-311
分析了现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在因子选择,权重确定,危险度计算,区划原则和区划结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泥石流危险性应进行三个层次的评价;泥石流存在环境的质量评价,泥石流活动性的评价和泥石流破坏能力的评价,并以势函数定义了泥石流危险度的统一形式,它可以满足不同目的的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叠加法,对广州市分别进行洪灾危险性评价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再结合洪水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的权重,运用G IS软件生成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通过对洪灾风险综合评价图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总的看来,广州市洪灾的格局为:纵向南部风险高,北部风险低;横向东、西两翼风险高,中央风险低。评价结果可为广州市防洪减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评价改革中,作为质性评价的典范之一,表现性评价备受关注。表现性评价重视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非学业成就评价,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成为新课程地理学习评价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表现性学习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对教学的评价提出“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相结合”。这些评价方式无疑能够更客观、更完整地评价一个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但是,尽管用考试的办法来评价学生具有这样那样的弊端,尽管谈起考试教师和学生都很无奈甚至有些厌烦,但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之一将依然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过考试的办法促使学生复习、快速掌握知识,对于人类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试不仅要坚持,而且需要改革,考试和命题改革应该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本文就命题角度谈谈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性原则作为一种评价框架应用于影响评价中,主要表现为2种形式.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这2种评价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本文借鉴已有的可持续性评价工具,验证对城市背景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可持续性评价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在城市开展SEA和可持续性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黄一绥  林玉满 《福建地理》2004,19(1):6-8,13
可持续性原则作为一种评价框架应用于影响评价中,主要表现为2种形式。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这2种评价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本文借鉴已有的可持续性评价工具,验证对城市背景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可持续性评价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在城市开展SEA和可持续性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地理教学评价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新课程必须研究地理教学评价设计改革。“改革评价首先应该是评价观的转变,没有观念的转变,再好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也会因实施指导思想的错误而偏离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县域自然资源评价体系及量化方法——以云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中国以往的自然资源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新提出的评价体系和量化方法进行介绍。包括县域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的4条确定原则和相应的3评价指标体系、均权和专家分法的可选择权重确定方式、均权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可选择方式、单一评价和综合评价的可选择方式、评价软件的主要步骤。对该软件的设计特点可概括为:良好的运行 平台,可视化编程,操作容易;数据库与图形库的有机结合;采用面向对象的DELPHI与MO结合的方式进行编程;系统管理、地图管理和资源评价三大模块及功能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主要目的,采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评价形式。小学阶段的评价应以形成性为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课堂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将评价贯穿整个课堂,落实课堂评价作用的最大化,笔者将结合译林版《英语》三下Unit5 How old are you?中的Cartoon time的板块教学实例探讨  相似文献   

10.
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针对目前湿地功能快速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及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分析表明:湿地功能快速评价方法是为了达到“湿地功能无净损失”目的,是在需要评价的湿地如此之多而从事湿地功能评价的专业人员又极其缺乏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它对于湿地恢复与重建以及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的评价是非常有效的;在湿地功能快速评价过程中,把相对未受人类干扰的参照湿地的功能指数规定为1,这就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对参照湿地的功能进行评价,而目前最需要评价其功能的湿地往往就是这些相对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湿地;在相同水文地貌的湿地类型内评价湿地功能之间的差异,这使得快速评价方法不能评价湿地的水文地貌功能;由于快速评价的结果都是相对的功能指数,并不能说明湿地所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在决策中不能单独使用;快速评价都是“一次调查就获得结果”,同时由于快速评价过程中指标选择的主观性、指标赋值的主观性、采样点空间设置的主观性以及采样时间的主观性,对于具有时空变化特征的湿地功能的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是很低的。为了使湿地功能评价的结果对管理和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基于湿地功能量计算的、定量的评价湿地功能的方法必须开发出来。针对不同的评价目的,湿地功能评价可采用双重参照标准:一是以自然为参照来评价湿地功能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以及湿地恢复与重建成功与否;二是以人类需要为标准来评价湿地提供的功能量是否满足了我们的期望,以便采取措施改进湿地功能来满足人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图作为一种典型的专题地图,在空间上具有全覆盖、无重叠、无缝隙的特征,在语义上具有类型的层次化划分特征,评价土地利用图综合后的质量对提高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和可用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地图综合约束,选择几何、拓扑、结构和格式塔4种约束,确定单个目标、两个目标及多个目标的质量评价指标;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和权重集,建立模糊评价矩阵;最终通过模糊运算得到质量评价结果。以土地利用图中农村居民地的综合为例,介绍了整个质量评价过程,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发现综合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综合过程,从而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强调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倡导"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地理主题活动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一、学生期望丰富评价方式和手段传统的学业评价主要是以学习结果为主要依据、以分数论成败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削弱了评价的激励和发展的功能,社会以及学生对这种评价方式均不满意。在一项关于高中学生评价的调查中,有85.4%的学生  相似文献   

