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地球学报》2016,37(1):68-68
正据中国科学院12月7日消息,201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和外籍院士选举结果揭晓。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高锐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锐,1950年生,1981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81年起至今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研究中心主任,博士导师(2000年起);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筹)主任。高锐长期从事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主要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青藏高原及其他大陆岩石圈结  相似文献   

2.
3.
宋会侠 《地质论评》2023,69(1):315-338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质学会32-33届理事、第37届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委员沈其韩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1月27日不幸逝世,享年100岁。中共中央委员、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党组书记侯建国同志受中共中央办公厅委托,向家属致电口头转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沈其韩院士逝世的悼念和对家属的慰问!同时,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科学院党组,对沈其韩院士的去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党组书记李克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岐山,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德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原书记吴官正,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肖捷对沈其韩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和慰问。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请中国科学院转达了陈希同志和中共中央组织部领导对沈其韩院士的悼念和对家属的慰问!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中国地质调查局对沈其韩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和慰问并送花圈。  相似文献   

4.
《地球学报》2017,38(2):242-242
正2017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地质科学院荣获3项国家科技奖。"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型"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要完成人及单位:毛景文(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陈斌(北京大学),谢桂青(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项目简介:项目针对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爆发成矿这一世界级难题,通过15年研究,获得了创新性成果,发展  相似文献   

5.
6.
7.
《地球学报》2016,37(6):768-768
正2016年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是纪念活动的一项内容,旨在传播科学精神和地学知识的同时宣传推荐中国地质科学院优秀成果和人才。2016年8月4日和2016年10月21日分别举行了第五、第六场学术报告会。第五场学术报告会: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地磁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王建华,作了题为"离子探针在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研究中应用"的精彩报告。王建华1995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得宇宙化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8.
《地球学报》2016,37(4):470-470
正2016年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系列学术报告"是纪念活动的一项内容,旨在传播科学精神和地学知识的同时宣传推荐中国地质科学院优秀成果和人才。2015年5月12日,首场报告会成功举行,中国地质科学院海外高级访问学者赵建新教授,作了题为"珊瑚礁死亡事件的高精度铀系定年:欧人殖民以来大堡礁近岸珊瑚礁的生态系统退化的证据"(High-precision  相似文献   

9.
春节前夕,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拜访了我国探矿工程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先生(以下简称“刘”),现将有关谈话内容整理后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西藏蛇绿岩中不寻常的地幔矿物群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的铬铁矿中,首次发现由100余种(亚种)矿物组成的地幔矿物群,其中包括:自然元素,合金,氧化物,硫(砷)化物和硅酸盐。根据实验资料,其中一部分是超高压成因矿物。可能来自地球核-幔边界,是地球外核与下地幔底部硅酸盐之间化学反应的产物,另一部分矿物可能来自下地幔,过渡带和上地幔。西藏地幔矿物群,无论在矿物学和地球动力学上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2月9日,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颁发证书仪式在北京朗悦饭店举行,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委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沈照理教授为朱立新、蒋忠诚、王贵玲研究员颁发了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当选证书。朱立新,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勘查地球化学理论及方法研究工作,在地热地球化学、环境及农业地球化学、矿产勘查地球化学等领域取得较好了创新性科研成果和业绩,是国内勘查地球化学界有较大影响的科技工作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  相似文献   

12.
《地球学报》2015,36(4):402-402
<正>2015年6月2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确立了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一个机构、两个牌子、三大职能、四大目标、五大任务、五个研究室"的基本架构。一个机构是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非法人机构。机构的成立,为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开展"深部探测"事业提供组织保障。两个牌子: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深部探测中心、中国地球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分别定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深部地质调查的业务支撑单位和中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1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表决通过,同意在中国河北廊坊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建立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这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继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后成功申报的第二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类研究中心。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设的二类机构,该中心将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在自然资源和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 of Knowledge平台SCI-E数据库,对2009—2014年中国科学院SCI论文及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领域论文产出进行统计,并与全球及中国论文产出相比较,了解中国科学院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及其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资源环境科学领域尤其是古生物学方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中国科学院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等论文产出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等科学贡献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5.
《地球学报》2018,39(1):126-126
正2017年11月22日,《地球学报》第五届编辑委员会会议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新综合楼大会议室召开。陈毓川、郑绵平、卢耀如、任纪舜、裴荣富、赵文津等6位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地球学报》第五届编委会主编严光生,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第五届编委会副主编吴珍汉,以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系统,中国科学院、高教系统的共33名编委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17.
18.
正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在仪器研制领域又获得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分别是应用于双通道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上的电子脉冲式原子荧光光谱仪氢火焰低温点燃装置、气体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氢火焰保护装置和应用于碳分析仪上的多样位可编程全自动研磨装置、多点采控恒温式电热板。"一种电子脉冲式原子荧光光谱仪氢火焰低温点燃装置"专利技术能使通过石英炉管的混合气在常温  相似文献   

19.
陈衍景 《地质论评》2007,53(6):754-754823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际著名矿床学家、地球化学家,中国地球化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前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前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涂光炽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7月31日15时20分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20.
《地球学报》2015,36(1):30-30
<正>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颁奖大会暨何梁何利基金成立20周年庆典10月29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52位国内科技界杰出人才获得今年的何梁何利奖,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6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4名。中国地质科学院区域地质学家、地质编图专家、大地构造专家、地质科技管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研究员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廷栋院士长期从事区域地质研究和地质编图工作。他领导的团队所编地质图件内容丰实、编绘精细、富有创新,把我国地质编图工作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从地质、地球物理成果的结合上研究、论述了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