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祁连山西段老虎沟流域断面的径流数据与大本营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对冰川区径流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多元指数非线性回归方程对径流进行重建以弥补缺失径流,此外,对冰川区径流的年际、季节、日尺度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冰川区径流量与气温的相关性最高0.86,其次是水汽压(0.81)、相对湿度(0.46)、降水量(0.27),径流受气温影响最大。(2)21世纪观测资料显示日平均径流量为2.10 m3·s-1,较20世纪50年代末的1.65 m3·s-1有所增加,主要因消融季气温上升0.75℃所致,强消融期(7、8月)径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大,消融期初(5、6月)和末(9月)年际变化较小。消融季5—9月产流占比分别为5.3%、16.1%、37.3%、35.1%、6.2%。(3)多元指数非线性回归方程可以较好地模拟日径流量(纳什效率系数平均为0.70),补充缺失径流后,对于径流的日变化,消融期初和末日变化较小,而强消融期径流的日变化较大。对于径流的时滞效应,老虎沟流域消融季各月径流...  相似文献   

2.
基于石羊河流域干流及八大支流的9个水文站和35个雨量站的逐月降水和径流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研究石羊河流域径流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径流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减少0.37亿m3,其中石羊河干流、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和古浪河的径流量减少,西大河、东大河、西营河和大靖河的径流量增加。(2)石羊河流域的9个水文站存在2~10、10~30 a的周期变化,其中杂木寺站和黄羊河水库站还存在30~60 a的长周期变化,并且9个水文站分别在24、21、21、21、43、45、22、17、21 a的时间尺度丰枯变化最明显。(3)石羊河干流和八大支流突变分别发生在1971、2014、2000、2018、1960、1959、1962、1994、1965年,其中石羊河干流、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和古浪河突变后径流量下降,西大河、西营河和大靖河突变后径流量增加,东大河不具有突变性。研究结果可以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优化配置和后续生态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乌伦古河流域水资源及其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乌伦古河流域各水文站1956~1998年的水文资料及近几年来水文调查成果,从径流特征、降水、蒸发、泥沙、水质、气候、水资源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多年来来的水文水资源变化规律,初步查清各支流干流的水资源量的收支情况以及乌伦古湖入湖水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澜沧江水文与水环境特征及其时空分异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简要分析了我国澜沧江流域云南段部分水化学指标的时空变化,发现顺干流流向降水和径流的变化量增加,稳定性减弱,离子浓度也随水流方向逐步降低;典型站点的离子浓度随时间表现出程度各异的增加势头。而支流的空间变异比较复杂,表明非地带性因子的作用强烈。目前澜沧江水质总体尚好,丰水期主要污染指标为CODMn和TP;上、中游水质良好,下游水质污染较严重,支流水质劣于干流;上、中游水质比较稳定,年际变化较小,下游及各支流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三江平原沼泽性河流流域降水、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闫敏华  邓伟  陈泮勤 《湿地科学》2004,2(4):267-272
以三江平原的挠力河流域为研究区,选用研究区内7个雨量站、3个水文站和3个气象站的降水量资料,2个水文站的水位和径流量资料,应用倾向率法、累积距平法、Mann-Kendall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等,诊断分析了研究区20世纪下半叶降雨、径流的变化事实、趋势和可能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研究区沼泽性河流的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都有减少的总趋势;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分别在50年代和60年代发生一次突变减少现象;近50年来,随着宝清水文站和菜嘴子水文站之间的沼泽湿地不断减少,沼泽性河流流域的滞洪调节作用也发生明显变化,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研究区出现年最大出流量小于人流量年份的频次是50%,而80年代至90年代,其频次只有35%,表明研究区的滞洪调节作用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泾河合水川流域近50年径流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泾河合水川流域1964~2011年的年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Mann-Kendall法、双累计曲线法定量分析了其趋势及相互关系,并探讨了变化成因。结果表明,1964~2011年的年降雨量呈轻微下降趋势(P=0.52),年变率-0.04 mm/a;径流深呈不显著下降趋势(P=0.97),年变率-0.10 mm/a。变化趋势与泾河东北部、黄河河口-龙门区间西南部类似,与黄河中游其它子流域差异较大。二者突变年份分别为2000年和1978年。1964~1978年是该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天然时期,1979年后受水保工程修建、植被覆盖增加等人类活动影响,降雨-径流关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渭干河流域水资源及其水文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渭干河是新疆11大河之一,是渭干河一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塑造者,该绿洲的生存和发展与渭干河水资源的变化趋势有密切关系。本文根据渭干河流域各水文站历年水文统计资料及近几年来实际水文调查,通过流域概况、气温、蒸发、降水、冰川、补给、年内和年际变化、泥沙、冰倩、水质、地下水资源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渭干河多年来的水资源及水文特征变化规律,试图查清渭干河流域水资源量的收支情况。  相似文献   

