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地名工作以国务院颁布《地名管理条例》为标志,近十年来已进入了以地名管理为主,依法管理的新阶段。总结在“七五”、“八五”期间贯彻实施这一《条例》的经验教训,制订好“九五”期间地名工作规划,使地名管理在“世纪之交”期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是我们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  相似文献   

2.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地名管理的任务是:依据国家关于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地名管理的各项行政职能和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国家地名标准化和国内外地名译写规范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交往服务”。根据地名管理的任务要求,本文仅就地名管理和政府行为规范化问题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地名管理的任务是,依据国家关于地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通过地名管理的各项行政职能和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国家地名标准化和国内外地名译写规范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交往服务”。根据地名管理的任务要求,本文仅就地名管理的政府行为规范化问题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张超 《中国地名》2010,(11):16-16
一、面临的问题 (一)地方性法规相对滞后。在地名管理方面,国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和技术规范。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1996年民政部根据《条例》制订颁发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8个有关地名工作的国家标准。这些法规和技术规范的颁布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地名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进程。但同时也应看到,地名管理的法制化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地名管理法规不健全、不完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对原有的法规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5.
(一)加快地名立法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百业兴举,迅猛发展,我国的法制建设也进人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立法上加大了力度,国家立法机关先后颁发了百余部普通法和专门法。这是我国立法史上的黄金时期。地名法规的滞后状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地名事业的发展,因此,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法》已经成为地名界最迫切的要求,也是大势所趋。因为通过《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及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办法的实践,为国家制定地名法提供了立法基础,换句话说,制定《地名法》的条件已经基…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名工作现行的最高法典,是国务院1986年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该《条例》在促进地名工作法制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地名管理条例》是1986年发布实施的,至今已有20个年头了。20年来,我国的地名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方面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地名使用和管理中的违章违规行为法律责任不明,地名管理执法艰难。二是地名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明,管理范围不清;三是对不使用标准地名和不设置地名标志无硬性措施;四是对损坏地名标志和违规命名、更名等不法行为没有处罚具体办法。由于地名法规建设滞后,导…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1986年国务院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推进我国地名标准化进程,不断提高地名管理水平,今年6月18日,国家民政部制定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遵照执行。本刊发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这是我国地名工作的一件大事,希望各级地名机构认真组织学习、宣传,积极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8.
地名信息     
《地名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上报国务院正征求意见《地名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已上报国务院,正由国务院法制办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我国政府  相似文献   

9.
国家民政部根据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沧细则》 (以下简称《细则》),是继《条例》之后与《条例》相配合并进一步强化了《条例》法律效能的又一个地名工作法规性文件。它对《条例》中有关地名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地名管理的目的、任务、范围、内容、奖惩以及地名管理各项具体工作要达到的标准,遵循的原则和规范等条款内容作了更为详尽的阐释,同时又对《条  相似文献   

10.
呼唤《国家地名法》出台陈国圣1996年6月,国家民政部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弥补了1986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中部分条款过于原则笼统、实施困难的状况,特别明确界定了地名管理主体,适时拓宽了地名管理客体,全面深化了地名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滨州地区地名管理办法》于1999年4月2日正式颁布实施。该管理办法系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山东省地名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结合滨州地区实际制定的。该办法共六章二十五条,对地名的命名与更名、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地名的使用与管理分别做了具体规定。同时对擅自命名、更名和使用不规范地名、损毁地名标志以及不按审批程序、时限报批地名等做法了明确的处罚说明。《办法》的出台,将对滨州地区地名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滨州地区地名管理办法》颁布实施  相似文献   

12.
地名影像资料是地名工作者运用摄影器材(照相机、摄像机)所拍摄、记录下来的具有地名实体概貌及变迁影像特性的图像资料档案。其特点是直观、可视性、比照性强。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及《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所赋予的职责,做好地名影像摄制工作有着非常重要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地名管理工作是从1986年国务院发布《地名管理条例》后起步的。十年来,我们是一直按照“以城镇为重点,以点带面”的思想开展工作的。在普遍加强城镇地名管理的同时,统筹抓了农村地名管理,在境内国家、省级公路两侧设置村镇标志,1995年国道设标初战告捷,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已于1996年6月18日由民政部发布实施。《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从地名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地名管理的目的、任务、范围、内容、奖惩及地名管理的有关原则、规范、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补充说明,进一步明确了地名管什么,谁来管和怎样管的问题,使《地名管理条例》在执行过程中更具体,更准确,更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地名工作的全面深化,地名管理法制建设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制定、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及地方性地名管理法规,依法管理地名,在许多地方已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并已经付诸实施。但是,毋需讳言,目前地名管理法制建设的状况,同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出台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它标志着地名管理法制化、科学化新阶段的开始,也标志着各级民政部门对地名管理已进入“行政主体”的位置,理顺地名管理的体制是《细则》的历史性贡献。《细则》的颁布施行,为地名管理工作注入动力和活力,是地名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确立了楼门牌号码的地名属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所称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  相似文献   

17.
《地名档案管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12日施行)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地名档案的管理,确保地名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促进地名档案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挥地名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地名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地名档案是指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记载各个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及其它相关信息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 第三条 地名档案是地名管理的专业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地名管理、推行地名标准化、开展地名研究的基础。 第四条 全国地名档案工作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8.
地名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地名规划的概念 “地名规划”是一定范围内发展建设规划的项目之一。它是以当地的发展建设规划蓝图为依据,对所需要的地名,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和地方地名法规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预先进行的地名标准化和地名结构体系科学化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自1999年5月6日经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并于同年8月1日施行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和绝大多数建设单位对地名管理工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地名命名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和广告代理商由于缺乏依法使用地名的观念,不时出现对建筑物(包括楼宇、楼群、住宅小区等,下同)擅自命名、更名并在公开场合使用宣传的情况,为严肃地名法规,规范地名使用。广州市地名委根据《广州市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凡“用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  相似文献   

20.
《地名管理条例》规定:编辑出版经政府批准或审定的地名图书,宣传和推广标准地名,为社会提供使用标准地名的依据,是地名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充分利用地名工作在这方面的有利条件,针对舟山旅游资源丰富,旅客多的特点,面向企业和市场,从小到大,由点及面,有偿地开展了地名资源的开发,开拓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