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探讨网络游记文本中的地名使用特征及其研究意义,地名使用状态的定量特征能够反映游客对旅游地景观的认知结构与旅游行为的一般过程。在现有中文分词技术基础上,结合游记文本中的地名使用特点,选用ATF*PDF方法计算特征词汇在整个旅游文本集中使用状态的综合权重,设计了一种基于大量网络游记文本的热度地名自动提取方法,为不使用自定义地名库的旅游地理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游客点评网游记为样本的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旅游相关地名的快速提取,地名使用热度越高,提取准确率越高;对地名提取结果的类型结构分析发现了自然和人文旅游地游记在词汇使用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指示了旅游文本地名的分布意义及其对旅行过程其他信息解读的潜在价值,预示了网络游记文本在进一步解析旅游者的旅游地认知特征和旅游行为过程方面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名是人类交往的工具,通过对地名含义的考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地名读音是否有误、用字是否正确、含义是否健康向上,从而促进地名标准化的处理和发展。因此开展对地名的考证是实施地名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对历史悠久、资料保存浩如烟海的我国文化来说,加强地名考证和资料归纳整理等工作无疑是对历史文献的补充和完善,尽管历史文献的资料具有局限性,但仍是富于启发意义并具有历史特色的真实反映,开展对《元和郡县志》的考证与归纳整理工作,将对现代资料和研究工作的承继起到借鉴作用。本文就《元和郡县志》山岳命名类型的依据、类型、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愿与读者共勉。一、山名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地名管理规范化的进程中,地名工作者们越来越多地提及到一个词语:对地名或其要素内容的“确认”。事实上,确认已经成为地名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当在具体的确认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需要地名管理理论给予支持时,便需要对地名管理中的“确认”一词作出确切的界定和较完整的诠释。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开始进行系统的地名工作,在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中发现了大量的一地多名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法是综合运用地名考证、语言、民俗等研究成果,在同时指称同一个地理特征的多个名称当中确认一个。以后的沿海岛礁名称普查…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满语研究所的黄锡惠先生常年潜心从事满语文的地名研究,也孜孜不倦地学习与深讨满语语音学和语言学理论,刻苦敬业,勤奋至极,这是我从1985年以来在黑龙江讲学,调查及访问时所亲身感触到的。从1985年《满语研究》创刊号以来,黄锡惠先生在该刊和其他刊物上连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满语地名的论文,对东北、河北及俄国、朝鲜境内有关的满语地名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考证。最近又在此基础上修改加工,精益求精,出版了《满语地名研究》一书。填补了中国满语地名学和满语语言考古学空白。该书的特点之一是:运用了语言学原理特别是音变…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家地名数据库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国家地名数据库由国家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于2006年牵头联合开发,并于当年配发至国家、省、地市、县民政部门使用,初步包含3千多万条专题地名信息和2万多幅图的空间信息。他包括地名信息、区划信息、边界信息,涵盖了地名管理所有的地名类型。他对地名数据类型进行了规范和扩展,并以全国1:600万、1:50万、1:5万,城市1:1万以上空间数据库为依托,是国家四级地名、区划、边界管理和公共服务应用中的核心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世纪心声     
世纪的跨跃 ,千年的飞逝。裹着雪后的清馨 ,《中国地名》满怀着无限的生机与祈盼走进了二十一世纪!当中华世纪坛的圣火燃起 ,千年的钟声撞响 ,这片古老的土地亦镌刻下了她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同时亦昂首阔步生机勃勃地走进了新的千禧之年!回首过去 ,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 ,老一代工作者为区划地名工作付出了他们毕生的心血和汗水。他们“跋山涉水 ,访老查谱 ,细心考证 ,换来了地名的统一、规范和宗宗卷卷的地名档案资料。在制定法规、进行编研时 ,不分寒暑、废寝忘食 ,明灯达旦地辛勤努力 ,始颁发了若干条例、规范 ,出版了大量图书、文…  相似文献   

7.
继上海、哈尔滨、济南三市地名管理条例公布后,《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经广东省人大通过已经出台,这标志着我国地名立法进程在加快。为推广地名知识,使地名管理工作家喻户晓,促进我国地名法制建设,《中国地名》杂志社支持广东省地名学研究会、广州市地名办公室主办的”中国地名知多少一有奖征文,要求每篇文章在1000至2000字之间,文体可选择散文、游记、典故,题名以内容而定。征文设成人组和学生组,学生组的参赛作品需注明指导教师的单位、姓名。本次征文设立的奖项为:最佳指导教师奖五名,奖金1000元;成人组和学生组…  相似文献   