8.
新疆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时序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阿克苏河是塔里木河的主要支流,依据阿克苏河流域内5个代表站的40余年年径流实测资料,选取多种径流统计参数,分析流域范围内不同径流补给来源的径流年内分配规律和多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补给具有垂直地带性和多样化特点,径流时序特征与径流的补给来源有密切关系;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集中程度高;而径流的多年变化变差系数小,丰、枯频率密度近似正态分布,无特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径流量多年变化趋势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9.
近45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李子君  李秀彬 《地理科学》2008,28(6):809-813
近45a来,随着流域降水量减少,以及修建水利工程、引水、实施水土保持等人类活动的增加,潮河流域年径流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利用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定量评估了潮河流域降水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1~1990、1991~2000、2001~2005、1981~2005年,受人类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分别为1.32、0.67、1.46、1.09×108m3,占相应时段总减水量的95.1%,98.9%,60.7%和83.2%;受降水变化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分别为0.07、0.01、0.95、0.22×108m3,占相应时段总减水量的4.9%,1.1%,39.3%和16.8%。人类活动因素的贡献率远大于降水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选取疏勒河干流昌马堡、潘家庄和双塔堡水库站多年实测月、年天然径流作为数据资料,利用线性倾向、Mann-Kendall等方法,研究干流径流量年、年内、年际、季节变化和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56—2016年干流年径流呈现昌马堡站[1.075×108 m3·(10 a)-1]>双塔堡水库站[0.253×108 m3·(10 a)-1]>潘家庄站[0.126×10 m3·(10 a)-1]的线性倾向率,且呈现增加变化趋势;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径流主要集中于5~9月,占年径流量的50%以上;径流年际变化均低于和高于多年平均值分别在20世纪70~90年代和21世纪00~10年代;径流不同站点和不同年代平均径流距平呈现差异性季节变化特征,夏季径流量增加对各站点年径流量影响最大;径流突变时间和特征因不同站点呈现不同变化特征,3个水文站突变点分别为1998年、2012年和2006年。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水资源综合管理与科学调配,指导区域中长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潮河上游降水- 径流关系演变及 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以潮河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 利用双累积曲线将1961~2005 年期间年降水- 径 流关系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1961~1978, 1979~1993, 1994~2005。第二和第三阶段相对第一阶段 而言, 平均年径流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年径流对降水的响应程度在减弱。与此相对应, 进入1980 年代后, 流域内的人类活动强度在增加, 主要表现为小水库、塘坝等水利设施的大规模建成并投 入使用, 以及农垦和造林等土地利用活动导致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人类活动使得流域总蒸发 和入渗增加, 从而改变水量平衡, 径流对降水的响应变得迟缓, 减少流域总径流; 不同降水年型降 水- 径流的关系表现出很大差异, 人类活动对枯水年份年径流的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2.
内陆河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以黑河干流山区建模为例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应用常规的气象水文数据并结合GIS, 建立了一个适合西北内陆河山区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 并对黑河干流山区出山径流进行了模拟计算和讨论。模型以子流域作为最小的产流、汇流单元, 将各子流域分为裸地区、乔木区、牧草区和冰川区, 并根据实测剖面资料将土壤分为3层, 各分区单独进行水量平衡计算。产流过程基于蓄满产流理论, 以月和日为步长, 月模型在黑河干流山区流域应用效果较好, 日模型受降水的随机性和观测站点少的限制效果不佳。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 降水资料的代表性是模型模拟成败的关键。月模拟结果表明, 植被覆盖可以调节径流过程, 增加流域土壤储水量, 尤其是乔木森林, 即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黑河未来出山径流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冰雪融水和实际蒸散发也会增加, 永久积雪与冰川面积缩小, 雪线上升, 但近期内不会造成冰雪储量大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
泾河流域近50年来的径流时空变化与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近50 a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泾河流域的径流时空变化规律和主要驱动因子。研究表明:年降水量和径流深的空间分布均呈现从南到北的明显减少趋势,并在上游山区出现高值区。流域径流总量自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显著减少,由50.1 mm减到22.3 mm,但各区域的变化很不均匀,其中西部、西南和东南的子流域径流大量减少,可达17.5 mm/10 a;北部和东北则减少不明显,最大减少率仅为1.3 mm/10 a。降水量变化曾是径流减少的重要原因,但20世纪90年代后实施的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在2000年后已经成为引起径流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冯利华 《地理科学》1998,18(6):538-541
洪涝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因子表现出趋势变化,周期变化和偶然变化等规律,因而洪涝序列中带有趋势变化,周期变化和随机变化等成分。这样,根据趋势变化分析,周期变化分析和随机变化分析综合集成的方法来寻求钱塘江流域洪涝年的长期变化 可行的,提出的综合预测模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嘉陵江流域年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许炯心  孙季 《山地学报》2007,25(2):153-159
以嘉陵江的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年径流量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了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径流的效应。以1956-1980年作为人类活动较弱的“基准期”,而以1981-2000年为人类活动较强的“措施期”,分别给出了回归方程。计算表明,降水减少导致的年减水量占年平均总减水量的84.3%,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导致的年减水量占年平均总减水量的15.7%。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的影响是依赖于年降水量的,降水偏少年减水量较大,降水偏多年减水量较小,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年径流量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计算表明,这一临界年降水量为1 000 mm。年径流系数的变化和年径流量的变化相似,1980年以前无趋势性变化,1980年后有减小的趋势。人类活动对年径流系数的影响同样是依赖于年降水量的,降水偏少年径流系数的减小较显著,降水偏多年径流系数的减小不明显,甚至还可能增大。  相似文献   

