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八一年,我们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北部地区进行岩体调查时,在巴音诺尔公复式花岗岩体中发现一些球状体(图版Ⅰ—1),单个球体直径为10—14厘米(图版Ⅰ—3),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参加位于滇中中生代瓮地中的1:5万塔甸幅区域地质调查时,在峨山县迭舍莫两北约3Km的上三叠统舍资组(T_3s)顶部采获一批古脊椎动物化石。这批化石,先后经云南区调队林敏基高级工程师,云南地质科研所江能人高级工程师和成都地质学院蔡开基副教授等古生物工作者研究,认为有牙齿、肋骨、骨板和荐椎骨等四类,分属鳄类(Crocodilia)、鳍龙类(Sauroplerygia)等。最后由林敏基发出鉴定成果(图版Ⅰ及图版Ⅰ说明),从牙齿(图版Ⅰ图2、3、4)签定结果认为可归蛇颈龙目(Plesiosauria)上龙科(pliosauridae Gray,1825)中国上龙属(Sinopliosaurus Young,1942),并建一新种为舍资中国上龙(S.sheziensis sp.nov.)。与其一起采获的肋骨(图版Ⅰ图6、8、9)、荐椎骨(图版Ⅰ图7)和骨碎片(图版Ⅰ图5)被认定为是鳍龙类(Sauroplerygia),骨板(图版Ⅰ图1),是鳄类(Crocodilia)。  相似文献   

3.
桂林唐家湾生物礁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一、发现经过 在桂林南郊唐家湾公路以北约300米处(图1),有一个碳酸盐岩体,其两侧岩层产状相反,上面被一水平岩层复盖(图2,图版Ⅰ—1)。过去都认为其下部为一个小型背斜构造,其上部的水平岩层是逆掩断层造成的。 1980年底,作者在该岩体中发现了大量的造礁生物。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认为该地碳酸盐岩的特殊形态并不是地质构造现象,而是一个生物礁灰岩的岩隆。   相似文献   

4.
钟嘉猷 《地质科学》2012,47(1):62-72
北纬30°构造形变带是地球形变最为活跃的区段,许多地震、电、磁等与地质演化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奇异现象"都发生在地球北纬20°~40°的环带上。研究表明,这主要与地球内部应力作用分布状态有关。地球作为一个球体(忽略球体的不规则性),在相对固定的旋转轴运动下,其内部应力分布形式,在南北半球的中纬度区(即20°~40°间)均为应力集中和应力转换区,使之成为地球上的"特殊地段",出现了各种物理与地质构造变迁现象。  相似文献   

5.
球体作为自然界最完美的几何形态、也是生活工业中常见的几何形态,球体的力学特性对工程安全及数值仿真具有重要意义。内裂纹和内部类裂纹缺陷是材料的固有属性,对材料力学特性影响巨大。由于各类瓶颈问题,而当前研究都未能考虑球体的内裂纹问题。对于真实世界里,脆性球体的内裂纹如何扩展都尚未有认知。基于3D-ILC (三维激光疲劳内裂纹)技术,在对球体试样表面无任何影响的情况下生成纯封闭内裂纹,开展单轴压缩下脆性球体60°内裂纹扩展断裂试验,与完整圆球试样对比,得到裂纹扩展及试样破坏过程、起裂与破坏荷载、翼裂纹面形态特征及撕裂区特征、破坏形态规律,并基于M积分得到内裂纹尖端Ⅰ、Ⅱ、Ⅲ型强度因子K_Ⅰ、K_Ⅱ、K_Ⅲ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对比以得到验证。结果表明:(1)试样裂纹形态主要有:上翼裂纹、下翼裂纹、主裂纹;(2)单轴压下球体内裂纹出现翼型扩展并呈现复杂的Ⅰ-Ⅱ-Ⅲ型裂纹特征,翼裂纹扩展由光滑区与撕裂区组成,光滑区裂纹面基本光滑且尖端圆滑为Ⅰ-Ⅱ型裂纹,撕裂区具备"二叉树"形态特征为Ⅰ-Ⅱ-Ⅲ型裂纹,存在非连续现象;(3)基于M积分的裂纹尖端K_Ⅰ、K_Ⅱ、K_Ⅲ分布规律,裂纹光滑区、撕裂区的力学机制分析与试验一致;(4) 3D-ILC在球体内裂纹研究中的适用性得到证明,为解决球体及断裂力学中的内裂纹及Ⅰ-Ⅱ-Ⅲ型断裂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成果是对当前无法考虑内缺陷的球体颗粒力学研究的很好的补充,同时,为断裂力学中三维问题、内裂纹问题、Ⅰ-Ⅱ-Ⅲ型裂纹问题等研究,提供试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江西崇义早奥陶世笔石地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前言 1964年,我们在江西西南部的崇义县过埠公社牛皮湾—牛皮垄测制了下奥陶统剖面(图1)。系统地采集了化石(图版Ⅰ)。该地的下奥陶统可分为印渚埠组和宁国组。宁国组中笔石丰富,可划分为九个带(其中包括Tetragraptus fruticosus带和Oncograptus带)。它们与皖南、浙江、江西东北部宁国  相似文献   

