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起源于哪里?我国科学家最近对一批石制品进行的鉴定,为早些时候发现的“巫山人”进一步验明正身:“巫山人”是人不是猿。这表明,200万年前,我国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从而进一步动摇了“人类起源于非洲”这一人类进化学说。权威人士称,这一最?..  相似文献   

2.
几场冷露寒霜 ,柿子熟了。红柿垂枝 ,如霞似火 ,悬金挂彩 ,一派“晓连星影出 ,晚带日光悬”之美景 ,令人陶醉。我国是柿的故乡 ,约有3000余年的栽培历史 ,《上林赋》中已有“枇杷柿 ,奈厚朴”的记载。《晋宫阁名》云 :“华林圆柿六七株 ,晖章殿前一株。”南北朝时 ,柿子开始由庭园栽培发展为大面积种植。唐代 ,“教民种柿”蔚然成风。明代朱元璋敕封柿为“凌霜侯”而传为美谈。据考证 ,现今东南亚和欧美各国栽培的柿树 ,多为我国柿树之后裔。柿 ,色艳味美 ,博得了历代文人雅士的厚爱 ,或状之以诗 ,或绘之以画 ,或倾之以情 ,或著之以文。…  相似文献   

3.
翟军 《中国地名》2014,(12):52-52
“霸王别姬”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个传说,由此演绎的戏曲、影视作品为数众多。关于虞姬,有论者云,虞姬名妙弋,原为张家港虞家巷人。虞姬其人,最早出现在司马迁著的《史记》一书中。《史记·项羽本纪》云:“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歌数阕,美人和之。”除开这两句,别处再未涉及。对虞姬其名,一说虞为名,一说虞为姓,也有人认为虞姬可能是虞国的后人,姓姬,为了区别其他的姬姓女子,便称之为虞姬。还有虞姬真名为虞薇等其他几种说法,至于虞姬名妙弋一说,并不多见,很可能是影视、戏曲艺术的编造附会。  相似文献   

4.
汉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里谈到商王仲丁迁都时,只说:“帝中丁迁于敖。”裴驷《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日:“‘地名’。皇甫谧云:‘或云河南敖仓是也’。”司马贞《史记索隐》:“敖亦作嚣,并音敖字。”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1)关于敖之地望,各家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敖地望有四说:一为中丁都敖地望山东沂蒙说;(2)一为中丁迁敖地望河  相似文献   

5.
历代旧志、古今文献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地方史料,为我们修志研史提供了便利。但亦存在一些错误,笔者通阅多种方志及文献,多有发现。现就“湖州名胜”部分,考辨十数条如下:湖州“庙里庙”——府庙关于湖州府庙及其“庙里庙”之称,于史实或浮、或偏、或误者有三说:其一割断历史,称明代始建;其二以庙门似殿,望之若庙中有庙;其三不明“庙里庙”就是府庙中的“城隍劳公神庙”,或不知其始于何时。湖州府庙所在地,过去属阜安坊。明代以前,府庙称湖州城隍庙,其址在阜安坊西,始建于五代。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引《五代会要》,五代时后唐清泰元年(…  相似文献   

6.
当你在神州大地旅游时,可曾注意到妙趣横生的“数序名胜”?如果把分布在祖国天南地北的“数序名胜”汇集起来,将会引起无穷的审美情趣。一片云位于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翠绿之中隐映一座戏楼,宛若一片浮云,乾隆题名“一片云”三字,是皇帝妃后看戏赏云之所。二仙观位于山西晋城市东南太行山中峰下。建于宋大观元年。正殿仙台上把二仙姑泥塑像,身姿曼妙,典雅端庄。木制“天宫壁藏”,雕刻精美,金碧辉煌。三清阁位于云南昆明市西山罗汉崖上。元代为梁王避暑宫,后改今名。沿阶拾级而上,依次为灵宫殿、玉皇阁、三清阁、吕祖殿、凌霄阁…  相似文献   

7.
山东曲阜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京沪铁路东侧,北依宁阳县,南与邹城市接壤.东与泗水县为邻,西隔泗河与兖州市相望。 “曲阜”一名始见于《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为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春秋左氏传》:“鲁公伯禽宅曲阜之地”。据《尔雅·释地》记:“大陆曰阜”。《说文》:“阜,大陆也,山无石者。”《释名》:“土山曰阜”。又《风俗通·山泽》:“阜者,茂也.言平地隆踊不属于山陵也。”东汉应劭曰:“曲阜在鲁城…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09,(2):34-35
蒙城县名源于东晋曾侨置蒙郡,县治所位于今蒙城县城关镇西北15千米处。梁、北魏或为侨置区划,或为军城,东魏复为蒙郡、县。唐代定名蒙城县。关于蒙城的名称由来主要有3种说法:一是商代此处属北冢,“北”与“冢”上下相合为“蒙”字。二是为纪念庄子而得名。旧《蒙城县定动说:“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蒙人也。尝为漆园吏。”宋·苏轼所撰《庄子祠记》也说:“庄子,蒙人也。尝为漆园吏。”北宋王安石在他的《清燕堂诗》中有“清燕新豫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  相似文献   

9.
汉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梓材》。其有云:“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范围所指,仅仅是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而已。至春秋时,“中国”之涵义逐渐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后,又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展拓,而最终成为当今雄据东方的泱泱大国之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为夏朝。其时,黄河流域所居之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有“楚失华夏”之语。唐代孔颖达疏云:“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者,美也,夏者,大也,连缀而用…  相似文献   