16.
艾比湖流域主要河流径流量的多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主要河流的选择历史上与艾比湖有联系的河流约有23条,较大的有塔城地区的奎屯河及其主要支流四棵树河和古尔图河,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托托河、精河、阿卡尔河、博河和大河沿子河.上述河流大部源于天山北坡,部分源自阿拉套山南坡:根据上述河流产流特性,本文选择博河、精河、奎屯河及其支流四棵树河为代表(以下概称四河),探讨径流变化趋势,四河均在河流出  相似文献   

17.
祁连山区流域径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选取祁连山内陆流域,采用多元性回归月径流模型,对回归系数进行了适当当处理,分别得到标准化系统矩阵和径流因子矩阵,通过矩阵元素的方向和大小来判断各参数变量对径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8.
定量评价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并开展其归因识别研究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本研究以泾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M-K检验、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近70 a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并基于Budyko假设评价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泾河流域年径流深以0.41 mm·a-1的...  相似文献   

19.
近50年新疆天山奎屯河流域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慧  李忠勤  牟建新  何海迪 《地理科学》2017,37(11):1771-1777
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气象与水文资料,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奎屯河流域近50 a冰川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64~2015年该流域冰川面积减小了约65.4 km2,冰储量亏损了约4.39 km3,且2000年后冰川消融与退缩加快。消融期内正积温增大带来的冰川物质支出(消融)高于源自年内降水的冰川物质收入(积累)是造成该流域冰川消融与退缩的主要原因。1964~2010年该流域径流年际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1993年后径流增加趋势显著,且周期性丰枯变化发生了改变。52 a间该流域冰储量亏损引发的水资源损失量达39.5×108m3,年均亏损量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2%,且20世纪80年代后冰川融水在径流中所占比重增大。  相似文献   

20.
近50年鄱阳湖流域径流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鄱阳湖流域1955-2003年3个主要水文站(外洲、李家渡、梅港)月径流实测资料,采用统计方法和小波方法,分析近50年该流域径流的年内、年际和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鄱阳湖流域年内最大径流主要出现在4月、5月或6月;就季节变化而言,春季径流量最大,夏季次之,秋季和冬季较小.径流年际变化在开始较长时段呈增长趋势,1998年出现转折,之后递减,下降速度略低于前期增长速度.外洲等3水文站存在25~26 a的第一主周期,8 a和3~4 a的次主周期,周期变化基本一致.通过对相应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该流域径流变化是气候、流域覆被和水利工程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气候因素中的降水和蒸发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