7.
烟筒桥子金矿床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水道镇,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朝准地台(Ⅰ),辽东台隆(Ⅱ),铁岭—靖宇台拱(Ⅲ),龙岗断块(Ⅳ)中段北缘,为一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矿体在空间和成因上受控于爱林西山隐爆角砾岩筒。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地质工作,浅谈该区隐爆角砾岩体的地质特征、成因和隐爆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着黄土,许多黄土塬区的地下水已被大量地开采利用。本文根据笔者在洛川塬从事黄土地下水研究工作,提出一点看法,以资讨论。一、黄土结构的基本特征黄土由骨架颗粒和胶结物组成。骨架颗粒通常占50—70%,包括租碎屑矿物(大于0.01mm)和微粒集合体。其中,粗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占30—40%)、长石(约占20%)和方解石(约占5%)。微粒集合体大多由细碎屑矿物(小于0.01mm)被粘土矿物和碳酸盐胶结而成,亦有由较大的碎屑矿物(主要为石英)表面吸附许多成分复杂的微细颗粒组成。它们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图版Ⅰ—1)。黄土胶结物主要是以伊利石为主的粘土矿物及碳酸盐矿物,呈针状、纤维状或网格状存在于骨架颗粒之间(图版Ⅰ—2)。按骨架颗粒接触状  相似文献   

9.
王军 《地质论评》1996,42(2):191
为迎接《地质时期陆生植物分异及进化国际会议》在我国召开,由李星学院士主编的“中国地质时期植物群”(英文版:FOSSIL FLORAS OF CHINATHROUGH THE GEOLOGICAL AGES)于1995年8月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695页,计100万字,包括前言、12章、索引和144幅图版(其中12幅彩色图版)及其说明等四部分。  相似文献   

10.
岩浆岩结构     
(二)分结结构 岩浆中两种主要矿物结晶时略有结晶先后,其结晶程度先者高于后者,统称为分结结构。 1.辉绿结构 先结晶自形程度高的斜长石交叉搭成格架,格架中充填着一个与斜长石相同粒度的它形辉石颗粒(图版Ⅰ—19)。 这种结构是岩浆在封闭平衡条件下,SiO_2含量在47—52%,Al_2O_3含量在18—20%  相似文献   

11.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8,18(2):182-195
1997年夏笔者和夏威夷大学范宝峰教授与CharlesRFletoherIll教授在夏威夷群岛进行地质考察。在瓦胡岛所见第四纪珊瑚礁和古海岸地质的年代学记录是:高出现海平面30m处有KaenaFormation(珊瑚礁),其年代为45~60万年。较新的为相当于阶段5e和我国马兰黄土下S1下部的WimanaloFormation珊瑚礁),其年代为11.4~13.l万年。更年轻的海平面变化记录是几个水下的古海岸线。代表阶段3的古海岸线位于-60~-50m(6~5万年)。阶段2的古海岸线,由于海平面大幅度下降,位于现海平面下110~120m(.互万年),为Millllala海岸线(图版互图1,下同)  相似文献   

12.
陕西礼泉县唐王岭震旦纪晚期冰碛砾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唐王岭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耸立于渭河平原之北(图版Ⅰ-1)。其主峰为一套砾岩。196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地质物探队认为,唐王岭砾岩具“似冰碛层性质”,时代暂定为震旦纪。1970年,陕西省地质局第十三地质队认为唐王岭砾岩为“一套滨海相陆源碎屑建造”,划归下奥陶统。1972年,陕西省地质局第八地质队将其划为中、下奥陶统。1974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达茂旗黑脑包腮林忽洞群中发现宏体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雨旭  柳建勇 《地质论评》2010,56(1):123-124
2009年9月7日,笔者等一行5人(另三位为朱祥坤研究员、房楠硕士和孙剑硕士)在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黑脑包腮林忽洞露头区(白云鄂博矿区南东约25km)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获得化石标本一块,上有两个宏体化石,经古生物学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田树刚研究员、王思恩研究员、尹崇玉研究员、高林志研究员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牛绍武研究员--初步辨认,可能一为腹足类,另一为海绵(图版I),时代应当不早于晚寒武世.  相似文献   

14.
课题为中国煤田地质总局“七五—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于1986年立项,历时8年,1993年9月2~4日在成都通过评审。研究报告约45万字,插图156张,图版96帧。课题基础资料扎实可靠,研究手段全面,指导思想正确,以地层为基础,构造为主线,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浙江主要金、银、铅锌(含银)矿床及有关岩石的140个样品的铅同位素分析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等资料,将其划分为三个成矿系列,并讨论了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铅锌银系列(Ⅰ)主要分布在余姚—丽水断裂带东南侧的镇海—温州拗陷带,围岩均为火山岩  相似文献   

