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维恒 《地质论评》1980,26(4):347-348
查瓦里茨基法的数字特征是属于使用与矿物含量没有直接关系的一类参数,尼格里法则是属于较早用化学上的阳离子数量来表示分子标准矿物的一种方法。现代的岩石化学研究方法几乎都趋向于标准矿物法,使化学元素的归纳组合尽可能地与矿物成分结合起来。所以,白文吉提出把查氏数字特征与定量矿物  相似文献   

2.
关于伟晶岩的成因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澈底的解决。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主要的不同学派:一派是费尔斯曼等所主张的岩浆殘液说,另外一派是由查瓦里茨基所主张的再结晶说。这两派的学说各有各的事实根据和理论基础,在目前阶段,还不可能獲得一  相似文献   

3.
查瓦里茨基的岩石化学计算方法,从1935年创始以来,已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如今仍有不少地质人员,在岩石化学研究中使用它。并且,它是苏联和东欧国家中最重要的一种岩石化学计算方法。查氏法各种数值用于岩浆岩的图解中,以表明岩类的图区分布,主要有三种形式:1.查氏所制的“喷出岩主要种属化学成分投影图”:其底图为查氏展开立体图解,限于喷出岩,图上没有岩石分类界限,只有喷出岩的大略位置。2.查氏的岩石化学分类:据 Q 的大小分类,a/c 值的大小分科,再据6值分次科。3.《苏联地质测量方法指南》(比例尺1∶5万,1974)中的“侵入岩 a-b 值定名”。由于查瓦里茨基法具有一些优点,在我国,除有人采用它外,还在其基础上发展了一些  相似文献   

4.
闵高仁  栾清和 《地质论评》1980,26(5):436-441
碱性岩和其它岩石相比较在地壳上分布很少,据A.H.查瓦里茨基的统计占岩浆岩中的百分之一。由于矿物上的特殊性和具有磷酸盐及铌钽矿床的远景,因此研究碱性岩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碱性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碱性岩定量矿物分类和  相似文献   

5.
戴里的岩浆岩平均化学成分已经发表50年了,这些数字仍有人采用(主要是我国),特别是通过查瓦里茨基《火成岩》一书而广为流行。戴里原平均有岩石名称135个,查氏引用了其中103个(不包括戴里其他文章中的3个),占查氏书上表列172个中的59.9%。这与在戴里以前,还没有人计算过岩浆岩的平均化学成分是直接相关的。H·S·华盛顿虽然在1914年发表过大量岩浆岩化学分析结果,但是没有平均值。查氏虽也采用了华盛顿一些分析结果,但没有参考华盛顿1914年出版的书。  相似文献   

6.
如所周知,在A.H.查瓦里茨基岩石化学计算方法中,n值是主要数值特征A的一个补充数值特征,用来表示岩石中钠原子在组成铝硅酸盐的钾钠原子总数中的百分数。n值不仅能反映出岩石的碱性特点,而且尚可反映岩石中可能出现的含碱矿物,  相似文献   

7.
顾鹏 《地球化学》1972,(3):i001-i009
岩石化学是岩石学的一个分支.经岩石学者的长期劳动.产生了不同的岩石化学研究方法,目的是想用岩石化学分析数据简单而清楚地表示岩石化学性质。人们对A.H.查瓦里茨基的岩石化学研究方法认为是较合理的,但从实践中可以发现这种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提出讨论。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三、岩石化学成分计算程序在研究岩石化学数据时,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计算方法。我们根据基性、超基性岩石的特点,在数据库内配有A·H·查瓦里茨基、王恒升-白文吉、P·尼格里、A·里特曼、王一圣、谌义睿以及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室祁连山组等方法的计算程序。上述各种计算程序,每计算300个样品,仅需5分钟(包括计算结果打印时间)。下面仅介绍前两种方法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作者的学习心得,着重介绍A.H.查瓦里茨基和E.A.库兹涅佐夫计算斜长石成分的方法,同时提出岩石类型判别式,并列举了用矿物正电原子数计算斜长石成分的过程.1.正常成分系列岩石(1)判别式:K Na 2)Ca-1.5P)>A1>K Na(2)计算斜长石成分的公式:?2.铝过饱和系列岩石(1)判别式:A1>K Na 2(Ca-1.5P)(2)计算斜长石成分的公式:  相似文献   

10.
刘学圭 《地质论评》1966,24(2):134-138
岩浆岩的成矿专属性是多方面的。闻广根据A.H.查瓦里茨基数字特征,指出了中国东部花岗岩类的成矿专属性。本文拟从岩浆岩的尼格里系数着手,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些实际材料,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苏联科学院金属矿床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所(??EM)是苏联著名的地质研究机构.该所成立于1930年,许多知名的学者,如A.??别杰赫琴、A.H.查瓦里茨基、??柯尔仁斯基、Φ.??列文生-列信格、C.C.斯米尔诺夫、A.E.费尔斯曼等都曾在这个研究所工作,并对其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在它五十周年的时候,《苏联地质》发表了纪念文章,对该所五十年来的活动与成就,特别是其研究方向进行评述.从文中可以看出该所有如下特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2.
钌(Ru)、铑(Rh)、钯(Pd)、锇(Os)、铱(Ir)、铂(Pt),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上属第Ⅷ族,原子序数依次为44、45、46、76、77、78,根据查瓦里茨基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称其为“铂族元素”(PGE)。铂族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很相似,原子半径1.32—1.38(?)比重大,电离势高,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在自然界除以自然元素产出外,常呈金属互化物密  相似文献   