10.
商王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里谈到商王仲丁迁都时,只说:“帝仲丁迁于敖。”裴■《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地名’。皇甫谧云:‘或云河南敖仓是也’。”司马贞《史记索隐》:“敖亦作嚣,并音敖字。”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荣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51)关于敖之地望,各家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敖地望有四说: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沂蒙说;(52)一为仲丁迁敖地望河南开封说;(53)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境内说;(54)一为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55)在这四说中,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1.
栾晔 《中国地名》2010,(8):32-33
沈阳故宫珍藏有清宫遗留匾额一块上书:“兴寄□湖”。兴,乃《诗》六义之一,谓触景生情,因事寄兴。《诗·周南·关雎序》云:“四月兴”。《孔颖达疏引郑司农》云:“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已心。”寄,诗文中之寄情托兴。王羲之《兰亭集序》云:“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相似文献   

12.
三、宁新中更名安阳之所在1、安阳城和宁新中今焦作市东北17公里处有一村庄,名叫安阳城。曾是安阳城人民公社管委会驻地。此名称的历史,至少在北魏时就有了。《魏书·地形志》载北修武县已有安阳城。《修武县志》载南阳城曰:“春秋南阳城在县北三十里,又名安阳城。”《水经注·清水》云:“修武,故宁邑,亦曰南阳矣。”这里说明“修武”、“南阳”、“宁”和“安阳”似乎是一地。又《括地志》云:“怀州获嘉即古之南阳。”清吴作信撰《汉书地理志补注》载获嘉县条云:“环宇通志:获嘉县在卫辉府西南百里。本殷之宁邑,周之修武也。…  相似文献   

13.
1)以歌词、乐曲导入:这类方法适用于导人著名河漉及其沿岸国家和地区。因为许多大江大河孕育了人类文化,艺术家们为此留下了许多篇章.如以《长江之歌》导入“长江”一节(引用歌词“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等引入长江的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等);播放一段脍炙人口的《蓝色的多瑙河》导入该河的故乡——欧洲。  相似文献   

14.
灵岩寺坐落在山东省长清县城东南31.5公里处的万德镇境内的灵岩山阳,是东岳泰山十二支脉之一,在泰山主峰西北麓二十公里处,海拔683.7米。灵岩山始名方山,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称其为玉符山。方山、玉符山皆是以山形而得名。因方山峰顶雄伟高大,四面如削,方方正正,很像古代帝王的方印。至于一灵岩”一名,则是和朗公和尚的故事有关。《神僧传》云:“朗公和尚说法泰山北岩下,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遂名灵岩。金舆谷东天门南侧的峰岭上,有一数丈高的怪石,被称为朗公石,远远望去,酷似一驼背…  相似文献   

15.
《地理研究》2017,(4):F0002-F0002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教人[2011]10号)有关规定,经北京大学推荐、通讯评审、会议答辩、人选公示、评审委员会审定、聘任合同签订等程序,《地理研究》副主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期为2017年3月-2022年2月。贺灿飞教授是全国人文地理学岗位首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6.
振风塔,又名万佛塔,系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位于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沿江东路迎江寺内,南临长江。据史志记载。知府王宗徐因见安庆境内诸山蔚起于西北,而东南方江流一泻千里,认为这是安庆人文不兴之征兆,须在东南方起塔,以振人风,遂建塔,塔成.名“振风”。此塔面江而立,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说塔“的美称。  相似文献   

17.
天台山,连绵起伏,峰峦叠嶂。它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称著于世,东晋伟大的文学家孙绰《游天台山赋》云:“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天台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飞瀑澎湃,云海汹涌,历代多少文人墨客于此留连忘返,题诗放吟。山洞星罗棋布,为释道择居之所。天台山之名,首见于战国《内经·山记》,南朝齐陶弘景《真诰》云:“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上应台宿,故名天台。”天台山得天独厚,历史悠久,景点遍布,构成了名闻海外的名山。赤城山:在县城北2公里处,东有著名风景点国清寺。此山峥嵘凌立,石色皆赤,状似云霞…  相似文献   

18.
邺城三台即曹魏三台,为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合称,古今著名。位于临漳县三台村西(邺城遗址西北),三台村因此而得名。 铜雀台: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在邺北城西北隅,以城为基筑台曰铜雀。《水经注》云:“台高十丈,有殿字百余间。”台城,曹操令子嗣登台赋诗,以观其智。长子曹丕“飞阁崛其特起,层楼俨以  相似文献   

19.
曲子越 《中国地名》2012,(10):42-42
长子县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传说炎帝神农氏在境内尝百草兴稼穑,完成了人类从游牧狩猎到定居农耕的重大转折。境内发鸠山,为《山海经》记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填海”的衔木之地。尧封长子丹朱于境,长子县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20.
五、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 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东汉的班固,他在《汉书·地理志》“偃师”条下自注曰:“尸乡,殷汤所都。”(59)《后汉书·郡国志》云:“偃师有尸乡。”刘昭注引《皇览》曰:“偃师有汤亭。”(60)《左传》昭公四年:“商汤有景亳之命。”杜预注:“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言亳即偃师。”(61)《水经注·汲水》引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