16.
球体作为自然界最完美的几何形态、也是生活工业中常见的几何形态,球体的力学特性对工程安全及数值仿真具有重要意义。内裂纹和内部类裂纹缺陷是材料的固有属性,对材料力学特性影响巨大,由于各类瓶颈问题,而当前研究都未能考虑球体的内裂纹问题,对于真实世界里,脆性球体的内裂纹如何扩展都尚未有认知。基于3D-ILC技术,在对球体试样表面无任何影响的情况下,生成纯封闭内裂纹,开展单轴压缩下脆性球体60°内裂纹扩展断裂试验,与完整圆球试样对比,得到裂纹扩展及试样破坏过程、起裂与破坏荷载、翼裂纹面形态特征及撕裂区特征、破坏形态规律,并基于M积分得到内裂纹尖端K_(I)、K_(II)、K_(III)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试样裂纹形态主要有:上翼裂纹、下翼裂纹、主裂纹;(2)单轴压下球体内裂纹出现翼型扩展并呈现复杂的I-II-III型裂纹特征,翼裂纹扩展由光滑区与撕裂区组成,光滑区裂纹面基本光滑且尖端圆滑为I-II型裂纹,撕裂区具备“二叉树”形态特征为I-II-III型裂纹,存在非连续现象;(3)基于M积分的裂纹尖端K_(Ⅰ)、K_(Ⅱ)、K_(Ⅲ)分布规律,裂纹光滑区、撕裂区的力学机制分析与试验一致;(4)3D-ILC在球体内裂纹研究中的适用性得到证明,为解决球体及断裂力学中的内裂纹及I-II-III型断裂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成果是对当前无法考虑内缺陷的球体颗粒力学研究的很好的补充,同时,为断裂力学中三维问题、内裂纹问题、I-II-III型裂纹问题等研究,提供试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球体作为自然界最完美的几何形态、也是生活工业中常见的几何形态,球体的力学特性对工程安全及数值仿真具有重要意义。内裂纹和内部类裂纹缺陷是材料的固有属性,对材料力学特性影响巨大,由于各类瓶颈问题,而当前研究都未能考虑球体的内裂纹问题,对于真实世界里,脆性球体的内裂纹如何扩展都尚未有认知。基于3D-ILC技术,在对球体试样表面无任何影响的情况下,生成纯封闭内裂纹,开展单轴压缩下脆性球体60°内裂纹扩展断裂试验,与完整圆球试样对比,得到裂纹扩展及试样破坏过程、起裂与破坏荷载、翼裂纹面形态特征及撕裂区特征、破坏形态规律,并基于M积分得到内裂纹尖端K_(I)、K_(II)、K_(III)分布规律,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结果表明:(1)试样裂纹形态主要有:上翼裂纹、下翼裂纹、主裂纹;(2)单轴压下球体内裂纹出现翼型扩展并呈现复杂的I-II-III型裂纹特征,翼裂纹扩展由光滑区与撕裂区组成,光滑区裂纹面基本光滑且尖端圆滑为I-II型裂纹,撕裂区具备“二叉树”形态特征为I-II-III型裂纹,存在非连续现象;(3)基于M积分的裂纹尖端K_(Ⅰ)、K_(Ⅱ)、K_(Ⅲ)分布规律,裂纹光滑区、撕裂区的力学机制分析与试验一致;(4)3D-ILC在球体内裂纹研究中的适用性得到证明,为解决球体及断裂力学中的内裂纹及I-II-III型断裂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成果是对当前无法考虑内缺陷的球体颗粒力学研究的很好的补充,同时,为断裂力学中三维问题、内裂纹问题、I-II-III型裂纹问题等研究,提供试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酸性火成岩,尤其是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及浅成岩中各种过渡类型的结构特别多,对生成条件的反映亦比较灵敏。例如华南许多地方(浙江桐庐,临安—胃化;江西抚州至乐安的玉华山、桐山;福建古田,龙溪、闽清、德化石牛山、南靖梅林;湘粤边界的天鹅寨等)的次火山相或侵出相出露的流纹质—流纹英安质岩体中,从岩体的边缘到岩体中心,岩石基质中矿物颗粒逐渐变粗,其结构也具规律的变化。以浙江桐庐的自碎二长花岗斑岩为例,其外围的流纹质晶屑凝灰熔岩的基质具霏细结构(图版Ⅱ—1),向岩体内部逐渐变为包含霏细结构(图版Ⅱ—2),包含微晶结构,其中心(岩石由流纹英安质熔岩相变为自碎二长  相似文献   

19.
地质照片是记录、表达地质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的经验与体会,对地质照片的野外拍摄技巧与资料整理方法形成了一些认识。笔者认为野外拍摄地质照片,要注意减少变形、排除干扰、设置比例、增强效果、突出主题、测量产状、系统拍摄。资料整理的主要内容是照片加工、照片素描、编写说明、制作图版。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与方法,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资料搜集和成果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会议消息     
<正> 一年一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156号对比项目(IGCP),即“国际元古代—寒武纪磷块岩讨论会”第五届会议,将于1982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议有二十多个国家参加。与会代表70余人,中外代表各半;国外将有磷矿专家、教授、著名学者参加。我国磷块岩资源丰富,探明储量在世界占重要地位,成矿地质现象多彩,为国外磷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