8.
我国唐宋游记散文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对名山胜水生动描绘、真挚赞美的优美篇章,而且在地名学史上也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命名成果及美学寄托。一、命名类型1、用方位命名。如元结《右溪记》:作者在近文尾时写道:“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2、用气候命名。如元结《寒亭记》:作品结尾时写道:“于是休于亭止,为商之曰:‘今大暑登之,疑天时将寒;炎蒸之地,而清凉可安。不合命之曰‘寒亭’?’乃为寒亭作记,刻之亭背。”3、用数字命名。如白居易《三游洞序》,是作者与兄弟及朋友元稹三人同游洞为之命名:“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各省分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的编纂工作从1982年开始,于1987年江苏等各省分卷陆续出版,到1997年《大词典》出版,整整花费了15个年头。 这部词书不仅记载了当代的重要地名,而且还反映出地名所代表的地理实体之自然和经济的概貌。特别是对名称的来历、含义、演变做了大量考证,除其糟粕、取其精华,远远超过前人的成就。作为这样一本巨型地名工具书,不仅为当代经济建设,国际交往提供了方便,而且为后人研究地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为浩大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0.
目前,嵩山开发与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太相称,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仍很巨大。通过对古代游记的深入研究,可为当今的开发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因此,从旅游者的视角,对古代的嵩山游记进行搜集整理,简析了古代游记基本情况,对古代嵩山旅游者的游览动机、路线进行分析,探讨了古代受关注的景点对于当今嵩山开发的价值,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措施。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嵩山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化价值,开发体现中岳身份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拓展儒家文化游、道家文化游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少林寺开发的完整性,从而彰显嵩山作为中岳文化名山的底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2010,(8):63-63
2010年6月2日,千年古县文化传播与地名申遗座谈会在成都召开。著名世界遗产专家罗哲文先生及来自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专家们认为,目前在地名科研领域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精益求精考证、甄选和认定干年古县,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加大千年古县文化的传播力度;  相似文献   

12.
地名要讲文化,地名文化的核心是地名的由来含义以及历史演变。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普遍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对第一次地名普查中已经考证过的村名来历,还有没有必要重新进行考释?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刘南威教授长期关注《更路簿》和南海诸岛地名研究,为中国《更路簿》和南海诸岛地名的发掘、考证与文化传承等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简要地回顾了刘南威教授近50年来对南海诸岛地名研究的主要经历,认为他对南海诸岛地名研究的重要贡献包括:1)发掘10个版本的《更路簿》手抄本;2)最早公开并研究《西、南、中沙群岛渔业生产与水产资源调查报告》;3)考证南海诸岛土地名来源、数量及命名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地名中特殊的土俗读音,是指地名中有些字的读音与标准音不同,与方言也不同,只是在地名中读音才用,被一方的人们所接受。唐山市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古音型,指地名特殊的土俗读音是承袭古代的读音。唐山市此类地名用字较典型的是“乐”。“乐”字的标准读音据一些常用字典及辞海、词源的注释只有“le”和“yue'’两个读音,唐山市地名中的特殊读音却是“lao"。地名有乐亭县、乐亭镇等。其实“乐”字读“lao'’是古代标准读音之一。《中华大字典》中“乐”的注音就有“lao”这一读音。“乐  相似文献   

15.
汉沽区是天津市辖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北部,滨临渤海湾。区域地理位置重要,村镇星罗棋布,历史悠久,渊远流长。 一、城镇村落地名特点与类型 区域内,村落地名的由来与古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实体和环境、居民传统思想观念等特点密切相关,按其特点归纳如下类型: (一)经济类型。汉沽区制盐史有千余年,种植业可考证到600年前的元末,渔业史可考证到700年前的元初。其村落以行业特点命名的占有一定的比例。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地名学研究会是1982年4月份成立的,至今已订15年的历史了。15年来,在地名工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中国地名学研究会的指导下,广大会员和全体地名工作者以及理论研究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钊政策,克服重重困难,遵循研究会的宗旨,在研究会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围绕地名管理、地名标准化、地名命名与更名、地名监督与检查、地名来历与含意的考证,地名档案、地名书图的编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发挥了政府职能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市地名概览》一书近日由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两个部分,汇编了连云港市的主要地名:行政区划部分收录了乡镇及乡镇以上政权名称的沿革及所辖区域的概况;地理实体和名胜古迹部分则重点收录了山脉、海岛以及重要的人文景观。该书不仅能对从事地名学研究者和地名工作者提供帮助,而且对从事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及各界人士提供参考。 本书由丁运安主编,大32开本,近100幅图片,彩色精印。封面覆亚光膜。每册定价30元,邮购另加15%邮费。通联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办公室…  相似文献   

18.
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有多少专家、地名工作者,为中国的地名事业付出了他们半生或毕生的心血。在地名调查中。他们跋山涉水、访老查谱、细心考证,换来了地名的统一、规范和宗宗卷卷的地名档案资料。在制定法规、进行编研时,不分寒暑,废寝忘食、明灯达旦地辛勤努力,始颁发了若干条例、规范,出版了大量图书、文献。值此庆贺建国五十周年之际,谨向那些为地名事业作出贡献的老一辈干部、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愿新一代地名工作者在前人丰碑的基础上,“九天揽月乘东风,拓宽思路上高阶”,为祖国的地名事业再创辉煌!地名工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崔存虎 《中国地名》2010,(10):53-54
一、地名的简化趋向 纵观地名产生、发展的历史,其求简趋向是明显的,不仅存在于地名产生的初级阶段,在地名比较稳定的阶段亦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商汤伐厦桀是我国历史上一件重大事件。由于年代久远,史乘寥寥,加以载记或相牾,自古以来学者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有关几个历史地名的地望等问题,众说纷纭,至今末能有一个较合理的解释。因此,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这次战役中若干历史地名的地望作一番初步考证,使这些历史地名的地望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法。一、关于夏桀都城的地望问题关于厦桀的都城地望,史书上说有二:一说在今山西安邑,见伪《尚书孔传》:桀都安邑”。唐孔《疏》云:“桀都安邑,相传为然。”一说在今河南洛阳至巩县一带。见《逸周书·史记》:“昔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