13.
前言岩石化学计算与图解是研究岩石尤其是岩浆岩的重要方法。C·I·P·W、P·尼格里、A·H·查瓦里茨基、A·里特曼等先后提出了许多计算及作图方法,对岩石化学研究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超基性岩的某些特殊性,使得广为岩石工作者采用的一般计算及图解方法不能明显反映其特有的规律。近年以来,随着铬、镍、钴、铂等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地质工作的深入,国内外许多学者先后拟定了超基性岩的岩石化学计算方法,对超基性岩岩石化学研究作出了贡献。1959年索波列夫对查氏图解作了修改,提出了专为超基性岩的岩石化学计算及  相似文献   

14.
岩石的化学成分研究是鉴定岩石、确定岩石类别、恢复原岩、讨论岩石形成条件、对比岩石特征等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岩石学计算方法中,列文生——列信格(1897)、奥森(1899)、尼格里(1923)、查瓦里茨基(1935)、库兹涅佐夫(1947)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尽管他们的一些方法用电子计算机时代的今天的认识水平去观察,显得那样简陋和落后,但仍未失其应用价值。然而,以往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单元分析方法,而且计算上受到工具的限制,不可能处理大量数据。有时人为的把各种变量归并,致使许多有价值的原始信息,就只因其不适合预想的分类而被略去,这种以定性的与经验的理论为特征的方法,已经为很多学者质疑和批评,并且人们在不断寻求岩石化学的定量计算的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玻安岩(Bohinite)这一述语在地质文献中已出现九十多年了,1890年KiKuch(日)在对博宁群岛(即小笠原群岛的父岛)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在安山岩之下有一层此类岩石,遂命名为玻安岩。在A·H·查瓦里茨基的《火成岩》一书中,它被译作“玻紫安山岩”。但是,对它的详尽研究却是七十年代以来的事。在国内,此类岩石仍处于为人鲜知状况,更未见到它的有关报道。故此,笔者在阅读近年有关国外文献的基础上,拟就其类别和产出部位、岩类学、地球化学特征、与其他相近岩类的比较以及对它的成因观点作综合  相似文献   

16.
批判地分析了岛弧安山岩形成的主要观点,并以查瓦里茨基和埃贝科火山(千岛群岛)的两个岩石系列为例,指出了结晶分析异在成岩过程中的决定性能,这已为造岩组分和稀土元素物质平衡的定量计算所证实。在这些模拟的基础上得出两个主要结论:(1)岛弧范围内地幔率武岩物质的分异导致了大量安山岩熔浆的形成;(2)在岛弧系列中发生了地慢物质的有效“分裂”增添了地壳上层的硅铝组分,并增厚了岛弧底下基性岩层的超镁铁-镁铁质堆  相似文献   

17.
鉻礦物     
铁、锰、铬在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重要元素。前两次谈过了铁矿物及锰矿物,这次我们来谈谈含铬的矿物。铬是一种白色发亮的金属,比重为7.14,在1800℃时熔化,为所有金属中最硬者。普通温度下,铬在水及空气中非常稳定。它的地球化学性质与铁相似、所以苏联科学院院士查瓦里茨基将其归入铁族元素。铬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约为地壳重量的0.035%,约为锰平均含量(0.10%)的1/3,为铁平均含量(4.20%)的1/120。地壳中的铬分布并不均匀,在橄榄岩中为0.34%,辉长岩中为0.034%,闪长岩中为0.0068%,  相似文献   

18.
气团来源对瓦里关地区颗粒物数谱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2005年8月到2007年5月在瓦里关全球本底站观测的气溶胶数谱分布资料和同期后向轨迹资料分析,发现气团来源对瓦里关地区颗粒物的数浓度及其谱分布有显著影响.气团起源于瓦里关东北部地区或者途径东北部地区,传输路径较短,传输速度相对较慢,大气中出现较高数浓度的爱根核模态颗粒物;气团来源于瓦里关西部或者两北地区时,传输路径较长,传输速度较快,大气中一般出现较高浓度的核模态颗粒物.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生物标誌普查矿床的可能性問題和地球化学問題有直接联系。В.Н.維尔那茨基和А.П.維那格拉德夫关于在生物圈內,化学元素遷移中有机体的作用的学說,是我們在这方面研究的理論基础。大家知道:生物完成著遷移原子,并把它構成新的化合物的  相似文献   

20.
袁学诚 《中国地质》2012,39(5):1117-1124
本文是在第聂伯—顿涅茨盆地北肩利用现代无机生油假说寻找油气田的一个成功范例。第聂伯—顿涅茨盆地是一个晚泥盆世裂谷盆地,堆积石炭纪到早二叠世裂谷后沉积。在第聂伯—顿涅茨盆地内可识别包含整个连续沉积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石油岩系。但其北肩长达45年的研究,都认为无论从沉积、变质及岩浆岩对找油都是不利的。它缺乏"源岩",并出现活动的强对流承压水。用深部源无机生油的观点重新研究获得了数十个油气田。本文还讨论了这个实例对中国利用无机生油假说寻找油气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