13.
农用地是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产量与品质)。该研究在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将能值分析与模糊评价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农用地健康状况的方法,提出了包含质量、产能和土壤环境目标的农用地健康模糊评价体系框架;并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构建了由能值利用系数和农用地压力系数构成的农用地能值指数评价模型,对农用地健康模糊评价结果进行修正,以期实现农用地健康评价结果的区域间可比,为农用地健康评价提供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土地评价类别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潜力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各有其特定的内容和服务目的,应予明确区分。土地潜力评价揭示某一块土地可被利用的范围以及在这些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在进行土地潜力评价之前必须规定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先次序。优先次序不同,即使同一块土地其评价结果也不同。土地适宜性评价强调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作出适宜性等级评定,每一块土地均可针对不同利用方式作出土地适宜性等级评定。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指在一定的劳动和物质投入下土地用于农、林、牧业所能提供的物质产品的能力的评定。  相似文献   

15.
沙漠型景区景观价值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建立系统的沙漠景观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通过对多个景区的实地调研及数据、资料的研究分析,以美学价值、康乐价值、科学文化价值、经济社会价值为准则层及其分别对应的17个评价指标为评价对象,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体系,结合运用景观综合评价指数法,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以沙坡头及宁夏其他主要沙漠景区为例应用分析,两种模型分析计算结果相吻合,均与现状相符。本研究可为沙漠型景区景观资源评价、开发及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极地海洋环境评价对于极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尤为重要。由于对极地极端恶劣环境的监测能力不足,缺乏长期连续监测数据,极地海洋环境评价变得异常困难。针对目前极地海洋环境评价目标和评价因子均缺乏的情况,在已有文献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海冰覆盖范围、海水表层温度和盐度四个极地海洋环境决定因子,分析了海冰覆盖范围与月份之间高度拟合的三次多项式分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极地海洋环境评价模型,最后提出了一种验证该模型的方法。基于第30、31、32次南极科考获取的海水表层叶绿素浓度、温度、盐度数据以及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提供的对应时间内的海冰覆盖范围数据对提出的评价模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及其验证方法具有有效性,根据评价结果能判定某个时间段内极地海洋环境相对于基准时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西藏中部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不需专家打分,而能将多指标所包含的信息综合为一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西藏中部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得出了西藏中部生态环境质量级的分布状态及其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在逐年完善,同时,学生英语学习的学业成就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成为了评价英语教育的关键环节。评价体系虽然已经用了一段时间,但是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高中英语学业成就评价的作用高中英语学业成就评价能够判断出学生的学习深度,学生在每完成一个学习阶段任务后,就对学生达成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并判断出和应有的学业水平相差多少,从而调整教师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9.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清文  崔春龙 《山地学报》2004,22(3):383-384
通过对目前公认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公式的分析,提出新的危险度评价因子泥石流损失和评价模式危险度(H)=规模(M)×频率(F)×损失(S),其中,到达受灾区的泥石流规模。  相似文献   

20.
铁岭莲花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2年铁岭莲花湖中人工复合型湿地区以及湖泊和水库区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用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为莲花湖人工复合型湿地区水体为中度富营养,最大隶属度为0.566;湖泊和水库区水体为重度富营养,最大隶属度为0.568。评价结果与水体污染的实际状况比较吻合,客观地反应了莲花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较好地体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模糊性和连续性,通过隶属函数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综合确定水体富营养化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